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十九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唐代人口迁移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只能在特定范围内有条件地迁移。而宋代则逐步放开对人口迁移的
限制,尤其是乡村客户(无地农户)有了迁徙自由。这一变化
A.反映了中央集权逐渐弱化
B.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地位
C.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D.有效地缓和了社会矛盾
2.如图为战国时期到汉武帝时期中国北方农牧业分界线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是基于汉代
一
俄国时校牧业分界线
汉武溶时农收业分界线
A.移民实边政策的推行
B.地方治理体系的完善
C.民族交融的日益增强
D.北方边患危机的解决
3.约在1世纪,匈奴人开始迁徙,从而导致了一场延续数百年、波及亚欧大陆广大地域的民族大迁徙。这
一迁徙的主要方向,一是西进,二是南下。在西方,这一迁徙浪潮所产生的影响是
()
A.成为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B.促成了日耳曼诸国的建立
C.加快了封建制度瓦解的进程
D.使赫梯人掌握了马拉战车技术
4.印欧人不断地迁徙,使得世界各地的文明在更广大的范围内碰撞、交融,有的消失了,有的同化了,却产
生了更多更高级的文明。这说明
A.不断的交融推进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
B.各地社会发展落后使得无法抵抗印欧人的冲击
C.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印欧人的冲击是产生更高阶段文明的根本原因
5.下表是1941~1946年间重庆市户口一览表,据表可以推知,该时期
年度
户数
人可
男性
女性
性别比
1941
134183
702387
436636
265751
164:100
1942
144545
781772
488742
293030
167:100
1943
150994
890000
529465
360535
147:100
1944
157443
920500
570188
350312
163:100
1945
185505
1049470
634628
414842
153:100
1946
201832
1245645
746701
498944
149:100
93
①重庆人口大量增长受国内外政治局势的影响②人口增长使重庆全面上升为国家发展的中心③人
口增长推动了重庆城市化的持续健康发展④人口增长有助于重庆市政、公共事业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6.下图是美国1821~1920年新增欧洲移民示意图。下列关于欧洲人口移民美国的原因表述符合史实
的是
(
美回
00案方
例
人口迁移方
海域
A.美国近百年处于无战争状态
B.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
C.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D.美国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具有一定优势
7.16一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诸多以“新”为前缀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
英格兰等。这一现象源于
()
A,工业城市涌现
B.新兴国家独立
C.早期殖民扩张
D.民族区域增多
8.1500一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
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9.10世纪时阿拉伯人麦哈黑尔东游写的《游记》中说到中国都城名为新达比尔(Sindabil),亭利·玉尔认为
“此名似阿拉伯人讹传之印度城名”,实际应指成都,《马可·波罗游记》作新的府(Sindifu)。而最初经印
度传播到阿拉伯人手中的丝绸正是成都生产的。这可以用来佐证
()
A.当时西南丝路的存在
B.中阿之间缺乏直接联系
C.中印丝绸贸易规模大
D.中国与南亚贸易的频繁
10.张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
域,扼制匈奴的侵扰。这些举措
()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
B.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
C.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11.有学者认为:从1600年以后,中国作为一个国家的命运,就和其他国家交织在一起了,不得不和其他国
家一道去搜寻稀有的资源,交换货物,扩大知识。导致上述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
A.中国已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推动
C.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2.美洲第一次建立了与其他大洲的文明的联系,包括全球贸易联系。波利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的土著社会
也开始经历痛苦的融入全球的过程。到1750年,世界上再也没有大规模的完全孤立的社会。材料旨
在说明
()
A.新航路开辟给落后地区带来灾难
B.不同的文明之间存在矛盾
C.美洲与欧洲之间建立起直接联系
D.统一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94参考答案
故选C项。荀子没有开创法家学派,故排除A项:儒法
单元检测一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
并用成为治国思想开始于汉代,故裤除B项:儒家学派与
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法家学派之间并未结成利益同盟,故排除D项。
8.B本题考查中央集权制度。材科“本大而未小,是以能国”
1.B根据材料可知,《仪礼·聘礼》篇所记找的诸多礼仅环节
“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强
与霸伯孟的记录相互印证,说明《仪礼·聘礼》之所记信而有
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B项正骑。材抖没有体现君
征,B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金文所记内客也需要考证,排
权与相权的关系,排除A、C项;“重农抑商”属于经济政策,
除;材料未体现中国古代礼制非常完备,排除C项;材科强
不符合材料“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的信息,D项错误。
调《仪礼·聘礼》之所记信而有征,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
9.D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向
除。故选B项。
北部边疆地区迁徒农户,并授予爵位,主要是为了充实边疆
2.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立的分封制度并未使政权集
地区的防御力量,D项正确;材料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排除
中在最高统治者“王”的手上,每个黄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
A项;宗法制对后世影响深远,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
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等,表明分封制下权力
项措施是在秦朝疆域范围内推行的,排除。故选D项。
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不足以说明周代形
1D.D依据所学可知,“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是指封邦建国即
成了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排除A项:形成森严的等级体系
分封制,官员的任免是世卿世禄制即贵族政治:“秦以后之
与“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等不符,排徐B项;材
郡县政治”指的是秦始皇开始实行的郡县制度,长官由皇帝
科并未体现西周坚持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排除D项。故选C
直接任命,是官僚政治,D项正确:分封制没有加强中央集
项。
权,排除A项:郡县制不是以血缘为钮带,排除B项:郡县
3.C本题考查良渚文化。良渚造址中有规模宏大的宫城、水
制维护的是封建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坝,大量珍贵的玉,购器等,表明当时已具备强大的社会组织
11.B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秦代法律。据材料反映,1975
和动员能力,故C项正确。
年出土的云梦秦简中的秦律规定和《史记·陈涉世家》中历
4.C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四本古
史记述相互矛盾,因此关于二者的记述哪个更接近史实需
籍中都反映了百里奚身份卑微,但仍被秦穆公任用为相的史
要进一步补充史证,故B项正确。A项表述太过绝对,排
实,说明当时血缘政治逐渐被打破,故远C项。材科中的不
除:《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其所记
同著作记述的都是同一事件,没有以不同学派的观点解读,
述的内容不一定为史实,不能表明陈涉故意曲解秦律,故C
排徐A项;材料没有涉及牛耕技术,排除B项;秦穆公是春
项袁述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排徐。
秋时期的霸主,排除D项。
12.A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即位后,重用董仲
5,A根据材补可知,孔子强调礼是自我完善的外在规范,即
舒、主父偃、张汤、卫青等人才,这满足了汉武帝富国强兵的
推行礼制需要自觉性;而苟子主张“隆礼”主张以法入礼,由
需要,哭合“有为”的时代主题,A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
此可知苟子强调礼的社会作用的同时,还要加强推行礼制的
汉武帝重用人才,未体现海纳百川的气象,排除B项:材料
强制性。这一变化体现了儒者对于社会礼崩乐坏社会现实
未涉及察举制的作用,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
的进一步认识,A项正确;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阶级关
除。故选A项。
系变化在思想领拔内的反映,苟子思想偏于百家争鸣的表
13.D本题考查东汉社会管理制度。依据材料可知,光武帝
现,排除B、C项:孔子的思想,主张恢复礼乐制度,而苟子的
根据实际情况检核户口,有利于国家加强对蒙强地主稳匿
主张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并不主张重建礼乐制度,排
的劳动力的控制,因此D项正确。该措苑一定程度上剂弱
除D项。故选A项。
了豪强地主的势力,但并未达到瓦解的程度,A项排除:B
6.D根据“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雏”“阀越王无
项错误,均田制实行于南北朝到唐前期,与材料时间不符:
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她王勾践之后也”“西羌之本,出
C项错误,这一措施有利于国家向原本隐匿的劳动力征?
自三苗,姜姓之别也”等内容可得出,研究的内容都强调少数
赋税,不一定能减轻农民的航税负担。
民族与中原的民族是有关系的,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
14,D本题结合唯物史观考查汉代经济政治。“西汉桑弘羊
强,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文化差异,谦徐A项;材料与
主持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是对西
管理无关,而强调的是关系,排除B项:材科看不出民族关
汉实行盐铁官营措施的猫述,属于历史叙述,“汉武帝时期
系极大缓和,排除C项。故选D项。
加强中央集权,增加财政收入的迫切需要”是汉代实行盐铁
7.C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思想。根据苟子主张“社会政造在
官营的原因,属于历史解释,故D项正确。历史现象是历
于强化礼法”可知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史发生的一种现象,历史现点是了解历史事件或现象后形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