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物的特征》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物的特征》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16 13:2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青岛版·六三制
年级 四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 第5单元《生物的特征》
单元主题 生命的密码——探索生物的特征
课时安排 4课时
一、单元主题
“生命的密码——探索生物的特征”
围绕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共同特征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展开探究,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
二、单元情景
“生物侦探社”
学生化身“生物小侦探”,接受任务——调查校园内的生物与非生物,破解生物的特征密码,最终制作《校园生物图鉴》并举办“生命奥秘展览会”。
课标分析
(一)核心概念(《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
1.核心概念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5.1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5.2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分类)。
2.核心概念7: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7.1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二)学段目标(3~4年级):
1.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特征,描述生物的共同特征(如需要营养、能繁殖等)。
2.通过观察、实验验证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四、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第16课《养蚕》、第17课《动物的“家”》、第18课《生物和非生物》三课组成,围绕“生物的特征”主题展开探究。
第16课《养蚕》 通过养蚕实践活动,观察蚕的生命周期(卵→幼虫→蛹→成虫),记录蚕的生长变化(如蜕皮、吐丝结茧)。 探究蚕的生存需求(适宜温度、湿度、清洁环境)及蚕丝的经济价值(丝绸制品)。渗透“生命延续”观念,引导学生理解动物繁殖方式(卵生)及珍爱生命的意识。
第17课《动物的“家”》 观察动物依赖植物筑巢或作为庇护所的实例(如喜鹊在树杈搭窝、燕子筑巢屋檐下、鼹鼠打洞)。 分析动物“家”的结构与环境适应性(如水禽利用水草筑浮巢、昆虫以枯叶为庇护所)。 理解动植物相互依存关系(如大树为啄木鸟提供栖息地)。
第18课《生物和非生物》 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特征(如生物需要营养、能生长繁殖、对刺激有反应)。 通过实例对比(小草vs石头、小狗vs玩具熊),归纳生物的共同属性(动物、植物、微生物)。 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相互作用(如池塘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的依存关系)。
本单元三课以“生命特征—环境适应—本质属性”为主线,形成递进式认知框架:《养蚕》聚焦生物个体的生命周期,通过实践建立对“生长繁殖”的直观理解;《动物的“家”》延伸至生物与环境的互动,揭示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的适应性行为;《生物和非生物》升华至生物的本质属性,通过对比归纳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差异。
五、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①知道生物的共同特征(如需要营养、能繁殖)。 ②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科学思维 通过对比分析归纳生物的特征。
探究实践 设计实验验证植物生长条件(如“无光环境对豆苗的影响”)。
态度责任 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六、学情分析
1.年龄特点: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但对微生物等抽象概念理解较难。
2.认知基础:已知动物会运动、植物会生长,但对“繁殖”“适应环境”等系统性特征缺乏认知。
七、学习活动设计
(一)单元教学活动设计思路
围绕“生物的特征”核心概念,以“观察—实验—归纳”为主线,通过养蚕实践、动物栖息地探究、生物与非生物对比三大活动,引导学生从具象生命现象中抽象生物本质属性,落实课标要求。
(二)分课教学活动设计
1.第16课《养蚕》
■ 活动1:蚕卵孵化实验室(课本P46)
(1)任务:观察蚕卵孵化条件
(2)操作:
①学生分组将蚕卵置于铺湿纱布的培养皿(模拟适宜湿度)。
②每日用放大镜观察卵色变化(青黑色点→蚁蚕破壳),记录温湿度数据。
(3)课本依据:
“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下孵化蚕卵;将桑叶洗净晾干,剪碎后喂食蚁蚕。”(教材P47)
■ 活动2:蚕宝宝成长日记(课本P47)
(1)任务:记录蚕的生命周期
(2)操作:
①绘制“蚕形态变化图”:蚁蚕→4龄蚕→吐丝结茧→蛹→成虫(蛾)。
②测量每次蜕皮后体长,制作折线统计图。
(3)课本依据:
“及时清理残叶、蚕粪和病蚕;记录蚕的生长情况。”(教材P47)
■ 活动3:蚕丝价值探究(课本P46)
(1)任务:理解蚕丝与人类生活关系
(2)操作:
①观察丝绸制品(围巾、布料),对比化纤材质差异。
②观看《丝绸之路》动画片段,讨论蚕丝的历史意义。
(3)课本依据:
“蚕丝是一种天然材料,可以制成丝绸,做成丝织品。早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养蚕了。”(教材P46)
2.第17课《动物的“家”》
■ 活动1:动物巢穴侦探团(课本P49)
(1)任务:分析巢穴结构与功能
(2)操作:
①对比观察三组案例:
喜鹊窝(树杈枯枝搭巢→防风稳固)
水雉浮巢(莲叶附着水草巢→防水漂浮)
蜜蜂蜂巢(树干缝隙→避敌保温)
②填写“巢穴功能匹配表”:
动物 巢穴位置 材料 功能
喜鹊 大树杈 枯枝、泥土 固定、遮风
(3)课本依据:
“大树为啄木鸟提供了庇护所。”(教材P50)
■ 活动2:巢穴模型挑战赛(课本P50)
(1)任务:设计抗风雨巢穴模型
(2)操作:
①用树枝、干草、黏土制作鸟巢模型。
②用喷壶模拟降雨,风扇模拟大风,测试防水性与稳固性。
(3)课本依据:
“蜂、蜗牛、蜘蛛等把落叶、枯枝、果实等作为过冬的庇护所。”(教材P50)
3.第18课《生物和非生物》
■ 活动1:生命特征实验室(课本P51)
(1)任务:验证生物生长特性
(2)操作:
①实验组:种植绿豆(浇水、光照),对照组:同环境放置石子。
②7天后对比变化:绿豆发芽长高 vs 石子无变化。
(3)课本依据:
“小草会慢慢长大,是有生命的,属于生物;石头是没有生命,属于非生物。”(教材P51)
■ 活动2:生物分类闯关(课本P52)
(1)任务:辨析生物与非生物
(2)操作:
①分类挑战:
生物组:小狗(需食物)、生石花(能开花)
非生物组:机器人(不需营养)、石钟乳(不繁殖)
②辩论焦点:
“珊瑚是生物吗?”(结合珊瑚产卵视频佐证生物特征)
(3)课本依据:
“生物和非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生物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需要营养,能生长、繁殖、呼吸。”(教材P52)
八、教学方法
1.情境驱动法:以“侦探社破案”为主线,每课发布任务卡(如“破解植物生长密码”)。
2.实验探究法:如“豆苗遮光实验”中引导学生控制变量(仅改变光照条件)。九、学习方法
1.合作学习:4人小组分工(记录员、操作员、汇报员)。
2.思维可视化:用韦恩图对比生物与非生物的特征。
十、评价策略
(一)总体评价
1.过程性评价(60%):实验记录单、课堂问答。
2.成果性评价(40%):《校园生物图鉴》作品。
(二)分活动评价表
活动1:观察生物与非生物
观察记录完整性 能记录3种以上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 ★★★
能记录2种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 ★★
能记录1种生物或非生物的特征 ★
特征描述准确性 能准确描述生物与非生物的3个区别特征 ★★★
能描述2个区别特征 ★★
能描述1个区别特征 ★
小组合作参与度 主动提出2个以上观察建议并协助记录 ★★★
能完成分配的观察任务 ★★
需要同伴提醒才能参与 ★
活动2:生物的特征探究
实验设计合理性 能设计对比实验验证2种生物特征 ★★★
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设计 ★★
需要逐步指导才能完成设计 ★
数据记录规范性 记录表包含日期、现象、结论三要素 ★★★
记录表缺少1个要素 ★★
记录表缺少2个要素 ★
结论表述科学性 能用"因为...所以..."句式表述2条结论 ★★★
能表述1条完整结论 ★★
结论表述不完整 ★
活动3:动物的"家"调查
调查范围覆盖度 调查记录3种以上动物的栖息地 ★★★
调查记录2种动物的栖息地 ★★
调查记录1种动物的栖息地 ★
栖息地描述详实度 描述包含位置、材料、结构3个要素 ★★★
描述包含2个要素 ★★
描述包含1个要素 ★
保护建议可行性 提出2条具体保护措施 ★★★
提出1条保护措施 ★★
措施描述模糊 ★
活动4:养蚕实践
观察记录持续性 完成4个生长阶段记录 ★★★
完成3个生长阶段记录 ★★
完成1-2个生长阶段记录 ★
生长变化描述准确性 能用文字+图示描述3个变化特征 ★★★
能描述2个变化特征 ★★
能描述1个变化特征 ★
问题发现与解决 自主发现并解决2个饲养问题 ★★★
在指导下解决1个问题 ★★
需要全程指导 ★
十一、作业设计
活动1作业:生物分类手册
基础作业 收集5种生物和5种非生物图片并分类粘贴 ★
分类正确率≥80% ★★
分类全对+标注2个区别特征 ★★★
提升作业 制作对比表格列出3类生物的共同特征 ★
表格包含3项准确特征比较 ★★
表格包含特征比较+1个创新分类维度 ★★★
拓展作业 撰写《校园生物调查报告》(300字) ★
报告含3种生物观察记录+手绘图 ★★
报告含定量数据+生态关系分析 ★★★
活动2作业:生命特征实验室
基础作业 记录豆芽生长日记(3天) ★
日记含高度、颜色、形态变化 ★★
日记含定量测量数据+变化曲线图 ★★★
提升作业 设计"种子萌发条件"对比实验 ★
实验设计包含2个变量控制 ★★
实验设计含创新变量+预测结论 ★★★
拓展作业 制作"生物特征思维导图" ★
导图包含5个以上生物特征类别 ★★
导图含特征分类+实例说明 ★★★
活动3作业:动物建筑师
基础作业 记录豆芽生长日记(3天) ★
日记含高度、颜色、形态变化 ★★
日记含定量测量数据+变化曲线图 ★★★
提升作业 设计"种子萌发条件"对比实验 ★
实验设计包含2个变量控制 ★★
实验设计含创新变量+预测结论 ★★★
拓展作业 制作"生物特征思维导图" ★
导图包含5个以上生物特征类别 ★★
导图含特征分类+实例说明 ★★★
活动4作业:生命观察家
基础作业 完成蚕的生命周期时间轴 ★
时间轴标注4个发育阶段 ★★
时间轴含阶段特征+实物照片 ★★★
提升作业 对比蚕与蝴蝶的生命周期 ★
对比表包含3个相同点2个不同点 ★★
对比含进化适应性分析 ★★★
拓展作业 设计"昆虫旅馆"并说明原理 ★
设计含3种以上适宜结构 ★★
设计含材料清单+施工示意图 ★★★
备注:
一星(★):达到基本要求
二星(★★):完成质量较好,体现一定思维深度
三星(★★★):具有创新性或拓展性研究价值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