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度江苏省宿迁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年度江苏省宿迁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5 22:0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江苏省宿迁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历史试题
2025.0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陶寺遗址先后发现了空前规模的城址、气势恢宏的宫墙、布局规整的墓地、观象台和成组成套的礼器;城内布局有序,功能分区明显,宫殿区、贵族居住区、居民区、祭祀区、仓储区、手工作坊区等一应俱全。这些发现说明(  )
A.奴隶制度开始形成 B.早期国家形态初现
C.社会治理体系完善 D.即将跨入阶级社会
2.据表1推断,汉初政府意在(  )
表1汉初农民赋税负担状况
家庭粮食 赋税负担(石) 赋税支出
总收入(石) 田亩税 人头税 更赋(纳钱代役) 总计 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
100 3—4 <4 <6 约13 13%
A.落实重农抑商政策 B.注重保护农业生产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探索赋税制度建设
3.西晋人鲁褒在《钱神论》中写到:“钱,无德而尊,无势而热,排金门而入紫阁。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这些描述说明(  )
A.商人地位提升 B.阶级矛盾激化 C.士族特权丧失 D.道德观念败坏
4.宋代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日常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入商业领域,原来的奢侈品贩运性商业逐渐向居民日用品为主的规模型商业转变。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海外市场规模扩大 B.南方成为经济中心
C.农耕文明高度发达 D.平民社会已经到来
5.乾隆时编纂的《四库全书》几乎囊括了清中叶以前所有重要的文献典籍,但在修书的同时,清政府也对搜集到的典籍进行了删消与篡改。这一做法旨在(  )
A.传承中华文化 B.促进文化认同 C.推动学术自由 D.强化思想控制
6.梁启超在评价洋务运动时说,学堂将洋务确定为主要宗旨后,就把教授传统文化当做敷衍了事的表面文章,聘请的教师多是迂腐文人,设置的课程也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诵读经典,因此,学生们也认为这种传统学问的教育毫无用处。据此推断,梁启超(  )
A.力主中西并重融会贯通 B.倡导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主张继承传统文化精华 D.认为洋务运动并无建树
7.在1905年的全国性大规模抵制美货运动中,苏州商人代表说:“夫中国为二千余年之老大专制,无论内政外交,向任执事独断独行,国民纤介不得预闻……此次抵制禁约,是我四百兆同胞干预外交之第一起点。”这说明(  )
A.清末新政促进国民思想解放 B.商人注重创新反帝运动形式
C.内外形势助推国民外交兴起 D.清朝统治遭到群众运动冲击
8.图1可用于研究民国时期的(  )
图1脚踏车执照存根
A.经济发展水平 B.战时物资调配 C.户籍管理制度 D.基层社会治理
9.1950年,国务院颁布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依据该方案,国家设立了一批民族院校,其办学方针着重强调“以培养政治干部为主,培养专业技术干部为辅”。这一举措旨在(  )
A.巩固新生人民政权 B.提升边疆地区工业水平
C.促进边疆科技发展 D.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10.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中国在国防科技、基础设施和农业领域取得多项重大突破。表2中的成就得益于(  )
表2: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部分代表性成就
时间 成就 领域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国防科技
1968年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基础设施
1970年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 航天科技
1973年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农业科技
A.一五计划后的苏联援助 B.自力更生方针下的技术突破
C.三线建设推动工业整合 D.中美关系缓和后的技术合作
11.公元127年,埃及行省总督颁布敕令,要求各城市须及时将本地人口与财产的档案文书上交到亚历山大城的两个档案库保存,同时需上报给罗马的“国家金库”和“元首金库”。这一敕令有利于(  )
A.强化罗马帝国中央集权 B.增强地方财政自主权力·
C.促进埃及地区文化融合 D.提高行省民众生活水平
12.1508年,法国人勒费弗尔指出,罗马教廷指定的拉丁文译本已使《圣经》面目全非,
因此需要还《圣经》以本来面目。随后,勒费弗尔先后翻译、出版了《圣经》和《保罗书信》的拉丁文新译本,并在国王姐姐玛格丽特的支持下发动了宗教改革。由此推断,法国的宗教改革(  )
A.继承了路德的改革精神 B.缔造了现代法国
C.显现了鲜明的本土特征 D.推动了法语普及
13.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指出:“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到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这一论述源于(  )
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 B.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C.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D.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4.1930年国际卫生展览会在德国进行,苏联展馆的留言册有这样的评价:“展览与卫生无关,都是世界革命的宣传”,“不要忘记苏联人民在商店门口拿着食品票排队数小时”。这些留言反映了苏联(  )
A.市场化改革失利,人民生活艰难 B.忽视展会主题,重在政治宣传
C.工业化进程缓慢,商品供应不足 D.国际形象受损,苏德矛盾尖锐
15.导致表3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表3美国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变化
1950年 1995年 2012年
第一产业 6% 2% 1.2%
第二产业 36% 27% 21.9%
第三产业 58% 71% 76.9%
A.国家干预的强化 B.全球化进程加快
C.科技革命的进行 D.消费结构的升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第16题15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3分。
16.(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初时期中华文明盛况空前,中印政府间的交往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印度方面派遣许多使者来华,唐政府也派出很多使者到印度去。《新唐书》中还记载了广州通南天竺和西天竺的航程和日期,印度商人来华经商做生意,带来了印度的香料、毛织品、宝石、药材、服饰、琉璃、天竺桂、宗教器物等。玄奘、义净等高僧是西行求法的代表。贞观年间,李仪表、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印度时,将译成梵文的老子《道德经》送给东天竺迦摩缕波国童子王。唐代名僧义净在印度期间,常用中药为人治病,还曾用苦参汤和茶自疗,约写于公元前3世纪的《脉经》传播到印度。唐代音乐吸收了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等来自印度等国的音乐。中国瓷器曾大量传入印度,至今在印度的许多博物馆里都收藏有中国古代瓷器。如今,中印两国因政治、经济、民族、地域等的不同而有了文化的差异,但在相互的对话中实现双方的融合与进步,促进人类文化的进一步兴盛和繁荣。
——摘编自王韵《唐初中印经济文化交流述略》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初中印交往达到崭新阶段的原因及其特点。(10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初中印交往的影响。(5分)
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要贡献,西方社会几乎从未给予过客观公正的评价,中国抗战被排除在欧美二战史主体叙事之外。即便对中国战场有所提及,对他们而言,中国在战争中“扮演的角色微不足道,且是心意不决、贪污腐败的盟友,对最终消灭日本法西斯贡献不大”。更有甚者,某些学者公然无视历史、颠倒黑白,将英美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惨败归咎为“上了中国人低估日本战争能力的当”,称“中国战场简直是日本军队的练兵场,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借以积聚与西方抗争的实力的地方”。
——耿志《关于中国抗战的历史修正主义应当终结》
材料二
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国作战,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行动,制约和打乱了日本法西斯和德意法西斯战略配合的企图。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9.4)
(1)据材料一,概括西方社会关于中国抗战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6分)
(2)归纳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中国抗战相关史实予以说明。(8分)
18.(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3年,江苏省生产总值2550亿元,比上年增长18.5%,提前七年实现第二个翻番。全省共成立有限责任公司600家,股份有限公司104家,其中有6家公司的股票已在上海、深圳上市,同时积极实施外向开拓战略,以培育外向型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99.34%,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资金利税率为10.58%,提高0.5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工业增加值计算)比上年提高44.83%。全省棉花收购价格得到大幅度提升,放开和调整了煤、电、油等一批基础产品价格;全省物资供应中,计划分配部分比重约占10%左右;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属于中央和省控制管理的部分占10%左右。
——摘编自江苏省政府研究室《1993年江苏经济发展报告》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以“1993年江苏经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自拟论题,表述成文,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19.(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的欧洲“均势”政策并不是自身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力量平衡,而是在确立自身优势地位的基础之上,使大陆国家之间相互均衡,彼此掣肘,从而让英国永葆优势。岛国环境对英国施行均势政策影响巨大,英国的民族精神中有很强的孤独情节,体现在与欧洲大陆的关系上:在每次均势战争之后,英国势力和注意力会很快回缩到本岛。均势政策的功能之一就是促使欧洲出现多级稳定的状态,这样英国就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和更优越的条件去开展与大陆和海外的贸易。
——摘编自陈翔《英国欧陆均势政策的原因探析》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末,英国一方面丧失了“世界工厂”的世界工业垄断地位,作为“光荣孤立”与欧洲“均势”政策的经济基础已不复存在;另一方面又面对俄国在东方、德国在西方的咄咄逼人的严峻挑战。1904年和1907年分别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三国协约”的形成表明英国的对外政策有了重大的调整。一战后,英国又扶德抑法,拒绝和法国结盟,纵容德国侵略扩张,极力将祸水东引苏联,表明英国仍在推行以“均势”为原则的大陆政策。
——摘编自姚同庆《英国的“大陆均势”和“光荣孤立”政策》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推行欧洲“均势”政策的原因及根本目的。(7分)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对欧洲“均势”政策进行的两次调整,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两次调整的共性因素。(6分)
2024—2025学年度江苏省宿迁市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C D A C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A B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第16题15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3分,第19题13分。
16.【答案】(15分)
(1) 原因:唐朝国力强盛(1分);交通通畅(1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1分);佛教传播需求的推动(1分);中印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1分)。(共5分)
特点: 政府主导(1分)民间互动(1分); 双向输出(1分); 海陆并重(1分);贸易路线多样(1分); 交流领域广泛(1分);商品种类丰富(1分)。(任答其中5点5分)
(2)影响:促进中印商品流通或贸易往来(1分);有利于双方 技术互鉴(1分);推动中印 文化交流(1分);有利于推动 政治互信(1分);提升唐朝国际影响力(1分);为后世中印交流借鉴(1分);有利于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分)(任答其中5点5分)
17.【答案】(14分)
(1)否认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2分)
原因: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形象;受近代西方中心观影响;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的失败表现;受冷战的影响;二战史研究长期由西方主导。(任答其中4点4分)
(2)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2分)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有力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分)
说明:中国抗战时间长(2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结合,牵制日本绝大部分兵力(2分);中国远征军有力支援盟军(1分);国际认可(如《开罗宣言》等)(1分);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1分)等。(任答其中5点5分)
18.【答案】
(13分)评分参考
论题 围绕1993年江苏经济发展的原因、表现、成就 2分
正文 1978至1993年间,重大历史事件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南方谈话、十四大的相关决策及评价,江苏省的探索及决策等 任选3点(1点1分,2点3分,3点及以上5分)
对材料中信息的提炼与简要分析,如经营方式(股份制)、外向型战略、收购机制、价格调整、市场化探索、农业工业改革措施等 任选3点(1点1分,2点3分,3点及以上5分)
格式 表述符合成文格式、论述完整、字数不得过少,总结合理 1分
示例
1993年江苏经济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行(2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开始。1992年,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开放进入深化阶段。江苏省顺应改革推出新措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5分)
全省生产总值的提升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番,说明江苏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股份制改革,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并激发市场活力,说明江苏走在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前列。价格体制改革减少了政府对价格的直接干预,为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奠基。外资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5分)
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1993年江苏经济发展充分证明:坚持市场化改革,才能实现国家富强与人民幸福。(1分)
19.【答案】(13分)
(1)原因:英国自身处于优势地位(1分);岛国地理环境的影响(1分);英国民族精神中的孤独情节(1分);欧洲大陆稳定有利于英国海陆贸易顺利开展(1分);欧洲大陆大国间的争霸战争频繁(1分)。(共5分)
根本目的:维护英国的国家利益(霸权)。(2分)
(2)19世纪末放弃;一战后再度推行。(2分)
英国国力下降(丧失了“世界工厂”地位)(1分);面临新兴大国的挑战(1分);寻求新盟友制衡竞争对手的需要(1分);维护英国国家安全的需要(1分)。(共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