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复习提升(含答案解析)-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备课资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单元复习提升(含答案解析)-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备课资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5 16:34: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易错点1 对中医药学的特点理解不清
1.《黄帝内经》指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这说明中医药学(  )
A.蕴含以人为本的思想 B.立足社会实践
C.是中医药文化的根基 D.利于健康养生
2.疫病浓缩了中医学发展的历史,也折射出中医临床的进步。阅读下表,据此可知(  )
我国古代疫病的三个高峰
时代 背景 流行区域 学术成就
汉末魏晋 战乱(疫病) 中原地区 《伤寒论》
金元 战乱(疫病, 鼠疫) 中原地区 火热论、 《脾胃论》
明清 战乱(多 种疫病) 中原地区、 江南地区 《温疫论》 《温热论》
A.中国疫病分布有从长江中下游向外扩展的趋势
B.中国疫病时间分布均衡,与社会治乱变化相关
C.人地关系演变是中国疫病分布变迁的唯一因素
D.中医建立独特的实践体系,临床诊断经验丰富
易错点2 辩证理解黑死病的影响
3.黑死病结束后,西欧农民第一次能根据自己的心情,自由地在各庄园之间辗转,并受到新主的欢迎。凡想要留住农民的领主,必须为其提供更好的土地劳作条件并废除他的“平凡义务”。这反映了当时(  )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人力成本的提高
C.人口迁徙的加快   
D.封建秩序的瓦解
4.1347—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被称为“黑死病”的鼠疫夺走了2 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包括很多神父也染病死亡。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产生了极大的转变;卫生观念得到更新;女性地位有所提高;城乡流动变大;科学技术取得进步。由此可见,这场疫情(  )
A.证明了神学理论的荒诞
B.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
C.奠定了工业革命的基础
D.推动了理性主义的兴起
易错点3 正确认识现代中国的医疗体系
5.1949—1952年,我国开展了以环境卫生清洁大扫除为中心的卫生运动;1952—1954年,我国开展了以反美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1955年以来,除“四害”成为新的爱国卫生运动的中心。图1、图2为相关运动的宣传画。由此可知,这些运动(  )
 
A.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
B.满足了群众医疗需求
C.带有明显群众性特征
D.完善了我国卫生体系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单元复习提升
易混易错练
1.A 2.D 3.B 4.B 5.C
1.A 据材料可知,中医药学特别强调对人的重视,体现其蕴含以人为本的思想,故选A项。
2.D 据表格信息可知,伴随着三次疫病高峰时期,出现了很多学术著作,推动中医学发展,这体现了中医独特的实践体系,临床诊断经验丰富,D项正确;据表格可知,疫病流行区域开始为中原地区,后扩展到江南地区,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疫病时间分布均衡,排除B项;人地关系演变对疫病分布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唯一因素”,排除C项。
易错分析   中医学是在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从动态整体角度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药理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通过辨证施治,寻求防治疾病最有效方法的学问。中医学重视经验积累与总结,强调天人合一,药食同源,影响深远。
3.B 据所学可知,14世纪欧洲暴发黑死病,造成人口大量死亡,劳动力供不应求。据材料可知,西欧庄园领主想要留住农民,必须为其提供更好的劳作条件并废除其“平凡义务”,反映了人力成本的提高,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耕作方式的进步,排除A项;材料与人口迁徙无关,排除C项;当时西欧仍为封建制度,排除D项。
4.B 根据材料可知,黑死病造成大量人口死亡,使得当时欧洲人们的思想观念、女性地位、科技等诸多方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变,引起了深刻的社会变革,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神学理论,排除A项;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开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17世纪启蒙运动推动理性主义兴起,排除D项。
易错分析   黑死病造成人口大量死亡,使欧洲经济生活受到重创,动摇了教会在思想上的垄断地位,促使人们去追求现实生活,客观上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助推剂和催化剂。
5.C 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展了以环境卫生清洁大扫除为中心的卫生运动、以反美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除“四害”运动,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卫生运动,群众参与度高,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精神文明建设和卫生体系完善,排除A、D两项;“满足了”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