第三章 光和眼睛 章末评价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光和眼睛 章末评价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5 17:3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光和眼睛
 章末评价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诗词中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正确的是()
A.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折射造成的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经过大气发生反射而成的像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阴浓”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彩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A.夏天太阳光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面上会形成圆形光斑,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D.投影式电视屏幕通常都比较粗糙,这里利用了光的漫反射
3.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看见地上不发光的书本,是因为书本折射的光进入了眼睛
C.图丙中,池水变浅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
D.图丁中,表示的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4.如图甲、乙分别是光通过晶状体P、透镜Q的光路图,则()
A.图甲的眼睛属于远视眼
B.晶状体P的折光能力比正常眼睛的弱
C.透镜Q是凸透镜
D.图甲的眼睛可戴装有透镜Q的眼镜加以矫正
5.世梁同学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可以看清远处的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靠近眼睛的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远处的镜片,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像
C.靠近眼睛的镜片,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D.远处的镜片,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可以会聚更多
的光
6.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通过显微镜的目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放置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则()
A.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0.0 cm
B.光屏上承接到的像是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
C.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仍能承接到像
D.将蜡烛移至45.0 cm刻度线上,光屏上仍能承接到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m/s。光的三原色是指红、   、蓝。人站在岸边会看到池底变浅,这是光的   现象。
9.如图为傍晚时分的金湖公园,当“金湖公园”四个字的灯光亮起后,通过水面看到了一个   立、等大的虚像,这是在水面发生了光的
    形成的。旁边的树木在夕阳的映照下的影子是光的      形成的。
10.炎热的夏天,小明和小刚到某浴场游泳,刚到海边时他们看到悬挂着彩带的巨大气球漂浮在海面上空。当他们戴着潜水镜(平面玻璃制作)潜入水中时,从水中仍能看到这个“气球”,此时看到的“气球”是由光的    所成的   像,在水中看到的“气球”高度比在海边看到的气球高度要   。
  科技改善生活 广东生产的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首飞成功,彰显了我国科技在城市空中交通领域的领先地位。航空器可用于高空摄影、旅游观光等,如图所示,请完成11~12题。
11.航空器拍摄到一只海鸟在美丽的深圳湾上空水平飞过,若海水深 4.5 m,海鸟距海面8 m,则映在平静海面上的海鸟的“倒影”距海鸟
   m,形成海鸟“倒影”的原理是      ;海鸟向高空飞去时,海鸟的“倒影”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航空器的摄像头相当于   透镜,远处的物体通过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在摄像头远离物体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变   。
13.如图所示是人眼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当物体在很远的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   (选填“前”“上”或“后”)方,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人眼球成像的原理和     的成像原理一样。
14.如图,用铁丝围成一个内径约4 mm的圆环,在肥皂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用这个水膜透镜贴近课本上的字,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此像为    (选填“实像”或“虚像”);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楼房倒立、缩小了,这种成像情况与
     (选填“照相机”或“幻灯机”)的成像原理相同;轻轻甩去一些水(保持水膜完好),透过水膜透镜看远处的楼房成正立、缩小的像,此时水膜透镜相当于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三、作图题:本题共9分。
15.(1)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请画出该光经过凸透镜、凹透镜的折射光路。
(2)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描述的画面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光从蜻蜓经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路图,其中A′点表示水中“蜻蜓”的位置。
(3)如图所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小题10分,第17小题18分,共28分。
16.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用到了以下实验器材:可旋转的光屏(如图甲所示,光屏的A、B两部分均可绕轴ON旋转)、平面镜和激光笔。如图乙所示,将光屏立在水平放置的镜面上,激光笔固定在光屏A上,它发出的光沿光屏A入射到O点。
(1)旋转光屏A到位置1时,需要旋转光屏B到位置   (填序号)才能观察到完整光路,使光屏A、B旋转后处于      ,由此可探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2)多次改变入射光AO的方向,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分析数据得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相等。由此可推出当入射光与平面镜间的夹角为50°时,反射角的大小应为    。
(3)让激光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入射,其反射后会沿着原来入射光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      。
(4)利用光的反射可以测量月、地之间的距离。激光测距仪发出一束激光射向月球,约2.5 s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激光,则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约为       m。
17.小明同学用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小明先想办法测凸透镜的焦距,如图甲所示,他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下方平行地放上白纸,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判断该透镜的焦距为    cm,然后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将焰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调在      。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丙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3)“自拍神器”是旅游的最爱,如图丁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自拍杆可以    物距,人像的大小    。(以上两空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五、综合能力题:本题共21分。
18.如图甲所示,汽车抬头显示,简称HUD。HUD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在看到车外的景象的同时,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信息。车窗所采用的“智能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使用时反射面必须是迎光面,就能从车内看到车外明亮的景物,从车外看不见较暗的车内景象。这种玻璃还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透明度,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成反比关系,其图像如图丙所示。
(1)下列与汽车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等大、正立的实像
C.玻璃具有单向透光功能时,说明光路是不可逆的
D.夜间行车为了让司机更清楚地看到路况,车内应不开灯
(2)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
(3)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
(4)炎热的夏天“智能玻璃”的单向透光可以有效减少   (选填“红”或“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当车外光照度为100 lx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为    。
第三章 章末评价卷
1.A 2.D 3.C 4.C 5.B 6.C 7.C
8.3×108 绿 折射
9.正 反射 直线传播
10.折射 虚 高
11.16 光的反射 不变
12.凸 实 小
13.后 变小 照相机
14.虚像 照相机 凹透镜
15.(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3)如图所示
16.(1)3 同一平面 (2)40° (3)是可逆的
(4)3.75×108
17.(1)12 同一高度 (2)放大 投影仪 (3)增大 减小
18.(1)D (2)虚 45° 靠近 (3)厚度 (4)紫 6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