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九 走向整体的世界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PDF版 含答案)-2026版《高考解码》高三一轮单元检测示范卷·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检测九 走向整体的世界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PDF版 含答案)-2026版《高考解码》高三一轮单元检测示范卷·历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5 10:20:34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九走向整体的世界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传统观念认为,达·伽马首航的利润是航行总成本的60倍。现今很多学者通过史料查证并比较当时各
地商品的价格,认为实际利润可能只有航行成本的6倍。据此说
A.传统研究成果没有价值
B.达·伽马贪图名利谎报利润
C,大众认知常常是错误的
D.史论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
2.下面是外来植物传入中国的简况表。这些物种的传入是
品种
传入中国时期
玉蜀黍(玉米)
16世纪传入中国,清朝向全国推广
落花生(花生)
16世纪(明中期)传人中国
烟草(烟)
17世纪初(明末)传人中国
甘薯(红薯)
16世纪传入中国南方,清初传至北方
A.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
B.明清政府对外政策的结果
C.新航路开辟的客观影响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主要表现
3.从16世纪开始,种植园经济的发展改变了非洲、美洲、欧洲以及亚洲的面貌。它取代了古老的丝绸贸
易,并将日渐具有活力的世界经济中心向西推进到了大西洋沿岸。这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是()
A,亚洲经济在这一时期陷入衰退
B.种植园经济模式推广到了全球
C.丝绸贸易刺激了种植园经济发展
D.种植园经济推动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
4.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各种美洲高产作物传入欧洲,仅马铃薯就使欧洲人口在1700~1900
年增长了25%,使欧洲城市化率由27%增长到35%,并催化了工业革命的产生。据此可知
A,人口的增长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B.新航路开辟给欧洲带来深远影响
C.欧洲的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D.开辟新航路是为了获取高产农作物
5,如图为史书针对17世纪中期某一国家海外殖民据点的描述。图中描述的是
“没有设防的莫桑比克,安全毫无保证的果阿,岌岌可危的第乌,全靠国王的友情来维持的科钦,已
…被侵占的科伦坡以及贸易基本停止而且前景十分暗淡的澳门。”
A.西班牙
B荷兰
C.葡萄牙
D.英国
6.15世纪末以后的100多年中,葡萄牙从非洲运走黄金27.6万千克。1521~1544年,西班牙从美洲每年
运回黄金2900千克,白银30700千克,1545一1560年运回的黄金和白银达到平均每年5500千克和
24.6万千克。这种现象
()
A.表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B.促进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使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
7.意大利史学家布鲁尼(1369~1444年)在撰写《佛罗伦萨史》放弃了从上帝创世开始写作历史的手法,而
是从佛罗伦萨建城开始,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代的、现世的生活,力求从人以及个人的品德、性格中去挖掘
历史运动的缘由。据此可知
A.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城市发展
B.宗教改革冲击了基督教神学的统治
C.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D.欧洲已经出现了人文主义叙史方式
8.15世纪的学者费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
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等都复活了。”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复兴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37参考答案
故选C项。荀子没有开创法家学派,故排除A项:儒法
单元检测一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
并用成为治国思想开始于汉代,故裤除B项:儒家学派与
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法家学派之间并未结成利益同盟,故排除D项。
8.B本题考查中央集权制度。材科“本大而未小,是以能国”
1.B根据材料可知,《仪礼·聘礼》篇所记找的诸多礼仅环节
“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强
与霸伯孟的记录相互印证,说明《仪礼·聘礼》之所记信而有
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B项正骑。材抖没有体现君
征,B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金文所记内客也需要考证,排
权与相权的关系,排除A、C项;“重农抑商”属于经济政策,
除;材料未体现中国古代礼制非常完备,排除C项;材科强
不符合材料“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的信息,D项错误。
调《仪礼·聘礼》之所记信而有征,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
9.D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向
除。故选B项。
北部边疆地区迁徒农户,并授予爵位,主要是为了充实边疆
2.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立的分封制度并未使政权集
地区的防御力量,D项正确;材料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排除
中在最高统治者“王”的手上,每个黄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
A项;宗法制对后世影响深远,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
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等,表明分封制下权力
项措施是在秦朝疆域范围内推行的,排除。故选D项。
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不足以说明周代形
1D.D依据所学可知,“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是指封邦建国即
成了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排除A项:形成森严的等级体系
分封制,官员的任免是世卿世禄制即贵族政治:“秦以后之
与“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等不符,排徐B项;材
郡县政治”指的是秦始皇开始实行的郡县制度,长官由皇帝
科并未体现西周坚持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排除D项。故选C
直接任命,是官僚政治,D项正确:分封制没有加强中央集
项。
权,排除A项:郡县制不是以血缘为钮带,排除B项:郡县
3.C本题考查良渚文化。良渚造址中有规模宏大的宫城、水
制维护的是封建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坝,大量珍贵的玉,购器等,表明当时已具备强大的社会组织
11.B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秦代法律。据材料反映,1975
和动员能力,故C项正确。
年出土的云梦秦简中的秦律规定和《史记·陈涉世家》中历
4.C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四本古
史记述相互矛盾,因此关于二者的记述哪个更接近史实需
籍中都反映了百里奚身份卑微,但仍被秦穆公任用为相的史
要进一步补充史证,故B项正确。A项表述太过绝对,排
实,说明当时血缘政治逐渐被打破,故远C项。材科中的不
除:《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其所记
同著作记述的都是同一事件,没有以不同学派的观点解读,
述的内容不一定为史实,不能表明陈涉故意曲解秦律,故C
排徐A项;材料没有涉及牛耕技术,排除B项;秦穆公是春
项袁述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排徐。
秋时期的霸主,排除D项。
12.A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即位后,重用董仲
5,A根据材补可知,孔子强调礼是自我完善的外在规范,即
舒、主父偃、张汤、卫青等人才,这满足了汉武帝富国强兵的
推行礼制需要自觉性;而苟子主张“隆礼”主张以法入礼,由
需要,哭合“有为”的时代主题,A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
此可知苟子强调礼的社会作用的同时,还要加强推行礼制的
汉武帝重用人才,未体现海纳百川的气象,排除B项:材料
强制性。这一变化体现了儒者对于社会礼崩乐坏社会现实
未涉及察举制的作用,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
的进一步认识,A项正确;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阶级关
除。故选A项。
系变化在思想领拔内的反映,苟子思想偏于百家争鸣的表
13.D本题考查东汉社会管理制度。依据材料可知,光武帝
现,排除B、C项:孔子的思想,主张恢复礼乐制度,而苟子的
根据实际情况检核户口,有利于国家加强对蒙强地主稳匿
主张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并不主张重建礼乐制度,排
的劳动力的控制,因此D项正确。该措苑一定程度上剂弱
除D项。故选A项。
了豪强地主的势力,但并未达到瓦解的程度,A项排除:B
6.D根据“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雏”“阀越王无
项错误,均田制实行于南北朝到唐前期,与材料时间不符:
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她王勾践之后也”“西羌之本,出
C项错误,这一措施有利于国家向原本隐匿的劳动力征?
自三苗,姜姓之别也”等内容可得出,研究的内容都强调少数
赋税,不一定能减轻农民的航税负担。
民族与中原的民族是有关系的,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
14,D本题结合唯物史观考查汉代经济政治。“西汉桑弘羊
强,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文化差异,谦徐A项;材料与
主持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是对西
管理无关,而强调的是关系,排除B项:材科看不出民族关
汉实行盐铁官营措施的猫述,属于历史叙述,“汉武帝时期
系极大缓和,排除C项。故选D项。
加强中央集权,增加财政收入的迫切需要”是汉代实行盐铁
7.C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思想。根据苟子主张“社会政造在
官营的原因,属于历史解释,故D项正确。历史现象是历
于强化礼法”可知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史发生的一种现象,历史现点是了解历史事件或现象后形
13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