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资源》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资源》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16 18:1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版本 青岛版·六三制
年级 六年级下册
单元名称 第3单元《地球资源》
单元主题 守护蓝色星球的宝藏——地球资源的可持续探索
课时安排 6课时
一、单元主题
守护蓝色星球的宝藏——地球资源的可持续探索
二、单元情境
“地球资源特工队”科考行动
学生化身“资源特工队员”,参与三大任务:
任务1:能源解密(《煤石油天然气》)→ 调查传统能源
任务2:海洋探秘(《海洋资源》)→ 探索海洋资源
任务3:绿色革命(《能源开发》《自然资源回收》)→ 设计可持续发展方案
最终成果:举办“地球资源博览会”展示研究成果
三、课标分析
核心概念 11.人类活动与环境《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学习内容 11.1自然资源;
11.3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学段目标
(5~6年级) ①区分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
②设计资源循环方案;③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四、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煤石油天然气》《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自然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处理》五课。
第9课《煤石油天然气》通过模拟实验探究化石能源的形成过程(古代生物沉积→高温高压转化),分析煤、石油、天然气的成分(碳氢化合物)及用途(发电、燃料、化工原料),渗透“不可再生资源”概念及合理开采的重要性。
第10课《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比常规能源(煤、石油)与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的开发方式,通过设计“太阳能小车”“风力发电模型”等实验,理解能源转换原理(光能→电能、动能→电能),探讨能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如增加储备、技术改进)。
第11课《海洋资源》的核心内容为分类探究海洋资源类型: 1.生物资源(渔业、藻类养殖);2.矿产资源(海底锰结核、可燃冰);3.能源资源(潮汐发电、海水温差能)。结合《海洋环境保护法》,强调生态保护(如珊瑚礁保护、休渔制度)。
第12课《自然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 核心内容为区分可再生资源(水、森林)与不可再生资源(矿产),通过“秸秆回收实验”(堆肥/造纸/沼气制作)和“家庭资源调查”,实践资源循环利用(如废旧电子产品回收、中水处理系统)。
第13课《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处理》核心内容为学习垃圾分类标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模拟“垃圾分离实验”(磁吸法分拣金属、过滤法分离沙糖),探究处理技术(焚烧发电、卫生填埋、生物降解),培养环保责任意识。
本单元通过 实验探究(如模拟能源形成)、 技术实践(如设计回收方案)、 社会议题分析(如光污染治理),引导学生从科学认知升华为生态责任,完整对接课程标准中“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核心素养目标。
五、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 区分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 2. 解释能源转换原理。
探究实践 1. 设计能源对比实验; 2. 制作潮汐能模型。
科学思维 1. 基于数据对比能源效率; 2. 用系统图分析资源循环链。
态度责任 1. 树立资源危机意识; 2. 践行垃圾分类行动。
六、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知道煤/石油用途,但对“不可再生性”缺乏深度理解;
2.兴趣点:对海洋探索、新能源实验兴趣浓厚;
3.难点:资源循环的系统性设计(如垃圾分类与再生工艺的联系)。
七、学习活动设计
第9课 能源侦探社 对比化石能源效率及污染 燃烧实验(乙醇vs煤)+ 数学统计CO 排放量
第10课 未来能源实验室 设计太阳能风车发电模型 工程制作(技术)+ 数据记录(数学)
第11课 深海宝藏图谱 绘制海洋资源生态链 信息检索(信息技术)+ 手绘海报(美术)
第12-13课 校园资源循环计划 制定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社会调查(德育)+ 模型设计(工程)
八、教学方法
1.问题链驱动:
追问“石油枯竭后怎么办?” → 引发新能源设计需求
2.项目式学习(PBL):
“校园零废计划”:分组设计垃圾分类回收站模型
3.情境模拟:
角色扮演“联合国能源会议”,辩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利弊
九、学习方法
1.实验对比法:
对比煤/乙醇燃烧效率(控制变量:同质量燃料加热50ml水)
2.系统建模:
用流程图分析“塑料瓶回收再生工艺链”
3.社会调查:
记录家庭一周垃圾类型,计算可回收物占比
十、评价策略
(一)单元总体评价
过程性评价 实验记录单+活动勋章 60%
终结性评价 “资源博览会”作品展评 40%
(二)活动评价表
活动1:《煤石油天然气》(第9课)
活动1:化石燃料形成模拟实验 科学观念 能说出煤/石油的形成与古代生物有关 解释化石燃料形成需高压、高温和漫长时间 分析地层变化对化石燃料分布的影响
探究实践 按步骤完成沉积物分层实验 记录不同地层模拟物的压实变化 自主设计对比实验验证形成条件
活动2:家庭能源消耗调查 态度责任 记录3种家用能源类型 分析数据提出1条节能建议 制定家庭能源优化方案并实践验证
科学思维 统计电器使用时长 对比不同时段能耗差异 建立能耗与碳排放的关联模型
活动2:《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第10课)
活动1:新能源设计展 科学思维 识别2种新能源类型 比较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优劣 设计多能源互补供电方案
探究实践 制作简易太阳能装置 测试装置能量转换效率 优化装置并解决实际场景问题
活动2:能源辩论赛 态度责任 陈述1种能源开发的利弊 用数据支撑观点 提出兼顾发展与环保的创新方案
科学观念 知道可再生能源定义 解释能源开发的技术瓶颈 分析能源政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活动3:《海洋资源》(第11课)
活动1:海洋资源地图 科学观念 标注3种海洋资源分布 说明资源开发与生态平衡关系 预测资源可持续开发路径
探究实践 收集海洋资源图片 制作资源分布动态图 建立资源开发风险评估模型
活动2:海洋污染解决方案 态度责任 列举2种海洋污染类型 设计海滩清洁方案 组织社区环保行动并跟踪效果
科学思维 分析污染物扩散路径 论证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提出跨区域协同治理策略
活动4:《自然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第12课)
活动1:废弃物再生实验 探究实践 完成1种材料(如纸)再生制作 对比再生品与原品性能差异 优化再生工艺并量化改进效果
科学观念 说明资源循环利用的意义 解释材料降解周期与环境影响 建立物质循环模型
活动2:校园资源审计 科学思维 统计3类校园废弃物数量 分析废弃物组成比例 构建资源流动可视化数据库
态度责任 提出1条回收建议 设计分类回收系统并试运行 推动校级资源管理政策制定
活动5:《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处理》(第13课)
活动1:智能垃圾桶设计 科学思维 绘制分类垃圾桶草图 用传感器原理说明分类机制 编程实现自动识别与压缩功能
探究实践 制作简易分类模型 测试模型识别准确率 优化能耗与处理效率
活动2:垃圾处理厂调研 态度责任 描述1种处理工艺(如焚烧) 评估工艺的环保性与经济成本 提出低碳处理创新技术方案
科学观念 知道垃圾分类标准 解释不同处理方式的科学原理 论证垃圾资源化对碳中和贡献
分层作业设计
活动1:《煤石油天然气》(第9课)
基础作业 绘制化石燃料形成流程图 ★:标注基本阶段
★★:补充地层变化关键因素
★★★:添加现代勘探技术标注
提升作业 分析家庭月度电费单,撰写节能报告 ★:列出3项高耗电行为
★★:提出2项有效节电措施
★★★:实施措施并验证节电率≥10%
拓展作业 设计“能源危机”主题海报 ★:呈现3种能源危机现象
★★:用数据对比古今能源消耗
★★★:提出公民层面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活动2:《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第10课)
基础作业 制作新能源手卡(太阳能/风能/核能) ★:说明1种发电原理
★★:对比2种能源适用场景
★★★:设计混合能源供电方案
提升作业 搭建简易风力发电机模型 ★:完成基础组装
★★:测试不同风速下输出电压
★★★:优化叶片角度提升效率20%以上
拓展作业 撰写《未来城市能源规划》提案 ★:规划单一能源结构
★★:设计“传统+新能源”双轨制
★★★:构建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一体化方案
活动3:《海洋资源》(第11课)
基础作业 制作海洋资源立体书(渔业/矿产/能源) ★:分类展示3种资源
★★:标注资源分布热点区
★★★:添加生态保护警示图标
提升作业 模拟海洋污染扩散实验(水箱中注入色素) ★:观察扩散现象
★★:测量不同流速下扩散范围
★★★:设计拦截方案并验证效果
拓展作业 策划“保护红树林”公益行动 ★:列举2条红树林生态价值
★★:设计社区宣传方案
★★★:组织实地种植并监测成活率
活动4:《自然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第12课)
基础作业 记录一周家庭垃圾产生量 ★:按4类分类统计
★★:分析可回收物占比
★★★:计算全年碳减排潜力
提升作业 用废旧材料制作实用物品(如塑料瓶花盆) ★:完成基础制作
★★:优化物品功能性
★★★:作品具备市场推广价值
拓展作业 设计校园资源循环系统 ★:提出1个回收环节
★★:规划“收集-处理-再利用”全流程
★★★:实施系统并统计资源利用率提升数据
活动5:《垃圾的分类收集与处理》(第13课)
基础作业 制作垃圾分类电子题库(20题) ★:涵盖4类标准
★★:包含易混淆物品解析
★★★:添加AR识别互动功能
提升作业 调研社区垃圾处理方式 ★:描述1种处理工艺
★★:访谈保洁人员记录痛点
★★★:提出智能化改进方案并被物业采纳
拓展作业 开展“零废弃周”挑战 ★:个人垃圾减量30%
★★:家庭实现厨余堆肥
★★★:带动班级建立长效减废机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