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江市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质量监测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I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1.D2.B3.D4.D5.C
6.A7.C8.A9.B10.C11.D12.D
13.B14.D15.B16.A17.D18.B19.C20.D21.B22.B23.C24.B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52分。
25.(12分)
(1)飞机制造。(2分)一五计划。(2分)苏联。(2分)
(2)世贸组织。(2分)简评:进人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为我国参
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我国发展开拓了新空间。(4分)
26.(16分)
(1)情况:地主富农占据大部分土地;贫农雇农中农占有少部分土地;地租普遍很重;封建土地
制度严重阻碍农业生产发展。(6分,任答3点得6分)土地改革。(2分)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影响:广大农村地区迅速脱离贫困:逐步走上富裕道路;中
国创造了世界奇迹。(6分)
27.(24分)
(1)事件:改革开放。(2分)原因:改革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需要;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第三
代中央集体领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形成了邓小平了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的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解
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10分,任答5点得0分)
(2)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分)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0分,任答5
点得10分)
八年级历史质量监测答案第1页(共1页)
2025年内江市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质量监测
历史
本测评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全卷满分100分。考
试时间: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共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擦皮擦千
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第Ⅱ卷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城内作
答,字体工整,笔迹济楚;不能答在测评卷上。
2.测评结束后,监测员将测评卷和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其主要任务是讨论
A.一五计划B.国旗国歌C.八字方针,,D.成立新中国
2.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经过谈判,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至此
A.祖国完全实现统一
B.西藏得到和平解放
C.基本推翻三座大山
D.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3.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人朝鲜,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主义和
国际主义精神。其出征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战略转移
B.铸造钢铁长城
C.加强国际交流
D.执行抗美授朝
4.1952年底,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其他
生产资料,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的数千万吨以上的粮食地租。这得益于
A.农业改造
B.西部开发
C.拨乱反正
D.土地改革
5.下表,与1952年比较,1957年我国主要工业门类产量增长情况。这说明我国当时
钢
原煤
发电
机床
棉布
糖
增长
3倍
98倍
1.64倍
17.7倍
32%
92%
A.实现了工业协调发展
B.完成了工商业的改造
C.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彻底改变了落后面貌
6.1954年,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这一宪法
A.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性质
C.标志着我国三大改造完成
D.诞生于第一届政协会议
7.1956年,在公私合营后,北京盛锡福帽厂挂上新厂牌。这表明盛锡福帽厂实现了
A.强制没收
B.国际合作
C.和平赎买
D.政企分开
8.1958-1960年,在经济建设中,我国开展了以实现工农业生产高指标为主要特征的群众性
社会生产运动。这场运动是
八年级历史质量监测第1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