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第13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克莉奥佩特拉七世 ——埃及艳后 提到埃及,你想到了什么?埃及金字塔尼罗河风光重要的战略位置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美丽的风光,
丰富的资源,重要的战略位置……没有给埃
及带来安宁与祥和,却是无休止的内乱、侵
略与掠夺!埃及简史前30世纪 埃及先后建立26个王朝
前525年 波斯入侵后建立4个王朝
前332年 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
前305年 托勒密王朝建立
前30年 罗马屋大维入侵
公元640年 阿拉伯人入侵
9世纪中叶迄16世纪初 埃及先后出现5个王朝:土伦王朝、伊赫什德王朝、法蒂玛王朝、阿尤布王朝、马木留克王朝
1517年 奥斯曼帝国入侵
古代史1798年 拿破仑入侵埃及 而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他们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把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一些尚处于农业文明的国家,如埃及、中国、日本等都受到其武力侵略和思想冲击。如何摆脱落后的局面,富国强兵,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主要问题。它们做出的共同回答是课前思考进行改革,向西方学习,实现社会转型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课标要求第13课 穆罕穆德?阿里改革预习检查与点拨探求新知(10分钟,自查、互查、抽查)
1.分析穆罕穆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3.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作用。
分析穆罕穆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1.内忧
(1)政治方面:处于奥斯曼的控制之下,不同政治力量之 间争权夺利,导致埃及政局混乱,社会动荡。
(2)经济方面:盛行包税制,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手工业破产;商业萎缩。
(3)阶级矛盾激化:埃及的农民和城市平民进行各种形式斗争。
(4)军事力量弱小。
2.外患: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面临英法等西方殖民国家的侵略及工业文明的挑战。
3.政权因素:阿里王朝建立后,力主改革。
4.目的:实现富国强兵,抵御外来侵略,维护阿里王朝的统治。思考题1:阅读课本第86页上面表格中文字,材料反映了埃及农民怎样的地位?社会地位最为低下,没有任何政治权利,依附于包税人,受其控制。思考题2:英法等西方殖民国家的侵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方面给埃及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也
带来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
埃及的近代化。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1)经济方面:发展机器工业,创办近代工厂
①培养本国技师,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②以军事工业最为重要,同时发展民用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工业。
③采用行政手段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2)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
①改革行政制度: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
在中央设立高级国务会议,简化地方行政区划。
②大力压制马木路克势力,整顿社会治安,消灭盗匪。
(3)军事方面
①创办步兵学校,培养军官,扩建军营,招募士兵。
②大力发展海军,建立了地中海舰队和红海舰队。
③对外扩张,企图建立以埃及为
中心的阿拉伯大帝国。思考3:与同期西方工业模式相比,阿里改革的经济措施有何特点?西方工业模式:自由放任。
阿里的措施:用行政手段保护民族工业发展。思考4:有的学者认为,穆罕默德·阿里的政治改革,使他成为埃及
的独裁者。试比较埃及与同时代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谈谈你自己
的看法。看法:穆罕默德·阿里的政治改革促进了埃及的统一,有
利于埃及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维护民族独立。但他效
仿欧洲国家进行的政治改革,并没有采取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的民主制度,而是集权利于自身,成为一名封建独裁者。史料 穆罕默德·阿里的政治改革并未涉及立宪,仍打上近东传统烙印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阿里的个人独断专行。这样,埃及缺乏一个体现法治精神、容纳国民参与政治过程的国家权力集中但不专制的政治结构,不可能出现一个治理国家的社会精英集团,其现代化缺少一个推进的主体。
——王斯德主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探究: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穆罕默德·阿里政治改革的局限性。
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没有实现政治制度的近代化;
形式上仿效西方政治体制,实质上是高度中央集权和
君主专制。思考5:阅读课本第90页“知识链接(——穆罕默德·阿里统治时期的埃及教育),概括阿里在教育文化方面的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措施
①创办学校;
②外聘专家;
③选派留学生;
④出版翻译学术著作和普通读物。影响:为埃及培养了各类人才,推动了埃及文化事业的
发展,传播了西方的科技文化,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
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作用。2.历史作用
(1)进步性
①经济上:使民族工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②政治上:完善了行政机构,整顿了社会秩序,强化了中央集权。
③军事上:壮大了国力,使埃及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④教育上:为埃及培养了各类人才,推动了埃及文化事业的发展,传播了西方的科技文化。
(2)局限性
①经济改革出现了资金匮乏和管理不善的问题。
②军事改革和对外战争加重了人民的苦难。探究深化探究一 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里发展工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因此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带来任何利润,从而使工厂得不到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而厂长大多是一些现役或退役军官,对组织生产一窍不通,对贪污和剥削工人却颇为在行。此外,外国商人利用埃及人不懂技术,将一些老式的、使用过的,或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这一切造成工厂产量下降,亏损巨大,难以维持下去。
材料二 为了逃避服兵役,许多埃及妇女在生下孩子不久,便含着泪水悄悄地把孩子的眼睛弄瞎或截断他的四肢,使之终身残废;一些成年男子则被迫伤害自己的躯体。 材料三 阿里改革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做出的回应,试图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使埃及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是:现代化结构的变革,具有明显的结构性,一个国家全面性的结构变革,会产生一种威力巨大的整体效应。由于阿里的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海军和兴办军事工厂,他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得也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变革从长远看对国家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阿里改革的悲剧之一即在于此。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材料四:1838年,英国和奥斯曼帝国签订条约,规定对进入奥斯曼帝国的所有商品只征收5%的关税,废除奥斯曼帝国境内所有的专卖制度,允许外国商人在帝国各地自由经商。阿里拒绝这个条约。第二年,就爆发了埃及与英、土之间的战争。阿里被迫答应一切不平等的条件。从此,阿里一度建立的大“帝国”不复存在。英国等欧洲列强的势力进入埃及,工艺品的涌进埃及,埃及的原料和农产品被欧洲商人大量运往国外,阿里改革建立起来的民族工业很快被冲的七零八落。
请思考: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对此,你有何认识?思考: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对此,你有何认识?根本原因:没有改变封建制度,
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性的变革。
具体因素:
(1)封建官僚制度的腐败:资金匮乏;
管理不善;对外战争、税役兵役繁重给
人民带来苦难,削弱了国力。
(2)英俄等列强帮助土耳其反对埃及;
外商和外国技师的破坏。
认识:改革措施应全面有效,符合国情;
开放、借鉴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方法总结】 改革成败的影响因素
(1)看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
(2)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
(3) 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4)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
之有效。
(5)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
实行。探究二 全面评价阿里改革,掌握评价改革的一般方法材料一 它是由穆罕穆德·阿里所代表的新型统治者在第一次浪潮冲击下,被迫作出的以面向现代化社会的最初尝试。
材料二 对穆罕穆德·阿里改革有以下几种不同评价:
①改革实行“现代化”是为了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是“现代化的延误”。
②改革把埃及从若干世纪的沉睡中唤醒了。
③改革是为私利把埃及引向一条徒劳无益的冒险道路。(1)西方列强入侵,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内政局动荡;经济发展缓慢。(2)①较客观。理由:阿里改革未能改变埃及的
封建制度,没有实现走向现代化的根本突破。
② 较客观。理由:阿里改革的一些措施有利于西
方资产阶级思想和先进科技进入埃及,在一定程度
上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
③ 较客观。理由:阿里的改革措施是为了巩固埃及
的封建统治,是为封建王朝的对外扩张服务的。(3)看待历史现象应避免绝对化,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辩证地分析问题。【方法总结】评价改革的一般原则、方法①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②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仅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③要客观公正;要辩证地、一分为二的分析评价。
④要史论结合,言之有据,忌自相矛盾。
课堂小结腐朽的封建统治社会矛盾尖锐工业文明的冲击殖民国家的侵略阿里王朝的建立阿
里
改
革创办近代工厂
发展民族经济加强中央集权
压制马木路克发展军事力量
积极对外扩张带有近代色彩的
封建性改革推动埃及近代化未根本触动封建体制
导致改革失败背景措施评价总结语 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内忧外患,局势动荡,经济萧条,矛盾尖锐,面临着工业革命的冲击和西方殖民者的挑战。阿里王朝建立后,为了实现富国强兵,抵御侵略,维护统治,阿里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引进西欧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和人才。这些改革不仅巩固了统治,也促进了埃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埃及的社会面貌,拉开了埃及近代史的序幕。但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政治体制,仍是一场带有近代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课后延伸题阅读下列材料: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改变了埃及的历史,给后人留下诸多启示。对此,有的史学家认为改革“奠定现代埃及国家的基础”;有的却认为改革“并未设法把埃及建成为一个国家”,相反,“为外国资本家的剥削铺平了道路”。
你赞成哪种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1)赞成改革“奠定现代埃及国家的基础”的观点。
理由:创办近代工厂,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进行军事改革,摆脱殖民统治;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各种人才。
(2)赞成改革“并未设法把埃及建成一个国家”“为外国资本家的剥削铺平了道路”的观点。
理由: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没有解决资金匮乏和管理不善的问题,使近代经济发展缓慢;频繁的对外战争使国力衰弱;沉重的苛捐杂税和兵役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没有改变社会制度,最终导致了改革的失败。课后延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俄国知识分子指出:我们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了什么准备吗?以辽阔的疆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显然无济于事。……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而我们却停滞不前。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改革前的埃及和俄国面临着哪些共同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两国各自采取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2)两国改革的结果有何共同之处?又有何本质的不同?(1)问题: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或侵略;本国的落后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加剧了民族危机。
措施:埃及:引进发展近代工业;俄国:废除农奴制。
(2)相同:都在客观上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本国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步骤;都不同程度上保留了封建残余,都引发了严重的社会矛盾。
不同:埃及的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俄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第13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教学设计
【课标展示】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教学目标】
1.归纳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分析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梳理并准确记忆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结合内容分析改革的特点。
3.结合阿里改革的背景和内容,辩证地分析改革的历史作用。
4.据提供的材料,探究分析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并对改革加以全面评价,掌握评价一场改革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难点:阿里改革的必要性、特点、历史作用;分析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设计】
(所有本设计答案用课件展示)
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
学生结合思考题,自主学习课本内容,完成相关问题,记录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
探求新知
启迪思维
一、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内忧外患
1.内忧
(1)政治方面:处于 的控制之下,不同政治力量之间争权夺利,导致埃及政局混乱,社会动荡。
(2)经济方面:盛行 ,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手工业破产;商业萎缩。
(3)阶级矛盾激化:埃及的农民和城市平民进行各种形式
斗争。
(4)军事力量弱小。
2.外患: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面临英法等西方殖民国家的侵略及工业文明的挑战。
3.政权因素:阿里王朝建立后,力主改革。
二、目的:实现富国强兵,抵御外来侵略,维护阿里王朝的统治。
三、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及作用
1.主要内容
(1)经济方面:发展机器工业,创办近代工厂
①培养本国技师,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②以军事工业最为重要,同时发展民用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工业。
③采用行政手段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2)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
①改革行政制度: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
在中央设立高级国务会议,简化地方行政区划。
②大力压制马木路克势力,整顿社会治安,消灭盗匪。
(3)军事方面
①创办步兵学校,培养军官,扩建军营,招募士兵。
②大力发展海军,建立了地中海舰队和红海舰队。
③对外扩张,企图建立以埃及为中心的阿拉伯大帝国。
(4)文化教育方面
①
②
③
④
2.历史作用
(1)进步性
①经济上:使民族工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②政治上:完善了行政机构,整顿了社会秩序,强化了中央集权。
③军事上:壮大了国力,使埃及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④教育上:
(2)局限性
①经济改革出现了资金匮乏和管理不善的问题。
②军事改革和对外战争加重了人民的苦难。
四、结果及其原因
1.结果:失败
2.原因
(1)根本原因:
(2)内部因素:
(3)外部因素:
思考1:阅读课本第86页上面表格中文字,材料反映了埃及农民怎样的地位?
思考2:英法等西方殖民国家的侵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思考3:与同期西方工业模式相比,阿里改革的经济措施有何特点?
思考4:有的学者认为,穆罕默德·阿里的政治改革,使他成为埃及的独裁者。试比较埃及与同时代其他国家的政治制度,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思考5:阅读课本第90页“知识链接(——穆罕默德·阿里统治时期的埃及教育),概括阿里在教育文化方面的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二部分 课堂探究
1.情境导入
展示图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预习成果展示
(1)基础知识检查:学生自查、互查,教师抽查。
(2)处理思考题
3.疑难探究
学生自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教师点拨。
探究一 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里发展工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因此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带来任何利润,从而使工厂得不到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而厂长大多是一些现役或退役军官,对组织生产一窍不通,对贪污和剥削工人却颇为在行。此外,外国商人利用埃及人不懂技术,将一些老式的、使用过的,或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这一切造成工厂产量下降,亏损巨大,难以维持下去。
材料二 为了逃避服兵役,许多埃及妇女在生下孩子不久,便含着泪水悄悄地把孩子的眼睛弄瞎或截断他的四肢,使之终身残废;一些成年男子则被迫伤害自己的躯体。
材料三 阿里改革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做出的回应,试图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使埃及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是:现代化结构的变革,具有明显的结构性,一个国家全面性的结构变革,会产生一种威力巨大的整体效应。由于阿里的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海军和兴办军事工厂,他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得也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变革从长远看对国家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阿里改革的悲剧之一即在于此。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思考:综合上述材料,分析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对此,你有何认识?
探究二 全面评价阿里改革,掌握评价改革的一般方法
材料一 它是由穆罕穆德·阿里所代表的新型统治者在第一次浪潮冲击下,被迫作出的以面向现代化社会的最初尝试。
材料二 对穆罕穆德·阿里改革有以下几种不同评价:
①改革实行“现代化”是为了用现代化的形式来抵抗现代化的实质,是“现代化的延误”。
②改革把埃及从若干世纪的沉睡中唤醒了。
③改革是为私利把埃及引向一条徒劳无益的冒险道路。
思考: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穆罕穆德·阿里为什么被迫作出“以面向现代化社会的最初尝试”?
(2)你认为材料二中哪一种评价较为客观?说明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运动?
【知识拓展】对穆罕默德 ? 阿里改革的评价
(1)性质:带有近代色彩的的封建性改革。
(2)积极作用
①政治方面:改革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
②经济方面:改革发展了农业和商业,建立了近代工业,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进了经济近代化。
③军事方面:增强了军事实力,维护了埃及主权。
④文化方面: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3)局限性
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政治体制。
②在他统治时期,农民仍然受到封建地主的剥削,工人也带有农奴制的烙印,残暴的统治和连年的对外战争,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并削弱了国力。
【方法总结】评价改革的一般原则、方法
4.网络建构
5.课堂评价
(1)小论文
[评价目标] 了解学生对阿里改革的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基本能力。
[评价方法] 阅读法、观察法。
[评价过程]
组织学生收集有关阿里改革的史料,布置学生就其对阿里改革的认识撰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言之有理,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评阅学生的论文,就论文运用阿里改革的基础知识、引用资料和基本观点等情况给予恰当的评价。只要能够充分论证其观点的论文,就应该加以肯定。活动结束时,可以选择部分论文在班级阅读,也可以评选出优秀的小论文。
(2)限时检测,单独印发,详见课堂练习
第三部分 课后延伸
阅读下列材料: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改变了埃及的历史,给后人留下诸多启示。对此,有的史学家认为改革“奠定现代埃及国家的基础”;有的却认为改革“并未设法把埃及建成为一个国家”,相反,“为外国资本家的剥削铺平了道路”。
你赞成哪种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阿里改革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在埃及首都开罗东南穆罕默德·阿里大街的尽头坐落着一座古老的清真寺——苏丹哈桑清真寺,始建于1356年,当时的埃及( )
A.处在马木路克王朝的统治之下 B.已成为奥斯曼土耳其的一个行省
C.全部领土已被法国侵略军占领 D.英法在进行着激烈的较量和争夺
2.右图中拿破仑采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拿破仑赦免被捕的埃及人
A.维护埃及的独立 B.拉拢埃及人,巩固在埃及的统治
C.扶植马木路克势力 D.让埃及人自己管理自己
3.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农民处于苦难的深渊之中,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
A.奥斯曼帝国的搜刮 B.马木路克的巧取豪夺
C.西方列强的掠夺 D.农业技术的落后
4.1798年10月,西亚一个商队刚刚到达开罗,突然大街上出现了许多人,他们手持大刀、长矛和棍棒,高呼:“真主赐予穆斯林胜利”。这些人走上街头的目的在于( )
A.反对马木路克的横征暴敛B.要求摆脱奥斯曼帝国的控制
C.抗击法国对埃及的殖民统治D.要求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
5.穆罕默德·阿里将没收的包税地的一半分配给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方豪绅,这种做法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消除了割据势力C.扩大了统治基础 D.增加了赋税收入
6.奥马尔·麦克莱姆曾领导开罗人民起义,反抗法国殖民者,但在阿里改革时却扬言“阿里是我扶上台的,我保证也能把他赶下台”。这表明( )
①改革遇到了阻力 ②麦克莱姆成为改革的障碍 ③改革触犯了宗教长老阶层的利益 ④改革不符合埃及的国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了埃及,但埃及名义上仍是奥斯曼素丹的属地。一天,阿里对着一份奥斯曼素丹的诏书说:“我作为一个不知名的冒险家来到埃及。我一步步地向前迈进,如今,我在这里已经站稳脚跟,不错,我已经站稳脚跟。”接着,他狠狠敲打着诏书说:“我从来就没有什么主人!”对以上事件认识最准确的是( )
A.不愿让埃及做奥斯曼素丹的属地 B.意欲铲除马木路克势力
C.阻止英国等西方列强侵略埃及的步伐 D.摆脱奥斯曼统治,对外扩张,建立强大帝国
8.穆罕默德·阿里在政治改革中,规定各部长及各省长都由自己亲自任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
A.咨议会没有实权 B.维护专制集权 C.仿效欧美民主制度 D.改革了政治机构
9.19世纪40年代,穆罕穆德阿里建立起来的民族工业被冲得七零八落,主要是因为
A.连年对外战争使埃及社会动荡 B.阿里暴政使埃及社会矛盾尖锐
C.奥斯曼苏丹加强对埃及的掠夺 D.西方国家加紧了对埃及的侵略
10.1857年,为纪念穆罕默德·阿里而建立的清真寺胜利完工。这一事实最能说明穆罕默德·阿里( )
A.给埃及社会带来的影响极为深远B.其改革得到了埃及广大人民的支持
C.其改革使广大人民得到最大的好处D.其改革使社会各阶层都获得了好处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两幅图:
图一 马木路克骑士 图二 穆罕默德·阿里
请回答:
(1)根据图一、图二写一段文章,要求能够体现两幅图之间的联系。(9分)
(2)如何评价图二中的人物?(6分)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它也是西方对阿拉伯世界中心地区的一次文化入侵。拿破仑除了将解释古代象形文字的科学家和制定把地中海和红海连接起来的计划的工程师带到埃及外,还给埃及带来了第一台印刷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1)两则材料反映的主要我问题和观点是什么?
(2)关于阿里改革的性质,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一种认为是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你有何看法?
1.A 13世纪中叶,马木路克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奥斯曼土耳其在16世纪初征服了埃及。18世纪中后期,埃及开始遭受外来的侵略。因此,A项正确。
2.B结合图下文字信息可知拿破仑的做法是“赦免被捕的埃及人”;结合所学可知,他这一做法的目的是通过拉拢埃及人以巩固在埃及的统治。
3.B 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农民深受包税制带来的痛苦,而包税人基本都是马木路克势力,所以选B。
4.C 1798年10月,开罗人民发动起义,抗击法国对埃及的殖民统治,但起义最后被镇压。
5.C 分配到土地的王公贵族、政府官吏和地主豪绅成为新的封建主,构成了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因此影响比其他的要大。A项是政治改革的影响,B项在阿里改革前已经解决,D项是赋税制度改革的影响。
6.A 奥马尔·麦克莱姆是宗教长老阶层的代表,由他对改革的态度可以看出,改革遇到了阻力,触犯了宗教长老阶层的利益,所以①②③正确。阿里改革是在埃及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进行的,所以符合埃及的国情,④不正确。]
7.D D项属于最佳选项,包含A项;B项中马木路克势力早已被铲除,C项与题干关系不
密切,应排除。
8.B 穆罕默德·阿里规定各部长及各省长都由自己亲自任免,体现了阿里实行的专制集权统治。
9.D 19世纪40年代,英国等欧洲列强势力侵入埃及,英国等国的工业品涌进埃及,埃及的原料和农产品被欧洲商人大量运往国外,埃及的民族工业被击垮。
10.A 本题可用排除法求解,根据所学知识,B、C、D三项均与史实不符。
11.(1)马木路克势力较强,成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穆罕默德·阿里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方面大力压制马木路克的势力,撒拉丁堡大屠杀彻底消灭了马木路克的势力,从而出现了数百年来未有的统一局面。(9分)
(2)提示:功绩:可以从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改革措施来总结;不足之处:可以从改革所存在的问题上考虑。(6分)
【解析】第(1)题马木路克反动势力是影响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绊脚石,穆罕默德·阿里上台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政治改革中大力压制马木路克势力。第(2)题评价历史人物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12.(1)拿破仑侵略埃及,客观上打击了埃及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文化,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起到了诱导作用。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其突出的进步之处在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本民族的社会经济。但改革未能涉及对政治体制的根本性改造,所以改革的性质可认定为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