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十五 货币与赋税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PDF版 含答案)-2026版《高考解码》高三一轮单元检测示范卷·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检测十五 货币与赋税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PDF版 含答案)-2026版《高考解码》高三一轮单元检测示范卷·历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5 10:20:34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故选C项。荀子没有开创法家学派,故排除A项:儒法
单元检测一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
并用成为治国思想开始于汉代,故裤除B项:儒家学派与
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法家学派之间并未结成利益同盟,故排除D项。
8.B本题考查中央集权制度。材科“本大而未小,是以能国”
1.B根据材料可知,《仪礼·聘礼》篇所记找的诸多礼仅环节
“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强
与霸伯孟的记录相互印证,说明《仪礼·聘礼》之所记信而有
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B项正骑。材抖没有体现君
征,B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金文所记内客也需要考证,排
权与相权的关系,排除A、C项;“重农抑商”属于经济政策,
除;材料未体现中国古代礼制非常完备,排除C项;材科强
不符合材料“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的信息,D项错误。
调《仪礼·聘礼》之所记信而有征,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
9.D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向
除。故选B项。
北部边疆地区迁徒农户,并授予爵位,主要是为了充实边疆
2.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立的分封制度并未使政权集
地区的防御力量,D项正确;材料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排除
中在最高统治者“王”的手上,每个黄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
A项;宗法制对后世影响深远,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
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等,表明分封制下权力
项措施是在秦朝疆域范围内推行的,排除。故选D项。
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不足以说明周代形
1D.D依据所学可知,“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是指封邦建国即
成了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排除A项:形成森严的等级体系
分封制,官员的任免是世卿世禄制即贵族政治:“秦以后之
与“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等不符,排徐B项;材
郡县政治”指的是秦始皇开始实行的郡县制度,长官由皇帝
科并未体现西周坚持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排除D项。故选C
直接任命,是官僚政治,D项正确:分封制没有加强中央集
项。
权,排除A项:郡县制不是以血缘为钮带,排除B项:郡县
3.C本题考查良渚文化。良渚造址中有规模宏大的宫城、水
制维护的是封建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坝,大量珍贵的玉,购器等,表明当时已具备强大的社会组织
11.B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秦代法律。据材料反映,1975
和动员能力,故C项正确。
年出土的云梦秦简中的秦律规定和《史记·陈涉世家》中历
4.C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四本古
史记述相互矛盾,因此关于二者的记述哪个更接近史实需
籍中都反映了百里奚身份卑微,但仍被秦穆公任用为相的史
要进一步补充史证,故B项正确。A项表述太过绝对,排
实,说明当时血缘政治逐渐被打破,故远C项。材科中的不
除:《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其所记
同著作记述的都是同一事件,没有以不同学派的观点解读,
述的内容不一定为史实,不能表明陈涉故意曲解秦律,故C
排徐A项;材料没有涉及牛耕技术,排除B项;秦穆公是春
项袁述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排徐。
秋时期的霸主,排除D项。
12.A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即位后,重用董仲
5,A根据材补可知,孔子强调礼是自我完善的外在规范,即
舒、主父偃、张汤、卫青等人才,这满足了汉武帝富国强兵的
推行礼制需要自觉性;而苟子主张“隆礼”主张以法入礼,由
需要,哭合“有为”的时代主题,A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
此可知苟子强调礼的社会作用的同时,还要加强推行礼制的
汉武帝重用人才,未体现海纳百川的气象,排除B项:材料
强制性。这一变化体现了儒者对于社会礼崩乐坏社会现实
未涉及察举制的作用,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
的进一步认识,A项正确;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阶级关
除。故选A项。
系变化在思想领拔内的反映,苟子思想偏于百家争鸣的表
13.D本题考查东汉社会管理制度。依据材料可知,光武帝
现,排除B、C项:孔子的思想,主张恢复礼乐制度,而苟子的
根据实际情况检核户口,有利于国家加强对蒙强地主稳匿
主张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并不主张重建礼乐制度,排
的劳动力的控制,因此D项正确。该措苑一定程度上剂弱
除D项。故选A项。
了豪强地主的势力,但并未达到瓦解的程度,A项排除:B
6.D根据“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雏”“阀越王无
项错误,均田制实行于南北朝到唐前期,与材料时间不符:
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她王勾践之后也”“西羌之本,出
C项错误,这一措施有利于国家向原本隐匿的劳动力征?
自三苗,姜姓之别也”等内容可得出,研究的内容都强调少数
赋税,不一定能减轻农民的航税负担。
民族与中原的民族是有关系的,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
14,D本题结合唯物史观考查汉代经济政治。“西汉桑弘羊
强,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文化差异,谦徐A项;材料与
主持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是对西
管理无关,而强调的是关系,排除B项:材科看不出民族关
汉实行盐铁官营措施的猫述,属于历史叙述,“汉武帝时期
系极大缓和,排除C项。故选D项。
加强中央集权,增加财政收入的迫切需要”是汉代实行盐铁
7.C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思想。根据苟子主张“社会政造在
官营的原因,属于历史解释,故D项正确。历史现象是历
于强化礼法”可知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史发生的一种现象,历史现点是了解历史事件或现象后形
133单元检测十五
货币与赋税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下图是战国时期流通于不同国家货币的形态。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魏时布币
赵付布币
楚时蚁典钱齐时刀币
茶付半两钱
A.冶炼水平差异
B.诸侯割据纷争
C.区域经济特色
D.商品经济发展
2.算赋是秦汉时政府向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汉朝规定,“人出一算,算百二十钱,惟贾人与奴婢倍算(即
加倍征收算赋)”“人有产子者,勿算三岁”“今诸怀妊…复(古时免除赋税徭役称复一作者注)其夫,
勿算一岁”“年八十复二算(家中有八十岁以上老人,免除二个人的算赋)”。这些政策说明汉政府()
A.注重发挥赋税的社会功能
B.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利用赋税调节收入的分配
D.将“人文关怀”政策化
3.由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
就交钱。这表明该纸币
A,在商品交易中注重“防伪”功能
B.推动了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
C.取代金属货币成为当时主要货币
D.起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力推行
4.明代之前,手工工匠都必须向政府当班服役;到了明代成化年间,工匠不愿当班者可听其出银代役;明中
晚期则一律以银代役,缴纳的银子称之为“班匠银”。这表明明中晚期
A.民营手工业已占据主导地位
B.一条鞭法已得到顺利推行
C.政府鼓励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工匠的人身隶属关系削弱
5.清朝的“摊丁人亩”制度,标志着人头税的废除,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次重大改革。雍正时期摊丁人亩办
法推广全国,把康熙皇帝五十六年固定下来的丁银额共计335余万两,全部摊丁入亩,与田赋一起征收。
这一规定
()
A.增加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B.确立土地多寡为收税标准
C.改变了白银原有货币属性
D.加剧了人口与土地的矛盾
6.清朝实行严格的户口登记制度和户口按期编审制度,规定户给印牌一张,备书姓名丁数,出则注明所往,
入则稽其所来。来路不明者,就要捉去治罪。1772年朝廷废除了户口按期编审制度。这一做法()
A.表明国家控制力的弱化
B.减轻了农民的税收负担
C.使隐瞒人口的现象减少
D.利于新生产方式的发展
7.1933年,罗斯福说:“黄金…白银,都是通货的完美无缺的基础。这也就是我决定现在不允许美国持
有的任何黄金外流的原因。”同年,国会通过决议,过去和未来一切公司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付。美国这
样做的目的是
(
A.进行币制改革,推动工业发展
B.实行通货膨胀,刺激经济复苏
C.降低物价指数,便利民众生活
D.实行通货紧缩,改革银行体系
8.1976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允许成员
国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并作出逐步使黄金退出国际货币的决定。这将导致
A.各国经济发展独立性增强
B.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C.美国丧失国际金融主导权
D.发展中国家货币影响上升
6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