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九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 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九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 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5 19:44:58

文档简介

长乐区九校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4月份适应性训练
七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级: 姓名: 座号: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根据语境默写古诗词。(8分)
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8分)
(1)《木兰诗》中“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 ”,抒写木兰在行军途中,因景而生发了思亲之情。
(2)《春夜洛城闻笛》中“ , ”
两句,写悠扬的笛声不禁让漂泊异乡的游子产生无限孤寂悲凉之感。
(3)岑参《逢入京使》中“ , ”
两句,以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体现诗人奔涌而出、不可遏止的思乡
之情。
(4)《晚春》中,韩愈漫步于晚春时节,他看到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而
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脱口而出:“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
红军精神,是( )在中华民族精神丰碑上的不朽篇章,是值得后辈永远铭记与学习的宝贵精神财富。在雪山草地的跋 ① shè 中,他们用坚定的信仰丈量着革命的征程;在枪林弹雨的洗礼下,他们以无畏的勇气( )着理想的崇高。
二万五千里长征,不仅是一次战略转移,而是一次精神的淬炼——面对围追堵截,他们百折不挠;身处绝境险境,他们团结互助;面对生死考验,他们( )。这种"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 ② gài,以及"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最璀璨的篇章。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红军精神依然闪耀着永恒的光 ③ máng,激励着后辈以同样的勇气与担当,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而不懈奋斗。
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① ② ③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镌刻 诠释 舍生取义
B. 雕刻 解释 无私奉献
C. 雕刻 诠释 无私奉献
D. 镌刻 解释 舍生取义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3分)
阅读《骆驼祥子》片段,完成相关问题。(6分)
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管我换车!保险!”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
这是祥子第一次买车的经历,祥子承受了哪些的压力?如果你是祥子,你会如何应对这些压力?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压力?
二、阅读(67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题。(7分)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这首诗是岑参在送别友人李副使时所作。李副使即将奔赴碛西(今新疆一带)的军营。
诗中“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这两句诗有什么作用?(4分)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3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见①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②蕺山见一③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棐几(fěi jī):棐:通“榧”,一种木质坚硬的树。几:小桌子。棐几:用榧木制成的小桌子。蕺山(jí shān):山名,在今浙江绍兴。老姥(lǎo mǔ):老妇人。)
下列对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3分)
加点词 方法提示 词义(填文字)
因书之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法:①原因,缘故;②介词:因为,由于;③连词:于是,就;④凭借,根据。 (1)
人竞买之 参考成语法:群芳竞艳 (2)
因谓姥曰 课内迁移法:孙权谓吕蒙曰 (3)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两文中画直线的句子。(6分)
(1)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2)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
9.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你认为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培养自己的专长?(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0分)
离别
郭峭峰
①我有个弱项——害怕离别。
②1967年,我随母亲在农村的干校过暑假。她要出差,只得放我独自过一周。这让7岁的我乐疯了,就为无人管束的自由的7日。那是我记忆中唯一带着暖色调的离别。
③1985年,我将一个人上路,出发去天山南麓工作。出发前一晚,我特地从住处去父母家道别。父亲做了几点嘱咐,并跟我商定,不需要任何人送行,包括他自己。
④火车在第二天的清早6点多发车。我背负行囊,在“上海火车站”几个霓虹灯照耀的大字下,排队由室外走入室内时,瞥见父亲在几十米开外的一个幽暗处看着我。父亲的出现,让我不知所措。我没去回应,不太情愿感怀风萧萧兮的壮士感,也不想被离别的愁肠缠绕。此外,我若向父亲跑去,他应该既巴不得,又很尴尬。我刚打算向他挥手致意,又突然决定径直朝里走,以回应他对约定的轻慢。走了几步,我回头看去,他已被人流淹没。
⑤列车呼啸向北,我在往事中回望过去。父亲性子烈,说话永远动用最重的分量,我常规避和父亲对话。他刚烈于外,我执拗在内,硬碰硬的下场,是大家都留有“撞痕”。自我有记忆起,父亲就强势。父亲年事渐高后,暴烈的曲线是下滑的。
⑥仰躺在列车的中铺,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那是大学毕业后,我从家里搬出去住,要带走一张老旧的三人沙发。那张沙发死沉,我一上手便有不祥之感。我和父亲各抬一头,在托举上一辆皮卡的当口儿,在1/20秒之内,我和父亲的臂力都撑不住了。先松开手的那个人,手脚会下意识联动,一跳而避过被砸。后松手者,是力有不逮而不自觉的滑脱,腿脚常来不及反应。当我们涨红脸都想顶住的一刹那,沙发的一端从我的手里脱离,接着便是父亲“啊”的一声,他托不住的沙发那端,砸中他的小腿。他疼得几乎就要破口大骂,但还是选择趴在沙发背上,以扛过最疼的那几秒。他硬是不出声,冷汗直冒。那年父亲50多岁,还算壮实。相信,在那1/20秒的顽强抬举就快失手时,保护儿子的本能让他比我多坚持了那么一瞬。我极为惭愧,恨不得被砸到的人是我,哪怕筋骨被砸断。事后看,我之所以松懈,就因在下意识中,对对方的怜惜不如父亲坚决。
⑦这个画面,再次串联起刚刚离别的场景,合着列车行进的节律,放大了伤感。火车站的这个离别,在此后二十余年中,我们父子都没有再提起。
⑧还有比时间更快的列车吗?在它喧嚣的行进中,新生及凋谢高速轮替。
⑨父亲是患肺梗阻去世的,上午还极清醒,下午就走了,护士示意我上前。我托住父亲的下颊,让他的脸在告别尘世之际,定型周正。这其中还有隐喻意味,像是父亲交由儿子来完成雕塑自己的最后一笔。我捂紧父亲的下颊,久久没有松手,感觉到他的身体由温热变得冰凉。
⑩我要插入另一场离别。20世纪80年代末,我自费去澳大利亚前,不知道将离别多久,但还是盼望家人不要去机场送行。除我妹妹外,其他家人确实都没去。到悉尼后,收到妹妹来信,她说,在我离开上海的次日,父亲去了虹桥机场,送一个同事的儿子。那个年轻人也是去悉尼,航班时间和我的一致。
父亲前往机场的心境,我是懂的。每每咀嚼,滋味良多。
(选自《读者》2024年第9期,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通过三次离别的叙述,展现了作者从童年到成年的心理变化和对父亲情感的深化。
B.第⑥段属于插叙,插入了父亲为保护“我”而被沙发砸伤的情节,丰富了人物形象。
C.“父亲年事渐高后,暴烈的曲线是下滑的”表明年老的父亲的性情变得温和了许多。
D.第⑩段,父亲次日去机场送同事的儿子的情节,说明了父亲的内心不想送“我”。
11.选文第①段独句成段妙在何处?(4分)
12.联系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当我们涨红脸都想顶住的一刹那,沙发的一端从我的手里脱离,接着便是父亲“啊”的一声,他托不住的沙发那端,砸中他的小腿。(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2)还有比时间更快的列车吗?在它喧嚣的行进中,新生及凋谢高速轮替。(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13.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14.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文后的感悟。(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1分)
勿让AI成学生“作业神器” 夏振彬
①人工智能,简称AI(ARTIFICAL LNTELLIGENCE),是指通过计算机程序或机器来模拟、实现人类智能的技术和方法。它使计算机具备感知、理解、判断、推理、学习、识别、生成、交互等人类智能的能力,从而能够执行多种任务,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人类的智能表现。
②AI,博学多才,但估计它自己也想不到,“出道”至今,“涉猎”竟如此广泛——既要给“打工人”写总结,又要帮大学生出论文,如今还要给中学生写作业!“高一时很多文科作业都直接扔给AI了”“班上有超过一半的同学都会用AI来帮自己写作文”“有的同学甚至连检讨书都用AI来写”……AI,太忙了。
③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普及,“AI+作业”已进入中学课堂。不少高中生表示,只要会用搜索引擎,就能找到简单好用的AI“作业帮手”。
④那“AI+作业”,靠谱吗?有人认为,AI势不可挡,深度融入人类的工作、学习、生活乃大势所趋。既如此,不如主动适应、积极拥抱、尽早驾驭。确实如此。从CHATGPT到SORA,AI发展速度之快,让人目瞪口呆。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教育领域亦将被深度改变。适应,是我们面临的共同课题。从实际看,AI是工具,在做作业这一场景中理应做助手,应该像一个无所不知的老师,或一个成绩优异的同学,便于一对一讨教。未来倘若不越位、不过界,运行、管理良好,它在辅助学习方面将大有用武之地。
⑤但真能如此吗?我们都当过学生,都做过作业,就别骗自己了。对一些学生来说,AI已然成了偷懒神器,所谓“作业帮手”不过是走捷径、抄近道的工具。尤其现如今,AI已相当“聪明”,所生成的内容完整、有条理。相比苦哈哈“亲自”写作业,“有问题找AI”省时省力,保质保量,说不定还能博得老师一番夸奖——要拒绝这样的诱惑,太难了。
⑥张之洞有言,“人材之成出于学”。这个“学”,必然包含作业在内。对学生而言,完成作业可巩固所学、获得训练、提高能力,哪怕是技术含量不高的抄写,也自有其意义。倘若AI“横插一杠”,学生乐于照搬、“借鉴”,作业的功能和意义将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所以CHATGPT走红后,纽约市教育部门宣布,禁止学生在学校的网络和设备上使用;澳大利亚部分州也出台类似“禁令”……其原因,均为担心对学生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⑦于老师来说,布置作业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可借此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但如果学生用AI做作业来应付老师,那老师就被迫成为天天收到假喜信的昏庸皇帝了,老师的教学就成盲人骑瞎马了。早两年,就有“AI+作业”令家长、老师苦恼——拍照搜题,哪里不会拍哪里。其本意,也是将“老师”请到用户身边。可用户呢,照搬答案用得欢,一到考试就“露馅”。为此,教育部发布通知,对于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作业APP,要求下线。
⑧AI虽好,“渗透”进作业本、成为中学生的“偷懒神器”,必须警惕。
(选自《中工网》)
1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AI知识渊博,能执行多种任务,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B.未来AI在学习中有可能充当老师的角色,辅导学生做作业。
C.现实中有的学生借助AI做作业,实际上是偷懒,弄虚作假。
D.AI完成作业比“学生自己写作业”质量更好,效率更高。
16.赏析第⑦段画线句子表达效果。(4分)
17.为什么要警惕AI成为中学生的“作业神器”?请结合文章⑥⑦两段作简要回答。(4分)
(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3分)
材料一:
“五一”假期期间,众多小城市受到游客青睐。不少游客竞相“逆向奔赴”,回归小乡村、小城镇,到山乡田野里走一走,住一住。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出行目的地中,小城市更受欢迎,三线以下城市旅游订单的增幅高于一、二线城市。
(摘编自《“小城故事多”宝藏小城旅游为经济增长添活力》,人民网2024年5月7日)
材料二:
(以上数据来源于《宝藏小城也能有文旅大作为县域经济新引擎点燃》,新华网2024年5月14日)
材料三:
①如今的游客更在意体验一种有趣有益的生活方式。对于常年处于快节奏都市生活的人来说,更加向往可以让自己慢下来的地方。亲近自然的县域地带,无疑是另一方治愈心灵的小世界,诸如登山、漂流、骑行、露营等户外运动的开展,也更容易实现。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2月以来,10个省份共新增127家4A景区,其中65%分布于县或县级市。县域旅游,在经济上更有性价比,在体验上更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再加上诸多“宠客”措施,县城和游客的双向奔赴也就顺理成章了。
②当然,相比大城市,县城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一些“后起之秀”还应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道路、厕所等配套设施,积极营造透明,诚信的旅游消费环境。迎得进人,也要留得住心。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相信更多的县城,也已经在路上。
(摘编自《小县城跑赢大都市!旅游“出圈秘籍”是啥?》,央视新闻网2024年5月9日)
材料四:
①“小地方”旅游要有“大作为”,取决于两个关键的基础条件。
②一是旅游需求持续、大规模爆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加速发展,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得到极大满足,需求开始向更高的精神层面拓展。旅游需求作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最直接有效的形式,迎来快速扩张区间。如此巨大的需求,显然不是几个老牌知名景区、景点所能消化的,也不是几个大城市或核心城市所能承载的,这为不同区域、各个层次的旅游目的地提供了发展机会。
③二是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与出行方式的变革,为拓展旅游出行空间、探索更多未知可能创造了条件。随着国内高等级公路里程的拓展以及自驾游出行方式的盛行,过往依靠火车、飞机和大巴等的主流出行方式逐渐被自主可控的自助出行所取代。服务于热门旅游目的地和景区的基础设施,逐渐向不知名地区、县城或乡村扩展,一些过往不被关注、交通不便的地区。逐渐被挖掘、追捧。“小地方”的舒适、松弛和新奇感,更容易让人满足,进而让这些地方“出圈”。
(摘编自《下沉式旅游为“宝藏小城”提供出彩机会》,《中国旅游报》2024年5月7日)
18.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2024年“五一”假期期间,一、二线城市旅游订单的增幅要低于三线以下城市。
B. 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安徽省占有三席,数量位居全国前十。
C. 县域地带之所以能成为治愈心灵的小世界,主要是因为这里可以开展户外运动。
D. 随着国内高等级公路里程的拓展和自驾游的盛行,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
19. 下图是对材料四第二段行文思路的梳理,请在图中①②处填入相应内容。(4分)
20. 请结合以上材料,就如何发展县域旅游提出三点建议。(6分)
三、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一缕春风,带给我们对春天的畅想;一缕春风,满足我们对绿的渴望;一缕春风,鼓动我们播种的欲望;一缕春风,证明勤劳会给我们硕果无量,仅仅是一缕春风,就足以明亮得让我们心生鲜活了。微笑,似一缕春风;母爱,似一缕春风;赞美,似一缕春风……你的生命中也一定有这样的一缕春风,温暖你的心灵,照亮你的生活,无关酷暑,无关严寒,请你把它告诉我们。
请以“ ,似一缕春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情感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等信息。(3)不少于600字。(4)认真书写。长乐区九校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4月份适应性训练
七年级语文试题 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23分
1.根据语境默写古诗词。8分
不闻爷娘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2(1)(3分).① shè 涉 ② 概gài ③ 芒 (2)A( 3分)
(3分)”不仅是……而是”改成“不仅是……还是”或“不仅是……更是”
(6分)压力 2分 如:有经济压力:祥子需要凑足买车的钱,九十六块钱对他来说是一笔巨款,他必须省吃俭用、拼命拉车才能攒够。 心理压力:祥子担心车子的质量,害怕自己辛苦攒下的钱买到一辆不好的车。铺主的夸夸其谈和反复推销也让他感到不安和焦虑。 社会压力:祥子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中,他深知即使买了车,也可能因为各种意外(如战争、敲诈)而失去它。(答对两点即可)
应对压力的方法2分:如果我是祥子,我会尝试寻找更多的赚钱途径,同时也会学习一些理财知识,避免把钱全部投入到一辆车上。此外,我还会寻求朋友和家人的支持,减轻心理压力。
正确面对压力2分:我们应该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压力,首先要认识到压力的来源,然后采取积极的措施去应对。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
阅读67分
(一)(4--5) 7分
(4分) 这两句诗描写了边塞六月酷热的景象:火山(指火焰山)在六月更加炎热,赤亭道口因酷热而行人绝迹。2分 作用:通过描写边塞的艰苦环境,突出了友人李副使奔赴边塞的艰辛,同时也为后文赞扬友人的勇敢和豪情做了铺垫。2分
(3分)例1: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副使的殷切期望和鼓励。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勇敢面对边塞的艰苦生活(“火山六月应更热”),并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功名只向马上取”)。例2:“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既写出了对友人的敬佩与期待,也体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例3:诗人认为友人早已习惯了边塞的生活(“惯度祁连城”),不会因为边塞的艰苦(“轮台月”)而感到忧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信任和鼓励。(有答到对友人的信任、期望、鼓励或者渴望建功立业即可得2分,结合诗句1分)
( 二 )(6--9)16分
B (3分)
(3分) 于是,就 竞相 谓:对……说
翻译句子6分:(1)后来被门生的父亲误刮掉了,门生为此懊恼了好几天。3分(“为”“累”各1分 句意1分) (2)只要说是王右军(王羲之)写的,就可以卖到一百钱。3分(“但”“求”各1分,句意1分)
(4分)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才能像王羲之一样在某一领域达到高超的境界。2分 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专长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同时也要善于总结经验、掌握规律。2分
译文:王羲之曾经到他的一个弟子家拜访,看到一张榧木几案光滑洁净,便在上面题字,楷书和草书各占一半。后来这些字被弟子的父亲不小心刮掉了,弟子为此懊恼了好几天。又有一次,王羲之在蕺山遇见一位老妇人,拿着六角竹扇叫卖。王羲之在她的扇子上题字,每把扇子各写五个字。老妇人起初露出不高兴的神色,王羲之就对她说:"(你)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字,凭这个就可以卖到一百钱了。"老妇人照着他的话去做,人们果然争相购买。过了几天,老妇人又拿着扇子来找王羲之,王羲之(只是)笑着没有回答。
(三)(10--14)20分
10.D 3分 解析:D.根据第⑩段中父亲次日去机场送同事的儿子,结合第 段中“父亲前往机场的心境,我是懂的。每每咀嚼,滋味良多” 可知,父亲并不是不想送“我”,而是可能有自己的考虑和情感,也许他不想让“我”看到离别时的伤感,也许他以这种方式默默送别;选D。
11.4分 (1) 独句成段,表达简洁有力。(2)内容上:揭示了作者对离别的恐惧,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让读者想知道“我”为什么害怕离别。(3)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的离别情节做铺垫。(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
12.6分 (1)运用神态、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我”与父亲抬沙发时的交锋过程,侧面体现出父亲对“我”的深沉的爱。3分(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时间比作列车,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飞逝,表现出时光的匆匆和生命的无常,为后文父亲的去世做铺垫。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3分
13.3分 示例: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性格刚烈但内心柔软、关爱子女、不太擅长表达爱意的人。他虽然言语不多,但通过行动表达对儿子的关爱和保护。例如,在抬沙发时,他本能地保护儿子,多坚持一瞬。他的爱是深沉而含蓄的。(写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4分 示例: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可能像文中的父亲一样,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爱,但他们的爱却体现在日常的行动中。我们应多去理解和关心父母,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能围绕父母之爱谈感悟即可得3分,能联系实际句意通顺 4分)
(四)(15--17)11分
15.D(3分) 解析:D.有误。根据第⑤段“对一些学生来说,‘有问题找 AI’省时省力,保质保量,说不定还能博得老师一番夸奖”可知,这并不意味着AI 完成作业就真的比学生自己写作业质量更好、效率更高,这种说法过于绝对,且从作业对学生的意义等方面来看,学生自己完成作业才能真正达到巩固知识等目的,选项理解不正确;故选D。
16.(4分)示例:用了比喻的手法1分,把“教师的教学情况”比作“盲人骑瞎马”1分 ,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学生用AI做作业应付、糊弄老师1分,导致老师教学没有正确的指导方向而盲目行动的危害性1分。
17.(4分)①中学生使用AI完成作业,那学生做作业巩固所学、获得训练、提高能力的功能和意义就失去了(或学生就不能巩固所学,获得训练,提高能力了)。②会导致老师无法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学失去了针对性。
(五)(18--20) 13分
18. C 3分 【解析】C.根据材料三第①段“亲近自然的县域地带,无疑是另一方治愈心灵的小世界,诸如登山、漂流、骑行、露营等户外运动的开展,也更容易实现”可知,县域地带之所以能成为治愈心灵的小世界,是因为县城地带亲近自然,县城地带治愈心灵和县城更易开展户外活动同为人们愿意到县城旅游的原因,二者是并列关系,并非因果关系,因此“县域地带之所以能成为治愈心灵的小世界,主要是因为这里可以开展户外运动”这一说法表述有误;故选C。
19. 4分 ①旅游需求迎来快速扩张区间。 ②不同区域、各个层次的旅游目的地获得发展机会。
20. 6分 ①加强县域旅游资源的开发。②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③完善基础设施。④积极营造透明、诚信的旅游消费环境。⑤加大宣传力度。三点即可。
三、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一缕春风,带给我们对春天的畅想;一缕春风,满足我们对绿的渴望;一缕春风,鼓动我们播种的欲望;一缕春风,证明勤劳会给我们硕果无量,仅仅是一缕春风,就足以明亮得让我们心生鲜活了。微笑,似一缕春风;母爱,似一缕春风;赞美,似一缕春风……你的生命中也一定有这样的一缕春风,温暖你的心灵,照亮你的生活,无关酷暑,无关严寒,请你把它告诉我们。
请以“ ,似一缕春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情感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等信息。(3)不少于600字。(4)认真书写。
【解析】
第二,选材构思。本文适合写作记叙文。回忆生活中那些让你感到温暖、受到鼓舞或得到启发的瞬间。选取与所填内容紧密相关的事例,如一次微笑、一次母爱的表现、一句赞美的话语等。比如拟题为“微笑,似一缕春风”,选取一次自己遇到困难时,朋友的微笑给自己带来鼓励的事例。开头引入微笑与春风的比喻,点明主题。中间部分详细叙述事例,描绘场景,阐述内心感受。结尾部分升华主题,强调微笑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呼吁人们多给予他人微笑。长乐区九校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4月份适应性训练
七年级语文
答题卡
(
考生禁填
: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
2B
铅笔
填涂
) (
准考证号:
)
(
贴条形码区
)
(
学校:
班级:
年 班
姓名:
学籍号:
22410060
)
(
注意事项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
0.5
mm

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
(
一、积累与运用

2
3分)
1
.(
8
分)
(1)
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
_

2

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
_

3

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
_

4

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
_
2.(9分)
(1)(
3
分)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
)(
)(
3
分)

3
)(
3
分)
3.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二、阅读(
67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7分)
4
.
(4分)
5
.(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6分)
6
.



3
分)
7
.
(3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
8.(
6
分)
(1)(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
)(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
分)
10
.(

(3分)
11.(4分)
12.(1)(3分)

2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1
3
.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4
.
(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1分)
15
.(
)(
3
分)
1
6
.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7
.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3分)
1
8



(3分)
1
9
.(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三、作文
(60分)
2
1
.(
60
分)
题目: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600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800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