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五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DF版 含答案)-2026版《高考解码》高三一轮单元检测示范卷·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检测五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中华民国的建立(PDF版 含答案)-2026版《高考解码》高三一轮单元检测示范卷·历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5 10:20:34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
故选C项。荀子没有开创法家学派,故排除A项:儒法
单元检测一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
并用成为治国思想开始于汉代,故裤除B项:儒家学派与
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法家学派之间并未结成利益同盟,故排除D项。
8.B本题考查中央集权制度。材科“本大而未小,是以能国”
1.B根据材料可知,《仪礼·聘礼》篇所记找的诸多礼仅环节
“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强
与霸伯孟的记录相互印证,说明《仪礼·聘礼》之所记信而有
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B项正骑。材抖没有体现君
征,B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金文所记内客也需要考证,排
权与相权的关系,排除A、C项;“重农抑商”属于经济政策,
除;材料未体现中国古代礼制非常完备,排除C项;材科强
不符合材料“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的信息,D项错误。
调《仪礼·聘礼》之所记信而有征,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
9.D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向
除。故选B项。
北部边疆地区迁徒农户,并授予爵位,主要是为了充实边疆
2.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立的分封制度并未使政权集
地区的防御力量,D项正确;材料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排除
中在最高统治者“王”的手上,每个黄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
A项;宗法制对后世影响深远,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
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等,表明分封制下权力
项措施是在秦朝疆域范围内推行的,排除。故选D项。
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不足以说明周代形
1D.D依据所学可知,“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是指封邦建国即
成了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排除A项:形成森严的等级体系
分封制,官员的任免是世卿世禄制即贵族政治:“秦以后之
与“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等不符,排徐B项;材
郡县政治”指的是秦始皇开始实行的郡县制度,长官由皇帝
科并未体现西周坚持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排除D项。故选C
直接任命,是官僚政治,D项正确:分封制没有加强中央集
项。
权,排除A项:郡县制不是以血缘为钮带,排除B项:郡县
3.C本题考查良渚文化。良渚造址中有规模宏大的宫城、水
制维护的是封建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坝,大量珍贵的玉,购器等,表明当时已具备强大的社会组织
11.B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秦代法律。据材料反映,1975
和动员能力,故C项正确。
年出土的云梦秦简中的秦律规定和《史记·陈涉世家》中历
4.C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四本古
史记述相互矛盾,因此关于二者的记述哪个更接近史实需
籍中都反映了百里奚身份卑微,但仍被秦穆公任用为相的史
要进一步补充史证,故B项正确。A项表述太过绝对,排
实,说明当时血缘政治逐渐被打破,故远C项。材科中的不
除:《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其所记
同著作记述的都是同一事件,没有以不同学派的观点解读,
述的内容不一定为史实,不能表明陈涉故意曲解秦律,故C
排徐A项;材料没有涉及牛耕技术,排除B项;秦穆公是春
项袁述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排徐。
秋时期的霸主,排除D项。
12.A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即位后,重用董仲
5,A根据材补可知,孔子强调礼是自我完善的外在规范,即
舒、主父偃、张汤、卫青等人才,这满足了汉武帝富国强兵的
推行礼制需要自觉性;而苟子主张“隆礼”主张以法入礼,由
需要,哭合“有为”的时代主题,A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
此可知苟子强调礼的社会作用的同时,还要加强推行礼制的
汉武帝重用人才,未体现海纳百川的气象,排除B项:材料
强制性。这一变化体现了儒者对于社会礼崩乐坏社会现实
未涉及察举制的作用,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
的进一步认识,A项正确;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阶级关
除。故选A项。
系变化在思想领拔内的反映,苟子思想偏于百家争鸣的表
13.D本题考查东汉社会管理制度。依据材料可知,光武帝
现,排除B、C项:孔子的思想,主张恢复礼乐制度,而苟子的
根据实际情况检核户口,有利于国家加强对蒙强地主稳匿
主张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并不主张重建礼乐制度,排
的劳动力的控制,因此D项正确。该措苑一定程度上剂弱
除D项。故选A项。
了豪强地主的势力,但并未达到瓦解的程度,A项排除:B
6.D根据“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雏”“阀越王无
项错误,均田制实行于南北朝到唐前期,与材料时间不符:
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她王勾践之后也”“西羌之本,出
C项错误,这一措施有利于国家向原本隐匿的劳动力征?
自三苗,姜姓之别也”等内容可得出,研究的内容都强调少数
赋税,不一定能减轻农民的航税负担。
民族与中原的民族是有关系的,体现了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
14,D本题结合唯物史观考查汉代经济政治。“西汉桑弘羊
强,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文化差异,谦徐A项;材料与
主持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是对西
管理无关,而强调的是关系,排除B项:材科看不出民族关
汉实行盐铁官营措施的猫述,属于历史叙述,“汉武帝时期
系极大缓和,排除C项。故选D项。
加强中央集权,增加财政收入的迫切需要”是汉代实行盐铁
7.C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思想。根据苟子主张“社会政造在
官营的原因,属于历史解释,故D项正确。历史现象是历
于强化礼法”可知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史发生的一种现象,历史现点是了解历史事件或现象后形
133单元检测五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1839年7月,一名英国水手酗酒后打死香港村民林维喜,英国商务代表义律设法庭自行处理。林则徐根
据《滑达尔各国律例》严正地指出“犯罪若在伊国地方,自听伊国办理,而在天朝地方,岂得不交官宪审
办?”要求义律交凶伏法。林则徐此举
A.否定了英国在华领事裁判权
B.使清朝认识到国际法的价值
C.颠覆了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
D.是近代主权国家意识的萌芽
2.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先后由两广总督和两江总督兼领,负责外交事务。对外交涉
由通商大臣或各口所在地的地方督抚办理,然后由军机处、皇帝批准,外国使节不得进入北京。清政府
这一做法
A.瓦解了中国传统的宗藩体系
B.表明其固有体制有所松动
C.说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D.满足了侵略者的侵略要求
3.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冀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1902年,轮船招商局达到鼎盛,资产
增加到2000万两。但其终究无法成为像明治维新时期日本邮船会社那样,从外国人手中完全夺回本国
的航运权。这主要是因为
A.自身缺陷难以克服B.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C.外国垄断了航运权D.效益低下难以为继
4.19世纪70年代,中英航运企业双方相互压低客货运价,轮船招商局“上海运出和运入的货物,每吨运费
从四两猛跌到七厘”,太古轮船公司和怡和轮船公司则“愈将客货水脚更跌相争”。后来,英方提出和解,
与轮船招商局订立了齐价和约。材料表明
()
A.列强诚缓了经济扩张步伐
B.企业残酷竞争不利于民生
C.民族工业更具有竞争优势
D.我国近代航运业发展艰难
5.1883年,轮船招商局以码头、仓库作抵押,向英商天祥、怡和两洋行借款74.7万两白银。1885年,又以
全局轮船、码头作抵押,向英商汇丰银行借款30万英镑。这反映了
A.英国支持中国洋务运动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匮乏
C.英国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D.洋务企业自主权受到了威胁
6.据记载,某企业“创办之初,暂在军需项下通融筹拨。同治六年(1867年),议兴船工,两江总督曾国藩奏
请在江海关解部四成洋税酌留二成案内,以一成为制造轮船之用。同治八年(1869年),两江总督马新贻
附奏,请以酌留洋税二成全数作为制造之用”。此类企业
A.在实业救国思想影响下产生
B.缓解了晚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C.诱导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D.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
7.1837年,清朝先后有10位总督,其中7位旗人,同年任巡抚者20任,其中8位旗人。1864年,在10名总
督中,旗员占3任,担任巡抚的19人中,清一色全为汉员。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清朝中央权力下移导致中央集权弱化
B.两次鸦片战争促使清朝变革固有官职
C.太平天国运动影响了清朝的权力结构
D.满汉民族矛盾激化导致统治集团分化
8.1861年烟台开埠,到1880年草辫的出口量已达到4.9万担,货值近112万海关两。烟台的生丝也远销
海外,出口量剧增。与此同时,棉布等大量洋货涌入烟台。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
A.中国传统手工业已彻底破产
B.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迅速提高
C.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D.中国已被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9.1727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形成以恰克图为中心的中俄边境互市,茶叶逐渐成为恰克图市场上的主
要商品。19世纪五六十年代,恰克图市场上的茶叶价格持续停留在较高的价位。这主要是由于()
A.中国茶叶主产区出现了长期的战乱
B.英国主导了东西方的茶叶贸易
C.自然经济在中国依然占据主体地位
D.中俄之间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
1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