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书写默写运用(25分)
(一)根据提示填写原句(每空1分,共10分)
1. 登泰山极顶,青年杜甫胸中激荡:________,________。
2. 木兰卸甲归田,仍眷恋战马:________,________。
3. 刘禹锡身居斗室,却心怀天下:________,________。
4. 陈子昂独上幽州台,发出千古慨叹:________,________。
(二)语句排序(5分)
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使语意连贯。
1. 于是,我俯身拾起一枚落叶
2. 秋风在林间穿行
3. 它静静躺在掌心,像一封未拆的信
4. 叶脉里流动着季节的故事
5. 那一刻,我仿佛听见了生命的回声
正确顺序:________
(三)微应用(10分)
学校“云上诗会”即将开播,请为节目单拟一句宣传标语(不超20字)。
二、古诗文阅读(25分)
(一)阅读《木兰诗》节选,完成4—6题。(10分)
4. “朔气传金柝”一句从哪些角度写边塞?(3分)
5.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有何戏剧效果?(3分)
6. 木兰形象为何能跨越时空打动人心?(4分)
(二)阅读《爱莲说》,完成7—9题。(15分)
7. 翻译:“中通外直,不蔓不枝。”(4分)
8. 文中写“牡丹之爱”有何作用?(4分)
9. 周敦颐笔下的君子人格对当代青少年有何启示?(7分)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紫藤萝瀑布》节选,完成10—12题。(12分)
10. 作者为何用“流动”一词写紫藤?(4分)
11. “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体现了怎样的审美境界?(4分)
12. 紫藤萝如何成为作者心灵的“疗愈者”?(4分)
(二)阅读《会隐身的章鱼》(科普小品),完成13—15题。(13分)
13. 文章为何从“海底变色龙”写起?(4分)
14. 作者用“魔术大师”比喻章鱼,有何妙处?(4分)
15. 结合文本,谈谈章鱼隐身术对科技的两点启发。(5分)
四、写作(60分)
16. 材料作文:灯塔与星光
阅读材料:茫茫大海,灯塔为船指引方向;无垠夜空,星光为旅人照亮前路。
请以“指引”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600字以上;②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 2.1.3.4.5.
3. 云上有诗,字里生花
二、4. 触觉、听觉,苦寒立体可感。
5. 设置悬念,突出身份反转的幽默。
6. 忠孝两全、勇敢机智、质朴本色。
7. 内空外直,不缠绕不分枝。
8. 反衬莲之高洁,批判追名逐利。
9. 在浮躁中坚守独立与清正。
三、10. 化静为动,显生命力。
11. 物我两忘,纯化心灵。
12. 以繁盛之美冲淡生死之悲。
13. 激发好奇,引出说明对象。
14. 形象生动,突出变色迅速。
15. 启发变色材料研发;伪装技术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