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2中国古代的对外交流史实表
时期
对外交往的事件
相关内容
张骞出使西域
然张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
西汉
信之。
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天竺。10
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根据
玄奘西行
他口述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
唐朝
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
鉴真东渡
鉴真东渡日本,前后用了12年,随行人员中有36人献出生命。
鉴真在日本10年,极受尊敬和爱戴。
1405一1433年,郑和牵船队七次下西洋。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
郑和下西洋
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明朝
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
戚继光抗倭
九捷,先后歼灭倭寇数千人,烧毁倭船无数,此后戚继光幸军进
入福建,与广东地区的抗倭将领带领广大军民,消灭当地的倭寇。
1661年,郑成功率领25000名将士进军台湾,在海上击沉荷兰战
郑成功收复台湾
舰,把敌人包围在赤崁城和台湾城两个孤立的据,点中。1662年,
清朝
郑成功发动总攻,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
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
雅克萨之战
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一整理自部颁统编救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
材料二
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历史
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精神力
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
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主张不同社会制度、
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活动中目标一致、利益共生、权利
共享、责任共担,促进人类社会整体发展。
—摘自《人民日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对外交流的主要方式。(4分)
(2)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对外交流促进中外文明互鉴”,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对外交流在一定
程度上维护国家统一”,选择一个你同意的观点,从表2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史实加
以论述。(8分。要求:明确写出选择的观点,史实与观点相关,史论结合,表述清晰,结
构完整)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第6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