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7 短文两篇《爱莲说》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5 10:0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爱莲说
周敦颐
dūnyí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湖南道州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
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谥号“元公”,著《周敦颐集》
周敦颐
周敦颐他在南康郡做官时,曾率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说”:
古代的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
“爱莲说”——谈谈爱莲花的道理,说说爱莲花的理由。
正 音
蕃  亵
淤泥 噫
濯 鲜

fán

xiè
zhuó
xiǎn

màn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唐代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值得喜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沾染
洗涤
美丽而不端庄
亲近而不庄重
我只喜爱莲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越发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舒缓语气
表转折
清水
生枝蔓
长枝节
远播
更加
高耸的样子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认为
品德高尚的人
  我认
为,菊是
花中的隐
士;牡丹,
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
噫!菊之爱,
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Yī叹词
Xiǎn少
应当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很多了。
宾语前置标志
问题探究:
1、作者只喜欢莲花的原因是什么?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
问题探究:
2、分别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写出了莲花的哪些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什么样的感情?

生长环境
体 态
香 气
风 度
气 质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问题探究:
3、这些描写用了7个短语,分别体现了莲花的什么品质?
①出淤泥而不染  高洁   不同流合污 
②濯清涟而不妖  质朴   不孤高自许
③中通外直    正直   通达正直
④不蔓不枝    正直   不趋炎附势
⑤香远益清    芳香   美名远扬
⑥亭亭净植    清高   品行高洁
⑦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清高  自尊令人敬重
莲        莲的形象    君子品质
托物言志(表现手法)
作者心目中君子的形象就寄托在莲身了.
托何物? 莲
抒何情? 爱莲的品质
言何志? 要做一个君子
问题探究:
4、莲是什么的化身?用第2段原文回答。
问题探究:
5、文题为《爱莲说》,可为什么作者写莲之外还写到菊和牡丹?写了几次,分别都有生命作用?
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花?
  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
 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
  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
陶渊明
世人
“隐逸者”
“富贵者”
正衬
反衬


牡丹

“予”


“君子”
衬托表现手法
文章题目是“爱莲说”,为什么除了莲花还要写菊花和牡丹呢?
菊花正衬莲花
牡丹反衬莲花
衬托
衬托
君子
富贵者
隐逸者
爱菊
爱牡丹
爱莲
(鲜)
(众)
(独)
隐逸者
离世隐居
富贵者
追名逐利
君子
身居浊世
洁身自好



主题思想:
  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贵品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总结主旨
本文托物言志,作者借 的形象表达了:
的生活态度。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文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傲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延伸拓展-----积累写莲的诗句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南宋)杨万里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唐)白居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宋)苏轼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南宋 )杨万里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唐)李商隐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南宋)周邦彦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外用楷书默写课文;
3、完成基训同步训练。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外用楷书默写课文;
3、完成基训同步训练。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