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春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生物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纯合子自交产生的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D.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出现的现象
2.将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显性个体和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另将玉米的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显性个体与纯合隐性个体间行种植。则隐性纯合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 )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豌豆和玉米的显隐性个体的比例都是3∶1
C.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3.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 )
A.同源染色体分离 B.着丝粒分裂
C.细胞质不均等分配 D.染色体复制
4.右图所示的卵原细胞内含有A、a和B、b两对同源染色体,若此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Ab,则同时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组成分别为( )
A.AB、Ab、ab
B.Aa、Bb、AB
C.Ab、aB、aB
D.AB、aB、ab
5.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以上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
A.推理法、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B.假说—演绎法、推理法、推理法
C.假说—演绎法、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D.推理法、假说—演绎法、推理法
6. 已知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纯种芦花鸡(ZBZB)与非芦花鸡(ZbW)交配,产生F1,让F1雌雄个体交配,F2雌性中芦花鸡与非芦花鸡的比例是( )
A.3∶1 B.2∶1
C.1∶1 D.1∶2∶1
7.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入小鼠
②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细菌→注入小鼠
③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细菌的DNA→注入小鼠
④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DNA→注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8.某双链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为( )
A.0.4、0.6 B.2.5、1.0
C.0.4、0.4 D.0.6、1.0
9.下列有关DNA复制过程的叙述,正确的顺序是( )
①互补碱基之间氢键断裂
②互补碱基之间氢键形成
③DNA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
④以两条母链为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A.①③④②⑤ B.③①⑤④② C.①④②⑤③ D.③①④②⑤
10.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比例决定的
B.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
C.在DNA结构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构成了DNA的基本骨架
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只含有1个DNA分子
11.下图是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某个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合成肽链的第二步是携带氨基酸的tRNA进入A位
B.①为tRNA上的密码子,可与mRNA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C.合成肽链的第三步主要是P位的氨基酸转移到A位的tRNA上
D.②是由DNA转录而来的,②中不存在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12.在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DNA的胞嘧啶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导致DNA甲基化,进而使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失去转录活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DNA甲基化会导致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B.DNA甲基化会导致mRNA合成受阻
C.DNA甲基化可能会影响生物的性状
D.DNA甲基化可能会影响细胞分化
13.下列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③⑤的元素组成相同,①③中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B.图中遗传信息只能从DNA开始传递到RNA为止
C.图中所示的过程都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碱基配对方式都相同
D.该图可表示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不能表示真核生物核基因的表达过程
14.下图甲、乙所示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时发生的变异分别属于( )
A.基因重组、不可遗传变异
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不可遗传变异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15.利用月季花的枝条扦插所产生的后代与利用月季花的种子播种所产生的后代相比,其变异来源的区别是( )
A.前者不会发生变异,后者有较大的变异性
B.前者一定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后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后者一定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前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前者一定不会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后者可能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
16.已知某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则下列可表示该生物1个染色体组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可诱导形成多倍体植物,秋水仙素的主要作用是( )
A.使染色体再次复制
B.使染色体着丝粒不分裂
C.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使细胞稳定在间期阶段
18.在下列人类的生殖细胞中,两者结合发育成的个体可能患有21三体综合征的组合是( )
①23+X ②22+X ③21+Y ④22+Y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在分组开展人群中红绿色盲遗传病发病率的调查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在某个典型的患者家系中调查,以计算发病率
B.为保证调查的有效性,调查的患者应足够多
C.调查发病率时,应保证样本足够大且性别比例相当
D.若某小组的数据偏差较大,汇总时应舍弃
20.生物进化最可靠的证据是( )
A.各类生物化石
B.不同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非常相似
C.不同脊椎动物具有同源器官
D.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21.每条雌鲫鱼一年可产很多卵,约有3 000枚受精卵孵化成小鱼。小鱼经一年成熟后就可繁殖下一代。理想状态下,一对鲫鱼三年后可产后代几十亿条,但事实上只有很少的个体生存下来。该生物现象体现了( )
①过度繁殖削弱生存斗争的强度
②过度繁殖加剧了生存斗争
③激烈的生存斗争不利于物种的生存和发展
④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某生物兴趣小组抽样调查的500人中,各种基因型和人数情况如下表所示。则这500人中,Xb基因的频率为 ( )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人数 278 14 8 170 30
A.5.2% B.6% C.7.5% D.20%
23.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的金鱼选种经验是“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十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爱养,自然奇品悉备”。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数十缸饲养”相当于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B.“逐日去其不佳者”是指对金鱼进行人工选择
C.“自然奇品悉备”是金鱼发生定向变异的结果
D.这种人工培育金鱼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24.据下图判断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多样性
B.蛋白质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直接原因
C.无机环境直接作用于生物体遗传的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
25.下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生物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
B.P点时Aa的基因型频率最小
C.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D.该种群基因库中A和a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表示产生了新物种
二、非选择题,共计50分。
26(每空2分,共计8分)如图为血友病家族系谱图,根据社会调查,已知该病在男女群体中都有患病个体,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血友病是 (“显性/隐性”)遗传病。
(2)血友病基因是位于 (“常/X/Y”)染色体(不考虑X、Y同源区段)。
(3)假如与血友病相关的等位基因为A、a,请写出Ⅱ5个体的基因型 。
(4)与血友病遗传方式相同的还有 疾病。
27.(每空1分,共计6分)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控制两对性状的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3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色A、无毛黄色B、无毛黄色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
(2)有毛白色A、无毛黄色B和无毛黄色C的基因型依次为 。
(3)若无毛黄色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 。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色的基因型有 。
28. (每空1分,共计11分)下图是蛋白质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转录的模板是[ ] 中的一条链,该链的相应区段的碱基序列是 。
(2)翻译的场所是[ ] ,翻译的模板是[ ] ,运载氨基酸的工具是[ ] 。
(3)DNA主要分布在 中,也有一部分分布在 中。
29.(每空1分,共计7分)下图是某些植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肯定是单倍体的是图 代表的植物,它是由 倍体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
(2)茎秆较粗壮但不能产生种子的最可能是图 代表的植物,判断的理由是 。
(3)如果这些植物都不是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形成,其中肯定是二倍体的是图 代表的植物。
(4)如果图C代表的植株是由某植物的卵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那么它是 倍体。形成该卵细胞的植物是 倍体。
30(每空2分,共计18分)如图是有关生物变异来源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 ,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2)③指的是 ;若④是指,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则发生在 时期;⑤的含义是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着 之间的互换而发生交换。
(3)②染色体变异包括⑥ 和染色体数目变异;⑦是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一套完整的 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蜜蜂中的雄蜂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 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蜜蜂中的雄蜂是 倍体。
(4)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中卡诺氏液的作用是 。2025 年春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D 2. C 3. C 4. C 5. C 6. C 7.D 8. B 9. D 10. B
11.B 12. A 13. D 14. D 15. B 16. C 17. C 18. C 19. C 20. A
21. D 22.C 23.B 24. C 25. C
二、非选择题
26.(每空2分,共计8分)
(1)隐性
(2)X
(3)XAXa
(4)红绿色盲
27.(每空1分,共计6分)
(1)有毛 黄色
(2)DDff、ddFf、ddFF
(3)无毛黄色∶无毛白色=3∶1
(4)有毛黄色∶有毛白色∶无毛黄色∶无毛白色=9∶3∶3∶1
(5)ddFF、ddFf
28. 每空1分,共计11分
(1)④ DNA TACCGAAGAAAG
(2)② 核糖体 ③ mRNA ① tRNA
(3)细胞核 细胞质
29.(每空1分,共计7分)
(1)D 二
(2)A 该植物体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可能为三倍体,茎秆较粗壮。三倍体进行减数分裂时会发生联会紊乱而不能形成正常生殖细胞,不能产生种子
(3)B、C
(4)单 四
30(每空2分,共计18分)
(1)替换、增添或缺失
(2) 基因重组 减数分裂Ⅰ后期 非姐妹染色单体
(3) 染色体结构变异 非同源染色体 配子 单
(4)固定细胞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