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16 11:1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青岛版·六三制
年级 五年级上册
单元名称 第1单元《光》
单元主题 光影探秘家——解密光的传播与转化
课时安排 5课时
一、单元主题
光影探秘家——解密光的传播与转化
围绕光的直线传播、反射规律、光学仪器原理及光的色散现象,引导学生探索光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单元大情景
“光影探索小队”的科技挑战
学生化身“光影探秘家”,接受任务——为科技馆设计“光影互动展区”。通过四阶段任务破解光之谜:
1.任务一:追踪光之路(《认识光》)→ 探究光的直线传播
2.任务二:光的反弹密码(《光的反射》)→ 验证反射定律
3.任务三:潜望镜工程师(《潜望镜的秘密》)→ 制作光学仪器
4.任务四:彩虹魔法师(《彩虹的秘密》)→ 解密光的色散
最终举办“光影科技展”展示成果。
三、课程标准分析
核心概念 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 3.3 声音与光的传播(3-4年级:描述光沿直线传播;5-6年级:解释反射与色散)
学段目标 (5-6年级) 5-6年级:设计实验验证光现象;用模型解释光学仪器原理;树立安全用光意识
四、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课程组成
本单元包括《认识光》《光的反射》《潜望镜的秘密》《彩虹的秘密》4课,以光的本质、传播规律与应用为主线,构建完整的“光现象”知识体系。
《认识光》核心内容为区分光源(如太阳、灯泡)与非光源(如月亮、镜子)。 实验探究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实验)。光对生活的双重影响:照明/发电(利)与光污染(弊)。关键活动为绘制光穿过纸板圆孔的路线图,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核心内容为理解反射现象(光遇到镜面改变传播方向)。理解反射的应用(汽车后视镜、医用额镜)与危害(黑板反光)。解释“后脑勺反射光进入眼睛”的光路图。用镜子模拟光的反射路径,画出光传播路线图。
《潜望镜的秘密》核心内容为了解潜望镜的结构原理(两次反射)与应用(潜水艇、战壕)。并尝试用牙膏盒、镜片制作潜望镜,调试镜片角度观察物体。
《彩虹的秘密》核心内容为理解色散现象(牛顿棱镜实验分解阳光)和彩虹成因(雨后水滴折射/反射阳光)。并尝试人造彩虹的方法(喷水雾、三棱镜)。
三课之间符合知识递进的课程逻辑关系
1.基础认知(《认识光》)→ 规律探究(《光的反射》)→ 技术应用(《潜望镜的秘密》)→ 现象拓展(《彩虹的秘密》)。
2.能力培养轴:
观察现象 → 实验验证 → 工程设计 → 解释自然奥秘。
3.核心概念贯穿:
光的传播路径(直线→反射→折射)贯穿全单元,引导学生从“光是什么”逐步深入到“光如何改变世界”。
五、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 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反射定律及色散原理
2. 解释日晷计时、反光服等生活现象
科学思维 1. 通过类比推理建立光路模型
2. 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反射实验
探究实践 1. 完成小孔成像、反射角测量、潜望镜制作、三棱镜分光实验
2. 绘制光路图并优化工程设计
态度责任 1. 认识激光危害并制定安全用光公约
2. 分析光污染对生态的影响
六、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五年级学生已知“影子形成”原理,但对光的传播路径缺乏系统认知。
2.学习难点:抽象理解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色散现象的波长概念。
3.兴趣点:动手制作光学仪器(如潜望镜)、彩虹实验。
七、活动设置
第1课 破解“光之路” 验证光沿直线传播的特性 小孔成像实验(数学:测量成像距离)
第2课 光的“反弹”实验室 探究反射角=入射角的规律 激光笔+量角器实验(美术:光路艺术画)
第3课 潜望镜设计工坊 应用反射原理解决视野问题 制作双镜面潜望镜(工程:结构稳定性测试)
第4课 彩虹制造局 解密白光由七色光组成 三棱镜分光+喷水彩虹实验(语文:创作光谱诗歌)
八、教学方法
1.情境驱动法:以“科技馆光影展”需求贯穿单元,发布分级任务卡。
2.建模探究法:用棉线模拟光路验证直线传播;激光反射实验量化角度关系。
3.工程迭代法:潜望镜制作采用“设计-测试-改进”循环(例:镜面角度偏差调整)。
九、学习方法
1.合作学习:4人小组分角色(记录员、操作员、汇报员、材料员)。
2.思维可视化:用红箭头标注光路图解释潜望镜工作原理。
3.迁移应用:课后调查汽车后视镜的曲面反射原理。
十、评价策略
(一)单元总体评价策略
过程性评价(60%) 实验记录单(30%)+小组协作表现(20%)+安全操作(10%)
终结性评价(40%) 光影展作品(潜望镜/彩虹报告)+单元测验
(二)分活动评价表
活动1:《认识光》评价表
实验操作 完成小孔成像实验,记录1组数据 准确测量3组成像距离,标注光源位置 自主发现孔洞形状对成像的影响
现象解释 口头描述“光沿直线传播” 用箭头图表示光路,解释影子成因 结合日食/月食分析直线传播原理
创新应用 列举2种光源 设计简易光源分类图 提出减少光污染的方案(如路灯遮光罩)
活动2:《光的反射》评价表
实验操作 用镜子反射光斑至目标点 测量3组入射角/反射角(误差≤5°) 验证粗糙表面漫反射现象
科学解释 说出“光会反弹” 用“入射角=反射角”解释后视镜原理 分析潜望镜双反射光路
技术应用 指出1种反射应用场景 制作简易反光警示牌 优化自行车反光条曲面设计
活动3:《潜望镜的秘密》评价表
模型制作 组装潜望镜但成像模糊 镜面夹角45°±2°,清晰成像 添加伸缩管调节视野范围
原理分析 指出“用了镜子” 标注光路转折路径(两次反射) 计算光线总偏转角度(180°)
问题解决 发现镜面污渍影响成像 清洁镜面并测试改进效果 设计防尘镜片卡槽
活动4:《彩虹的秘密》评价表
实验探究 用三棱镜获得彩色光带 记录七色光顺序并解释色散 对比彩虹与霓虹的光路差异
现象解释 说出“彩虹是阳光被水滴分开” 用折射原理解释彩虹弧形成因 结合波长说明红光在外、紫光在内
艺术融合 画出彩虹七色 创作光谱主题短诗(3行) 设计“彩虹成因”科普海报(图文结合)
十一、分层作业设计
活动1:《认识光》分层作业设计及评价标准
基础作业 画树影变化光路图(早晚各1次) ★:画出影子方向; ★★:标注太阳高度角; ★★★:分析影长与太阳高度关系
提升作业 纸箱日晷制作与计时测试 ★:能指示时间; ★★:误差<15分钟; ★★★:优化晷针角度提升精度
拓展作业 科幻短文《如果世界没有光》(300字) ★:描述3种影响; ★★:融入光传播原理; ★★★:提出人造光源替代方案
活动2:《光的反射》分层作业设计及评价标准
基础作业 标注教室反光物体(至少3处) ★:找出物体; ★★:分类镜面/漫反射; ★★★:解释反光原理
提升作业 设计汽车后视镜改进方案(草图+说明) ★:提出1点改进; ★★:标注反射角度; ★★★:用曲面反射原理扩大视野
拓展作业 拍摄“光的反射”现象集(5张照片+注解) ★:拍摄清晰; ★★:科学描述现象; ★★★:分析反射类型
活动3:《潜望镜的秘密》作业
基础作业 绘制潜望镜光路转折图(标注反射点) ★:画出光路; ★★:标注45°夹角; ★★★:计算光线总偏转角(180°)
提升作业 用吸管+镜片制作微型潜望镜(≤15cm) ★:看到上方物体; ★★:成像清晰无变形; ★★★:可调节视角
拓展作业 设计“管道检修潜望镜”(解决转角盲区) ★:草图设计; ★★:标注镜片位置; ★★★:测试报告+改进方案
活动4:《彩虹的秘密》作业
基础作业 列出彩虹出现的3个条件(光照/水滴/角度) ★:正确列举; ★★:实验验证(喷水雾); ★★★:用折射原理解释条件成因
提升作业 对比彩虹与霓虹的光路图(标注颜色顺序) ★:画出单彩虹; ★★:双光路对比; ★★★:用波长解释颜色顺序差异
拓展作业 创作“光谱”主题七行诗(每行一种颜色) ★:符合行数; ★★:融入科学词汇(如折射); ★★★:押韵且传递科学内涵
分层作业设计说明
1.评价进阶性:
(1)★级:聚焦基础技能(如实验操作、现象描述
(2)★★级:强调原理应用(如光路分析、改进设计)
(3)★★★级:鼓励创新突破(如优化方案、跨学科创作)
2.作业分层逻辑:
(1)基础作业:巩固课堂知识(光路图、条件列举)
(2)提升作业:迁移解决实际问题(日晷计时、潜望镜制作)
(3)拓展作业:跨学科整合与创造(科幻写作、光谱诗歌)
3.核心素养覆盖:
(1)科学思维(分析影长变化)
(2)探究实践(制作测试潜望镜)
(3)态度责任(光污染解决方案)
(4)审美创造(光谱诗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