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必背
一、政治制度
线索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作为奴隶制国家,夏、商、西周的集权程度不高,管理较松散;秦朝至清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政权组织紧密。
线索2: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1)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是古典民主城邦的代表,斯巴达是希腊城邦国家中寡头政治的代表。罗马共和国政体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2)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中古西欧国家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的权力长期并立。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王权进一步强化。
(3)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和法国的共和制最为典型。
线索3: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1)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这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国民党“训政”的实质是一党专政。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三三制”原则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线索4: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1)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秦国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北宋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改革。
(2)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清末新政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最终失败;中华民国的改革多以失败告终。
(3)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线索1: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汉朝察举制、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科举制。
(2)官员管理:中国古代形成了对官员的考核和监察制度,如秦汉时期的上计制和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等。
线索2:西方的文官制度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有考试录用、中立、常任等,对政府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线索3: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1904年初,《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标志着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
(2)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这是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的选任由考试院负责。
(3)2005年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
三、法律与教化
线索1: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1)中国古代法律最早成文于春秋时期,确立于秦,成熟于隋唐。《唐律疏议》标志着中华法系确立。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点。
(2)中国古代教化: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大唐开元礼》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宋朝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明清时期乡约经政府利用和推广而具有约束力,并与法律合流。
线索2: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1)近代西方法律: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逐渐形成。
(2)近代西方教化: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作用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
线索3: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线索1: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边疆管理制度和对外关系
(1)民族政策:从和亲到联姻;羁縻政策;册封政策。
(2)边疆管理制度:军事镇守与行政管辖;屯垦戍边与经济开发;等。
(3)对外关系:先秦时期,以中原为核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有广泛的交往交流;汉朝对外打通陆海两个通道;唐朝造纸术西传;宋朝陆路受阻,海路发达;元朝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明清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清朝中俄订立《尼布楚条约》,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线索2: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
1625年格劳秀斯岀版《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一战后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期签署《联合国宪章》。
国际联盟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全体一致”原则使国际法难以实施;二战后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盛行。
线索3: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和外交
(1)民族政策:根据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几大自治区相继成立。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中共十九大以来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发展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2)当代中国的外交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广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20世纪50—60年代,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迎来高潮;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展全方位外交;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外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五、货币与赋税制度
线索1: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秦朝统一为圆形方孔钱;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改革;1948年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开始发行金圆券。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人民币先后共发行了五套。
线索2: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演变
1816年英国实行金本位制。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线索3: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秦汉时期赋役大致为田赋、人头税和徭役;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征派力役;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唐中期改行两税法;北宋中期王安石推行募役法;明朝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清朝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
六、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线索1: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1)户籍制度:战国时期国家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秦朝实行分类登记的户籍制度;汉朝“编户齐民”;隋朝“大索貌阅”;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元朝实行“诸色户计”;明朝以职业定户籍;清朝户籍管理相对松弛,到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
(2)社会治理: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唐朝的邻保制度;北宋的保甲制;明朝推行十家牌法;清朝从里甲制到保甲制。
线索2: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1)基层组织形态演变:古希腊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西欧封建社会中,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近代西欧各国继承地方自治传统,加强基层治理;二战后西方各国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2)社会保障制度:英国于17世纪初颁布了济贫法;德国于19世纪80年代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美国于1935年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二战后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