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强化练1 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
1.“土豆变成了欧洲大部分地区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食物,就和它们在安第斯山区的角色一样。……在土豆种植国,常常发生的饥荒几乎消失了,一条长达2 000英里的种植带从西边的爱尔兰一直延伸到了东边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由此可知,土豆的种植推广( )
A.推动了欧亚作物在美洲传播
B.维持了欧洲庄园经济的地位
C.解决了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
D.改变了欧洲国家的粮食结构
2.明代学者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对当时某一新传入物种有这么一段描述:“丛生,白花。子俨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下列有关这一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产于中亚,从西域地区传入中国
B.引入中国后曾长期被当作药用植物
C.传入中国时,被中国人称为“胡椒”
D.西班牙人将其引入再传到英国等国
3.18世纪,欧洲很多国家有多个茶馆,还有茶园。许多茶园里都有弯弯曲曲的小径,一个保龄球草地球场,还有一个“大房间”可以举办音乐会和跳舞。有的茶园还以组织化妆狂欢、放烟火、赛马、赌博和音乐会为特色。这说明了饮茶( )
A.增强了欧洲人民的体质
B.彻底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
C.改变了欧洲的建筑风格
D.丰富了欧洲人的社交娱乐生活
4.1500年,亚欧大陆人口约为4.25亿。到1600年,人口增加了约28%,达到5.45亿。到1750年,人口达到7.2亿,1800年人口突破9亿。这种状况( )
A.降低了工业革命的人力成本
B.促进了全球商品贸易网的形成
C.推动了国际劳动分工的出现
D.得益于大航海带来的物种交换
5.(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00年到1800年间的几个世纪中所刮起的洲际物种交流之风给世界各地带来了惊人的变化。它在不适应人群疾病的土地上酿成了人口锐减的灾难;它也几乎在世界各地提高了食物供应的数量和可靠性;在那些从前没有马类的地区,它还通过提供新的战争手段改组了当地的政治关系。
——摘编自[美]约翰·麦克尼尔
《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
历史发展是复杂的、多面的,客观而全面地认识历史是后人所应秉持的重要理念。结合1500—1800年物种交流的史实,选择材料中的任一观点或者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专题强化练1 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
1.D 2.D 3.D 4.D
1.D 由材料“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食物”“饥荒几乎消失了”可知,土豆成为欧洲人的重要食物,改变了欧洲国家的粮食结构,故选D项;土豆的种植属于美洲作物在欧洲传播,排除A项;欧洲庄园制度在中世纪末期和近代以后逐渐瓦解,排除B项;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排除C项。
2.D 据题干“丛生,白花。子俨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可知该物种是辣椒,结合所学可知,辣椒原产于拉丁美洲,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故选D项,排除A项;明朝万历年间,番茄被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排除B项;明朝时,辣椒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排除C项。
3.D 据材料“还有茶园”“保龄球草地球场……举办音乐会和跳舞”等信息可知饮茶风气在欧洲的盛行促进了休闲娱乐性质的茶园兴起,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故选D项;茶园中的休闲娱乐活动主要用于放松和享乐,与增强体质关联较小,排除A项;饮茶风气和茶园的兴盛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欧洲人的饮食结构和欧洲的建筑风格,“彻底改变”和“改变”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C两项。
4.D 据材料“1500年,亚欧大陆人口约为4.25亿……1800年人口突破9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带来物种交流,甘薯、玉米等在亚欧大陆的广泛传播,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这一地区人口增长,故选D项;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无法解释材料中1500—1750年间的亚欧大陆人口增长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引发人口增加,与全球商品贸易网的形成关联较小,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引发人口增加,无法体现推动了国际劳动分工的出现,排除C项。
5.答案 观点:全球范围内的物种交流对社会发展具有双重影响。(2分)
论述: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物种交流。世界各地之间的物种交流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物种交流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并得到推广,推动了农耕经济的发展,增加了粮食产量,促进了明清人口的增长;大豆传入美国之后,用途不断拓展、功能不断丰富,对大豆的充分利用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物种交流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玉米、甘薯等耐旱高产作物传入中国,使得以前不适宜耕种的荒山、丘陵等得以利用,但过度的垦荒造田导致了水土流失,破坏了生态环境。(8分)
总之,全球物种交流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双重影响,我们应该学会趋利避害,努力减少物种交流的消极影响,充分发扬物种交流的积极作用,推动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2分)
解析 本题可以选择材料中的观点或者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如:全球范围内的物种交流对社会发展具有双重影响。然后,结合史实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对论述进行总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