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光合作用(二)预习学案答案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1.(1)无水乙醇(2)纸层析
(3)溶解度 快(5)研磨充分 保护色素
2.填表:胡萝卜素 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黄绿色 蓝紫光 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素a 胡萝卜素 叶黄素和胡萝卜素 白光 绿光
3.(1)双 基粒 类囊体的薄膜上 叶绿体基质内
二、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1.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2.光下 光 3.O2和CO2 4.淀粉 5.同位素标记 6.同位素示踪 CO2 有机物1、图解供氢供能还原多种酶参加催化(CH2O)2C3C5固定CO2光反应过程暗反应过程动画一、光合作用的过程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叶绿体的基质上光、色素、酶、水、ADP、Pi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产生ADP和Pi为光反应提供原料酶一、光合作用的过程2、光反应与暗反应比较酶、[H]、ATP、CO2、C5一、光合作用的过程3、特别注意(1)条件改变,问C3、C5、[H]和ATP如何变化例:突然停止光照,问C3、C5、[H]和ATP如何变化?答案:C3增多,C5减少,[H]和ATP减少规律方法总结:练习:降低CO2 浓度,问C3、C5、[H]和ATP如何变化?答案:C3减少,C5增多,[H]和ATP增多少一、光合作用的过程(2)光反应与暗反应,若一个停止,另一个也随后停止一、光合作用的过程1.在无光条件下,暗反应能否长期进行?
提示:不能。因为无光条件下,光反应不能进行,当光反应的产物ATP和[H]不能满足暗反应的需要时,暗反应将不再进行。3、特别注意2.在无CO2供应的条件下,光反应能否长期进行?
提示:不能。3、特别注意(3)光反应迅速,暗反应相对缓慢提示:光反应有光条件下才能进行,暗反应有光、无光都能进行。若光照停止,光反应立即停止,但积累的ATP和[H]可使暗反应再进行一小段时间,但时间极短。 故到了晚上一般认为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的过程3、特别注意(4)原子转移路径提示:
C:CO2 →三碳化合物 →(CH2O)等有机物一、光合作用的过程O:H2O →O2H: H2O → [H] → (CH2O)3、反应式1.光合作用的概念二、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1)场所:2)物质变化:3)能量变化:叶绿体(除蓝藻外)CO2 +H2O →(CH2O)+O2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2.光合作用的意义二、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植物自身因素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三、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回 顾 总 结
H2OBACDE+PiFGCO2J光练习:下 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B是—,它来自于——的分解。
②图中C是——,它被传递到叶绿体的—— 部位,用于——。
③图中D是——,在叶绿体中合成D所需的能量来自——
④图中的H表示——, H为I提供——
⑤当 突然停止光照时,F——,G——。(填增加或减少)HIO2水[H]基质还原C3ATP色素吸收的光能增加减少光反应[H]、ATP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5章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中的学习内容。 “光合作用的过程”是继《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学习之后,教师引领学生深入而有简短地认识光合作用过程中化学反应的实质的最重要、最核心的教学内容。光合作用的过程介绍了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通过学习光合作用强度,引导学生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使知识得到迁移和应用。
二、学生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接触过生物学,但对本节知识的支撑较弱,加上学生有城市的也有农村的,生物的知识层次有差别,在教学中通过一些学生很熟悉的贴近生活的知识、图片、动画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和探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2)从物质转变和能量转换的角度,简述光合作用的实质。
2.能力目标:
(1)尝试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进行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
(2)尝试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H2O中的氢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验科学家严谨的探究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态度。
(2) 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合作学习与探究,体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成功的的乐趣。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使用的信息技术:实物投影设备;视频下载工具(优酷);PPT课件制作;互联网搜索技术。
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学环节:
(1)导入新课环节:展示预习学案答案。开门见山,导入本节内容。
(2) 合作探究环节:在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幻灯片展示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光反应与暗反应比较的表格、以及光合作用过程视频动画,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更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尤其是光合作用过程视频动画的播放,让发生在微观世界里抽象难懂的生化过程变得具体、形象、生动、直观,易 于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提升了学习效果。
(3)知识总结环节:利用展台展示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
(4)PPT贯穿整个授课过程。等多种资源综合运用,生动形象直观。
预期效果:
本节课通过展示展示图解、表格、视频动画等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尤其是光合作用过程视频动画的播放对于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新课环节
展示预习学案答案
??? 学生对答案
PPT幻灯片播放
合作探究环节
展示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光反应与暗反应比较的表格、以及光合作用过程视频动画
学生观看、思考,小组内展开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光反应与暗反应比较的表格、以及光合作用过程视频动画
知识总结环节
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
学生构建思维导图
展台展示学生知识体系构建
评价
让限时完成当堂训练
限时完成
实物投影展示规范答卷,鼓励性评价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节课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了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学习地位,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重视合作探究的探究式学习。创设较多的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
课堂教学中较为合理的使用了多媒体技术,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 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展示示意图、表格、视频动画等内容,使抽象的学习内容更加具体、形象、生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 身临其境,提升了学习效果。光合作用过程视频动画的播放对于加深学生理解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提升了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