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新时代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着力 解决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二单元引言部分找出答案P31
温故知新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3.1 贯彻新发展理念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2024年7月15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伟大变革开启。
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直接关系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人既是改革的受益者,也是改革的参与者。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全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1.以上材料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样的发展思想?怎样贯彻这一发展思想?
2.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就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为民:发展为了人民
靠民:发展依靠人民
惠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知识链接
“十个明确”的第三个明确,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十四个坚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广泛,涉及教育医疗、居住环境、收入方面
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链接:枫桥经验)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意义(为什么)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
基本原则
实践路径
为 民
靠 民
惠 民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新发展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与新发展理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实践是由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
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因为我们进入新时代,社会矛盾发生转化
一分钟,创新中国
一分钟 ,4人用AR技术领略莫高窟风采;一分钟,22人在拉萨体验三维仿真舞美;一分钟,中关村科技园创收1 009万;一分钟,广东制造生产5台民用无人机;一分钟,7.9吨优质不锈钢在太钢出炉;一分钟,在港珠澳大桥上可驱车1 670米;一分钟“天河三号”可运算6 000亿亿次。
当今世界,变革创新的潮流滚滚向前,改革关乎国运,创新决胜未来。
(1)创新发展: ①解决问题:
②原因:
③要求:
坚持创新发展,就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时政关键词:科技创新(互联网+ 、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管理体制创新、文化/思想创新等。
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第一动力。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繁荣的上海
贫穷的山区
概括图片反映的问题。
我们应该树立和践行什么发展理念?
(2)协调发展:
①解决问题:
②原因:
③要求:
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时政关键词: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东中西、京津冀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
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探究任务]建设美丽中国,应该怎么做?
(3)绿色发展:
①
②原因:
③要求: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时政链接:新环保法、垃圾分类、塞罕坝精神(治沙)、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生物多样性大会等
解决问题: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通古今,“友谊之桥”跨海陆,和平风帆共五洲。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今天的节日,属于中国人民,也属于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
结合材料思考体现了什么新发展理念?应如何贯彻这一发展理念?
RCEP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群
解决问题: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5)共享发展:
①解决问题:
②原因:
③要求:
坚持共享发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时政链接:民生问题、公共服务、扶贫等。
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A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互联网销售、建立大数据平台,并尝试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通过互联网进行线上销售,产品畅销海内外;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发展绿色产业;在一些贫困乡镇,实行精准扶贫,使原来的贫困镇变成“魅力乡镇”,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加强与京津两地的合作,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结合材料,说明A省的成功做法是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
创新发展
共享发展
绿色发展
开放发展
协调发展
课堂练习
3.内在关系
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②要求: 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典例解析】
1.回顾4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最突出的一条经验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4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以解决人民问题为导向,以满足人民需要为目的,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①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理念
②要消除人民收入差距,满足人民的一切需求
③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④要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详解】①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理念,①④正确。
②:消除人民收入差距的说法错误,我国允许收入差距存在,但收入差距不能过大,满足人民的合理需求而非一切需求,②错误。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③错误。故本题选D。
2.“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实施十年禁渔的长江,“微笑天使”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物种回归,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等一批国家公园建成,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这一亮丽名片得益于我国坚持 ( )
①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发展格局
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
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