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故选C项。荀子没有开创法家学派,故排除A项:儒法
单元检测一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
并用成为治国思想开始于汉代,故裤除B项:儒家学派与
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法家学派之间并未结成利益同盟,故排除D项。
8.B本题考查中央集权制度。材科“本大而未小,是以能国”
1.B根据材料可知,《仪礼·聘礼》篇所记找的诸多礼仅环节
“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强
与霸伯孟的记录相互印证,说明《仪礼·聘礼》之所记信而有
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B项正骑。材抖没有体现君
征,B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金文所记内客也需要考证,排
权与相权的关系,排除A、C项;“重农抑商”属于经济政策,
除;材料未体现中国古代礼制非常完备,排除C项;材科强
不符合材料“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的信息,D项错误。
调《仪礼·聘礼》之所记信而有征,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
9.D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向
除。故选B项。
北部边疆地区迁徒农户,并授予爵位,主要是为了充实边疆
2.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立的分封制度并未使政权集
地区的防御力量,D项正确;材料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排除
中在最高统治者“王”的手上,每个黄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
A项;宗法制对后世影响深远,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
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等,表明分封制下权力
项措施是在秦朝疆域范围内推行的,排除。故选D项。
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不足以说明周代形
1D.D依据所学可知,“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是指封邦建国即
成了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排除A项:形成森严的等级体系
分封制,官员的任免是世卿世禄制即贵族政治:“秦以后之
与“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等不符,排徐B项;材
郡县政治”指的是秦始皇开始实行的郡县制度,长官由皇帝
科并未体现西周坚持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排除D项。故选C
直接任命,是官僚政治,D项正确:分封制没有加强中央集
项。
权,排除A项:郡县制不是以血缘为钮带,排除B项:郡县
3.C本题考查良渚文化。良渚造址中有规模宏大的宫城、水
制维护的是封建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坝,大量珍贵的玉,购器等,表明当时已具备强大的社会组织
11.B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秦代法律。据材料反映,1975
和动员能力,故C项正确。
年出土的云梦秦简中的秦律规定和《史记·陈涉世家》中历
4.C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四本古
史记述相互矛盾,因此关于二者的记述哪个更接近史实需
籍中都反映了百里奚身份卑微,但仍被秦穆公任用为相的史
要进一步补充史证,故B项正确。A项表述太过绝对,排
实,说明当时血缘政治逐渐被打破,故远C项。材科中的不
除:《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其所记
同著作记述的都是同一事件,没有以不同学派的观点解读,
述的内容不一定为史实,不能表明陈涉故意曲解秦律,故C
排徐A项;材料没有涉及牛耕技术,排除B项;秦穆公是春
项袁述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排徐。
秋时期的霸主,排除D项。
12.A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即位后,重用董仲
5,A根据材补可知,孔子强调礼是自我完善的外在规范,即
舒、主父偃、张汤、卫青等人才,这满足了汉武帝富国强兵的
推行礼制需要自觉性;而苟子主张“隆礼”主张以法入礼,由
需要,哭合“有为”的时代主题,A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
此可知苟子强调礼的社会作用的同时,还要加强推行礼制的
汉武帝重用人才,未体现海纳百川的气象,排除B项:材料
强制性。这一变化体现了儒者对于社会礼崩乐坏社会现实
未涉及察举制的作用,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
的进一步认识,A项正确;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阶级关
除。故选A项。
系变化在思想领拔内的反映,苟子思想偏于百家争鸣的表
13.D本题考查东汉社会管理制度。依据材料可知,光武帝
现,排除B、C项:孔子的思想,主张恢复礼乐制度,而苟子的
根据实际情况检核户口,有利于国家加强对蒙强地主稳匿
主张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并不主张重建礼乐制度,排
的劳动力的控制,因此D项正确。该措苑一定程度上剂弱
除D项。故选A项。
了豪强地主的势力,但并未达到瓦解的程度,A项排除:B
6.D根据“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雏”“阀越王无
项错误,均田制实行于南北朝到唐前期,与材料时间不符:
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她王勾践之后也”“西羌之本,出
C项错误,这一措施有利于国家向原本隐匿的劳动力征?
自三苗,姜姓之别也”等内容可得出,研究的内容都强调少数
赋税,不一定能减轻农民的航税负担。
民族与中原的民族是有关系的,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
14,D本题结合唯物史观考查汉代经济政治。“西汉桑弘羊
强,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文化差异,谦徐A项;材料与
主持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是对西
管理无关,而强调的是关系,排除B项:材科看不出民族关
汉实行盐铁官营措施的猫述,属于历史叙述,“汉武帝时期
系极大缓和,排除C项。故选D项。
加强中央集权,增加财政收入的迫切需要”是汉代实行盐铁
7.C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思想。根据苟子主张“社会政造在
官营的原因,属于历史解释,故D项正确。历史现象是历
于强化礼法”可知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史发生的一种现象,历史现点是了解历史事件或现象后形
133一模考前热身卷(二)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大部分农官,尤其是高级农官,主要是父子相承,世族任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高级农官
往往由诸侯亲自任命,或由代表他们的有关行政机构任命。至于基层农官,一些有实权的大臣和郡县长
官都有权任命。这说明
A,血缘宗法关系已经消失
B.社会政治体制发生变动
C.西周王权势力不断衰微
D.井田制度逐步趋于瓦解
2.下表是唐代科举考试策问的部分试题描述。据此可知,唐朝科举考试
社会现象
试题描述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成为唐代政治的棘手问题
主考官元结问进士,“其策安出,子其昌言”
中唐以后,魏晋以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土族”的
进士考试时,考生须针对这一现象分析其中的
局面被打破
原因
780年实行两税法后,唐代社会出现“钱重物轻”
李翱在《进士策问二道》中要求考生提出具体对策
的现象
A,命题遵循经世致用原则
B.选才标准趋向公平合理
C.士族子弟的仕途被阻断
D.有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3.下图为明清时期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示意图,图中信息可以体现出明清时期
江消地区
场州9
响京≤
实江
无
发竹拉产区
卡米水河
e苏州
朱家角
上海
开音柿花
拟草
三工业品薪名地
6
魏班
柿知一丝飘
蜥栖飩濮晓°席兴
四中刚重为從
A.农业作物种植的多样化
B.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C.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D.海外贸易实际较为发达
117
4.下图为1860一1894年中国近代工业密度分布图。影响这一时期近代工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黑龙江
乌里雅水台
新疆
内袋山
方海
西鼓
汽尖四河南苏
粥花
你州湖南亚典
南
南
广球
海
O
一以房石
180191牛回近代业临度小布断
A.外贸中心的转移
B.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C.洋务新政的开展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5.1918年,毛泽东与蔡和森等人在长沙发起组建新民学会,成立之初确立“革新学术,砾前品行,改良人心
风俗”宗旨。1921年1月,新民学会多数会员将“改造中国与世界”作为宗旨,以“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
达到此目的。这说明,新民学会宗旨的变化是由于
A,北洋政府统治腐朽黑暗
B.中国人救亡意识的增强
C.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宣传
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6.如图为漫画《新式五味瓶》。在一张“国民政府”的餐桌上,摆放着几个佐料瓶,瓶上分
别贴有“苏俄”“工人”“学生”“军人”和“妇女”等标签。漫画所反映的事件
(
工苏
A.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B.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国氏政府
《新式五味瓶3
C.坚定了国民对苏俄道路的选择
D.适应了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需要
7.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把“战争”与“和平”、“革命”与“建设”、“军事”与“政治”、“土地改革”与“减租减息”,完
整地统一于“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伟大革命实践活动中,从而上演了“百万雄师过大
江”、进军海南岛、和平解放西藏等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这说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A.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作风建设
B.进一步贯彻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要求
C.使全党认清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规律
D.体现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8.1964年到1980年期间,国家在三线地区共审批了1100多个中大型建设项目,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
号召下,人们前往三线地区搞建设。1984年,国务院三线办公室确定一批企业陆续迁出,并对迁出的企
业实行改制。这一变化反映了
(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