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9课 对外开放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第一篇章 经济特区显威力
——对外开放第一步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文化大革命
经济崩溃的边缘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历史的教训
时代的呼唤
对外开放
已经迫在眉睫。
第一环节:(问题思考)
我是小小诸葛亮 有问题我来解
温馨小提示:
1、自主思考5分钟,理清思路。
2、同桌之间交流1分钟。
3、注意倾听,并能对发言内容进行补充、质疑、评价。
问题:1、新时期我国的对外开放以什么方式迈出了第一步?
2、这种方式是谁提出来的?
3、发生在哪一年?
4、当时开放了哪些地方?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1、说一说,新时期(1980)年)我国兴办了哪些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
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
③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
④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依托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
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
对着东南亚……”
材料一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
3000万元以上……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六十年国事纪要》
材料二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免征进口税……
第十四条 特区企业所得税税率为百分之十五。对技术性较高、
资金周转期较长或……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
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出入境均简化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
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不是政治上的特殊
2、结合材料回答:经济特区“特”在何处?
轻松过关
1、1979年4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负责人提出在邻近香港、澳门的部分地方兴办出口加工区,邓小平明确指出 ,中央可以给特殊政策,你们自己搞。此后我国对外开放迈出的第一步是( )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A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邓小平文选》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4、思考:经济特区的成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排头兵”成为全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排头兵
“突破口”对沿海地区的探索和示范作用
“试验田”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经济特区也是对外的窗口,可以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有助于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
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3、深圳地位
在对外开放的十余年间,平均每6天就有一座新厂房落成,每11天就有一种新产品问世,这就是所谓的“深圳速度”。
改革开放后的深圳
1979年的深圳
“一夜崛起的城市”
有一种速度叫“深圳速度”!
1984年邓小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2.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一个贫穷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 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 )
A.深圳 B.厦门 C.汕头 D.珠海
A
轻松过关
第二篇章层层深入覆全国
——对外开放的扩大
海南(1988年)
浦东(1990年)
第一步
经济特区(1980年)
第三步
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
第四步
内地(沿江、沿边、省会)
第二步
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
1992重庆
满州里
(点——线——面)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层层深入看浦东
·乌鲁木齐
·拉萨
昆明·
·贵阳
长沙·
西宁·
·银川
呼和浩特·
长春·
·太原
成都·
西安·
·南昌
·郑州
南京·
·兰州
合肥·
浦东
浦东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并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龙头
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对外开放
不仅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对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
从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沿海到内地、再到沿边逐步推进的过程,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带——内陆”的格局。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5、如何理解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20世纪80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国家提出了市场多元化战略,主要目标和任务是保持与美国、日本、欧洲和港澳地区贸易持续增长的同时,大力开拓周边国家、东盟和东亚国家、中东国家的市场,努力增加与非洲地区和拉美地区的贸易,采取多种形式发展与欧共体和东欧国家的经贸往来。
——《振兴之路:中国对外开放30年》
由引进生产技术和资金开始,中国的对外开放将囊括贸易、金融、商业零售等经济上的方方面面,并拓宽到科技、教育和文化等方面。
思维拓展:当今我国的对外开放和近代中国的开放一样吗?
近代开放 现代开放
前提
目的
后果
主权的独立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主权完整
适应列强对华侵略的需要
发展经济
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并日益贫困
国家逐渐走向富强
启示:改革开放是
强国之路
材料题
1、图一拍摄于哪里,它的建立产生了怎样的
历史影响?
2、根据图二,归纳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3、图三反应哪一历史事件,谈谈你对它的评价?
第三篇章 加入世贸影响大。
——对外开放的推进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光有‘请进来’是不够的,还提出了‘走出去’的战略。
请进来:
引进外国资金、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
走出去:
对外投资、带动商品了劳务出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是致力于监督世界贸易和使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
简单说,基本上就是三件事:
一制定规则;
二促进开放市场;
三解决纠纷。
什么是世界贸易组织?
1986年7月10日,中国正式提出关于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申请。历经15年谈判,最终在2001年11月11日,中国正式签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一场艰难坎坷的谈判
材料一:1995—2001年进出口总额平均年增长12%,GDP年均增长8.92%;2002—2006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1.5%,GDP年均增长9.45%。
材料二:对普通百姓来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关税将进一步下降,……给广大消费者带来实惠。……同时,我国部分行业的垄断也将会被打破,消费者也同样会因此而获得更多的实惠。
材料三: 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让,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免不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我们也不应忽视伴随入世和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东西部收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问题、国有企业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再就业问题等。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推动中国GDP的增长
推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机遇
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等。
挑战
1997年 《时代》评价说
他改变了世界
功绩史无前例
“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的超级力量?”
——《时代》
课堂练习
1.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一个苦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 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 ( )
A.深圳 B.厦门 C.汕头 D.珠海
2.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内地的开放
3.2009年10月举办的"奋进的江苏一一庆祝建国60周年"图片展,全面展示了60年来,特别是改 革开放以来江苏取得的辉煌成就。国家最早批准江苏对外开放的是 ( )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经济技术开放区
A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