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青岛版·六三制
年级 五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6单元《创新与发明》
单元主题 创新思维孵化营——从自然启示到科技创造
课时安排 3课时
一、单元主题
“创新思维孵化营——从自然启示到科技创造”
围绕仿生学原理、技术迭代规律和现代科技创新,引导学生经历“观察→模仿→改进→创造”的完整发明流程。
二、单元大情景
“未来发明家训练营”
学生化身“见习发明家”,通过三阶段任务获取“创新勋章”,最终参加“校园科技博览会”展示发明成果:
任务一:破解自然密码(《生物的启示》)
任务二:穿越技术长廊(《印刷术》)
任务三:畅游数字世界(《走进虚拟世界》)
三、课程标准分析
核心概念 13.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习内容 13.1 技术发明方法;13.2 科技推动社会变革;13.3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学段目标 (5-6年级) 举例说明发明创造的常用方法;分析技术产品迭代规律;制作简易数字模型。
四、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生物的启示》《印刷术》《走进虚拟世界》三课,聚焦科技创新与工程设计,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原理如何转化为技术应用,培养工程思维与创新意识。
《生物的启示》核心内容为通过观察生物特性(如葱叶的圆筒结构承重能力强),引导学生理解仿生学原理(如根据葱叶设计圆筒建筑)。分析生物结构与功能的关联(如蝙蝠超声波启发雷达发明)。培养从自然中获取灵感的创新思维,渗透“结构决定功能”的跨学科概念。
《印刷术》核心内容为梳理印刷技术发展史,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毕升发明),再到现代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王选团队)。动手体验活字印刷(土豆刻字、颜料拓印)。对比古今技术差异(如效率提升、环保改进)。理解技术迭代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如文化传播效率提升),强化“需求驱动创新”的工程思维。
《走进虚拟世界》.核心内容为探究VR技术原理与应用,重点分析VR眼镜的结构(镜片为放大镜)及成像原理(双眼视差形成立体感)。制作简易VR眼镜(纸盒+放大镜片)。讨论技术利弊(如长时间佩戴导致眩晕)。认识技术融合(光学+计算机)的创新价值,培养批判性评估科技应用的能力。
三课以“创新链条”为主线,形成递进式认知框架:
1.灵感来源(《生物的启示》):从生物特性中提取设计灵感,奠定创新基础。
2.技术实现(《印刷术》):通过工程优化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技术迭代过程。
3.前沿应用(《走进虚拟世界》):融合多学科技术实现复杂功能,指向未来创新方向。
最终引导学生理解“创新源于观察,成于实践,归于应用”,为未来参与技术革新奠定基础。
五、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理解仿生学原理、技术迭代规律、VR技术的基础应用
科学思维 运用类比推理(生物→发明)、系统分析(技术发展脉络)、批判性思维(评估技术优劣)
探究实践 设计仿生模型、活字印刷对比实验、制作简易VR眼镜
态度责任 认识知识产权重要性;辩证看待技术发展的利与弊
六、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五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初具,但对“技术迭代”“虚拟现实”等概念缺乏系统认知。
2.认知基础:已学习简单机械(杠杆、轮轴),但对跨学科技术整合经验不足。
3.学习难点:理解仿生学的结构-功能映射关系;虚拟现实的成像原理。
七、活动设置
(一)活动1:自然导师的馈赠(《生物的启示》)
1.目标:通过仿生案例理解“结构决定功能”
2.达成方式:
(1)实验:对比普通船桨 vs 鲸鳍状船桨的水流阻力(水槽+流速仪)
(2)跨学科:美术绘制“仿生设计思维导图”(啄木鸟→防震头盔)
(二)活动2:技术进化论(《印刷术》)
1.目标:分析技术迭代中的效率优化逻辑
2.达成方式:
(1)对比实验:雕版印刷 vs 活字印刷耗时统计(计时器+错字修正成本计算)
(2)工程实践:用橡皮章制作姓名印章,体验模块化设计优势
(三)活动3:虚实之门(《走进虚拟现实》)
1.目标:理解VR技术原理并解决实际问题
2.达成方式:
(1)制作:用凸透镜+纸盒制作简易VR眼镜,观看全景视频
(2)辩论赛:“VR技术能否替代实地考察?”(融入信息伦理教育)
八、教学方法
1.问题链驱动
层级问题(例): “鱼鳍如何减少阻力?”(现象)→ “船桨改良的关键是什么?”(原理)→ “你还能设计哪种仿生工具?”(迁移)
2.技术史沉浸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毕昇,论述活字印刷如何解决雕版缺陷。
3.具身认知
用身体模拟传感器工作原理(如转头触发视角变化)。
九、学习方法
1.类比学习
将技术迭代类比手机更新(大哥大→智能手机),理解“需求推动创新”。
2.失败重构法
记录VR眼镜制作中的光学误差,迭代镜片焦距方案。
3.专利分析法
研究口罩鼻梁条专利(仿生蒲公英飘絮结构),撰写“微专利申请书”。
十、评价策略
(一)单元总体评价策略
过程性评价(60%) 实验记录单、辩论表现、模型完成度
终结性评价(40%) 科技博览会展品(需包含设计图、原理说明、实物模型)
(二)分活动评价表
生物的启示 识别1种仿生案例 分析2种生物结构与功能映射关系 设计原创仿生工具并验证有效性
印刷术 复现雕版印刷流程 对比活字/雕版效率差异(数据支持) 提出3D打印技术的新应用场景
虚拟现实 制作简易VR眼镜 解释VR成像原理 辩论中提出技术伦理的可行性解决方案
十一、分层作业设计
活动1:生物的启示
基础作业 绘制“仿生设计图”(如蜂巢→建材) ★结构相似 ★★标注功能适配 ★★★材料创新
提升作业 撰写《仿生优化口罩方案》 ★1项改进 ★★2项+原理 ★★★实验验证
拓展作业 制作仿生流体船模并测试航速 ★完成制作 ★★数据记录 ★★★分析优化点
活动2:印刷术
基础作业 制作活字印章拓印古诗 ★完成拓印 ★★排版工整 ★★★修正错字
提升作业 对比手写/打印作业效率差异 ★记录时间 ★★分析成本 ★★★提出优化建议
拓展作业 设计“班级3D打印徽章”方案 ★草图设计 ★★结构标注 ★★★材料预算表
活动3:虚拟现实
基础作业 用VR眼镜观看月球漫步视频 ★描述体验 ★★记录2个细节 ★★★分析成像缺陷
提升作业 制作“VR安全教育”场景方案 ★1个场景 ★★交互设计 ★★★风险评估
拓展作业 辩论稿《VR能否取代实地考察》 ★1个论点 ★★2个论据 ★★★提出平衡方案
设计说明:
1.差异化实践:分层作业覆盖“模仿→改进→创造”三级能力,三星任务要求技术创新与伦理思考
2.社会联结:“科技博览会”邀请家长参与,强化学习成果的社会价值认同
此设计紧密围绕课标核心概念13,突出“设计思维”与“技术伦理”,符合五年级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可有效支撑核心素养落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