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必背(含答案解析)-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备课资源

文档属性

名称 考前必背(含答案解析)-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备课资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5 16:3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 前 必 背
一、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线索1: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1)大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农业主要起源于西亚、东亚和中美洲。畜牧是在狩猎的基础上,随着农耕和定居生活的出现而产生的。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余,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亚洲、非洲、欧洲和美洲的农业各具特色,孕育出各自不同的古代文明。
线索2: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新航路开辟后,不同地区的食物物种交流,促进了人口的增长,丰富了食物的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线索3: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20世纪以来,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冷冻食品工业和冷链物流产业也发展起来。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各国政府都把保障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
二、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线索1: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农业生产工具和手工业生产工具不断演进。人类的劳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家庭式劳作、农业庄园式劳作、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是古代重要的劳作方式。
线索2: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1)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2)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工业革命促进了乡村的改变。人们的时间观念更为加强,生活节奏加快。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同时工业革命也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如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和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和职业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
线索3: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1)二战后,发达国家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
(2)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人类文化生活出现新的模式。人类视野也产生新的变化。
三、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线索1: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先秦时期商业兴起;秦汉时期因统治者严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艰难发展;隋唐时期因国家统一、政局稳定以及大运河的开通,商业进一步发展;两宋时期商业繁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地域性商帮兴盛。
线索2:中国古代信贷发展概况
先秦时期是萌芽时期,产生实物借贷和货币信贷;唐朝的信贷业务由存贷款发展到汇兑,出现柜坊、“飞钱”。宋朝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朝中期以后,钱铺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起来;清朝资本性借贷显著发展。
线索3:世界市场的形成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线索4: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新型商业经营方式的出现,商品流通的数量和品种增多,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国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
线索5:二战以来的国际金融与贸易
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和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二战后的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体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四、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线索1:村落、集镇和城市的产生
(1)村落:农业出现以后。
(2)集镇: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兴起;商品交换的发展;中国古代的镇主要因军事目的而设置。
(3)城市:由村落、集镇发展而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线索2: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1)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2)外国: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总结: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五、交通与社会变迁
线索1:交通的变迁
(1)中国:古代已经开通了连接世界多地的丝绸之路。
(2)外国:新航路开辟后,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
(3)19世纪上半期,人类步入铁路时代。
线索2:现代交通对社会的影响
(1)各种交通网络把整个世界连为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成为了“地球村”。
(2)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现代时间观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出现成群出行、交通拥堵等现象。
六、医疗与公共卫生
线索1:中医药的成就
战国时期扁鹊的四诊法;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唐朝的《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明朝的《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中西医结合为指导方针;21世纪以来,中医药蓬勃发展。
线索2: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及影响
(1)发展:改革开放后,国家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使全民病有所医。
(2)影响: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