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神奇的物理学
物理观念:知道自然界许多奇特的现象都具有规律性。
科学思维: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了解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的规律。
科学探究:初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物理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识物理学的发展史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了解国内外一些科学家对科学探究的执着以及成就,培养对物理学以及科学技术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现象、进行实验、讨论交流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物理学所起的作用,认识科学家的探究之路与科学成就。
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等。
学生准备:手边的学习用品。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利用手机播放上课铃声,提问学生得到了什么信息 2.将钥匙稍稍向上扔出去,提问学生钥匙最终落向哪里 3.手指压铅笔尖,有什么感受 4.闭合、断开教室里日光灯的开关,观察到什么现象 5.回想口渴了喝茶的情景,将热水倒进杯中,立刻触摸杯的外壁,过一段时间再触摸,感觉相同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教师:上面的事例实际上就是我们身边的几种典型的物理现象,下面我们就一些走进物理世界。 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引出课题
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 物理学就在你我身边 (一)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提问:你能说出身边的一些物理现象吗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后,找学生回答。 生1:马路上汽车喇叭声、手机没电了会自动关机。 生2:我们在台灯下学习、课桌能够推动而讲台很难推动。 生3:冬天很冷夏天很热。 师:同学们知道这么多身边的物理现象,老师还想列举一些现象: 刚刚的上课铃声属于声现象;丛林中的光束、雨后的彩虹、天边的晚霞、用冰取火属于光现象;开水冒热气,冰淇淋也冒“热气”属于热现象;高压危险属于电现象;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喷泉的水却往高处走属于力现象。 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物理学就在你我身边
教师演示:活动1 观察光的偏折 活动2 模拟电闪雷鸣 接下来我们一起观看视频,进一步认识这些现象。 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是否对物理学的声、光、热、电、力五大块有了一定的认识 师:下面我们一起观看视频认识自然界中物质的结构,展示观察宇宙和微观世界的图片,图片的选取既有宇宙星际、黑洞,又有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和蘑菇云,并介绍品相最好的蘑菇云基本就是原子弹或氢弹爆炸所致。 总结: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二)物理是有趣的 透过几个水杯,一条鱼怎么完全变形 香蕉居然还能当钉锤用 水倒进容器中,水到哪儿,灯亮到哪儿,这是为什么 乒乓球机关枪为什么能扫射个不停 再请大家看看,老师能用漏纱网提水,还能让鹌鹑蛋“吞吞吐吐”。接下来,该同学们上场了。有没有今天过生日的同学,我们来做一个跟蜡烛有关的实验。再接下来是学生活动:三次拔河(拉一张纸、拉两本书、拉钕磁铁),最后总结三次拔河时,克服的力都不同。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探究点二 物理学推动了人类文明和社会的进步 学生阅读教材第3~6页“物理学推动了人类文明和社会的进步”,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我国的四大发明闻名于世,请你说说具体有哪四个 学生1:指南针(司南)、火药、造纸术、印刷术。 问题2:你对蒸汽时代有哪些了解 学生2:17至18世纪,力学、热学的发展,解决了机械的动力问题。 问题3:你对电气时代有哪些了解 学生3:19世纪,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在电和磁方面的贡献。制造出了各种电气设备。 问题4:你对高科技新时代有哪些了解 学生4:20世纪以来,物质结构的深层认识;原子能利用;电子计算机研制;空间技术(国际空间站)等等。我国的5 G、高铁、量子技术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总结:物理学渗透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物理知识。衣:一次性便携式雨衣、纳米防污衣;食:水果自动筛选器、数显保温杯;住:各种智能家居设备;行:汽车内的安全气囊、倒车雷达。在科技中物理学也大显身手,例如:利用人体导电、边健身边发电、航天员上太空要穿航天服(万一漏气则会出现血液沸腾症),我国的嫦娥、神舟、天舟、天宫、天和系列,都是我国的骄傲。现在的我们需要关注它,希望以后的我们能参与它。 探究点三 物理学的召唤 学生阅读教材第6~8页,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各物理学家给我们的提示。 生1:伽利略观察吊灯,通过大量实验,得到摆的等时性原理。伽利略的故事告诉我们: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 教师补充:所以我们要学习他勤于观察和实验。观察的方式可以多种,有些实验现象稍纵即逝,我们可以选择慢镜头观察。动手实验比强逼着多刷几道题有意义得多。 生2:牛顿在继承伽利略等前辈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物理概念,总结出物体运动的定律,构建了经典力学的体系。我们也要像牛顿,学习并利用好前辈总结出来的物理概念、规律以及贯穿其中的科学方法。 教师总结: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知道物理概念的来源,经历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还要学习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含义,并会运用它们解释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爱因斯坦通过理性思考提出相对论,使我们的视野得到进一步开阔。所以我们要学习他勤于思考、重在理解,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教师总结:学习物理学,既离不开观察和实验,也离不开理性思考。我们要敢于超越常人的思维习惯,乐于在广袤无垠的未知世界中自由驰骋。 教师:科技的发展快速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夜晚灯火辉煌的上海陆家嘴,已成为国际金融的重要组成,以我国大亚湾核电站为代表的新能源,正在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神舟系列的一次次腾空而起并顺利完成科学探究任务,让我国的航天科技走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在此,我们要铭记为此付出辛勤努力的科学家们:钱学森、邓稼先、任新民、郭永怀、赵忠尧、钱三强、王淦昌、于敏等,更要学习他们孜孜不倦、爱国奉献的精神。 教师:同学们,我们说物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块:一是物理现象的规律,二是物质的结构。再请同学关注一个词——“科学”,也就是说,物理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科学。学习了物理就相当于多戴了一副眼镜看世界,边看边要“见物思理、以物明理”,那我们就一定能更加爱上它。科学之旅是人类永无休止的探究历程,让我这个摆渡人送大家一程,发展同学们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等物理课程的核心素养,预祝大家早日到达成功的彼岸! 让学生体会到国内外物理学家们的探究方法,认识他们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习物理的热情
三、归纳概括 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发言,梳理本节知识要点。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意识和能力
1.1 神奇的物理学
一、物理学的研究内容: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二、物理学推动了人类文明和社会的进步
1.四大发明推动了人类科技、文化的发展进程
2.蒸汽机的研制和改进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3.基于电磁学研究的巨大成就,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4.20世纪以来,物理学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阔的领域扩展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人类开始步入一个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新时代
5.我国在“开发太空”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
三、物理学的召唤
1.学习物理既离不开观察和实验,也离不开理性思考
2.学习我国老一辈物理学家的爱国热忱和科学精神
本节属于对物理学的认知,要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激发起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物理学的学习。
通过情境化的新课引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为器材,对身边的物理现象进行探究,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初步认识探究物理的方法。根据课堂学生的反馈可以发现,学生对于自主探究非常感兴趣,因此还要多增加学生探究的小实验、小制作,并且力求让学生归纳总结出课堂展示的知识点,而不是由老师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