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综合性学习:
中华传统节日
确定主题
交流传统节日及习俗。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古诗三首》,知道这三首古诗分别描写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又有哪些习俗呢?
交流反馈。
你打算如何了解这些传统节日及习俗?又打算如何记录下来呢?
可以查阅相关书籍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还可以询问家长、老师等。
可以列个表格记录下来,也可以用思维导图记录下来。
我们小组要研究的内容是清明节的由来、各地清明节的庆典活动等,可以到图书馆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也可以问自己的长辈。收集资料时要注意整理和分类,访问时要事先约好时间,设计好访问提纲,在访问过程中要有礼貌,并做好访问记录……还可以开展体验活动,如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踏青等,感受清明节的节日气氛。
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说到不如做到,我们马上行动吧!刚才我们已经分好小组了,现在以小组为单位制订活动方案。
各小组汇报活动方案,共商评议,提出意见或建议。
各小组修改、完善活动方案,提出注意事项。
小组合作
下面请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收获。
中华传统节日记录表
节日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日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日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补充
资料呈现
端午节小组汇报展示
请大家看一看我们小组整理的资料吧!
端午节除了赛龙舟,还有许多其他习俗。比如门前插药草,传说这样做可以预防瘟疫。传说在端午节的这一天,由于天气转热,许多有毒的虫子都开始活动了,为了让孩子们避免受虫子的叮咬,家长们要用防虫的雄黄在他们的头上画一个大大的“王”字。而更小的孩子要穿上绣有五种毒虫的肚兜,取的是“以毒攻毒”的意思。而妈妈们要用彩线缠出各种形状的葫芦、彩粽,给孩子们佩戴在身上。
还有关于粽子的习俗。老北京的粽子有很多的讲究,送礼使用的是南方口味的粽子,而供在供桌上的是一种特别小巧、雪白、玲珑剔透的粽子,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是黄米红枣的粽子。
端午节佩戴五色丝线是因为古时候有“五丝续命”的传说,是希望孩子们长命百岁的意思。
除此之外,我们组的同学还决定自己过一过端午节,感受一下这些有趣的民俗活动。我们决定向妈妈、奶奶学习缠五色丝线、编五彩绳、制作粽子,这样一来,这个活动就变得有趣多了,也有意义多了。
端午节小组汇报到此结束。
中秋节小组汇报展示
我们小组调查研究中秋节的传说和习俗时,发现不少习俗现在已经消失了,在搜寻关于中秋节的资料时,找到的很多风俗我们也从未听说过。带着好奇的心情,我们通过查资料、求助家长、调查访问、网上查找资料等方式,进行比对,找出最有价值的资料。通过给老人打电话的方式进行询问,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和长辈进行了沟通。最后,我们小组坐下来一起研究讨论,将获取的资料进行整理,主要从中秋节的传说、饮食、风俗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很广。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很流行。在宋代,中秋赏月更加盛行,每到这一天,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很多百姓登上楼台,一些有钱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亲人团聚,共同赏月叙谈。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节都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还被用来当作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我们小组要在中秋节的时候学习做月饼、赏月。
中秋节小组汇报到此结束。
春节小组汇报展示
我们小组采用的是查资料、打电话、看视频、翻照片、设计制作等形式来收集有关春节的资料。我们小组分工明确,两人查资料、两人打电话、两人看视频、两人翻看照片,最后,大家坐在一起共同整理归纳资料。
我们小组还采取设计制作窗花的方式来感受春节的气氛,因为窗花最能代表春节,贴上红红的窗花,非常喜庆。我们买了红色的纸,在合理设计后剪出了美观的窗花,还用刀刻的方法来刻窗花,效果都不错。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春节以及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春节至少从西汉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汉族地区,节日活动历来从除夕开始,直到正月十五。众多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也大体相同,但又各具特色。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时间却很长。从年尾廿三(或廿四日)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
春节的习俗:腊月二十三——祭灶,腊月二十四——扫尘,腊月二十五——接玉皇,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洗浴,腊月三十(除夕)——吃年夜饭、贴年红、祭祖、守岁。
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还有拜年、逛庙会、观社火、舞龙、舞狮等活动,这些都为春节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这是我们小组剪的窗花。(教师将窗花贴在黑板上)我们小组要在春节的时候体验一下贴福字、贴春联、贴挂千、贴窗花。春节小组汇报到此结束。
重阳节小组汇报展示
我们小组调查研究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时,发现不少习俗现在已经消失了。在搜寻关于重阳节的资料之前,我们不知道重阳是什么意思,于是我们带着好奇的心理,通过查资料、求助家长、调查访问、网上查找资料等方式进行比对,找出最有价值的资料。我们还通过调查访问的方式开展调查活动,我们小组到广场、社区进行访问。在行动之前我们进行了讨论,设计了访问任务单,主要围绕重阳节的习俗进行访问。问题有:重阳节还叫什么节?重阳节有什么风俗?各地还有哪些独特的过节形式?最后,我们小组坐下来一起研究讨论,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下面,我们把整理后的资料向大家展示。
登高:在古代,民间有重阳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吃重阳糕: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多用米粉、果料等为原料,做法因地而异。九月九日天亮的时候,以片糕搭儿女头额,祝愿子女百事俱高。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糕上还印上双羊,取“重阳(羊)”之义。
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要赏菊及饮菊花酒,这起源于晋代诗人陶渊明。后人模仿,于是有了重阳赏菊的风俗。
插茱萸: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人们或将茱萸戴在手臂上,或放在香袋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
到了现代,重阳节的活动有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在这一天,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操。
我们小组决定在今年的重阳节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为他们表演节目、打扫卫生,和他们一起过节。重阳节小组汇报到此结束。
展示活动成果(范例)
一种叫“年”的兽每到一年的最后一天就出来伤害人命。这天,来了个老人。他在门上贴上大红纸,点燃灯火,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大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
讲春节故事
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逃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
守更待岁,祈求来年的
幸福平安。
看春节习俗
贴春联
挂年画
读春节诗句
元 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夜雪
[南宋]陆 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猜灯谜
内里有人(打一字)
肉
伞兵(打一成语)
从天而降
农产品(打一成语)
土生土长
初一(打一成语)
日新月异
吃汤圆
庆祝活动
◎吃月饼,庆团圆
◎诵月诗,寄深情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北宋]苏轼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唐]白居易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
写作提纲
选定节日,简介习俗
1
节日由来,相关传说
2
过节经历,深刻场面
3
过节感受,升华主题
4
好词佳句
这真是灯的海洋,千万条金黄色闪光灯从六七米的“高空”悬下,如瀑布一般。瞧,那一盏盏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有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有活泼可爱的“小猴子”……
随着一声声震天动地的礼炮声,一朵朵礼花在空中绽放:有的像绚丽多彩的降落伞,有的像五颜六色的蘑菇,有的像金色的绣球,有的像银色的星星,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音乐喷泉……美丽的礼花在空中盛开。
除夕夜,街上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接连不断,空中闪烁着耀眼的火花,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金黄色、黄绿色的窗户,在忽明忽暗、忽燃忽灭的烟花中,好像同时打开的电视机,在播放精彩的节目。
这真是灯的海洋。千万条金黄色的闪光灯从六七米的“高空”悬下,如瀑布一般。瞧,那一盏盏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有昂首挺胸的“大公鸡”,有拿着金箍棒的“孙悟空”……
元宵:看花灯
抓住重点说
习作妙招
妈妈先拿起一张粽叶折成漏斗型,然后舀一勺米放进漏斗中,塞进去一块鲜肉和蛋黄,用米填满。接着左折折右折折,三两下便把它包得严严实实,最后用绳子把它绑起来,一个结结实实的粽子就包好了。妈妈可真是包粽子的高手。
端午:包粽子
动作描写
直接以节日命名
②抓住节日特点命名
如: 《端午节》
如: 《热闹的端午节》
《团团圆圆的中秋节》
习作妙招:拟题目
范文点评
赛龙舟
当蝉鸣荔熟、稻花飘香的时候,端午节到了。怎么度过端午节呢?妈妈打算带我去看赛龙舟。①
赛龙舟那天,大街小巷到处悬挂着醒目的标语,插着鲜艳的彩旗。眉开眼笑的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潮水般地涌向峒河两岸。此时,人声鼎沸,
①语言极富感染力,点明事情发生的时间。
彩旗飘扬,好一派热闹的节日气氛。②
看,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十几条龙舟头咬着尾,尾接着头,从上游鱼贯而下,两岸顿时沸腾起来了。在欢呼声中,十几条龙舟依次到达起点,并成一排。每条龙舟颜色各异,龙头千姿百态,张着犄角,睁着双眼,栩栩如生,犹如条条真龙在戏水。③
②场面描写烘托出节日里热闹的气氛。
③生动地刻画了龙舟的样子。
龙舟上的健儿穿着红背心,头上用白毛巾扎着英雄结,个个如同出征的战士,显得格外精神。
“轰隆隆”礼炮一响,十几条龙舟像离弦的箭在水面上飞驰。岸上的人们欢呼雀跃,击掌喝彩。每条龙舟上的指挥员站在船头,随着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锣鼓声,双手挥着葵扇,
双脚不停地上下跳动,使出浑身解数,鼓动队员向前奋进。敲锣打鼓者一边敲打,一边呐喊助威。④
站在岸边观看赛龙舟,我的心就像大海里的波涛,时起时伏。有一条龙舟遥遥领先,成了群龙之首,终于夺魁。岸上响起雷鸣般的欢呼声。⑤
④将比赛情况写得扣人心弦。
⑤交代比赛结果和自己在激烈的竞争场面前心潮澎湃的情景。
就这样,赛龙舟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但那催人奋发的锣鼓声仍在我的耳边回荡,那拼搏向上的情景常在我的眼前闪现,令我回味无穷。⑥
⑥说明赛龙舟令“我”印象深刻。
写赛前的准备、赛中的拼搏、赛后的结果,写岸上的观众、水中的健儿,写自己的观点、感情、心理,写整体气氛、局部情况……小作者把端午节赛龙舟的场面描写得绘声绘色,扣人心弦,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欢乐元宵
今年的元宵节我过得特别开心!
那天,我和爸爸、妈妈、哥哥迈着轻快的脚步来到南湖公园看花灯。
进入南湖公园,四条红、黄相间的火龙首先跃入了我的眼帘。火龙全身闪着金光,远远望去,仿佛四条出海蛟龙,飞腾在宽阔的鼓楼广场上。四周的彩灯五颜六色,简直就像灯的海洋,仿佛是银河落到了人间,我也如同步入了仙境。
我们穿过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最佳观赏点,仔细观看,只见两条巨龙围着一个大火球舞着,跳着……它们昂首挺立,露
出两排洁白的牙齿,舞动漂亮的身躯,在天空中飞舞着。那晶莹透亮的身子,像水晶宝石一样闪闪发光。大扇子似的尾巴高高翘起,仿佛是为祖国巨大的成就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远处还有一对巨龙在舞动着,好像双龙戏珠呢!四条龙载歌载舞,似乎是和我们一起在欢度元宵佳节。啊!十多亿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汇成了滔滔奔腾的江河,我们伟大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不正像这欢腾的巨龙吗?
花灯,可真好看呀!这个元宵节,我过得非常开心。以后每年的元宵节我都要来看花灯!
这篇文章记叙了作者和家人去看花灯的事情,叙事完整。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中间描述详略得当,作者按照观察的顺序把自己看到的情景写得很具体。文章语言优美,有几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四周的彩灯五颜六色,简直就像灯的海洋,仿佛是银河落到了人间”,生动形象,富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