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高新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苏州高新区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7-09 09:5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江苏苏州高新区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对隋文帝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统治20多年间,人口大幅增长
B.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C.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运河
D.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有关知识。魏
( http: / / www.21cnjy.com )晋以来,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它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隋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他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运河的是隋炀帝。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2.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唐太宗任用了富于谋略的宰相(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太宗的认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受到唐太宗的器重。唐太宗还重用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为宰相。因此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3.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的皇帝及年号分别是(

A.唐太宗
贞观
B.唐玄宗
贞观
C.唐太宗
开元
D.唐玄宗
开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玄宗的相关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是开元,所以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开元盛世”,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
4.以下表述与开元之治无关的是(

A.任用姚崇为相,励精为治
B.重视地方吏治,亲自考核县令
C.虚心纳谏,重用魏征
D.烧毁一批珠玉锦绣,不用奢侈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唐玄宗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任用姚崇为相,励精为治;重视地方吏治,亲自考核县令;提倡节俭,烧毁一批珠玉锦绣,不用奢侈品。促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虚心纳谏,重用魏征是唐太宗的措施,故选C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
5.唐朝商业繁荣,大都市有:①长安
②洛阳
③扬州
④成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唐朝商业繁荣的有关知识。唐朝商业繁荣,著名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择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
6.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科举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了改变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诞生。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的诞生
7.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到空前发展。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曾给唐朝皇帝写信:“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
,遂和同为一家。”横线处应填(

A.太平公主
B.金城公主
C.文成公主
D.昭君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民族政策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朝统治者采取较为开明的政策,处理与边疆各族的关系。在对待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蕃人,唐政府采取了和亲的策略,先是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后又派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和亲使的唐与吐蕃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答案为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
8.“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鉴真到达的“奈良”是哪个国家的城市(

A.日本
B.朝鲜
C.印度
D.越南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玄宗时期,鉴真应日本学问僧的邀请,去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历尽艰辛,到达日本后受到朝野的热烈欢迎,并主持设计了唐招提寺。故选A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9.唐朝时期,在对外关系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的两位高僧是玄奘和鉴真。下列有关他们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唐朝著名的高僧
B.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和苦难
C.都为了求取佛经
D.都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鉴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玄奘。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僧人鉴真、玄奘就是其中的代表,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中国文化,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教,因此C说法错误,ABD说法是正确的,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
10.下列政权中没有出现并立现象的是(

A.西夏与北宋
B.辽与北宋
C.金与北宋
D.辽与南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对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历史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辽朝,又称契丹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在916年建立的的一个封建王朝,在北宋的东北,与北宋并立。北宋时960年赵匡胤建立的政权。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夏在宋的西北,史称西夏,与北宋并立。金是女真族在1115年建立的政权,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南宋建立。所以辽与南宋不可能并存。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1.北宋与南宋关系最相似于:(

A.西汉与东汉
B.西晋与东晋
C.东魏与西魏
D.唐朝与后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宋与辽、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夏、金并立的历史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宋时960年赵匡胤建立的政权。金是女真族在1115年建立的政权,1127年金灭北宋,赵构在临安建立南宋。西晋是司马炎建立的政权,316年西晋灭亡,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东魏与西魏由北魏分裂而成。唐朝与后唐没有关系。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2.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C.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辽、宋夏和议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同内容。北宋建立后,曾对辽用兵,失败后改为消极防御,真宗时,辽军大举进攻,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东京。宋庭一片慌乱,后皇帝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亲征到澶州城,鼓舞了宋军士气,打退辽军,后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出现了题文的情景。D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答案是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3.《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当时(

A.重点支持东南沿海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的农民负担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表现。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出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到南宋时期完成了重心南移。“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指的是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仰仗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表明经济重心已经南移。故答案选择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14.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有(

①契丹
②女真
③吐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宋与辽、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夏、金并立的历史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辽朝,又称契丹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的一个封建王朝,在北宋的东北,与北宋并立。金是女真族建立的政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吐是藏族的祖先,在我国西南。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5.烧饼油条是我国一项传统食物,其中油条俗称“油炸桧”,意指油炸秦桧。这样的名称,反映了中国人对哪一个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

A.寇准
B.文天祥
C.岳飞
D.苏轼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岳飞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功绩的准确评价与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岳飞是著名的抗金将领,他领导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1140年岳飞带领的宋军在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取得大捷。岳飞的抗金斗争,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的掠夺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后来岳飞被秦桧杀害,“油炸桧”
反映了中国人对岳飞的同情与肯定。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6.兴起于北宋,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是(

A.景德镇
B.广州
C.泉州
D.杭州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景德镇的有关知识。景德镇兴起于北宋时期,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到明朝时以生产青花瓷而出名。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17.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其最先发行于何时何地(

A.北宋
河南
B.北宋
四川
C.南宋
河南
D.南宋
四川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纸币的出现。交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早出现于北宋前期的四川成都地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金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取一定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纸券便谓之交子,后来慢慢发展,交子真正成为了纸币。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18.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由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蒙古帝国的兴起,陆上贸易发生了一场大变革。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今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铁木真
D.元昊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蒙古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杰出统治者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古族的忽必烈1271年建立元朝,后来统一了全国。故正确答案是B。
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19.“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
( http: / / www.21cnjy.com )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级行政区的设置。元朝统一全国后,为加强管理,忽必烈推行汉制,进行了改革,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在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我国省级行政建制开始于元朝。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20.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被人们称为“诗仙”、“诗圣”的唐朝诗人分别是(

A.杜甫、李白
B.李白、白居易
C.白居易、杜甫
D.李白、杜甫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诗人李白、杜甫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关史实。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唐朝诗人李白性格豪放,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河的壮丽诗篇。人们称他为“诗仙”。
杜甫被称作“诗圣”,故D符合题意,故选择答案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隋朝·辉煌的隋唐文化
二、填空题:
21.填空题: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
(写古称);南至
(写古称),全长两千多公里。
【答案】涿郡,余杭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类四段,由北向南依次为从涿郡到洛阳这段叫永济渠、从洛阳到淮水叫通济渠、从淮水到江都叫邗沟、从江都都余杭叫江南河。全长两千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繁盛一时的隋朝
22.填空题:继王羲之以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被后人称为“画圣”的画家是

【答案】颜真卿,吴道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颜真卿和吴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的准确识记,联系已学知识可知,继王羲之以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盛唐的颜真卿。“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是称赞的颜真卿的书法。唐朝画家吴道子的画技高超,被后人誉为“画圣”。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隋朝·辉煌的隋唐文化
23.填空题: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
,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答案】阿保机,阿骨打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宋与辽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夏、金并立的历史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辽朝,又称契丹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人耶律阿保机建立的的一个封建王朝,在北宋的东北,与北宋并立。金是12世纪初期女真族完颜阿骨打建立的政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定都会宁,国号金。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三、判断题:
24.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618年,李渊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是为唐高宗。后退位,传位李世民。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唐朝的相关史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618年,李渊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后退位,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坐上皇位。唐高宗是唐太宗的儿子李治,故本题说法错误。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隋朝·辉煌的隋唐文化
25.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当政期间,唐朝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贞观,治宏开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武则天相关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根据所学知识,武则天统治时期,重用姚崇宋景为相,发展农业生产,创立武举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旨在赞扬武则天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故本题说法错误。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武则天
26.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再次使中国实现了大统一。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北宋建立的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历史上称北宋。赵匡胤是宋太祖。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并没有统一全国,中国出现了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因此本题说法错误,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27.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相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识,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正式诞生。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了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28.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着重要的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陶瓷业。陶
( http: / / www.21cnjy.com )瓷业在唐朝有着重要的发展,唐三彩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由于它烧制于唐代,在艺术性却有很大的价值,被誉为陶器艺术珍品。越窑青瓷、邢窑白瓷都是唐朝著名的瓷器。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
29.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成吉思汗在位期间,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成吉
( http: / / www.21cnjy.com )思汗历史功绩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公元1206年,在斡难河畔,蒙古各部首领召开了大会,一致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尊号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后继者率蒙古军队相继灭亡西夏和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故本题说法错误。
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四、综合题:
30.中国古代史上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令世界瞩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
唐宋时期,南方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业发展超过北方,究其原因,南方战乱少,人口南迁,自然条件优越,农作物品种的改进等。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材料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四
两宋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施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请回答:
(1)写出材料一所示唐代农耕技术图一、图二对应的工具名称。
(2)根据材料二所引谚语,宋代哪两个地方已成为重要的粮仓?
(3)材料三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是哪个朝代?
(4)根据材料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所设立的机构是什么?
【答案】
(1)曲辕犁;筒车
(2)苏州;湖州
(3)南宋
(4)市舶司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农业生产工具的相关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和学生的识图能力。曲辕犁和筒车是唐朝时期创造的农业工具。从材料的图片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图一是曲辕犁,图二可判断出是筒车。筒车是解决农民灌溉的工具。
(2)本题考查的是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知识。魏
( http: / / www.21cnjy.com )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出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到南宋时期完成了重心南移。谚语“苏湖熟,天下足。”指的是苏州、湖州经济的发展,成为两宋重要的粮仓,表明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永嘉南渡”,将先进技术也带到了江南;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南北经济开始衡;南宋以后,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本题考查学生对商业繁荣和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贸易兴盛史实的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元盛世
31.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这与她实行的选官制度密不可分。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
材料二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材料三
(隋唐时期)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唐诗是流传千古的中华文化瑰宝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唐代文化最为光辉的成就。唐诗创作
之繁荣,流派之众多,风格题材之丰富多样,各类诗歌体裁之完善齐备,皆表明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已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
(2)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隋唐时期实行了何种选官制度?此项制度有何积极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选官制度在武则天时期如何完善?此项制度与材料四中所述唐诗的繁荣有何联系
【答案】
(1)观点:不论贵贱,选贤任能(或尚贤)
(2)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3)增设殿试、武举;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利于唐诗繁荣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材料的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分析材料一的““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可以看出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不论贵贱,选贤任能。
(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举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关知识。从材料三的“(隋唐时期)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可知隋唐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能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3)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创立了科举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吏,到唐朝时经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又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武则天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的地位,并以诗赋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利于唐诗繁荣。
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科举制的创立
32.阅读材料
材料一:名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三: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真等族人民早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
━━━《中国通史》
(1)材料一中的名画为《步辇图》,其作者是谁?此画反映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请问吐蕃人是如今哪一民族的祖先?
(2)材料二中的话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由于民族政策得当,唐太宗受到各族的拥戴,获得了什么称号?
(3)材料三所反映的民族大融合的盛况出现于哪个朝代?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个什么新的民族?
【答案】
(1)阎立本;藏族
(2)开明;“天可汗”
(3)元朝;回族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有关知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阎立本是初唐著名的人物画家,他的代表作《步辇图》反映了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的情景,反映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吐蕃人是如今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
(2)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策。在我国古代的帝王里,唐太宗李世民称得上是杰出的一个。他的杰出表现之一就是对少数民族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在即位之初,他与突厥歃血为盟,后积蓄力量大败东突厥,降服余众后,重用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对少数民族的大臣十分爱惜;对少数民族将领能与汉族将领一视同仁,赢得了少数民族将领的尊敬;还大力推行和亲政策;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大大提高了唐朝中央政权的威望。西北各族听说唐朝对归降的突厥人待遇优厚,重又回来归唐。630年三月,西域和北部边疆各族的君长来到长安,请尊奉唐太宗为各族共同的首领“天可汗”。
(3)此题考查的是元朝民族融合的相关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学生根据课本所学,材料三的“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真等族人民早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出现在元朝,是民族融合的表现。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汗、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到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隋朝·辉煌的隋唐文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