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李斯《谏逐客书》
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泰山
历史底蕴
文化符号
精神象征
第16课
姚鼐
幼嗜学,伯父姚范授以经文,又从刘大櫆,学习古文。
坎坷坷举,经历十三年科举,终于中仕。
乾隆三十八年,清廷开四库全书馆,因学识渊博被破格举荐入馆担任纂修官。
乾隆三十九年十月,《四库全书》完成,姚鼐“以病羸”“养双亲”为由上书致仕。
情境任务
学校文学社“经典永流传”系列活动第一期选取了姚鼐的《登泰山记》,想要以微电影的形式宣传经典著作,特邀全校同学集思广益,争当小小导演,随姚鼐一起进行一场泰山之旅。
拍摄任务
任 务 一
采风:定路线,明顺序
任 务 二
取景:描画面,写脚本
任 务 三
旁白:明心志,悟情怀
任 务 一 采风:定路线·明顺序
微电影开头要记录姚鼐从京师登顶泰山的整个路线,需要同学们梳理一份完整的姚鼐的游踪路线图,请同学们思考,如果是你,会如何以路线图的方式展现?会在路线图上标记什么重点?
任 务 一 采风:定路线·明顺序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
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冒
在
登临泰山的急切心情以及路程之艰辛
界限
年号纪年法
泰山的地理位置与环境:
南北分流——(泰山之阳)汶水、(其阴)济水 (面)
南北分界——古长城 ( 线 )
最高之处——日观峰 (点)
简略勾勒轮廓,条理清晰
(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铺垫)
南面
北面
任 务 一 采风:定路线·明顺序
京师
泰安
乘、历、穿、越
由
循
越
复循
遂至
南麓
中岭(天门)
西谷
山巅
中谷
登山路线图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时间
是月丁未
戊申晦
为什么选择除夕登山?
路线
为什么不选古人常走的东谷,而选择走中谷?
任 务 二 取景:描画面,写脚本
拟写视频脚本,要求如下:
1、确定景物画面
2、分析景物画面构成要素(包含什么景物,景物有何特点,设计拍摄角度,确定背景色调,选取合适背景音乐)
脚本构思卡片:
场景设置:_______________
提取景物:
_______________
镜头移动方式:
_______________
景物特点:
_______________
选取音乐:
_______________
任 务 二 取景:描画面,写脚本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
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负
烛
居
背
名词作动词,照
停留,化动为静
泰山夕照图:雄浑、安详、静穆、明媚
远景,拟人,色彩鲜明,
气势雄浑豁然开朗
俯视,平静
近看,比喻,静穆之感,烘托泰山的高峻
泰 山 夕 照 图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半山居雾若带然
任 务 二 取景:描画面,写脚本
拟写视频脚本,要求如下:
1、确定景物画面
2、分析景物画面构成要素(包含什么景物,景物有何特点,设计拍摄角度,确定背景色调,选取合适背景音乐)
脚本构思卡片:
场景设置:_______________
提取景物:
_______________
镜头移动方式:
_______________
选择音乐:
_______________
撰写旁白:
_______________
任 务 二 取景:描画面,写脚本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泰山日出图:阔大、瑰丽、雄奇、蓬勃、有浩然之气。
时间顺序
泰山到海五百里,日观东看直一指。万峰海上碧沈沈,象伏龙蹲呼不起。
夜半云海浮岩空,雪山灭没空云中。参旗正拂天门西,云汉却跨沧海东。
海隅云光一线动,山如舞袖招长风。使君长髯真虬龙,我亦鹤骨撑青穹。
······
天以昌君画与诗,又使分符泰山址。男儿自负乔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
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大地川原纷四下,中天日月环双循。
山海微茫一卷石,云烟变灭千朝昏。驭气终超万物表,东岱西峨何复论。
岁除日与子颖登日观观日出作歌
五鼓,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任 务 二 取景:描画面,写脚本
拟写视频脚本,要求如下:
1、确定景物画面
2、分析景物画面构成要素(包含什么景物,景物有何特点,设计拍摄角度,确定背景色调,选取合适背景音乐)
脚本构思卡片:
场景设置:_______________
提取景物:
_______________
镜头移动方式:
_______________
选择音乐:
_______________
撰写旁白:
_______________
任 务 二 取景:描画面,写脚本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
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
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泰山松石图:苍劲、峻俏、苍茫、澄澈
多 种 句 式
以短句为主,兼有长句;整散句结合,紧扣时令特点,写出了泰山有别于其他山脉的特征,突出了泰山峻峭、苍劲、寒冷的特点,体现了桐城派文章“雅洁”的特点。
侧面衬托,用小细节渲染天气寒冷
·纂修(《四库全书》)者竞尚新奇,厌薄宋、元以来儒者,以为空疏,掊击讪笑之不遗余力。先生(姚鼐)往复辨论,诸公虽无以难,而莫能助也。将归,大兴翁覃溪学士为叙送之,亦知先生不再出矣,临行乞言,先生曰:诸君皆欲读人未见之书,某(纪晓岚)则愿读人所常见书耳。——姚莹《从祖惜抱先生行状》
·夫士处世难矣!群所退而独进,其进罪也;群所进而独退,其退亦罪也。
·去秋始得《四库全书》一部,阅之,其持论大不公平。鼐在京时,尚未见纪晓岚(纪昀字)猖獗若此之甚,今观此,则略无忌惮矣。岂不为世道忧邪?鼐老矣,望海内诸贤,尚能捄(救)其敝也。——姚鼐《与胡雒君书》
姚鼐的泰山情怀
风雪登山路 迎难而上 坚毅执着
泰山日出景 豪迈俊逸 坦荡广博
泰山松石图 高逸超拔 刚健磊落
乾隆四十一年——四十三年:主持扬州梅花书院
乾隆四十五年——五十二:主持安庆敬敷书院
乾隆五十三年——五十四:主持徽州书院
乾隆五十五年——嘉庆五年:主持江钟山书院
嘉庆六年——嘉庆十年:主持安庆敬敷书院
登泰山后的姚鼐
任 务 三 旁白:明心志,悟情怀
微电影的结尾需要一段作者的心志旁白,让观众明确文章所传达的情感。
请同学们撰写50-80字关于姚鼐泰山情怀的旁白文字。
总结
登顶观日情满山,意溢岱宗志决然。
《登泰山记》是姚鼐自我精神救赎的历程。全文虽只写泰山之景,无一字提情,但在字里行间我们却能读出一个文人离开京城、决意放弃仕途转向归隐治学的勇敢与坚定。喷薄而出的情志隐藏在冷静客观地描写中,《登泰山记》中姚鼐找寻到了人生的方向,希望同学们在人生道路上也能寻找到引领前行的一束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