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海洋资源
主干 自主落实
一、从鱼盐之利到海洋资源综合开发(☆)
1.地位: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海鱼、海盐生产国和消费国。
2.鱼:
(1)四大渔场:A黄渤海渔场,B舟山渔场(最大),C南海沿岸渔场,D北部湾渔场。
(2)我国大力发展海水养殖,目前我国的海洋渔业总产量中海水养殖量已超过海洋捕捞量。
3.盐:
(1)海盐既是我们食盐的重要来源,也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料。
(2)四大盐场:①长芦盐场(最大),②淮北盐场,③布袋盐场,④莺歌海盐场。
4.其他开发:
(1)我国已探明并开采的海洋石油和天然气集中分布在渤海和南海北部的大陆架,海洋石油的年产量约占全国石油生产量的1/4。
(2)我国海上风电、潮汐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正在快速增长。
二、行舟楫之便,通四海之洲
1.海上交通运输网络的构建:沿海港口和海运航线。
2.目前,我国的进出口货物近95%是由海运完成的,其中大部分货物运输经过南海。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首位。
3.沿海港口是连接陆地和海洋运输的枢纽,是海洋交通运输的起讫点。
4.五大港口群: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西南沿海,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
三、从利用近海到开发远洋
1.问题:我国海洋开发利用活动主要分布在近海。过度的开发利用已导致近海资源锐减、环境压力增大等问题。
2.对策:
(1)在近海地区:需要优先注重生态保护,非必要不开发。
(2)在深海地区:需要重点加强油气资源等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3)在远洋地区,需要适度利用远洋渔业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
立德树人—人地协调
海洋伏季休渔制度
为促进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自1995年起我国全面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规定在每年的一定时间、一定水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因该制度所确定的休渔时间处于每年的三伏季节,所以又称伏季休渔。
情境思考
为什么我国四大盐场产盐量较大的季节是春季和秋季
答:此时我国降水少,蒸发旺盛,并且多风,可以加速蒸发,利于海盐晒制。
知识拓展
海洋牧场
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
素养 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1.有人称海洋是“天然的蛋白质仓库”“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对这几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
A.“天然的蛋白质仓库”指海洋可以给人类提供丰富的生物资源
B.“盐类的故乡”指海洋可以给人类提供大量的化学资源
C.“能量的源泉”指海洋可以给人类提供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
D.海洋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如图所示,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四大海域的分布。读图,完成2、3题。
2.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最多的海域是(B)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3.中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有(C)
①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
②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
③海域跨越寒、温和热三带
④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我国沿海各省级行政区域都有海盐生产,年产量为1 800万吨,居世界首位。读中国部分生物资源及四大盐场分布图,完成4~6题。
4.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其位置大致位于图中的(A)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5.下列生产活动属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是(B)
A.建造滨海浴场 B.渔场捕捞
C.建设海港 D.海底油气钻探
6.我国海岸线长而曲折,下列说法不属于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的是(A)
A.海岸线长,有利于带来丰富的降水
B.有利于拓展蓝色发展空间
C.多优良海港,利于发展海洋运输
D.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矿产资源丰富
7.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D)
①设置休渔期,修复渔业资源
②大规模填海造陆,兴建别墅
③砍伐红树林,发展水产养殖
④污水处理达标方可排放入海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021年4月,“海牛Ⅱ号”在距海平面2 000米的深海海底,下钻到231米!刷新了世界深海海底钻机的钻深纪录。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完成8、9题。
8.“海牛Ⅱ号”钻机到达的最大深度所在的海底地形类型与图中②处一致,其名称是(C)
A.大陆架 B.海沟
C.大陆坡 D.洋中脊
9.海洋对人类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D)
①海洋互不相通,阻碍了各大洲的联系
②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
③海上交通促进了沿海国家的对外贸易
④海洋给人类提供丰富的矿产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关键能力提升练
10.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山东半岛附近海域海洋生物种类多,产量大,风能、潮汐能、海底油气资源丰富,还有海滩、景区、历史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
答:海域面积广,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洋矿产种类多,油气储藏量大,矿产资源丰富;海岸线长,优良港湾多,港口条件优越;海岸地貌景观类型多样,旅游资源丰富。
南隍城岛地处蓝色半岛经济区北部,该岛东部海域建设了海洋牧场示范区。南隍城岛海底地质稳定、水质优越,水温常年保持在16~21℃,盐度为32‰,适合海鱼生长。近年来,该岛居民借助大型深远海智能网箱,控制养殖密度,对水体污染进行监测、精准计算所需饲料,减小了残渣沉积和过剩鱼粪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2)分析南隍城岛海域建设海洋牧场示范区的有利条件。
答:海域面积广阔;海岛海底地质稳定、水质优越;水温及盐度适合海鱼生长;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检测和饲养。
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莱州湾海域实施,该项目是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底座之上,开展海洋养殖活动,还可利用海上风电场的输电线路,为海洋养殖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图2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示意图。
(3)“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利用的自然资源是风能资源、生物资源。
(4)简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的好处。
答:建设海洋牧场能修复风力发电建设对生态所造成的破坏,提升海洋生态环境安全;海上风电提供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提高渔业产量,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立体化多途径开发海洋资源,提高海洋资源利用率。第四节 海洋资源
主干 自主落实
一、从鱼盐之利到海洋资源综合开发(☆)
1.地位: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海鱼、海盐生产国和消费国。
2.鱼:
(1)四大渔场:A黄渤海渔场,B舟山渔场(最大),C南海沿岸渔场,D北部湾渔场。
(2)我国大力发展 ,目前我国的海洋渔业总产量中海水养殖量已超过海洋捕捞量。
3.盐:
(1)海盐既是我们食盐的重要来源,也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料。
(2)四大盐场:① 盐场(最大),②淮北盐场,③ 盐场,④莺歌海盐场。
4.其他开发:
(1)我国已探明并开采的海洋石油和天然气集中分布在 海和 海北部的大陆架,海洋石油的年产量约占全国石油生产量的1/4。
(2)我国 、 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正在快速增长。
二、行舟楫之便,通四海之洲
1.海上交通运输网络的构建: 和 。
2.目前,我国的进出口货物近95%是由海运完成的,其中大部分货物运输经过 海。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 位。
3. 是连接陆地和海洋运输的枢纽,是海洋交通运输的起讫点。
4.五大港口群:环渤海、 、东南沿海、 、西南沿海,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
三、从利用近海到开发远洋
1.问题:我国海洋开发利用活动主要分布在 。过度的开发利用已导致近海资源锐减、 等问题。
2.对策:
(1)在近海地区:需要优先注重 ,非必要不开发。
(2)在深海地区:需要重点加强油气资源等 的勘探与开发。
(3)在远洋地区,需要适度利用 和海底矿产资源。
立德树人—人地协调
海洋伏季休渔制度
为促进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自1995年起我国全面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规定在每年的一定时间、一定水域不得从事捕捞作业。因该制度所确定的休渔时间处于每年的三伏季节,所以又称伏季休渔。
情境思考
为什么我国四大盐场产盐量较大的季节是春季和秋季
知识拓展
海洋牧场
指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
素养 分层评价
必备知识基础练
1.有人称海洋是“天然的蛋白质仓库”“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对这几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天然的蛋白质仓库”指海洋可以给人类提供丰富的生物资源
B.“盐类的故乡”指海洋可以给人类提供大量的化学资源
C.“能量的源泉”指海洋可以给人类提供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
D.海洋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如图所示,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四大海域的分布。读图,完成2、3题。
2.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最多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3.中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有( )
①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
②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
③海域跨越寒、温和热三带
④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我国沿海各省级行政区域都有海盐生产,年产量为1 800万吨,居世界首位。读中国部分生物资源及四大盐场分布图,完成4~6题。
4.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其位置大致位于图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5.下列生产活动属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是( )
A.建造滨海浴场 B.渔场捕捞
C.建设海港 D.海底油气钻探
6.我国海岸线长而曲折,下列说法不属于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的是( )
A.海岸线长,有利于带来丰富的降水
B.有利于拓展蓝色发展空间
C.多优良海港,利于发展海洋运输
D.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矿产资源丰富
7.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设置休渔期,修复渔业资源
②大规模填海造陆,兴建别墅
③砍伐红树林,发展水产养殖
④污水处理达标方可排放入海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021年4月,“海牛Ⅱ号”在距海平面2 000米的深海海底,下钻到231米!刷新了世界深海海底钻机的钻深纪录。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完成8、9题。
8.“海牛Ⅱ号”钻机到达的最大深度所在的海底地形类型与图中②处一致,其名称是( )
A.大陆架 B.海沟
C.大陆坡 D.洋中脊
9.海洋对人类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 )
①海洋互不相通,阻碍了各大洲的联系
②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海产品
③海上交通促进了沿海国家的对外贸易
④海洋给人类提供丰富的矿产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关键能力提升练
10.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山东半岛附近海域海洋生物种类多,产量大,风能、潮汐能、海底油气资源丰富,还有海滩、景区、历史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游客。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
南隍城岛地处蓝色半岛经济区北部,该岛东部海域建设了海洋牧场示范区。南隍城岛海底地质稳定、水质优越,水温常年保持在16~21℃,盐度为32‰,适合海鱼生长。近年来,该岛居民借助大型深远海智能网箱,控制养殖密度,对水体污染进行监测、精准计算所需饲料,减小了残渣沉积和过剩鱼粪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2)分析南隍城岛海域建设海洋牧场示范区的有利条件。
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莱州湾海域实施,该项目是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底座之上,开展海洋养殖活动,还可利用海上风电场的输电线路,为海洋养殖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图2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示意图。
(3)“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利用的自然资源是 、 。
(4)简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