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复习提升(含答案解析)-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历史备课资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复习提升(含答案解析)-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历史备课资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5 16:0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对中国古代不同阶段选官制度的影响认识不准
1.汉代通过“举孝廉”制度,将官吏选拔与恪守、践行孝道结合起来,既体现出官僚选拔制度的鲜明特点,又是汉代伦理观念向选官制度渗透的成功经验,在社会上形成了“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风尚。据此可知,两汉时期的察举制(  )
A.保证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
B.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
C.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D.使封建等级观念逐渐消亡
2.(2024河北沧州运东七县期中)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在各地设立中正官,其中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同时规定中正官只有品评权,任命权由朝廷作主。这表明九品中正制的推行(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使官员选拔有了客观标准
C.提升了官员政治素养
D.打破了士族垄断官场局面
3.北宋殿试制度以皇帝亲自检阅试卷的方式筛选出“天子门生”,这些政治精英被授予官职后为报君恩,出于贯彻施行皇帝政治纲领的目的,发挥了巩固皇权的作用。这表明(  )
A.科举制完善有利于维系统治
B.文官政治占据重要地位
C.儒学发展影响国家发展进程
D.科举制度强调公平竞争
易错点2 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认识不全面
4.宋朝中央设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机构——御史台和谏院,前者负责行政监察,后者专司舆论,皇帝的错误、朝政的缺失,御史和谏官都可以提出批评。御史台和谏院的设置(  )
A.提高了中央行政的效率
B.有利于增强专制统治的效能
C.限制了皇帝的至上权威
D.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有效性
易错点3 不能正确认识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
5.1934年,国民政府举行第一次普通考试,涉及行政人员、法院书记官、教育行政人员、建设行政人员及监狱官,这类录取人员属于政府较低级的技术类官员。从1931年到1947年,此类普通考试举行14次,录取委任级文官6210人。由此可见,普通考试(  )
A.成为公务员主要选拔方式
B.标志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建立
C.有利于公务员队伍专业化
D.禁绝了官员任用亲信的现象
6.1933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中明确规定:曾于民国有特殊勋劳、勋劳或成绩者并致力于国民革命若干年,经证明属实,便可留任或升任简任官、荐任官和委任官,与考试及格人员同等录用。这一规定(  )
A.试图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分离
B.继承了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
C.意在强化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D.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易混易错练
1.B 2.A 3.A 4.B 5.C 6.C
1.B 根据材料可知,汉代以察举制为纽带,将伦理观念渗透于官僚体制建设中,形成了“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风尚,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关系,B项正确;察举制是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并不能保证吏治的清明与高效,排除A项;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C项;古代中国封建等级观念一直存在,两汉时期并没有消亡,排除D项。
2.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由中央任命中正官评定地方士人等级,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选官权由地方收归中央,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官员选拔的具体标准,排除B项;材料只是涉及选官权的变化,无法得出提升了官员政治素养,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发展到后期造成了门阀士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排除D项。
3.A 根据材料可知,北宋殿试制度下,政治精英贯彻施行皇帝的政治纲领,发挥了巩固皇权的作用,说明科举制的完善有利于维系统治,A项正确。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判定文官政治的状况,排除B项;材料未强调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的作用,并不是科举制的特点,排除D项。
4.B 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的监察机构分工明确,表明监察机构的专业化,有利于增强专制体制的效能,B项正确。本题主旨为监察机构的作用,与提高了中央行政的效率不符,排除A项;宋代设立监察机构的根本目的是加强皇权,排除C项;王安石变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易错分析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最大弊端在于它是皇权的附属品,监察官员的职权任命、免职都取决于皇帝的个人意志,监察制度并不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安定,而是为了维护皇权,监察职能的发挥,也取决于皇帝个人的重视程度和官员个人品质、工作经验的好坏等。
5.C 根据材料可知,对行政人员、法院书记官、教育行政人员、建设行政人员及监狱官等政府较低级的技术类官员,通过考试的方法录取,有利于丰富政府队伍,有利于公务员队伍专业化,C项正确。材料仅涉及普通考试,无法得出其是公务员选拔的主要方式,排除A项;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这是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排除B项;D项“禁绝了”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6.C 根据材料可知,1933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公员任用法》规定,任用公务员,与功勋、国民党派有密切关系,这有利于加强国民党对政府的控制,其目的是强化国民党独裁统治,C项正确。国民政府的做法主要是为了强化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而不是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分离,排除A项;材料所述的这种公务员选任方式与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不符,排除B项;这种公务员选任方式不利于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