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城区南洋中学高二年级期中 考试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盐城市城区南洋中学高二年级期中 考试语文试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1-09 13:07:00

文档简介

高二语文试卷答题纸
1-11题(33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选项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3分)

⑵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3分)
⑶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3分)

13.(8分)
(1)
(4分)
(2)
(4分)
14. ( 8分 )
(1) , 。
(2) , 。
(3) , 。
(4) , 。
15. (4分)

16. (6分)

17. (6分)

18. (6分)

19. (4分)
20. (3分)
21. (3分)
22.(70分)
见反面













800



高 二 语 文 试 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33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滑稽(jī)   慰藉(jí)   胚胎(pēi)   栖息(qī)   
B.喋血(dié)   狭隘(yì)   惩创(chuāng)  愠怒(yùn)   
C.股肱(gōng)   殷红(yān)  曩者(náng)   强颜(qiǎng)   
D.辅拂(bì)   弑君(shì)  缧绁(léi)   浸渍(z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临摹? ? 度假? ? 作客他乡?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荫庇? ? 频律? ? 涣然冰释? ? 鞠躬尽悴,死而后已
C.磋商? ? 寂寥? ? 要言不繁? ?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协迫? ? 邂逅? ? 珠联璧合?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今天,江西、湖南一带烈日炎炎,紫外线辐射强烈,大家最好不要外出,在家休养生息。
B.极端个人主义者总以为人都是为自己的,在他们心目中,那些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行为是不堪设想的。
C.我默念了一下射击要领,下定决心,”砰”地打响第一枪,眼睛情不自禁地眨了二下,身体也随之一震。
D.几十年来,我们兄弟姐妹的事总是按下葫芦又起瓢,让母亲直到晚年还有操不完的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丰富和提高了山水诗的表现技巧,对诗歌发展做出了贡献。
B.为确保大熊猫入港随俗,科研人员专门安排它们接受语言训练,提升普通话、广东话和英语能力,为在香港定居做好准备。
C.许多投资者不了解证券投资和基金产品的风险,没有区别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的差异,贸然进行证券和基金投资。
D.作为古海岸与湿地同处一地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海是京津唐地带极其难得的一片绿洲,被誉为天津滨海地区既大又美的花园。
二、阅读下文,完成5-8题。(12分,每小题3分)
加密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现有的各种密码,没有哪种是解不开的。现在常用的标准加密方式是用一串随机数字对信息进行编码。比如,用数字串“5、1、19、20”来加密英文单词“east”(四个数字分别表示单词中四个字母在英文字母表中的位置)。这种加密方案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从数学上来讲,只要掌握了恰当的方法,任何密码都是可以被破译的。更糟糕的是,这种密码在被窃听破解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合法用户无法察觉,还会继续使用同一个地址储存重要信息,损失就会更大。
就是最安全的公钥密码系统,一旦遇上量子计算机,也形同虚设。须臾之间量子计算机便能破译这种密钥。要是用量子密钥来加密信息,那就连量子计算机也只能望“密”兴叹了。量子密码术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加密方法,是密码编制人员追求的最高境界。主要是利用两种不同状态的快速光脉冲(光子)以无法破译的密码来传输信息。任何想测算和破译密钥的人,都会因改变量子状态而得到无意义的信息,而信息合法接受者也可以从量子态的改变而知道密钥曾被截获过。单量子态有两个特殊的脾气,使它能“守口如瓶”:一是根据量子不可克隆原理,未知的量子态不能被精确复制,所以人们不能像复制钥匙一样复制量子态;二是由于量子不确定性原理,任何试图对它“不轨”的举动,都会毁坏套在信息上的量子密钥“信封”,使盗贼自暴形迹。从理论上来说,用量子密码加密的通信不可能被窃取,安全程度极高。
假设黑客入侵网络,黑客必须用一个特殊的接收设施从一连串的量子中“吸”出一个来获取信息,但这样一来,发出量子密码的一方立即就会发现量子流中出现了空格。为了避免被发现,一般黑客会再发射一个量子来填补这个空格。但是,由于“量子密码”是采用量子的极化方式(波的运动方向)来编排密码的,而根据量子学原理,要同时检测出量子的4种极化方式,几乎毫无可能。黑客填补进去的量子只能是根据自己的猜测随便发射的——这样,这个“不合群”的量子很快就会被发现,从而防止信息被窃取。
华东师大研制的量子保密通信样机由一对身高1.2米的“情侣”组成:发送信息的叫“爱丽斯”,接受信息的叫“鲍勃”。且看这对“情侣”如何使用量子密钥互通“保密情书”。首先,爱丽斯发出一串单光子的脉冲序列。通过长达50千米的光纤,鲍勃接收到了这串“爱的信号”。然后,根据量子们的完整情况,鲍勃会判断是否有“第三者”想“插足”。如果一切正常,这对“情侣”就同时获得一串密钥。现在,爱丽斯用量子密钥把情书“上锁”,通过公共信道发送给鲍勃。量子密钥采用完全无章可循的真随机数,而且密钥长度等于书信长度。这串密钥就像魔术师一样,对情书施展障眼术,使得它在旁人看来只是一群纷乱的麻点。当鲍勃用密钥打开“量子锁”,情书内容才真相大白——原来是爱丽斯的玉照!在密钥的传输过程中,任何对密钥的偷窥和复制都会被鲍勃识破。而且为确保安全,这串密钥在新的情书传递中将不再被使用,故而量子密钥也称为“一次性便笺”密钥。
5.下列对“量子密码术”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主要利用两种不同状态的快速光脉冲传输信息,是与标准机密的方式不同的加密方法。
B.是根据量子学原理,采用量子的极化方式来编排密码的加密方法。
C.是利用单量子态不能被复制以及不确定性原理而采用的密码加密方法。
D.是黑客几乎无法破译并且一旦入侵就会自动被发现的加密方法。
6.下列对“量子密钥也称为‘一次性便笺’密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和一般加密系统相比,量子密钥在被偷窥和复制时,会留下痕迹,从而能被接受信息者识破。
B.对于某个文件来说,它的量子密钥只能打开它的“量子锁”,其他的文件还得有另外的量子密钥。
C.先发出一串单光子的脉冲序列,获得量子密钥,再加密传输文件,是为了确保文件不被窃取。
D.量子密钥采用完全无章可循的真随机数,对文件施展障眼术,“第三者”根本无法“插足”。
7.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用随机数字对信息进行编码,从数学上来讲,任何密码都是可以被破译的,而且还不会留下痕迹,用户无法察觉。
B.量子计算机能破译公钥密码系统,但不能破译量子密码系统,因为量子密码本身就不可能被破译。
C.黑客必须用一个特殊的接收设施来获取信息,但这样一来量子流中就会出现空格,所以黑客要精确计算,补进一个合群的量子,但还是不可能破译密码。
D.华东师大的研究表明,量子保密比一般加密要复杂,特别是密钥长度等于书信长度,这会让信息接受者也可能无法接受信息。
8.根据原文所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量子密钥的保密性极强,可广泛用于军事等需要极度保密的领域。
B.如果不采用量子密钥加密,那么爱丽斯的玉照就有可能被其他用户阅览。
C.量子密钥能让试图窃取者留下痕迹,据此就可以破译到窃取者的地址。
D.量子密钥加密技术一旦被恐怖分子掌握,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1题。(9分,每小题3分)?
?义 田 记
[宋] 钱公辅??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馀而无穷。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
??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日:“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馀人。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今观文正之义田,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 呜呼!世之居三公位,享万钟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也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为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操壶瓢为沟中瘠①者,又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
?? 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其世云。????????
【注释】??①沟中瘠:指饿死在沟渠中。瘠,通“胔”,没有完全腐烂的尸体。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嫁娶婚葬皆有赡 赡:补贴,供养
?? B.而力未逮者二十年 逮:及,达到
?? C.声色之多,妻孥之富 富:富有
?? D.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       负:背靠着,这里有“靠近”意
10.下列各组句子里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②是皆公之罪人也
B.①今观文正之义田,贤于平仲 ?②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
C.①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D.①则齐国其庶几乎 ②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
11.全都能体现作者“高其(范文正公)义”的一组是
屏而家居俟代者,与焉。
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
③ 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④ 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
⑤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
⑥ 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而已。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
第Ⅱ卷(共127分)
四、(25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⑵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

⑶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

1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1)(2)两题。(8分)
三月晦日送客
唐·崔橹
野酌乱无巡,送君兼送春。
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
??????(1)清人徐增评价这首诗“作诗用意用字,须要一时兴会凑泊得好,此作虽浅,然却有致”,一、二两句中你认为哪个字“兴会凑泊得好”?(4分)
??????
??????(2)作者的感情在三、四句中发生了变化,变化中又流露出另外一种感情,增加了感情的浓度。试作具体分析。(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外无期功强劲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 。(李密《陈情表》)
(2)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3)碧云天,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北雁南飞。(王实甫《西厢记》)
(4)亦欲以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9题。 (22分)
焰火的变奏? ?? ?? ?? ???赵丽宏
? ?? ?夜晚,没有风,湖水平静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夜空;在水天相接处,夜空和湖泊构成一个轴对称的浩瀚画面。
? ?? ?湖畔积聚着数不清的人。音乐响起,仿佛是从湖水里飘旋而出,在空旷的湖面回荡。紧随着音乐,湖天之间突然蹿出一道道光点,犹如活泼的蝌蚪,从湖水深处向深邃的夜空腾游;也像犀利的鸣镝,从空中呼啸着飞入湖底。只不过瞬间的工夫,这些蝌蚪和鸣镝便轰然炸裂,变成一朵朵巨大的彩色花朵,它们随风飘动变幻,继续着火焰在夜空里演出的奇妙童话。二天上发生的所有一切,无一遗漏,都同时倒映在护理……
? ?? ?如果你的想象力不贫乏,那么,在这些千变万化的焰火里,可以联想起大地上所有的奇花异卉,可以联想起一年四季中大自然的美妙风景;当然也会联想起和焰火有关的的往事,回忆起和焰火有关的一些难忘瞬间。
? ?? ?天上的烟花像什么?在听到有人这样发问时,除了那些美好的回忆,我的脑海中竟出现了一些和此时气氛毫不相干的景象。那是战争中的夜景:枪弹和炮弹在夜空中划出耀眼的弧线,随之而来的,是爆炸,是火光,是惊悸的呼喊和痛苦的呻吟。
? ?? ?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人,都有这类恐怖的记忆:飞机在天空中隆隆飞过,炸弹从天而降,如飞蝗,如黑鹅,成群成片,大地摇撼,火光四起,城市仿佛在地震中颤抖。“地震”之后,空中依然白云蓝天,但人间已是惨象遍地:火焰里血肉横飞,到处可以看到死者的鲜血和肢体,连树枝和电线上也挂着血淋淋的生命碎片……更凄惨的是失去亲人的哀痛景象:在被炸毁的火车站的站台上,一个未谙世事的孩子,坐在死去的母亲身边,惊惶无措地放声大哭;那个孩子的身边,也使烟和火……
? ?? ?这样的恶梦,和眼下舒展在湖天之间的美妙焰火,没有任何关系。然而,我却无法驱散火光中生发的遥远苦痛的联想。
? ?? ?炮火与焰火,都是火药爆炸产生的光芒,两者的目的和效果却是天差地别。炮火,是为进攻,为征服,为反坑,为破环,为杀戮,是人间最可怕最惨烈的景象,是战争、灾难和死亡的象征;焰火,是为庆祝,为团圆,为展示和平的欢乐,为表现人间的繁华和喜悦。同样是火花,同样是爆炸,两者所展示的,却是人类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
? ?? ?在满天满湖绚烂的焰火中,我默默地为人类的和平祈祷。但愿有这样一天,人间本来用着准备战争的火药,都被改做成了烟花,在一个全人类共庆的夜晚,让象征和平团圆的火焰之花开满地球的上空,万紫千红,此起彼伏。
? ?? ?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
15、作者写象征喜庆的焰火,为什么要从平静的湖水写起?(4分)
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6、为什么作者一方面说战争的“噩梦”与眼下的美妙火焰没有关系,另一方面又说自己无法驱散“遥远苦痛的联想”?(6分)
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7、本文是怎样谋篇布局的?结合原文简要回答。(6分)
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收束全文,请对此简要赏析。(6分)
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语言运用(10分)
19.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九篇交流论文的题目,推断出“浙江省第四届名校长论坛”的主题。(不超15字)(4分)
《打造强势品牌学校》《校不在老,有特色才行》《以特色学科建设为突破口创建特色学校》《创特色?树品牌?促发展》《办学特色与特色办学》《学校特色教育及其支点》《实施品牌战略,培养国际人才》《以新的教学理念创学校质量品牌》《特色就是品牌,品牌就是资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根据下面的示例,请另选一组事物,运用联想和对比,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某种认识(不拘泥于句式,40字以内)。(3分)
示例:鲜花虽然娇艳,但经不起风吹雨打;小草看似寻常,却更能承受酷暑严寒。
? 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2字)。(3分)
卫生部4月30日发出公告,决定撤销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同时将在疾病预防控制局成立口腔卫生处,负责全国牙病防治管理工作。
据介绍,全国牙防组是1988年经卫生部批准成立的牙病防治组织。牙防组自成立以来,在改善大众口腔健康状况、提高群众自我口腔保健水平、监测口腔疾病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公告指出,随着近年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不断强化和行业民间组织的快速发展,牙防组已难以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卫生部决定予以撤销。牙防组撤销后,原承担的工作由卫生部统一安排,群众性牙病预防保健技术工作和有关事务性管理工作,将以委托形式交专业社团或机构承担。
标题:? ?? ?? ?? ?? ?? ?? ?? ?? ???
七、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70分)
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
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高二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C (A项中“慰藉”应读作:jiè B项中“狭隘”应读作ài D项中“浸渍”应读作zì)
2. A (B项,“频律”应为“频率”,“鞠躬尽悴”应为“鞠躬尽瘁” C项,“要言不繁”应为“要言不烦”。 D项,“协迫”应为“胁迫”。)
3.D (A“休养生息”是指在国家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发展生产,恢复元气 B“不堪设想”是指事情会发展到很坏或很危险的地步 C“情不自禁”是指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4. D (A项,“王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造的”是“意境”的定语,句子主干为:“意境丰富和提高了表现技巧,做出贡献。”主宾搭配不当。把“努力创造的”中的“的”改为“了”即可。 B项,缺宾语。在“提升”后面加“它们”,在“为在香港定居做好准备”中的“为”的后面加“其”。C项,“股票和基金产品与储蓄、债券”等并列概念之间关系不清晰明确。
二、(12分,每小题3分)
5.B( 解说概念的本质特征 )
6.D(可以“插足”)
7. B( A项,少前提“只要掌握了恰当方法”; C项,“所以”后的结论不可能成立; D项,“让信息接受者也可能无法接受信息”此说法文中没有提到。)
8.C( 无法推知窃取者的地址 )
三、(9分,每小题3分)
9. C “富”意为“多”
10.A两句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译为“的”。 ( B项:前一句中的“于”字表比较,译为“比”;后一句中的“于”字是介词,译为“在”。 C项:前者表并列,可以译为“又”,后者表假设,可以译为“如果”; D项:前一句中的“其”表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大概”;后一句中的“其”是指示代词,译为“那些”。)
11.C ( ②是晏子之仁有等级 ⑥是说卿、大夫、士,他们享受着公家的供给,奉养优厚,都不过是供自己一人享受罢 )
四、(共23分)
12.(9分,每小题3分)
⑴生平喜欢用财物助人,选择那些亲近而贫穷、疏远而贤良的人,都给以救济。(加点处各1分)
⑵他虽然官位高、俸禄厚,但是贫穷一生;他死的时候,连殡殓的衣服也没有(加点词各1分)
⑶亲爱亲族,因而能够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能够爱惜万物。”晏子是接近这一点的。(“亲爱”“仁爱”“爱惜”三个词翻译准确1分,“因而”1分,“接近”1分)
13.(8分)(1)作者运用“兼”字,把送客与送春的难舍难分的双重惆怅自然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以伤春之情强化了离别之情)(2分);“兼”字,看起来很平白,却很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揣摩、玩味),从而把惜别、惋惜、怅惘之情表现得浓烈而深挚(2分))。
( 或:(4分)“乱”字,表明主客都很随意尽兴,知己朋友依依难舍,频频举杯,殷勤相劝(2分);“乱”字看起来很显露,却很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揣摩、玩味),从而把惜别之情表现得浓烈而深挚(2分))。
????????(2)(4分)作者在三四句中抒发了一种期盼之情,惜别之时,已约相会之期,足见情真意切(2分);春天即将逝去,与客人分手在即,作者却又盼望来年“春”“人”俱归(2分);期盼之情中又流露出一种挽留之情(2分)。(三点,答对两点即得4分)
14. ( 8分 )
(1)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2)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3)黄花地,西风紧。
(4)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五、(22分)
15. (4分)以“静”衬“动”,反衬了随后施放焰火的热闹;(2分)湖水的平静又与焰火的热闹相结合,共同表达了对世界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肯定。(2分)
16. (6分)炮火是战争、灾难和死亡的象征,焰火是和平、欢乐、繁华的象征;(2分)它们分别指向人类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2分)作者说自己无法驱散“遥远苦痛的联想”意在提醒我们:在享受今天幸福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苦难的历史。(2分)
17. (6分)从空间上,夜空与湖泊两相映衬;(3分) 从时间上,现在与过去交织与碰撞。(3分)
18. (6分)作者以这个反问句单设一段,卒章显志。(2分)“这样的烟花”不仅有形状、颜色与光亮的美丽,更是和平团圆的象征。(2分)这个反问句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思考。(2分)
六、( 10分)
19. (4分)树立品牌意识,办好特色学校。(“品牌”2分,“特色”2分)
20. (3分)略 (一对例子之间没有对比的,最多给2分)
21.(3分) 卫生部撤销全国牙防组(或:全国牙防组被卫生部撤销)
七、(70分)
作文参照高考阅卷标准。文体不规范者,最高不超过45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范文正公,苏州人。生平喜欢以财物助人,选择那些亲近而贫穷、疏远而贤良的人,都给以救济。当他显贵的时候,买了靠近城市而且常年丰收的田约千亩,叫做义田,用来供养、救济全族的人。使他们天天有饭吃,年年有衣穿;嫁娶丧葬,都有供养、补贴。选择同族中年长而又贤明的人管理这件事,按一定时间共同结算收支账目。每天供给吃的,每人一升米;每年供给穿的,每人一匹绢绸。嫁女的给五十千钱;再嫁的给三十千钱;娶妻的给三十千钱,再娶的给十五千钱。葬的跟再嫁的补贴数目一样,葬小孩的给十千钱。族人聚居在一起接受供给的共九十人,从每年的收入中,供给稻谷八百斛。用千亩田的收入,供给聚居的族人,绰绰有余,并且没有穷尽的时候。退职回家的等待缺额的人,可以享受供给;出去做官的,便停止供给。这就是他举办义田的大概情况。
起初,范文正公尚未显贵的时候,就曾有志举办义田,由于力量达不到,耽搁了二十年。后来,他做了陕西路的大帅,接着参与了国家的大政,于是才有俸禄赏赐的收入,实现了自己的志愿。他死了以后,后世的子孙继续他办义田的事业,继承他好施舍的遗志,就像他活着的时候一样。他虽然官位高俸禄厚,但是贫穷一生;他死的时候,连殡殓的衣服也没有,子女没有钱给他办理丧事;他只是把布施穷人和养活族人的义举,传给子孙罢了。
从前,晏平仲坐的是破败的车辆,驾的是瘦弱的马匹。陈桓子说:“你这是隐藏君上给予的赏赐啊!”晏子说:“我自从显贵到现在,父亲这一族人,出外没有不乘坐车辆的;母亲这一族人没有不丰衣足食的;妻子这一族人,没有挨冻受饿的;齐国等着我救济生火做饭的士人,有三百多人。这样算是隐藏君上的赏赐呢,还是彰明君上的赏赐呢?”于是齐侯拿起晏子的酒杯,罚桓子喝酒。我曾经仰慕晏子的好仁,齐侯的知贤,以及桓子的服义。又爱晏子的仁爱有等级,说话有次第:先是父族,次是母族,再次是妻族,然后才说到疏远而贤良的人。孟子说:“亲爱亲族,因而能够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能够爱惜万物。”晏子是接近这一点的。现在看范文正公设置义田的办法,比晏子高明;他规划得很远,似乎还要胜过晏子。
唉,世上久居三公爵位,享受万钟俸禄的人,他们官府宅第的雄伟,车辆服饰的华丽,声色女乐的繁盛,妻室子女众多,都不过是供自己一人享受罢了;但同族的人连他的门也不能进,难道少吗?何况是疏远的贤人呢?三公爵位之下是卿、大夫、士,他们享受着公家的供给,奉养优厚,都不过是供自己一人享受罢了;而同族的人,拿着壶瓢讨饭,以至饿死在沟渠中,又难道少吗?何况是对于其他的人呢?这些人都是文正公的罪人啊!
文正公的忠义满朝廷,事业的成就满边疆,功名满天下,后世一定有史官来书写他,我可以不必记述了。只是推崇它的义举,因而把他写下来,以便在世上流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