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工艺流程综合题--2023—2025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化学分类汇编(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3 工艺流程综合题--2023—2025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化学分类汇编(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17 11:28:39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
专题13 工艺流程综合题
1.(2025·河北·高考真题)铬盐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印染等领域。通过闭环生产工艺将铬铁矿转化为重铬酸钾同时回收利用钾资源,可实现绿色化学的目标。过程如下:
已知:铬铁矿主要成分是。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铬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
(2)煅烧工序中反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
(3)浸取工序中滤渣Ⅰ的主要成分:、 、 (填化学式)。
(4)酸化工序中需加压的原因: 。
(5)滤液Ⅱ的主要成分: (填化学式)。
(6)补全还原、分离工序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滤渣Ⅱ可返回 工序。(填工序名称)
【答案】(1)
(2)
(3) MgO
(4)增大CO2的溶解度,保证酸化反应充分进行
(5)
(6)
(7)煅烧
【分析】铬铁矿主要成分是,与过量KOH在空气中煅烧,生成、Fe2O3、MgO,;通入/CO2浸取,生成,、MgO不反应,故滤渣Ⅰ为:,、MgO,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分离出固体,滤液Ⅰ中含有;将中加水溶解,并通入过量CO2酸化,将转化为,同时副产物生成,将与分离,滤液Ⅱ的主要溶质为;做还原剂,将滤液Ⅰ中剩余的还原为,自身转化为进入滤渣Ⅱ,KOH进一步处理得,循环使用,据此分析;
【详解】(1)Cr为24号元素,基态铬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2)煅烧工序中与过量KOH、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Fe2O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化学方程式:;
(3)根据分析可知,滤渣Ⅰ的主要成分:、MgO;
(4)向中加水溶解,并通入过量CO2酸化,将转化为,加大压强,可以增大CO2的溶解度,使液体中CO2浓度增大,保证酸化反应充分进行;
(5)根据分析可知,滤液Ⅱ的主要溶质为;
(6)做还原剂,将滤液Ⅰ中剩余的还原为,自身转化为,铁元素由0价升高到+3价,Cr由+6价降低到+3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化学方程式:;
(7)滤渣Ⅱ含有和可返回煅烧工序。
2.(2025·云南·高考真题)从褐铁矿型金-银矿(含Au、Ag、、、CuO、等)中提取Au、Ag,并回收其它有价金属的一种工艺如下:
已知:①金-银矿中Cu、Mn元素的含量分别为0.19%、2.35%。
②25℃时,的为。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u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
(2)“还原酸浸”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浸金银”时,Au溶解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上述过程中的催化剂为 。
(4)“沉铜”前,“滤液1”多次循环的目的为 。
(5)根据“还原酸浸”“氧化”,推断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6)25℃“沉铁”后,调节“滤液4”的pH至8.0,无析出,则 。
(7)一种锑锰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
①该晶胞中,每个Sb周围与它最近且相等距离的Mn有 个。
②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晶胞边长为anm,则晶体的密度为 (列出计算式即可)。
【答案】(1)
(2)
(3)
(4)大幅度降低硫酸和亚硫酸钠的消耗成本,同时减少废水产生量及处理成本,并通过持续去除杂质提高金银的富含度
(5)
(6)0.19
(7) 12
【分析】由流程可知,矿石经“还原酸浸”, 、被还原为和,CuO被溶解为,Au、Ag、不溶进入“滤渣1”;“沉铜”时,被铁粉还原为Cu;“氧化时”被氧化为;“沉铁”时,转化为沉淀,后续转化为氧化铁;“沉锰”时,沉淀为碳酸锰。“浸金银”时,Au、Ag被混合液浸出,后续提炼出Au、Ag。
【详解】(1)Cu为29号元素,基态Cu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属于洪物规则的特例,其价电子数为11,其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2)“还原酸浸”时,被亚硫酸钠还原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浸金银”时,Au溶解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分析以上两反应可知,参与了反应①,但在反应②又重新生成,其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没发生变化,因此,上述过程中的催化剂为。
(4)“还原酸浸”所得“滤液1”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未反应的硫酸和亚硫酸钠,多次循环利用“滤液1”对矿石进行“还原酸浸”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有效成分,大大减少了原料的浪费,从而有效降低成本;其次,持续地将杂质元素溶解并带出矿石体系,可以使矿石中的金银的相对品位得到提升,为后续提纯工序创造更好的条件;第三,还可以减少废水的排放量和处理成本;第四,可以回收更多的有价值的溶解成分。综上所述,“沉铜”前,“滤液1”多次循环的目的为:大幅度降低硫酸和亚硫酸钠的消耗成本,同时减少废水产生量及处理成本,并通过持续去除杂质提高金银的富含度。
(5)“还原酸浸”时,和CuO可以被硫酸溶解转化为和,亚硫酸钠将还原为,而并未被还原,因此,的氧化性强于;“氧化”时,被氧化为,因此,的氧化性强于。综上所述,根据“还原酸浸”“氧化”,推断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6)25℃“沉铁”后,调节“滤液4”的pH至8.0,此时,无析出,根据的为,则。
(7)由晶胞结构可知,该晶胞为面心立方, Sb位于晶胞的顶点,其与邻近的3个面的面心上的Mn距离最近且距离相等,每个顶点参与形成8个晶胞,而每个面心参与形成2个晶胞,因此,该晶胞中,每个Sb周围与它最近且相等距离的Mn有个。
②由晶胞结构和均摊法可知,该晶胞中平均占有1个Sb和3个Mn,因此,该晶胞的质量为,该晶胞的体积为,晶体的密度为。
3.(2025·湖南·高考真题)一种从深海多金属结核[主要含,有少量的]中分离获得金属资源和电池级镍钴锰混合溶液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金属氢氧化物胶体具有吸附性,可吸附金属阳离子。
②常温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假定浓度均为)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
开始沉淀的 1.9 3.3 4.7 6.9 7.4 8.1
完全沉淀的 3.2 4.6 6.7 8.9 9.4 10.1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
(2)“酸浸还原”时,“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还原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沉铁”时,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为 ,加热至的主要原因是 。
(4)“沉铝”时,未产生沉淀,该溶液中不超过 。
(5)“第二次萃取”时, 、 (填离子符号)与混合萃取剂形成的配合物(其结构如图所示,M表示金属元素)更稳定,这些配合物中氮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
【答案】(1)
(2)
(3) 防止形成胶体,防止其吸附其他金属阳离子,造成产率下降
(4)
(5) sp2
【分析】金属结核[主要含,有少量的]加入、进行酸浸还原,得到的滤渣含有,滤液中含有,通入空气,调解pH=3.2,沉铁得到滤渣,继续加入NaOH调节pH=5.2沉铝主要得到,加入萃取剂第一次萃取,分液得到的萃取液1,萃余液1中加入混合萃取剂进行第二次萃取,得到电池级镍钴锰混合溶液,萃余液2中电解得到金属锰,据此解答。
【详解】(1)原子的价电子是指和能级上的电子,所以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由分析可知,“酸浸还原”时,“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将3价钴还原为2价钴,同时由于硫酸的作用得到,化学方程式为;
(3)“沉铁”时,转化为,铁元素化合价上升,则做氧化剂,离子反应为:;已知金属氢氧化物胶体具有吸附性,可吸附金属阳离子,则加热至的主要原因是防止形成胶体,防止其吸附其他金属阳离子,造成产率下降;
(4)由表可知,,“沉铝”时,未产生沉淀,则;
(5)由流程可知,第二次萃取时,主要萃取,因此与混合萃取剂形成的配合物更稳定;六元杂环是平面结构,N原子提供单电子用于环内形成大π键,剩余1对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N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是sp2杂化。
4.(2025·山东·高考真题)采用两段焙烧—水浸法从铁锰氧化矿(要含及等元素的氧化物)分离提取等元素,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该工艺条件下,低温分解生成,高温则完全分解为气体;在完全分解,其他金属硫酸盐分解温度均高于。
回答下列问题:
(1)“低温焙烧”时金属氧化物均转化为硫酸盐。与反应转化为时有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焙烧”温度为,“水浸”所得滤渣主要成分除外还含有 (填化学式)。
(2)在投料量不变的情况下,与两段焙烧工艺相比,直接“高温焙烧”,“水浸时金属元素的浸出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萃取反应为:(有机相)(水相)(有机相)(水相)。“反萃取”时加入的试剂为 (填化学式)。
(4)“沉钴”中,时恰好沉淀完全,则此时溶液中 。已知:。“溶解”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沉锰”所得滤液并入“吸收”液中,经处理后所得产品导入 (填操作单元名称)循环利用。
【答案】(1) Fe2O3、CaSO4
(2)减小
(3)H2SO4
(4) 4×10-4
(5)低温焙烧
【分析】采用两段焙烧—水浸法从铁锰氧化矿中分离提取等元素,加入硫酸铵低温焙烧,金属氧化物均转化为硫酸盐,如硫酸锰、硫酸铁、硫酸钴、硫酸钙等,产生的气体有氨气,氮气等,氨气用稀硫酸吸收,得到硫酸铵溶液,得到的硫酸盐经高温焙烧,只有硫酸铁发生了分解,产生三氧化硫气体和氧化铁,水浸后,过滤分离出滤渣,滤渣主要为二氧化硅,氧化铁,及硫酸钙,后续萃取分离,将铜元素萃取到有机相中,最终得到硫酸铜溶液,水相主要含有钴元素和锰元素,加入硫化钠,调节pH,生成硫化钴,过滤分离最终得到硫酸钴溶液,滤液中加入碳酸氢铵,生成碳酸锰沉淀,据此解答。
【详解】(1)低温焙烧,金属氧化物均转化为硫酸盐,二氧化锰与硫酸氢铵反应,转化为硫酸锰和氮气,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还有氨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已知条件,高温焙烧的温度为650℃,只有硫酸铁发生分解,生成三氧化硫气体和氧化铁,二氧化硅,氧化铁,硫酸钙等在水中溶解度都较小,所以“水浸”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除了SiO2外还含有,Fe2O3、CaSO4;故答案为:;Fe2O3、CaSO4;
(2)根据已知条件,硫酸铵低温分解成硫酸氢铵,高温则完全分解成气体,如果直接高温焙烧,则硫酸铵会分解,物质的量减少,导致金属元素的浸出率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3)根据萃取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相)(水相)(有机相)(水相),加入有机相将铜离子萃取到有机相中,反萃取时需要使平衡逆向移到,生成铜离子,而且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应加入的试剂为稀H2SO4,故答案为:H2SO4;
(4)沉钴时,pH=4时Co2+恰好沉淀完全,其浓度为c(Co2+)=1×10-5mol/L,此时c(H+)=1×10-4mol/L,根据Ksp((CoS)= 4×10-21,推出,又因为Ka1(H2S)= 1×10-7,Ka2(H2S)= 1×10-13,,则c(H2S)= ==4×10-4 mol/L;由流程图可知,CoS溶解时加入了过氧化氢,稀硫酸,生成了CoSO4和S,化学方程式为:,改写成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10-4;;
(5)由分析可知,沉锰过程中,加入碳酸氢铵,生成碳酸锰,二氧化碳,硫酸铵等,过滤后滤液中的硫酸铵可并入吸收液中,经过处理后导入低温焙烧循环使用,故答案为:低温焙烧。
5.(2025·甘肃·高考真题)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从铜冶炼烟尘(主要含S、及Cu、Zn、Pb的硫酸盐)中高效回收砷、铜、锌和铅的绿色工艺,部分流程如下:
已知:熔点314℃,沸点460℃
分解温度:,,,高于
(1)设计焙烧温度为600℃,理由为 。
(2)将通入和的混合溶液可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酸浸的目的为 。
(4)从浸出液得到Cu的方法为 (任写一种)。
(5)某含Pb化合物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晶体材料,室温下该化合物晶胞如图所示,晶胞参数,。与Pb之间的距离为 pm(用带有晶胞参数的代数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晶体密度计算式为 (用带有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代数式表示和分别表示Cs、Pb和Br的摩尔质量)。
【答案】 (1)使硫酸铜分解,硫酸锌和硫酸铅不分解,同时使As2O3沸腾收集
(2)4++2=3+CO2
(3)分离硫酸铅,得到纯净的硫酸铜溶液
(4)电解法或置换法
(5) CsPbBr3
【分析】铜冶炼烟尘(主要含S、及Cu、Zn、Pb的硫酸盐)焙烧将S转化为二氧化硫,因沸点低被蒸出,设计温度为600℃,根据已知信息,硫酸铜被分解,生成氧化铜,硫酸锌和硫酸铅未分解,加水浸取后,硫酸锌溶于水形成溶液被分离出去,留下氧化铜,硫酸铅,加硫酸溶解,硫酸铅不溶于硫酸,氧化铜与硫酸反应转化成硫酸铜,过滤分离,浸出渣为硫酸铅,浸出液主要为硫酸铜,硫酸铜经过电解或置换法转化为铜,据此解答。
【详解】(1)设计焙烧温度为600℃,使硫酸铜分解,而硫酸锌和硫酸铅不分解,使As2O3沸腾收集,故答案为:使硫酸铜分解,硫酸锌和硫酸铅不分解,使As2O3沸腾收集;
(2)将通入和的混合溶液可制得,根据元素守恒可知还生成了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3+CO2,故答案为:4++2=3+CO2;
(3)酸浸时,硫酸铅不溶于硫酸,氧化铜与硫酸反应转化成硫酸铜,过滤分离,浸出渣为硫酸铅,浸出液主要为硫酸铜,故酸浸的目的为分离硫酸铅,得到纯净的硫酸铜溶液;
(4)浸出液主要为硫酸铜,经过电解或置换法转化为铜,故从浸出液得到Cu的方法有:电解法或置换法;
(5)某含Pb化合物室温下晶胞如图所示,Cs位于体心,个数为1,Pb位于顶点,个数为=1,Br位于棱心,个数为=3,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sPbBr3,Cs位于体心,Pb位于顶点,与Pb之间的距离为体对角线的一半,由于晶胞参数,℃,与Pb之间的距离为 pm,该晶体密度计算式为,故答案为:;CsPbBr3;。
6.(2025·陕晋青宁卷·高考真题)一种综合回收电解锰工业废盐(主要成分为的硫酸盐)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常温下,,;
②结构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废盐溶液时,为加快废盐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有 、 。(写出两种)
(2)“沉锰I”中,写出形成的被氧化成的化学方程式 。当将要开始沉淀时,溶液中剩余浓度为 。
(3)“沉锰Ⅱ”中,过量的经加热水解去除,最终产物是和 (填化学式)。
(4)“沉镁I”中,当为8.0~10.2时,生成碱式碳酸镁,煅烧得到疏松的轻质。过大时,不能得到轻质的原因是 。
(5)“沉镁Ⅱ”中,加至时,沉淀完全;若加至时沉淀完全溶解,据图分析,写出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
(6)“结晶”中,产物X的化学式为 。
(7)“焙烧”中,元素发生了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答案】(1) 搅拌 适当升温等
(2) 6Mn(OH)2+O2=2Mn3O4+6H2O 10-2.15
(3)O2
(4)pH过大,沉淀为Mg(OH)2,不能分解产生CO2,不能得到疏松的轻质
(5)
(6)(NH4)2SO4
(7)还原
【分析】废盐溶液加入氨水,通入氧气沉锰I得到Mn3O4,溶液再加入(NH4)2S2O8,进行沉锰Ⅱ得到MnO2,产生有气体O2,溶液再加入NH4HCO3和NH3·H2O调节pH沉镁I,得到MgCO3,煅烧得到MgO,溶液再加入H3PO4沉镁Ⅱ,得到MgNH4PO4·6H2O沉淀,溶液加入H2SO4调节pH=6.0结晶得到X硫酸铵,最后与MnO2和Mn3O4焙烧,经过多步处理得到MnSO4·H2O。
【详解】(1)加快废盐的溶解可以采取搅拌、适当升温、粉碎等;
(2)Mn(OH)2被O2氧化得到Mn3O4,化学方程式为:6Mn(OH)2+O2=2Mn3O4+6H2O;
根据=,=10-2.15mol/L;
(3)“沉锰Ⅱ”中,过量的经加热水解去除,中存在过氧键,在加热和水存在下发生水解,生成和:,分解,总反应为,最终产物是和O2;
(4)煅烧有CO2生成,可以得到疏松的轻质氧化镁,pH过大,沉淀为Mg(OH)2,不能分解产生CO2,不能得到疏松的轻质;
(5)由题中信息可知,pH=8时,产生的沉淀为,调节到pH=4,磷元素存在形式为,磷酸不是强酸,不能拆,离子方程式为:;
(6)溶液中存在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结晶后X为(NH4)2SO4;
(7)“焙烧”中,Mn3O4和MnO2最终生成MnSO4·H2O,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了还原反应。
7.(2025·黑吉辽蒙卷·高考真题)某工厂采用如下工艺回收废渣(含有ZnS、、FeS和CuCl)中的Zn、Pb元素。
已知:①“氧化浸出”时,不发生变化,ZnS转变为;
②;
③酒石酸(记作)结构简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为 。
(2)“氧化浸出”时,过二硫酸根转变为 (填离子符号)。
(3)“氧化浸出”时,浸出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为 。
(4)“除铜”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滤渣2中的金属元素为 (填元素符号)。
(6)“浸铅”步骤,和反应生成PbA。PbA产率随体系pH升高先增大的原因为 ,pH过高可能生成 (填化学式)。
(7)290℃“真空热解”生成2种气态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2
(2)
(3)温度升高,浸出速率增大,浸出率升高,温度过高时,NH3·H2O分解生成NH3逸出,且温度高时过二硫酸铵分解,造成浸出率减小
(4)Zn+[Cu(NH3)4]2+=[Zn(NH3)4]2++Cu
(5)Fe
(6) pH值升高,OH-浓度增大,平衡A2-+H2OHA-+OH-逆向移动,A2-离子浓度增大,平衡PbSO4(s)+A2-PbA+正向移动,PbA产率增大 Pb(OH)2
(7)Pb(OOC-CHOH-CHOH-COO)Pb+4CO↑+2H2O↑
【分析】废渣用(NH4)2S2O8和NH3·H2O氧化浸出过滤,滤液中有[Cu(NH3)4]2+和[Zn(NH3)4]2+,滤渣1有PbSO4和Fe(OH)3,滤液加Zn置换出Cu,除铜后的溶液加(NH4)2S沉锌,得到ZnS,滤渣1用H2A和Na2A浸铅后过滤,滤渣2含Fe元素,滤液经过结晶得到PbA,再真空热解得到纯Pb。
【详解】(1)
碳原子周围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为手性碳原子,H2A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有2个,;
(2)“氧化浸出”时,过二硫酸根作氧化剂,过二硫酸根转变为;
(3)“氧化浸出”时,温度升高,浸出速率增大,浸出率升高,温度过高时,NH3·H2O分解生成NH3逸出,且温度高时过二硫酸铵分解,造成浸出率减小;
(4)加入Zn发生置换反应,从[Cu(NH3)4]2+置换出Cu单质,离子方程式为:Zn+[Cu(NH3)4]2+=[Zn(NH3)4]2++Cu;
(5)根据分析,滤渣1有Fe(OH)3和PbSO4,用H2A和Na2A浸铅后过滤,滤渣2含Fe元素的沉淀;
(6)“浸铅”步骤发生PbSO4(s)+A2-PbA+,Na2A溶液中存在A2-+H2OHA-+OH-,pH值升高,OH-浓度增大,平衡A2-+H2OHA-+OH-逆向移动,A2-离子浓度增大,平衡PbSO4(s)+A2-PbA+正向移动,PbA产率增大;pH过高时,OH-浓度过大,会生成Pb(OH)2沉淀,造成PbA产率降低;
(7)290℃“真空热解”PbA即Pb(OOC-CHOH-CHOH-COO)生成Pb单质和2种气态氧化物为CO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OOC-CHOH-CHOH-COO)Pb+4CO↑+2H2O↑。
8.(2025·安徽·高考真题)某含锶()废渣主要含有和等,一种提取该废渣中锶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时,
回答下列问题:
(1)锶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ⅡA族。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
(2)“浸出液”中主要的金属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3)“盐浸”中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时,向粉末中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后,理论上溶液中 (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4)其他条件相同时,盐浸,浸出温度对锶浸出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随温度升高锶浸出率增大的原因是 。
(5)“浸出渣2”中主要含有、 (填化学式)。
(6)将窝穴体a(结构如图2所示)与形成的超分子加入“浸出液”中,能提取其中的,原因是 。
(7)由制备无水的最优方法是 (填标号)。
a.加热脱水 b.在气流中加热 c.常温加压 d.加热加压【答案】(1)
(2)、
(3)
(4)升高温度,与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所以锶浸出率增大;
(5)、
(6)窝穴体a的空腔与更匹配,可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超分子,且具有更多的空轨道,能够与更多的N、O形成配位键,形成超分子后,结构更稳定
(7)a
【分析】含锶()废渣主要含有和等,加入稀盐酸酸浸,碳酸盐溶解进入滤液,浸出渣1中含有,加入溶液,发生沉淀转化,,得到溶液,经过系列操作得到晶体;
【详解】(1)锶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ⅡA族,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2)由分析可知,碳酸盐均能溶于盐酸,“浸出液”中主要的金属离子有、、;
(3)由分析可知,“盐浸”中发生沉淀的转化,离子方程式:;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平衡常数很大,近似认为完全转化,溶液中剩余,则,列三段式:,理论上溶液中;
(4)随温度升高锶浸出率增大,原因是升高温度,与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所以锶浸出率增大;
(5)“盐浸”时发生沉淀的转化,生成了,不参与反应,故浸出渣2”中主要含有、、;
(6)窝穴体a与形成的超分子加入“浸出液”中,能提取其中的,原因是窝穴体a的空腔与更匹配,可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超分子,且具有更多的空轨道,能够与更多的N、O形成配位键,形成超分子后,结构更稳定;
(7)为强碱,则也是强碱,不水解,排除b,由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制备无水的方法加压不利于脱水,排除c、d,故选a。
1.(2025·江苏连云港·一模)以钴锰废渣(含LiCoO2,MnCO3,炭黑和CaCO3、Fe等)为原料制备 Co3O4。
(1)“酸浸、还原”。向钴锰废渣中加入稀H2SO4和H2O2,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在加料完成后,提高浸取效率的措施有 写2点)。
②过滤后,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
(2)“除杂”。在搅拌下,向“酸浸、还原”后得到的滤液中加入MnCO3调节溶液的pH=4,除去溶液中的Fe3+,过滤。向得到的滤液中加入MnF2固体除去溶液中的Ca2+。
①加入MnCO3除去溶液中Fe3+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滤液中加入MnF2固体发生的反应为MnF2+Ca2+ CaF2+Mn2+。已知:K>105认为反应进行完全;Ksp(MnF2)=1.2×10-3,Ksp(CaF2)=1.6×10-10。结合计算解释MnF2能除去Ca2+的原因: 。
(3)“萃取和反萃取”。向除杂后得到的滤液中加入有机萃取剂(用HA表示)萃取金属离子,原理为Co2++2HA(有机层) CoA2(有机层)+2H+ (水层),充分反应后,分离出有机层。向有机层中加入稀硫酸,进行反萃取得到富含Co2+的溶液。
①“萃取”时,随着pH的升高,Co2+在有机萃取剂中萃取率增大,其原因是 。
②“反萃取”时,为使Co2+尽可能多地转移到水层,应选择的实验条件或采取的实验操作有 。
(4)“制备”。已知:CoC2O4从水溶液中析出的主要成分为CoC2O4·2H2O,其在空气中受热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补充由上述反萃取后得到的富含Co2+的溶液制备Co3O4的实验方案:取富含Co2+的溶液, ,得到Co3O4。(须使用的试剂:0.1mol·L 1Na2C2O4溶液、盐酸、BaCl2溶液)。
【答案】(1) 适当搅拌,适当升高温度 CaSO4、炭黑
(2) 3MnCO3+2Fe3++3H2O=2Fe(OH)3+3Mn2++3CO2↑ 此反应K===7.5×106>105,反应进行完全,因此可将Ca2+完全除尽
(3) 随pH增大,溶液中c(H+)减小,平衡往正向移动,MAn(有机层)浓度增大,萃取率增大 适当提高稀硫酸的浓度或充分振荡分液漏斗或用萃取剂分多次萃取
(4)边搅拌向其中加入0.1mol·L 1 Na2C2O4溶液,直至向上层清液中滴加Na2C2O4溶液不产生沉淀,停止滴加。过滤,洗涤滤渣至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加盐酸和BaCl2溶液不再生成沉淀。将滤渣置于空气中加热到300℃以上,充分反应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
【分析】以钴锰废渣(含LiCoO2,MnCO3,炭黑和CaCO3、Fe等)为原料,向钴锰废渣中加入稀H2SO4和H2O2进行酸浸和还原,充分反应后,过滤,炭黑不溶于酸,与稀反应生成的微溶于水,会残留部分在滤渣中。向“酸浸、还原”后得到的滤液中加入MnCO3调节溶液的pH=4,除去溶液中的Fe3+,生成,过滤。向得到的滤液中加入MnF2固体除去溶液中的Ca2+,生成。再萃取和反萃取出,用沉淀得,灼烧得Co3O4。
【详解】(1)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搅拌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故提高浸取效率的措施有:适当搅拌,适当升高温度。
根据分析可知,过滤后,滤渣的主要成分为炭黑和。故答案为:适当搅拌,适当升高温度;、炭黑;
(2)在pH=4形成沉淀,中的与结合生成和,则加入MnCO3除去溶液中Fe3+的离子方程式为:3MnCO3+2Fe3++3H2O=2Fe(OH)3+3Mn2++3CO2↑。
MnF2+Ca2+ CaF2+Mn2+,,反应进行完全,因此可除去。故答案为:3MnCO3+2Fe3++3H2O=2Fe(OH)3+3Mn2++3CO2↑;此反应,反应进行完全,因此可将完全除尽。
(3)根据反应:Co2++2HA(有机层) CoA2(有机层)+2H+ (水层),随着pH的升高,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促进进入有机层,从而提高萃取率。“反萃取”时,为使Co2+尽可能多地转移到水层,应选择的实验条件或采取的实验操作有:适当加入高浓度硫酸,使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释放进入水层,或者充分振荡,加快传质过程,提高反萃取率,或者多次萃取。故答案为:随pH增大,溶液中c(H+)减小,平衡往正向移动,MAn(有机层)浓度增大,萃取率增大;适当提高稀硫酸的浓度或充分振荡分液漏斗或用萃取剂分多次萃取;
(4)根据图示可知,的质量为18.3g,物质的量为0.1mol,则Co元素的质量为5.9g,C点钴氧化物的质量为8.03g,由质量守恒可知C点O元素的质量为,则C点,故C点为。B点对应质量为14.7g,与起始相比减少了3.6g,恰好为结晶水的质量,则B点对应物质为。故要得到,需在300℃以上煅烧。故取富含Co2+的溶液,加入过量0.1mol·L 1Na2C2O4溶液,充分反应生成沉淀,过滤并洗涤沉淀,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加盐酸和BaCl2溶液不再生成沉淀,则洗涤干净。将沉淀在300℃以上煅烧,充分反应至质量不变得。故答案为:边搅拌向其中加入0.1mol·L 1 Na2C2O4溶液,直至向上层清液中滴加Na2C2O4溶液不产生沉淀,停止滴加。过滤,洗涤滤渣至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加盐酸和BaCl2溶液不再生成沉淀。将滤渣置于空气中加热到300℃以上,充分反应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
2.(2025·河北保定·二模)是锌锰电池的正极材料,是一种绿色净水剂。以某锰矿(主要成分是,含少量Mn和Fe)为原料制备和的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常温下,部分金属离子在溶液中沉淀的pH如表所示。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1.9 7.0 8.1
完全沉淀的pH 3.2 9.0 10.1
(1)Mn和Fe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元素 Mn Fe
电离能/() 717 759
1509 1561
3248 2957
Mn的第三电离能大于Fe的第三电离能,其主要原因是 。
(2)提高“酸浸”速率的措施有 (填一种即可)。
(3)“调pH”范围为 ,能转化为的原因是 。
(4)“氧化2”的离子方程式为 ;净水时被还原成,水解生成胶体,胶体不同于溶液、浊液的本质特征是 。
(5)“电解”会产生废液,该废液可循环用于 (填名称)工序。
(6)“灼烧”中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温度下,在空气中灼烧生成锰的氧化物M,固体失重率约为33.62%,则M的化学式为 。
【答案】(1)基态的价层电子排布式分别为,基态达到半充满稳定结构,再失去1个电子较难,而基态再失去1个电子达到半充满结构,失电子较容易
(2)粉碎矿石或增大反应物浓度或适当加热或搅拌等
(3) 的溶解度小于
(4)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5)酸浸
(6)
【分析】锰矿主要成分是,含少量和Fe。锰矿加稀硫酸、硫酸亚铁“酸溶”,被硫酸亚铁还原为硫酸锰,锰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锰、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加氧化剂把Fe2+氧化为Fe3+,加氧化铁调节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过滤,滤渣为氢氧化铁、滤液为硫酸锰;在碱性条件下,次氯酸钠把氢氧化铁氧化为高铁酸钠,加浓KOH溶液把高铁酸钠转化为高铁酸钾;硫酸锰溶液电解可以得到二氧化锰;硫酸锰溶液中加碳酸氢铵生成碳酸锰沉淀,在空气中灼烧碳酸锰生成二氧化锰,据此分析;
【详解】(1)基态的价层电子排布式分别为,基态达到半充满稳定结构,再失去1个电子较难,而基态再失去1个电子达到半充满结构,失电子较容易,所以的第三电离能大于铁的第三电离能;
(2)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提高“酸浸”速率的措施有粉碎矿石、增大反应物浓度、适当加热、搅拌等;
(3)“调”的目的是使Fe3+完全沉淀,Mn2+不能沉淀,所以“调”范围为;“转化”的原理是利用的溶解度小于,Na2FeO4和KOH反应生成K2FeO4沉淀;
(4)“氧化2”是在碱性条件下,用次氯酸钠把氢氧化铁氧化为高铁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胶体不同于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5)电解硫酸锰溶液生成二氧化锰、氢气、硫酸,“电解”会产生废液硫酸,该废液可循环用于“酸浸”工序;
(6)“灼烧”中碳酸锰和氧气反应生成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设M的化学式为MnxOy,根据Mn元素守恒xmol生成1molMnxOy,固体失重率约为33.6%,则,,M的化学式为。
3.(2025·湖北武汉·二模)利用镁泥(主要成分为、和等)为主要原料制取碳酸镁的工业流程如下:
(1)酸溶。某工厂用1.78吨发烟硫酸(化学式:)配制质量分数为溶液,配制时需要水的质量为 吨。
(2)除铁。已知滤渣2的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控制温度80℃、,可得到黄铁矾钠(上图中阴影部分),写出“除铁”过程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工业生产不选择以形式除铁的可能原因: (写出两点)。
(3)沉淀。写出“沉淀”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
(4)控制“沉淀”温度50℃,可制得碱式碳酸镁,碱式碳酸镁常用作塑料阻燃剂。现称取一定质量碱式碳酸镁样品经高温完全分解后得固体,放出(标准状况),计算该碱式碳酸镁样品中的= 。
(5)某钙镁矿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若将全部换为,所得晶体中每个晶胞含有的原子数为 。
【答案】(1)2.14
(2) 浓度小,的氧化性弱;温度低,反应速率慢
(3)
(4)
(5)4
【分析】由制备流程可知,镁泥的主要成分为MgCO3、和SiO2,加硫酸时SiO2不溶解,过滤得到滤渣1为二氧化硅,NaClO具有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调节pH生成沉淀除去,滤液通入二氧化碳、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得到沉淀,经过滤得到碳酸镁。
【详解】(1)1.78吨发烟硫酸(化学式:)的物质的量为,配制过程中,生成硫酸为,配制质量分数为溶液,配制时需要水的质量为。
(2)①“除铁”时,若控制温度80℃、,可得到黄铁矾钠沉淀,则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由图可知,pH在4附近温度略低于40°C时产生的氢氧化铁最多,温度继续升高时铁转化为其它含铁的不溶性物质,结合分析可知,铁工业生产不选择以形式除铁的可能原因:浓度小,的氧化性弱;温度低,反应速率慢。
(3)①结合分析可知,“沉淀”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4)现称取一定质量碱式碳酸镁样品经高温完全分解后得固体,根据镁元素守恒,镁离子为,放出(标准状况),其物质的量为,则碳酸根为0.15mol,则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氢氧根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碱式碳酸镁样品中的=3:2。
(5)某钙镁矿的晶胞中若将全部换为,若Ca换为Mg,则该图变为两个立方晶胞,则Mg位于晶胞的8个顶点和6个面心,所得晶体中每个晶胞含有的原子数为。
4.(2025·辽宁抚顺·三模)某钨锰矿渣(主要成分为、MnO、、及铁的氧化物)综合利用的流程如图:
已知:①P204的萃取机理:。
②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或等于mol·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③常温下,一些常见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物质
④、。
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1”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使“有机相2”中的P204萃取剂再生,需选择的试剂为 (填名称)。
(3)“沉钪”工序中发生沉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氧化”工序中加入活性,其优点是 ;该工序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若“除杂”时溶液中的浓度为0.01mol·L-1.则加入NaOH控制pH的范围是 ~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保留3位有效数字);出现沉淀后要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
【答案】(1)、
(2)盐酸
(3)
(4) 提高了的产量且不引入新的金属离子
(5) 2.82 8.60 促进胶体聚沉
【分析】首先用盐酸对原料进行酸浸,其中WO3、SiO2和盐酸不反应,成为沉淀1的主要成分,同时滤液1中含有二价锰离子、三价钪离子,同时可能含有二价和三价铁离子,滤液用P2O4萃取分液,有机相加入氢氧化钠沉钪得到沉淀3,加热得到,水相加入二氧化锰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加入氢氧化钠将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得到沉淀4,,过滤滤液加入碳酸氢铵得到碳酸锰沉淀;沉淀1加入氢氧化钠碱浸、过滤,滤液加入盐酸得到钨酸沉淀2,过滤分离出钨酸沉淀加入氨水溶解得到钨酸铵;
【详解】(1)由分析,“沉淀1”的主要成分是SiO2、WO3;
(2)P204的萃取机理:,则使“有机相2”中的P204萃取剂再生,可以加入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使得平衡逆向移动,使得P204萃取剂再生,故需选择的试剂为盐酸;
(3)“沉钪”工序中反应为有机相中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钪沉淀、RNa,反应为:;
(4)二氧化锰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便于后续铁离子去除,且“氧化”工序中加入活性,反应生成锰离子,提高了的产量且不引入新的杂质金属离子;
(5)常温下,由已知表格数据可知,当铁离子完全沉淀时,,pOH=11.18,pH=2.82;该过程中锰离子不能沉淀,且溶液中的浓度为0.01mol·L-1,则,pOH=5.40,pH=8.60,故控制pH的范围是2.82~8.60;加热可以促进胶体聚沉,则出现沉淀后要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的目的是促进胶体聚沉。
5.(2025·黑龙江哈尔滨·二模)硼化钛()准金属化合物,强度高、硬度大,用于机械制造领域;五氟化锑()是一种高能氟化剂,广泛应用于制药业。工业上以一种含钛的矿渣(主要含、、ZnO、PbO、NiO、CoO)为原料制取硼化钛和五氟化锑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性质较稳定,加热时可溶于浓硫酸中形成;高温下易挥发。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加快酸浸速率,除适当升温外,还可以采取的一条措施是: 。滤渣Ⅰ的主要成分 (填化学式),“水解”后经“过滤”得到主要含 的滤液,可以循环利用。
(2)“热还原”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的实际用量超过了理论化学计量所要求的用量,原因是 。
(3)“除钴镍”,有机净化剂的基本组分为大分子立体网格结构的聚合物。其净化原理如图所示:
、能发生上述转化而不能,推测可能的原因为 。
(4)“除锌铅”加入溶液, (填“能”或“否”)产生气体。若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若否,此空不用填。
(5)“电解”时,以惰性材料为电极,锑的产率与电压大小关系如下图所示,当电压超过时,锑的产率降低的原因可能发生副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
【答案】(1) 适当增大盐酸浓度、研磨等
(2) 增加反应物浓度促进反应正向进行,提高TiB2的产率,且高温下易挥发,容易分离
(3)、半径与有机净化剂网格孔径大小匹配,可形成配位键而不匹配
(4)否
(5)或
【分析】二氧化钛不溶于酸,因此将矿渣加盐酸后滤渣I为TiO2,滤液I为SbCl3、ZnCl2、PbCl2、NiCl2和CoCl2。TiO2加入热的浓硫酸得到TiOSO4溶液,再水解得到TiO2·xH2O沉淀和H2SO4,将TiO2·xH2O用B2O3、C还原得到TiB2。滤液I首先通过有机净化剂吸附分离Co2+和Ni2+,再加入Na2S通过形成ZnS、PbS沉淀的方式除去Zn2+和Pb2+,最后通过电解SbCl3溶液制备Sb,Sb经过氯化得到SbCl5,在经过HF氟化生成SbF5。
【详解】(1)反应速率和温度、浓度、接触面积等有关,因此加快酸浸速率可采用升温、适当增大盐酸浓度、研磨等;据分析,滤渣I的主要成分为TiO2,“水解”后经“过滤”得到主要含H2SO4的滤液。
(2)“热还原”中发生反应为TiO2·xH2O、B2O3、C反应生成TiB2和CO,化学方程式为,的实际用量超过了理论化学计量所要求的用量,原因是增加反应物浓度促进反应正向进行,提高TiB2的产率,且高温下易挥发,容易分离。
(3)根据题干可知,有机净化剂为具有立体网格结构的聚合物,通过在网格中填充金属离子从而实现净化,、能发生上述转化而不能,推测可能的原因为、半径与有机净化剂网格孔径大小匹配,可形成配位键而不匹配。
(4)ZnS和PbS的Ksp很小,S2-易与Zn2+和Pb2+形成ZnS、PbS沉淀,因此不会形成H2S气体。
(5)电解中的主反应为,溶液中的氢还原反应与该反应竞争,当溶液中的还原反应为时,Sb3+会发生氧化:,此时Sb的产率下降。
6.(2025·广东深圳·一模)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稀土化合物。以氟碳铈矿(主要含CeFCO3)为原料制备CeO2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Ce4+能与F-结合成[CeFx](4-x)+,也能与SO结合成[CeSO4]2+:
②在硫酸体系中Ce4+能被萃取剂[(HA)2]萃取,而Ce3+不能;
③当某离子的浓度低于1.0×10-5mol·L-1时,该离子沉淀完全。
(1)氧化焙烧中氧化的目的是 。
(2)“萃取”时存在反应:Ce4++n(HA)2Ce·(H2n-4A2n)+4H+,如图中D是分配比,表示Ce(Ⅳ)分别在有机层中与水层中存在形式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D=,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在起始料液中加入不同量的Na2SO4以改变水层中的c(),请解释D随起始料液中c()变化的原因 。
(3)“反萃取”中,温度太高,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
(4)常温下,向水层中加入NaOH溶液来调节溶液的pH,pH应大于 时,Ce3+完全生成Ce(OH)3沉淀。(已知Ksp[Ce(OH)3=1.0×10-20])
(5)“氧化”步骤的离子方程式为 。
(6)氧化铈CeO2,常用作玻璃工业添加剂,在其立方晶胞中掺杂Y2O3,Y3+占据原来Ce4+的位置,可以得到更稳定的结构,如图所示,CeO2晶胞中Ce4+与最近O2-的核间距为apm。(已知:O2-的空缺率=×100%)。
①晶体CeO2中每个Ce周围与其最近的Ce个数为 。
②CeO2晶体的密度为 g·cm-3(只需列出表达式)。
③若掺杂Y2O3后得到n(CeO2):n(Y2O3)=3:1的晶体,则此晶体中O2-的空缺率为 。
【答案】(1)将+3价铈氧化为+4价
(2)随着c()增大,水层中Ce4+与结合成[CeSO4]2+,导致萃取平衡向左移动,D迅速减小
(3)温度越高,双氧水的分解速率越快,使得溶液中双氧水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4)9
(5)2Ce(OH)3+ClO-+H2O=2Ce(OH)4+Cl-
(6) 12 10%
【分析】分析工艺流程,可知氟碳铈矿(主要含CeFCO3)进行“氧化焙烧”,+3价铈被氧化成+4价,同时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向烧渣中加入盐酸进行酸浸,再用萃取剂进行萃取,Ce4+进入有机层。向有机层加入氟洗液,除去F-。加稀硫酸、H2O2进行反萃取,有机层中的Ce4+被还原为Ce3+进入水层,分液后,向含Ce3+的水层加入NaOH后,Ce3+转化为沉淀,加入次氯酸钠将Ce从+3氧化为+4,最终得到产品,据此解答;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氧化的目的是:将+3价铈氧化为+4价;答案为:将+3价铈氧化为+4价;
(2)D随起始料液中c()变化的原因是随着c()增大,水层中Ce4+与SO结合成[CeSO4]2+,导致萃取平衡:Ce4++n(HA)2Ce·(H2n-4A2n)+4H+向左移动,D迅速减小;答案为:随着c()增大,水层中Ce4+与结合成[CeSO4]2+,导致萃取平衡向左移动,D迅速减小;
(3)“反萃取”时,温度过高,H2O2的分解速率越快,从而使得H2O2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答案为:温度越高,双氧水的分解速率越快,使得溶液中双氧水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4)根据题给信息,当溶液中c(Ce3+)的浓度低于1.0×10-5mol·L-1时,Ce3+沉淀完全。则此时溶液的c(OH-)=,此时溶液的pH=。即当pH>9时,Ce3+完全生成Ce(OH)3沉淀。答案为:9;
(5)“氧化”步骤中用次氯酸钠将Ce3+氧化成Ce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e(OH)3+ClO-+H2O=2Ce(OH)4+Cl-,答案为:2Ce(OH)3+ClO-+H2O=2Ce(OH)4+Cl-;
(6)①根据图示,CeO2晶胞中,每个Ce周围与其最近的Ce的个数为12;
②根据均摊原则,CeO2晶胞中Ce4+数为4,O2-数为8,CeO2晶胞中Ce4+与最近O2-的核间距为apm,则晶胞边长为pm,晶体的密度为;
③CeO2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1:2,若掺杂Y2O3后得到n(CeO2):n(Y2O3)=0.6:0.2的晶体,阳离子和阴离子的个数比为1:1.8,则此晶体中O2-的空缺率为。
答案为:12;;10%。
7.(2025·北京海淀·三模)钒(V)被称为钢铁行业的“维生素”。工业上用含三价钒为主的某石煤为原料(含、、等杂质),低温硫酸化焙烧-水浸工艺高效提取钒制备高纯的主要流程如下:
资料:
i.氢氧化物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表
沉淀物
完全沉淀 3.2 9.0 4.7
ii.有机试剂对溶液中离子萃取能力为;
iii.含磷有机试剂“萃取”过程可表示为(有机相)(有机相);
iv.沉钒过程前会发生。
(1)焙烧过程中向石煤中通焙烧,将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焙烧时将原矿石磨碎且气体与矿料逆流而行,目的是 。
(3)滤液A中含有、、、和,滤液C中钒的微粒为。“还原”过程中,铁粉发生的反应有 。
(4)“萃取”前,用氨水先中和至pH≈5的原因是 。
(5)沉钒过程中加入铵盐使中的钒元素形成多钒酸铵沉淀,且沉淀颗粒大小影响最终产品品质。溶液pH值与沉钒率,沉淀颗粒直径的关系如图所示,请结合反应原理解释沉钒时的pH选择2.0-2.5的原因: 。
(6)测定产品中的纯度:
称取产品,先用硫酸溶解,得到溶液。再加入溶液最后用溶液滴定过量的至终点,消耗溶液的体积为。已知被还原为,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则产品中的质量分数是 。
(的摩尔质量:)
【答案】(1)
(2)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使矿石充分反应
(3)
(4)除去,降低萃取的,提高钒纯度;用氨水中和,降低溶液中,使平衡(有机相)(有机相)正向移动,增加萃取率。
(5),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形成多钒酸铵沉淀;,随升高,沉淀颗粒大小急剧下降,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
(6)
【分析】石煤在220℃条件下空气中硫酸化焙烧,V2O3转化为VOSO4,Al2O3、Fe2O3转化为相应的硫酸盐,SiO2不反应,得到的钒矿石经水浸、过滤后得到含有Vo2+、以及Fe3+、Al3+杂质的滤液,先加入铁粉、硫酸溶液进行还原预处理,将Fe3+和V(V)还原,然后再用氨水混合并调节溶液pH=5,除去Al3+,过滤后加入有机试剂萃取V(Ⅳ),静置分液得到含有V(Ⅳ)的有机物,加入H2SO4反萃取,得到含V(Ⅳ)的溶液,之后进行氧化沉钒得到多钒酸铵,煅烧得到V2O5。
【详解】(1)通焙烧,将转化为,V的化合价升高,做氧化剂,化学方程式为;
(2)焙烧时将原矿石磨碎且气体与矿料逆流而行,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使矿石充分反应;
(3)铁粉将V(V)还原还原为V(Ⅳ),同时铁粉还能和、反应,故发生的反应有
、、;
(4)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可知加氨水调节pH≈5可以使Al3+完全沉淀,除去Al(OH)3,提高在有机试剂中的萃取率;同时用氨水中和,使平衡(有机相)(有机相)正向移动,增加萃取率;
(5)溶液中存在反应10VO+8H2OH2V10O+14H+,pH<2.5,氢离子浓度过高,该平衡逆向移动,不利于形成多钒酸铵沉淀;pH>2.5,随升高,沉淀颗粒大小急剧下降,影响最终产品的品质;
(6)根据电子守恒,存在数量关系n(Fe2+)=5n(MnO),所以剩余的n[(NH4)2Fe(SO4)2]=5b2c2×10-3mol,则VO消耗的n[(NH4)2Fe(SO4)2]=(b1c1-5b2c2)×10-3mol,n(V2O5)=n(VO)=×(b1c1-5b2c2)×10-3mol,所以V2O5的质量分数是=。
8.(2025·广东汕头·三模)锗是一种战略性金属,广泛应用于光学及电子工业领域。某锌浸渣中含有、、、、等,利用锌浸渣提取的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部分含锗微粒的存在形式与的关系为:
pH pH<2 pH>12
Ge存在形式
②部分金属离子的沉淀:
开始沉淀 7.5 2.3 6.2
沉淀完全 9.0 3.2 8.0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
(2)在“还原浸出”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沉锗”步骤中加入的物质A属于碱性氧化物,其化学式是 。“沉锗”操作后,Ge以的形式存在,随着的升高,的沉淀率升高,“沉锗”操作理论上需控制范围为 。
(4)“酸溶”后,溶液的为1.8,向溶液中加入酒石酸萃取剂,其原理为酒石酸与含锗微粒形成酒石酸络阴离子
①若升高,锗的萃取率下降,原因是 。
②“反萃取”中加入的物质B是 (填标号)。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5)一种锗晶胞结构如下左图,与锗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锗原子有 个,锗原子A的原子坐标为,锗原子的原子坐标为 ;将该晶胞沿图中体对角线投影,下左图中锗原子B投影的位置是下右图的 号位(填数字)。
【答案】(1)、
(2)
(3)
(4) 生成后难以与酒石酸形成配合物 a
(5) 4 4
【分析】由题给流程可知,锌浸渣用二氧化硫、硫酸溶液还原浸出,将氧化铁转化为硫酸亚铁,氧化锌、氧化锗转化为硫酸锌、硫酸锗,二氧化硅和硫酸铅不反应,过滤得到含有二氧化硅、硫酸铅的滤渣和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氧化钙调节溶液pH在5—6.2范围内,将溶液中的硫酸锗转化为二氧化锗沉淀,过滤得到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锌的滤液和含有氢氧化钙、二氧化锗的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硫酸溶液酸溶,将氢氧化钙转化为硫酸钙、二氧化锗转化为硫酸锗,经一系列操作得到石膏和硫酸锗溶液;向溶液中加入酒石酸和有机溶剂萃取、分液得到水相和含有的有机相;向有机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大于12,反萃取、分液得到锗酸钠,选择合适还原剂将锗酸钠还原得到锗。
【详解】(1)由分析可知,滤渣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硫酸铅,故答案为:、;
(2)由分析可知,还原浸出时氧化铁发生的反应为氧化铁与二氧化硫、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3)由分析可知,加入氧化钙调节溶液pH在5—6.2范围内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硫酸锗转化为二氧化锗沉淀,故答案为:CaO;;
(4)①由题意可知,加入酒石酸和有机溶剂萃取时,溶液的pH为1.8,锗元素以硫酸锗的形式存在,由题给信息可知,溶液pH升高,溶液中硫酸锗会转化为离子,使得硫酸锗难以与酒石酸形成配合物,导致锗的萃取率下降,故答案为:生成后难以与酒石酸形成配合物;
②由分析可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大于12,反萃取的目的是分液得到锗酸钠,故选a;
(5)由晶胞结构可知,晶胞中位于顶点的锗原子与位于体对角线上的锗原子距离最近,则与锗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锗原子有4个;位于顶点的锗原子A的原子坐标为,说明晶胞的边长为1,则位于右侧面心的锗原子的原子坐标为;由投影图中锗原子A、C的位置可知,锗原子B投影的位置是图中的4号位,故答案为:4;;4。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化学
专题13 工艺流程综合题
1.(2025·河北·高考真题)铬盐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印染等领域。通过闭环生产工艺将铬铁矿转化为重铬酸钾同时回收利用钾资源,可实现绿色化学的目标。过程如下:
已知:铬铁矿主要成分是。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铬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
(2)煅烧工序中反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
(3)浸取工序中滤渣Ⅰ的主要成分:、 、 (填化学式)。
(4)酸化工序中需加压的原因: 。
(5)滤液Ⅱ的主要成分: (填化学式)。
(6)补全还原、分离工序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滤渣Ⅱ可返回 工序。(填工序名称)
2.(2025·云南·高考真题)从褐铁矿型金-银矿(含Au、Ag、、、CuO、等)中提取Au、Ag,并回收其它有价金属的一种工艺如下:
已知:①金-银矿中Cu、Mn元素的含量分别为0.19%、2.35%。
②25℃时,的为。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Cu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
(2)“还原酸浸”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浸金银”时,Au溶解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上述过程中的催化剂为 。
(4)“沉铜”前,“滤液1”多次循环的目的为 。
(5)根据“还原酸浸”“氧化”,推断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6)25℃“沉铁”后,调节“滤液4”的pH至8.0,无析出,则 。
(7)一种锑锰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
①该晶胞中,每个Sb周围与它最近且相等距离的Mn有 个。
②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晶胞边长为anm,则晶体的密度为 (列出计算式即可)。
3.(2025·湖南·高考真题)一种从深海多金属结核[主要含,有少量的]中分离获得金属资源和电池级镍钴锰混合溶液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金属氢氧化物胶体具有吸附性,可吸附金属阳离子。
②常温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假定浓度均为)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
开始沉淀的 1.9 3.3 4.7 6.9 7.4 8.1
完全沉淀的 3.2 4.6 6.7 8.9 9.4 10.1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
(2)“酸浸还原”时,“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还原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沉铁”时,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为 ,加热至的主要原因是 。
(4)“沉铝”时,未产生沉淀,该溶液中不超过 。
(5)“第二次萃取”时, 、 (填离子符号)与混合萃取剂形成的配合物(其结构如图所示,M表示金属元素)更稳定,这些配合物中氮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
4.(2025·山东·高考真题)采用两段焙烧—水浸法从铁锰氧化矿(要含及等元素的氧化物)分离提取等元素,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该工艺条件下,低温分解生成,高温则完全分解为气体;在完全分解,其他金属硫酸盐分解温度均高于。
回答下列问题:
(1)“低温焙烧”时金属氧化物均转化为硫酸盐。与反应转化为时有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高温焙烧”温度为,“水浸”所得滤渣主要成分除外还含有 (填化学式)。
(2)在投料量不变的情况下,与两段焙烧工艺相比,直接“高温焙烧”,“水浸时金属元素的浸出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萃取反应为:(有机相)(水相)(有机相)(水相)。“反萃取”时加入的试剂为 (填化学式)。
(4)“沉钴”中,时恰好沉淀完全,则此时溶液中 。已知:。“溶解”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沉锰”所得滤液并入“吸收”液中,经处理后所得产品导入 (填操作单元名称)循环利用。
5.(2025·甘肃·高考真题)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从铜冶炼烟尘(主要含S、及Cu、Zn、Pb的硫酸盐)中高效回收砷、铜、锌和铅的绿色工艺,部分流程如下:
已知:熔点314℃,沸点460℃
分解温度:,,,高于
(1)设计焙烧温度为600℃,理由为 。
(2)将通入和的混合溶液可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酸浸的目的为 。
(4)从浸出液得到Cu的方法为 (任写一种)。
(5)某含Pb化合物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领域的晶体材料,室温下该化合物晶胞如图所示,晶胞参数,。与Pb之间的距离为 pm(用带有晶胞参数的代数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晶体密度计算式为 (用带有阿伏加德罗常数的代数式表示和分别表示Cs、Pb和Br的摩尔质量)。
6.(2025·陕晋青宁卷·高考真题)一种综合回收电解锰工业废盐(主要成分为的硫酸盐)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常温下,,;
②结构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废盐溶液时,为加快废盐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有 、 。(写出两种)
(2)“沉锰I”中,写出形成的被氧化成的化学方程式 。当将要开始沉淀时,溶液中剩余浓度为 。
(3)“沉锰Ⅱ”中,过量的经加热水解去除,最终产物是和 (填化学式)。
(4)“沉镁I”中,当为8.0~10.2时,生成碱式碳酸镁,煅烧得到疏松的轻质。过大时,不能得到轻质的原因是 。
(5)“沉镁Ⅱ”中,加至时,沉淀完全;若加至时沉淀完全溶解,据图分析,写出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 。
(6)“结晶”中,产物X的化学式为 。
(7)“焙烧”中,元素发生了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7.(2025·黑吉辽蒙卷·高考真题)某工厂采用如下工艺回收废渣(含有ZnS、、FeS和CuCl)中的Zn、Pb元素。
已知:①“氧化浸出”时,不发生变化,ZnS转变为;
②;
③酒石酸(记作)结构简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为 。
(2)“氧化浸出”时,过二硫酸根转变为 (填离子符号)。
(3)“氧化浸出”时,浸出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为 。
(4)“除铜”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滤渣2中的金属元素为 (填元素符号)。
(6)“浸铅”步骤,和反应生成PbA。PbA产率随体系pH升高先增大的原因为 ,pH过高可能生成 (填化学式)。
(7)290℃“真空热解”生成2种气态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8.(2025·安徽·高考真题)某含锶()废渣主要含有和等,一种提取该废渣中锶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时,
回答下列问题:
(1)锶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ⅡA族。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
(2)“浸出液”中主要的金属离子有、 (填离子符号)。
(3)“盐浸”中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时,向粉末中加入溶液,充分反应后,理论上溶液中 (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4)其他条件相同时,盐浸,浸出温度对锶浸出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随温度升高锶浸出率增大的原因是 。
(5)“浸出渣2”中主要含有、 (填化学式)。
(6)将窝穴体a(结构如图2所示)与形成的超分子加入“浸出液”中,能提取其中的,原因是 。
(7)由制备无水的最优方法是 (填标号)。
a.加热脱水 b.在气流中加热 c.常温加压 d.加热加压
1.(2025·江苏连云港·一模)以钴锰废渣(含LiCoO2,MnCO3,炭黑和CaCO3、Fe等)为原料制备 Co3O4。
(1)“酸浸、还原”。向钴锰废渣中加入稀H2SO4和H2O2,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在加料完成后,提高浸取效率的措施有 写2点)。
②过滤后,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
(2)“除杂”。在搅拌下,向“酸浸、还原”后得到的滤液中加入MnCO3调节溶液的pH=4,除去溶液中的Fe3+,过滤。向得到的滤液中加入MnF2固体除去溶液中的Ca2+。
①加入MnCO3除去溶液中Fe3+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滤液中加入MnF2固体发生的反应为MnF2+Ca2+ CaF2+Mn2+。已知:K>105认为反应进行完全;Ksp(MnF2)=1.2×10-3,Ksp(CaF2)=1.6×10-10。结合计算解释MnF2能除去Ca2+的原因: 。
(3)“萃取和反萃取”。向除杂后得到的滤液中加入有机萃取剂(用HA表示)萃取金属离子,原理为Co2++2HA(有机层) CoA2(有机层)+2H+ (水层),充分反应后,分离出有机层。向有机层中加入稀硫酸,进行反萃取得到富含Co2+的溶液。
①“萃取”时,随着pH的升高,Co2+在有机萃取剂中萃取率增大,其原因是 。
②“反萃取”时,为使Co2+尽可能多地转移到水层,应选择的实验条件或采取的实验操作有 。
(4)“制备”。已知:CoC2O4从水溶液中析出的主要成分为CoC2O4·2H2O,其在空气中受热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补充由上述反萃取后得到的富含Co2+的溶液制备Co3O4的实验方案:取富含Co2+的溶液, ,得到Co3O4。(须使用的试剂:0.1mol·L 1Na2C2O4溶液、盐酸、BaCl2溶液)。
2.(2025·河北保定·二模)是锌锰电池的正极材料,是一种绿色净水剂。以某锰矿(主要成分是,含少量Mn和Fe)为原料制备和的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常温下,部分金属离子在溶液中沉淀的pH如表所示。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1.9 7.0 8.1
完全沉淀的pH 3.2 9.0 10.1
(1)Mn和Fe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下表所示。
元素 Mn Fe
电离能/() 717 759
1509 1561
3248 2957
Mn的第三电离能大于Fe的第三电离能,其主要原因是 。
(2)提高“酸浸”速率的措施有 (填一种即可)。
(3)“调pH”范围为 ,能转化为的原因是 。
(4)“氧化2”的离子方程式为 ;净水时被还原成,水解生成胶体,胶体不同于溶液、浊液的本质特征是 。
(5)“电解”会产生废液,该废液可循环用于 (填名称)工序。
(6)“灼烧”中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温度下,在空气中灼烧生成锰的氧化物M,固体失重率约为33.62%,则M的化学式为 。
3.(2025·湖北武汉·二模)利用镁泥(主要成分为、和等)为主要原料制取碳酸镁的工业流程如下:
(1)酸溶。某工厂用1.78吨发烟硫酸(化学式:)配制质量分数为溶液,配制时需要水的质量为 吨。
(2)除铁。已知滤渣2的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控制温度80℃、,可得到黄铁矾钠(上图中阴影部分),写出“除铁”过程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工业生产不选择以形式除铁的可能原因: (写出两点)。
(3)沉淀。写出“沉淀”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
(4)控制“沉淀”温度50℃,可制得碱式碳酸镁,碱式碳酸镁常用作塑料阻燃剂。现称取一定质量碱式碳酸镁样品经高温完全分解后得固体,放出(标准状况),计算该碱式碳酸镁样品中的= 。
(5)某钙镁矿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若将全部换为,所得晶体中每个晶胞含有的原子数为 。
4.(2025·辽宁抚顺·三模)某钨锰矿渣(主要成分为、MnO、、及铁的氧化物)综合利用的流程如图:
已知:①P204的萃取机理:。
②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或等于mol·L-1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③常温下,一些常见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
物质
④、。
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1”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使“有机相2”中的P204萃取剂再生,需选择的试剂为 (填名称)。
(3)“沉钪”工序中发生沉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氧化”工序中加入活性,其优点是 ;该工序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若“除杂”时溶液中的浓度为0.01mol·L-1.则加入NaOH控制pH的范围是 ~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保留3位有效数字);出现沉淀后要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
5.(2025·黑龙江哈尔滨·二模)硼化钛()准金属化合物,强度高、硬度大,用于机械制造领域;五氟化锑()是一种高能氟化剂,广泛应用于制药业。工业上以一种含钛的矿渣(主要含、、ZnO、PbO、NiO、CoO)为原料制取硼化钛和五氟化锑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性质较稳定,加热时可溶于浓硫酸中形成;高温下易挥发。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加快酸浸速率,除适当升温外,还可以采取的一条措施是: 。滤渣Ⅰ的主要成分 (填化学式),“水解”后经“过滤”得到主要含 的滤液,可以循环利用。
(2)“热还原”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的实际用量超过了理论化学计量所要求的用量,原因是 。
(3)“除钴镍”,有机净化剂的基本组分为大分子立体网格结构的聚合物。其净化原理如图所示:
、能发生上述转化而不能,推测可能的原因为 。
(4)“除锌铅”加入溶液, (填“能”或“否”)产生气体。若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若否,此空不用填。
(5)“电解”时,以惰性材料为电极,锑的产率与电压大小关系如下图所示,当电压超过时,锑的产率降低的原因可能发生副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
6.(2025·广东深圳·一模)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稀土化合物。以氟碳铈矿(主要含CeFCO3)为原料制备CeO2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Ce4+能与F-结合成[CeFx](4-x)+,也能与SO结合成[CeSO4]2+:
②在硫酸体系中Ce4+能被萃取剂[(HA)2]萃取,而Ce3+不能;
③当某离子的浓度低于1.0×10-5mol·L-1时,该离子沉淀完全。
(1)氧化焙烧中氧化的目的是 。
(2)“萃取”时存在反应:Ce4++n(HA)2Ce·(H2n-4A2n)+4H+,如图中D是分配比,表示Ce(Ⅳ)分别在有机层中与水层中存在形式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D=,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在起始料液中加入不同量的Na2SO4以改变水层中的c(),请解释D随起始料液中c()变化的原因 。
(3)“反萃取”中,温度太高,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
(4)常温下,向水层中加入NaOH溶液来调节溶液的pH,pH应大于 时,Ce3+完全生成Ce(OH)3沉淀。(已知Ksp[Ce(OH)3=1.0×10-20])
(5)“氧化”步骤的离子方程式为 。
(6)氧化铈CeO2,常用作玻璃工业添加剂,在其立方晶胞中掺杂Y2O3,Y3+占据原来Ce4+的位置,可以得到更稳定的结构,如图所示,CeO2晶胞中Ce4+与最近O2-的核间距为apm。(已知:O2-的空缺率=×100%)。
①晶体CeO2中每个Ce周围与其最近的Ce个数为 。
②CeO2晶体的密度为 g·cm-3(只需列出表达式)。
③若掺杂Y2O3后得到n(CeO2):n(Y2O3)=3:1的晶体,则此晶体中O2-的空缺率为 。
7.(2025·北京海淀·三模)钒(V)被称为钢铁行业的“维生素”。工业上用含三价钒为主的某石煤为原料(含、、等杂质),低温硫酸化焙烧-水浸工艺高效提取钒制备高纯的主要流程如下:
资料:
i.氢氧化物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表
沉淀物
完全沉淀 3.2 9.0 4.7
ii.有机试剂对溶液中离子萃取能力为;
iii.含磷有机试剂“萃取”过程可表示为(有机相)(有机相);
iv.沉钒过程前会发生。
(1)焙烧过程中向石煤中通焙烧,将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焙烧时将原矿石磨碎且气体与矿料逆流而行,目的是 。
(3)滤液A中含有、、、和,滤液C中钒的微粒为。“还原”过程中,铁粉发生的反应有 。
(4)“萃取”前,用氨水先中和至pH≈5的原因是 。
(5)沉钒过程中加入铵盐使中的钒元素形成多钒酸铵沉淀,且沉淀颗粒大小影响最终产品品质。溶液pH值与沉钒率,沉淀颗粒直径的关系如图所示,请结合反应原理解释沉钒时的pH选择2.0-2.5的原因: 。
(6)测定产品中的纯度:
称取产品,先用硫酸溶解,得到溶液。再加入溶液最后用溶液滴定过量的至终点,消耗溶液的体积为。已知被还原为,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则产品中的质量分数是 。
(的摩尔质量:)
8.(2025·广东汕头·三模)锗是一种战略性金属,广泛应用于光学及电子工业领域。某锌浸渣中含有、、、、等,利用锌浸渣提取的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部分含锗微粒的存在形式与的关系为:
pH pH<2 pH>12
Ge存在形式
②部分金属离子的沉淀:
开始沉淀 7.5 2.3 6.2
沉淀完全 9.0 3.2 8.0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
(2)在“还原浸出”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沉锗”步骤中加入的物质A属于碱性氧化物,其化学式是 。“沉锗”操作后,Ge以的形式存在,随着的升高,的沉淀率升高,“沉锗”操作理论上需控制范围为 。
(4)“酸溶”后,溶液的为1.8,向溶液中加入酒石酸萃取剂,其原理为酒石酸与含锗微粒形成酒石酸络阴离子
①若升高,锗的萃取率下降,原因是 。
②“反萃取”中加入的物质B是 (填标号)。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5)一种锗晶胞结构如下左图,与锗原子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锗原子有 个,锗原子A的原子坐标为,锗原子的原子坐标为 ;将该晶胞沿图中体对角线投影,下左图中锗原子B投影的位置是下右图的 号位(填数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