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集合的概念(教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 第一册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教材分析】
集合的概念是人教版数学教科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内容,集合是现代数学的基础,也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在后续学习会不断地运用有关知识。因此本节课在整个高中数学课程中起着基础铺垫作用。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了集合是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过渡,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预备知识。应当借助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用适当的方式表示集合。这充分说明了集合在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基础作用。
集合的学习即是初中数学的延申,也是高中数学的过渡,更是初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学习心理的铺垫准备。
【学情分析】
集合是高中生进入高中后遇到的第一个数学概念。集合的概念又十分抽象,单单对于概念进行学习往往难以把握,这需要结合一定的实例,既包括生活实例、也包括数学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集合的含义。
因此学生步入高中前拥有的所有生活经验、数学经验是学习本节课程的基础。
此外高中数学学习会遇到大量新的数学符号、新的数学表达,包括在学习方式上也会与以往的学习有所不同,本节课应初步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2.针对具体问题,能在自然语言和图形语言的基础上,用符号语言刻画集合.
3.在具体情境中,掌握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教学重难点】
集合的概念;集合的两种表示方法
数学符号语言的恰当使用
【新课导入】
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集合,如自然数的集合、方程的解的集合等,为了深入有效的使用集合语言,我们来进一步学习了解一下集合的相关知识,本节课就从集合的概念开始.
【新课讲解】
(一)集合的表示方法
集合的表示方法
1.列举法
思考1:地球上的四大洋组成的集合如何表示?
[提示]可以这样表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思考2:方程(x+1)(x+2)=0的所有根组成的集合,又如何用列举法表示呢?
[提示]{-1,-2}.
问题:通过思考以上问题大家能总结归纳出列举法的概念吗?
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注意:(1)大括号不能缺失,元素中间用逗号隔开;
(2)元素按一定的顺序列举,如:从小到大等。
思考3:a与{a}有什么区别?
[答案]a是一个元素,{a}是集合。
例1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x2=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解:(1)设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为A,那么A={0,1,2,3,4,5,6,7,8,9}.
(2)设方程x2=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B,那么B={1,0}.
注意:①由于元素完全相同的两个集合相等,而与列举的顺序无关,因此集合可以有不同的列举方法.例如,
例1(1)可以表示为A={9,8,7,6,5,4,3,2,1,0};
②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最好按一定的顺序列举元素。
2.描述法
思考:能否用列举法表示不等式x-3<7 的解集?该集合中的元素有什么性质?
[解析]不能。但是可以看出,这个集合中的元素满足性质:
(1)集合中的元素都小于10.(2)集合中的元素都是实数.
这个集合可以通过描述其元素性质的方法来表示,
写作:{x|x<10,x∈R}思考:所有奇数的集合怎么表示?偶数的集合怎样表示?有理数集怎么表示呢?奇数集、偶数集表示方法是否唯一?
{x∈Z|x=2k+1,k∈Z},
{x∈Z|x=2k-1,k∈Z};
{x∈Z|x=2k,k∈Z}
问题:通过思考以上问题大家能总结归纳出描述法的概念吗?
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其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这种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描述法.如:
注意:在不致混淆的情况下,描述法也可以简写成列举法的形式,只是去掉竖线和元素代表符号,例如:所有直角三角形的集合可以表示为{x|x是直角三角形},也可以写成{直角三角形}。
例2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x2-2=0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2)由大于10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
解:(1)设方程x2-2=0的实数根为x,并且满足条件x2-2=0,因此,用描述法表示为.
方程x2-2=0有两个实数根为,因此,用列举法表示为.
(2)设大于10小于20的整数为x,它满足条件x∈Z,且10大于10小于20的整数有11,12,13,14,15,16,17,18,19,因此,用列举法表示为
B={11,12,13,14,15,16,17,18,19}.
思考: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对象?
[答案]自然语言描述集合简单易懂、生活化;列举法的特点每个元素一一列举出来,非常直观明显的表示元素,当元素有限或者元素有规律性的时候,是常采用的方法;描述法表示的集合中元素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集合中的元素基本是无限的,这是比较常用的集合表示法.
【板书】
1.1 集合的概念
1.元素:一般地,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b,c表示.
2.集合: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
3.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1)确定性;(2)互异性;(3)无序性.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
5.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2)描述法.
【课后反思】
(1)什么是集合?集合元素有哪些特性?两个集合相等应满足什么条件?
(2)元素与集合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如何用符号表示?
(3)常用的数集有哪些?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
(4)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各自的优点及适用对象是什么?使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