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江西省赣州市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江西省赣州市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5 16:0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梳理(25分)
(一)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 《木兰诗》中表现木兰辞官不就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陋室铭》中表现环境清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登幽州台歌》中写空间辽阔、时间悠远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己亥杂诗》中表达奉献精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5分)
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1. 它们穿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辉
2. 这些汉字是中华文明的基因
3. 一撇一捺写天地,一点一勾绘山河
4. 当我们凝视甲骨文时
A. 4.2.1.3. B. 4.3.2.1. C. 3.4.2.1. D. 2.4.3.1.
(三)应用(10分)
校图书馆举办“经典共读”活动,请完成:
1. 为《骆驼祥子》写一句推荐语,不超过15字。(3分)
2. 设计一条“阅读打卡”标语,不超过12字。(3分)
3. 用设问句为活动写一句宣传口号,不超过16字。(4分)
二、古诗文阅读(25分)
(一)阅读《爱莲说》,完成4—6题。(10分)
4. 作者为何写“菊”与“牡丹”?(3分)
5. “出淤泥而不染”一句妙在何处?(3分)
6. 结合全文,谈谈周敦颐的君子观。(4分)
(二)阅读《孙权劝学》,完成7—9题。(15分)
7. 翻译:“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4分)
8. 鲁肃为何“拜蒙母”?(4分)
9. 本文对今天的学习有何启示?(7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紫藤萝瀑布》(宗璞节选),完成10—12题。(12分)
10. 作者为何写“蜂围蝶阵”?(4分)
11. “我在开花”反复出现,有何作用?(4分)
12. 结合全文,谈谈紫藤萝带给作者的感悟。(4分)
(二)阅读《会“呼吸”的城市》(科普小品),完成13—15题。(13分)
13. 文章开头写“热岛效应”,有何作用?(4分)
14. 文中用“海绵”比喻城市,有什么好处?(4分)
15. 结合文本,说说“会呼吸的城市”应具备哪些要素。(5分)
四、写作(60分)
16. 材料作文:
材料:校运动会4×100米接力,最后一棒跌倒,全队仍坚持跑完,赢得最热烈掌声。
请以“坚持”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600字以上;②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梳理(25分)
1. 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
2.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3.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4.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选择:B
应用:1. 旧北京人力车夫的悲歌
2. 每天读书半小时
3. 今天你读经典了吗?
二、古诗文阅读(25分)
4. 以“菊”衬“莲”,以“牡丹”反衬“莲”,突出莲之高洁。
5. 双关,既写莲之洁净,又喻君子品格。
6. 君子应不与世俗同流,洁身自好,通达正直。
7. 读书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眼光看待。
8. 表达对吕蒙及母亲敬意,侧面烘托吕蒙进步之大。
9. 学无止境,要善于听取他人建议,终身学习。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10. 侧面烘托紫藤萝繁盛,表现蓬勃生机。
11. 拟人化,突出生命喜悦,增强感染力。
12. 生命长河无止境,遭遇不幸时应豁达乐观。
13. 由问题引入,突出建设“会呼吸城市”的必要性。
14. 比喻形象,说明城市需具备吸水蓄水功能。
15. 透水路面、雨水花园、绿色屋顶、湿地公园等。
四、写作(60分)
16. 作文略。评分:立意20分,内容20分,表达20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