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节 矿产资源 同步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第三节 矿产资源 同步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16 11:23:58

文档简介

第三节 矿产资源
主干 自主落实
一、种类齐全,多寡不均(☆)
1.优势:
(1)我国是世界矿产资源 齐全、储量丰富的国家之一。
(2)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 ,居世界前列。
2.劣势:
(1)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
(2)不同种类的矿产资源储量、质量和 的差异非常显著。
3.主要矿产资源:
(1)能源矿产。
①种类:煤炭、 和天然气等。
②分布:我国多 少油气,总体分布是 多 少、 多 少,近海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探明储量近年不断增长。
(2)金属矿产。
①地位:是工业生产的“粮食”。
②特点。
种类 特点
铁矿 储量排世界第 位,但贫矿多、富矿少
铜、铝土 储量较
钨、锡、锑 储量居世界 位
稀土、稀有 金属、稀散 金属 a.合称 ,是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现代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维生素”; b.含量 且难以开采; c.稀土、锂、镓(jiā)、铟(yīn)等三稀矿产储量居世界首位,锆(gào)等三稀矿产资源储量严重不足
二、产消量大,进口量多
1.产量大:我国的矿产资源总开采量居世界 ,为我国成为世界工业大国提供了基本保障。
2.消费量大,进口量大: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我国只有少数种类矿产资源的储量和生产量能够满足需求,大多数矿产需要从国外进口。
3.解决措施:为避免过度依赖进口,保障我国矿产资源的供给,需要加强国内矿产资源勘探,提高资源 ,加大资源的 。
质疑判断
(1)钢材是自然资源。( )
(2)可再生资源可以不用节约使用,因为可以再生。( )
疑难点拨
有人说我国“地大物博”,也有人说是“地大物薄”,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知识拓展
重点提醒
1.我国产煤大省: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可开采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3/4。
2.大型油田分布地区:集中分布在东北、华北地区。
3.大型气田分布地区:集中在四川、新疆,以及陕西和内蒙古等地区。
4.我国进口铁矿石的主要来源国:澳大利亚、巴西。
立德树人——人地协调
保障自然资源供给的措施
①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②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
素养 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1.有人说中国是一个矿产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其主要依据是( )
A.矿产资源种类少 B.矿产资源总量少
C.矿产资源过分集中 D.人均矿产资源少
  2023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采矿业增长3.3%,制造业增长8.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结合图文材料,完成2、3题。
2.山西省的采矿业开采资源比重最大的是( )
A.煤炭资源
B.铁矿资源
C.石油资源
D.稀土资源
3.山西省外送电量1 576.0亿千瓦时,对山西省的好处是( )
A.提高植被覆盖率
B.缓解能源短缺
C.增加工业附加值
D.减轻空气污染
  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全球战塑”。自然资源部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开展宣传活动。读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完成4、5题。
4.图示我国人均资源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最高、最低的自然资源分别是( )
A.耕地、天然气 B.煤炭、水
C.煤炭、石油 D.天然气、石油
5.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人均占有量少于世界平均,可加大太阳能、煤炭、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②耕地、水等可再生资源,虽总量大,也需要有计划地开发利用
③保障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我国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④为保证经济发展,需要更大力度地开采煤、石油等矿产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关键能力提升练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矿业领域绿色发展,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如图为我国已探明的主要能源矿产储量地区分布(截至2021年底)。据此完成6~8题。
6.石油储量占比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A.重庆 B.甘肃 C.四川 D.新疆
7.贵州省较为丰富的能源矿产是( )
A.石油 B.煤炭
C.天然气 D.页岩气
8.在节约能源方面,我们倡导( )
①低碳出行 ②垃圾分类投放
③使用一次性餐具 ④合理设定空调温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稀土含有多种稀有元素,俗称“工业黄金”,用途十分广泛,特别是在军事、航天和高新技术领域,是相当重要的战略储备物资。2022年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约为1.3亿吨,稀土矿产量为30万吨,其中中国储量接近4 400万吨(占比约33.8%),产量为21万吨(占比70%),储量和产量均为全球第一位。读图完成9、10题。
9.稀土是( )
A.较容易开采的资源
B.现代高科技产业的“维生素”
C.气候资源
D.土地资源
10.我国稀土储量全球占比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我国过度开采稀土资源
B.我国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
C.稀土现在已经到处可见,不再“稀有”
D.资源没及时开采,因水土流失损耗掉
11.(2024·河南期中)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石油和天然气作为战略资源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某校学生开展“能源开发与消费”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一 寻找油气资源分布
(1)中国油气资源分布 (均匀/不均),广泛存在于陆地和近海的 中。
主题二 探究天然气资源开发
  “深海一号”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大国重器”之一。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深海一号”身份证。
(2)“深海一号”地处我国 海,能适应当地湿热多雾、 (气象灾害)等恶劣环境。其开采出来的天然气,通过 运输,输送到 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
(3)“深海一号”作业平台开采大量天然气,其积极影响有 。(双项选择)
A.缓解能源紧张
B.实现能源完全自给
C.减少环境污染
D.带动汽车工业发展
主题三 走近能源消费
  能源消费是指生产和生活所消耗的能源。某些能源消费(如煤、石油等)会污染大气,也会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我国立足能源现状,稳妥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上图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原煤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统计图。
(4)说出我国能源消费的变化,并说明该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节 矿产资源
主干 自主落实
一、种类齐全,多寡不均(☆)
1.优势:
(1)我国是世界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的国家之一。
(2)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大,居世界前列。
2.劣势:
(1)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
(2)不同种类的矿产资源储量、质量和空间分布的差异非常显著。
3.主要矿产资源:
(1)能源矿产。
①种类: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
②分布:我国多煤少油气,总体分布是北多南少、西多东少,近海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探明储量近年不断增长。
(2)金属矿产。
①地位:是工业生产的“粮食”。
②特点。
种类 特点
铁矿 储量排世界第四位,但贫矿多、富矿少
铜、铝土 储量较少
钨、锡、锑 储量居世界首位
稀土、稀有 金属、稀散 金属 a.合称三稀矿产,是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现代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维生素”; b.含量少且难以开采; c.稀土、锂、镓(jiā)、铟(yīn)等三稀矿产储量居世界首位,锆(gào)等三稀矿产资源储量严重不足
二、产消量大,进口量多
1.产量大:我国的矿产资源总开采量居世界首位,为我国成为世界工业大国提供了基本保障。
2.消费量大,进口量大: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我国只有少数种类矿产资源的储量和生产量能够满足需求,大多数矿产需要从国外进口。
3.解决措施:为避免过度依赖进口,保障我国矿产资源的供给,需要加强国内矿产资源勘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
质疑判断
(1)钢材是自然资源。(×)
(2)可再生资源可以不用节约使用,因为可以再生。(×)
疑难点拨
有人说我国“地大物博”,也有人说是“地大物薄”,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答:“地大物博”指国家疆土辽阔,自然资源总量丰富。“地大物薄”指人均占有量不足。
知识拓展
重点提醒
1.我国产煤大省: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可开采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3/4。
2.大型油田分布地区:集中分布在东北、华北地区。
3.大型气田分布地区:集中在四川、新疆,以及陕西和内蒙古等地区。
4.我国进口铁矿石的主要来源国:澳大利亚、巴西。
立德树人——人地协调
保障自然资源供给的措施
①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②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
素养 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1.有人说中国是一个矿产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其主要依据是(D)
A.矿产资源种类少 B.矿产资源总量少
C.矿产资源过分集中 D.人均矿产资源少
  2023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采矿业增长3.3%,制造业增长8.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结合图文材料,完成2、3题。
2.山西省的采矿业开采资源比重最大的是(A)
A.煤炭资源
B.铁矿资源
C.石油资源
D.稀土资源
3.山西省外送电量1 576.0亿千瓦时,对山西省的好处是(C)
A.提高植被覆盖率
B.缓解能源短缺
C.增加工业附加值
D.减轻空气污染
  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全球战塑”。自然资源部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开展宣传活动。读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完成4、5题。
4.图示我国人均资源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最高、最低的自然资源分别是(C)
A.耕地、天然气 B.煤炭、水
C.煤炭、石油 D.天然气、石油
5.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B)
①我国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人均占有量少于世界平均,可加大太阳能、煤炭、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②耕地、水等可再生资源,虽总量大,也需要有计划地开发利用
③保障自然资源的供给是我国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④为保证经济发展,需要更大力度地开采煤、石油等矿产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关键能力提升练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矿业领域绿色发展,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如图为我国已探明的主要能源矿产储量地区分布(截至2021年底)。据此完成6~8题。
6.石油储量占比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D)
A.重庆 B.甘肃 C.四川 D.新疆
7.贵州省较为丰富的能源矿产是(B)
A.石油 B.煤炭
C.天然气 D.页岩气
8.在节约能源方面,我们倡导(B)
①低碳出行 ②垃圾分类投放
③使用一次性餐具 ④合理设定空调温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稀土含有多种稀有元素,俗称“工业黄金”,用途十分广泛,特别是在军事、航天和高新技术领域,是相当重要的战略储备物资。2022年全球稀土资源总储量约为1.3亿吨,稀土矿产量为30万吨,其中中国储量接近4 400万吨(占比约33.8%),产量为21万吨(占比70%),储量和产量均为全球第一位。读图完成9、10题。
9.稀土是(B)
A.较容易开采的资源
B.现代高科技产业的“维生素”
C.气候资源
D.土地资源
10.我国稀土储量全球占比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A.我国过度开采稀土资源
B.我国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
C.稀土现在已经到处可见,不再“稀有”
D.资源没及时开采,因水土流失损耗掉
11.(2024·河南期中)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石油和天然气作为战略资源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某校学生开展“能源开发与消费”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一 寻找油气资源分布
(1)中国油气资源分布不均(均匀/不均),广泛存在于陆地和近海的含油气沉积盆地中。
主题二 探究天然气资源开发
  “深海一号”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大国重器”之一。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深海一号”身份证。
(2)“深海一号”地处我国南海,能适应当地湿热多雾、台风(气象灾害)等恶劣环境。其开采出来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运输,输送到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
(3)“深海一号”作业平台开采大量天然气,其积极影响有AC。(双项选择)
A.缓解能源紧张
B.实现能源完全自给
C.减少环境污染
D.带动汽车工业发展
主题三 走近能源消费
  能源消费是指生产和生活所消耗的能源。某些能源消费(如煤、石油等)会污染大气,也会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我国立足能源现状,稳妥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上图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原煤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统计图。
(4)说出我国能源消费的变化,并说明该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能源消费总量增加,清洁能源消费总量稳步上升,原煤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下降,利于实现双碳目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