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石钟山记(PDF版 含答案)-《高中语文必备》高二语文晨读晚练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石钟山记(PDF版 含答案)-《高中语文必备》高二语文晨读晚练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5 11:47:17

文档简介

丨高中语文晨读晚练
第12课
¥石钟山记
晨读篇
文本漫笔
经典诗词鉴赏
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
“事不目
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见耳闻,而臆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
断共有无,可
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乎?”做人做
赏析]在江南暮春的景色中,词人借墙里佳人、墙
事,实地考察、
外行人,一个无情、一个多情的故事,寄寓了他的忧
实事求是是非常重要的。明末清初学者
愤之情,也蕴含了他对充满矛盾的人生悖论的思索。
顾炎武一生辗转,“读万卷书,行万里
词的上片结尾两句,“枝上柳绵吹又少”,感情低沉,
路”;陆游也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
“天涯何处无芳草”,则又表现得颇为乐观,反映出情
绝知此事要躬行。”几事都要持有一个怀
与情的矛盾。而“多情却被无情恼”,不仅写出了情
疑的态度,才容易更上一层楼,不是吗?
与情的矛盾,也写出了情与理的矛盾。佳人欢笑,行
人多情,结果是佳人酒下一片笑声,查然而去;行人
凝望秋千,空自多情。词人虽然写的是情,但其中也
渗透着人生哲理。
到名家美文品速
去,越走越不见了华山,铁兽似的无名群山直
铺了几里远的凉荫,树木一片一片的。偶尔从
三游华山
树林子里漫下一条河来,河里却全部没水,满
贾平凹
是石头,大的如一间房的模样,小的也有瓮大
华山是天下名山,我在西安住了十多年
的,盆大的,枕大的。颜色一律灰白,远远看
了,却还没有去过一次。
去,在绿树林子之下,白花花的耀眼,像天地之
今年四月里,筹备了好些天,终于在一个
间,忽然裸露了一条秘密,这便将我吸引过去。
天气清朗的日子去了。一到华阴,远远就看见
置身在那里,先觉得一河石头高高低低,密密
华山了,矗立群山之上,半裁在云里裹着,似露:
疏疏,似乎是太杂乱了,慢慢地便看出它乱得
非露,像罩了一层神光灵气。趋着那个方向走:有节奏,又表现得那么和谐。本是一片死寂的
·92·
第12课¥石钟山记1
顽石,却充满了运动和生命,这使我惊奇不已,
石板很多,水从上流过,腻腻的软着身子,但遇
高兴得从这块石上跳上那块石头,从那块石上
着一块仄石了,就翻出一朵雪浪花,或在下出
又看这块石头的阴、阳、明、暗,不停地在石隙
现一个空轴儿的漩涡。河里没见到鱼,令我很
之间奔跑出没,竟没有再往华山去,天到黄昏
遗憾,到了拐弯处,水骤起小潭,有几丈深的,
便返回了。
依然能看到底。捡些小片石丢去,片石如树叶
到了五月,我又去一趟华山。直接搭车在
一样,先在水面上浮肴飞,接着就没进水,左一
桃下站下来,步行了七里赶到华山入谷口,忽
漂,右一漂,自自在在好长时间才落水底。
见谷外有一处院落,很是好看,便拾脚进去,才
这么又玩了半天,学生催我赶路,我说:
知道这是华山下名叫“玉泉院”的寺庙。院内
“回吧。”他有些疑惑了:“你这是怎么啦?三次
空寂无人,数十棵几搂粗的大树,全部遮了天
:上华山,都半途而归?”我说:“这就蛮够兴趣
日,树下的场地上,有着深深浅浅的绿,如铺了
一层茸茸的地毯。坐上去,仰头看见太阳在树
了。”学生说:“好的还在山上哩!”我说:“是的,
梢碎纸片大的空隙激射,低眼看身下的绿,却
山下都这么好,山上不知更是有多好了。”学生
并不是苔藓,是一种小得可怜的草,指甲盖般
便怨我身懒。我说:“不。要是身懒,我能年年
圆,裂五个七个瓣,伏地而生,中有数十个针尖
想着来吗?能在今年连来三次吗?之所以几
大小的花蕊,嫩黄可爱。用手去抠草不能抠;年里一直不敢动身,是听别人说得多了,觉得
起,手却染成浅绿。这小草一棵挨着一棵,延:越好越不敢去看。如今来了三次,还未上山,
续到草场边的斜砖栏上,几乎又生长在树的根:便得了这许多好处,若再去山上,如何能再享
部,如汗毛一般。我太喜欢这种环境了,觉得
用得了?如今不去山上,山上的美妙永远对我
到了最好的地方,盘脚坐起,静静地听自己呼
产生吸引力。好东西不可一次饱享,慢慢消化
吸。忽见后边的朱红方格门推开了,出现几个
才是。花愈是好,与人越亲近;狐皮愈美,对人
游客。再看时,一条曲径,直从那边花坛旁通
越有诱力。但好花折在手了,香就没有了;狐
去,不知那里又有了什么幽境,只见那路面碎
皮捕剥了,光泽就没有了。”学生点头称是。两
石铺成,光影落下,款款如在浮动。我就这么
人一路返回。学生很乐道此游,要我下次上华
坐着,神静身爽,竟不觉几个小时过去,起来看
山,一定要邀他同往,并要我将所说的道理写
天色不早,就又搭车返回西安。
出送他。
(有删改)
两次华山来,却未登山而归,友人都笑我
【品读】这篇文章名日“三游华山”,其实却均
荒唐,我只笑而不语。到了六月初,又邀我的
一个学生再次去华山,终于进了谷口,逆一条
未游,“未游”本身是立意独特之所在。天地大
河水深入。走了三里,本应再走十里便可上山
自然是知之无涯的,人的有限的知于自然永远
了,河水却惹得我放慢了脚步,后来干脆就在
是无知,知之不知才要欲知。大自然的一切奥
水中列石上坐下。水很明净,河底石子清晰可
秘,全在“微妙”二字。本文哲理的阐发,借与
见,脚仲进去,那汗毛上就显出一层银亮亮的:学生的一席话道出,是出自作家的特异感受和
小珠儿,在脚下形成无数漩涡,悠悠而去。青体察生活所获得的独到见解。
·93·参考答案
参芳答案
第1课氓离骚(节选)
氓女细心安慰情郎,与情郎约定“秋以为期”。
晚练篇
情郎不在的日子里,氓女不顾自己的安全,每
1.A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赏析诗歌主
天爬上那高高的危险的断墙,遥望复关,为的
旨情感以及手法技巧的能力。B.“《氓》第三章
是能见到远处的情郎。不见情郎,心情低落无
…运用了《诗经》六义中‘赋’的手法”分析错
所适从;当情郎出现与之约会,“载笑载言”,快
误,第三章中最典型的手法是比兴。C.“诱骗”
乐无比。这样就刻画出一个热恋女子的形象。
说法不够准确,刚开始时,氓是喜欢女主人公
婚后,女子长期过着贫困的生活,可她没有任
的,是后来才不喜欢了。D.“浪漫主义抒情诗
何违背初衷的想法和表现,而是“夙兴夜寐,靡
歌”分析错误,《氓》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
有朝矣”,辛勤地劳作,操持家务。可是男子却
2.D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解读诗歌的能力。D.
一玫初恋时的态度,对她非常粗暴,甚至是虐
“诗中的女主人公明明知道这样一个爱情定律
待。女子回家向兄弟们诉说,兄弟们不但不能
…”错,女主人公是结婚之后才得出第三章
理解她,反而嘲笑她,真是教她满怀心事无从
的痛苦教训,不是早就知道的。
诉说。
3.【答案】①女主人公婚前是“不见复关,泣涕
男子婚期婚后行为的对比。婚前,他貌似
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总角之宴,言笑
忠厚老实,当他追求女子时,他可以表现为“蚩
晏晏”,表现了她的纯真、热情以及对爱情的渴
蚩”之状,装得那么忠厚老实;他可以表现为情
望;婚后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兄弟不知,
深意厚,是那么急不可待地来商量婚期。然而
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表现了婚后
当他的目的达到了,满足了私欲之际,他变了
生活的辛苦和遭受的耻辱。②“氓”婚前是“氓
心,背叛了初衷,“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
之蚩蚩”,婚后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
罔极,二三其德”“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对于
罔极,二三其德”“言既遂矣,至于暴矣”,突出
一个爱情不专一的人,当他抛弃了爱情,他只
了他的不专一和粗暴。③对比衬托出男女对
会感到得意随心,还有什么痛苦可言呢?
爱情的不同态度,从而告诫天下女子不要沉溺
还有男女对于爱情的态度的对比,“士之
于爱情之中。
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
表现了女子与男子在对待爱情上的两种裁然
能力。题目要求学生简要分析《氓》中运用了
不同的态度。女子之所以不可脱,是因为她对
大量的对比来表现人物性格。本诗中的对比
爱情真挚、专一。当她失去了爱情之际,她痛
可以从女子和男子婚前和婚后的生活及表现,
苦万分而不可解脱。男子所以可脱,是因为他
男女对待爱情的不同态度这三个角度分析
爱情不真诚也不专一。
鉴赏。
4.C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我
女主人公婚前和婚后生活的对比。婚前,
是颛顼帝的远代子孙,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
女主人公一心扑在爱情上,情郎以贸丝的借口
庸。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正当庚寅日那天
来见氓女,氓女瞒着家人与之幽会。在遭氓女
我降生。先父仔细揣测我降生时的情况,于是
家人以无良媒的原因拒绝婚事,情郎因此发
赐给我相应的美名。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
怒,可见其脾气的暴躁、品性的恶劣。温柔的
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朕皇考曰伯庸”中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