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平凡》教案
学科 小学美术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教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致敬平凡》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它聚焦平凡人物,通过文字、图片等展现他们的生活与工作。能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平凡人,理解其伟大之处,培养学生观察和表现能力,激发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对新鲜事物好奇,但对平凡人物伟大意义理解不深。他们有一定观察和表达能力,但在创作中难以把握平凡人物特点。教学中可用直观方式呈现,引导观察和思考,降低创作难度。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感受平凡人物形象中的形态、色彩和情感美,提高审美感受力。
2. 欣赏表现平凡人物的美术作品,体会不同表现手法的艺术效果。
艺术表现
1. 学会运用简单线条、色彩和形状,表现平凡人物的外貌和特征。
2. 掌握绘画或手工技巧,创作与平凡人物相关的艺术作品。
创意实践
1. 发挥想象力,将平凡人物特点与个人创意结合,进行独特艺术创作。
2. 尝试用不同材料和方法,表现平凡人物的工作场景和精神品质。
文化理解
1. 了解平凡人物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其伟大和奉献精神。
2. 培养尊重和感恩平凡人物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理解平凡人物的伟大之处和重要意义。
2. 掌握表现平凡人物形象的美术技巧,如人物轮廓、表情和动作的描绘。
3. 用美术作品传达对平凡人物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难点
1. 如何捕捉平凡人物的独特特点,并融入艺术创作中。
2. 使作品具有感染力,生动展现平凡人物的精神品质。
3. 引导学生在创作中表达对平凡人物的深刻情感。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示范法
教具准备
图片、视频、PPT课件、绘画工具、手工材料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导入
(1) 教师播放一段精心剪辑的关于平凡人物的短视频,视频中依次呈现清洁工在清晨清扫街道、医生在病房细心照顾病人、老师在课堂上认真授课等场景,营造出平凡而又温暖的氛围。
(2) 播放过程中,适时暂停视频,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如“看,清洁工阿姨早早地就来到街道,她的扫帚每挥动一下,都让街道变得更加干净整洁。”加深学生的感受。
(3) 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同学们,刚刚视频里出现了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引导学生回顾视频内容。
(4) 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回答,对于回答准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如“你观察得真仔细,回答得完全正确!”
(5) 展示一些平凡人物的图片,如快递员送货、厨师做饭等,拓宽学生的视野。
(6) 介绍这些平凡人物的工作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强调他们虽然平凡,但却不可或缺,引发学生的思考。
(7) 提问:“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凡人物为我们做出了贡献呢?”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联想。
(8)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致敬平凡。 1. 认真观看视频,感受平凡人物的工作场景。
2.积极思考问题,回答老师的提问。
3.观察图片,了解更多平凡人物的职业。
4.分享自己知道的平凡人物。
评价任务 观看专注度:☆☆☆
回答准确性:☆☆☆
联想活跃度:☆☆☆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视频和展示图片,创设生动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他们初步了解平凡人物的工作和重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知识讲解 讲解平凡人物知识
(1) 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述平凡人物的伟大之处,如“平凡人物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温暖。”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详细介绍清洁工、医生、老师等职业平凡人物的工作内容和意义,如清洁工通过清扫街道维护城市的整洁、医生通过治病救人守护人们的健康、老师通过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成长。
(3) 展示这些职业的工作场景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他们的工作环境和辛苦,如清洁工在寒风中清扫、医生在手术台上紧张工作、老师在灯光下批改作业。
(4)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平凡人物的工作容易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他们的辛苦和奉献。
(5)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有深刻见解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如“你说得太有道理了,真的很理解这些平凡人物的辛苦!”
(6) 介绍一些平凡人物的感人故事,如快递员为了按时送达包裹在雨中奔波、厨师为了让顾客满意精心烹饪美食等,让学生感受他们的敬业和爱心。
(7) 提问:“听了这些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8) 对学生的感受进行总结和引导,强调平凡人物的伟大和值得我们尊重与感恩。 1. 认真倾听老师讲解,理解平凡人物的伟大意义。
2.观察图片,感受平凡人物的工作环境。
3.思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4.分享听故事的感受,增强情感体验。
评价任务 知识理解度:☆☆☆
思考深度:☆☆☆
情感表达力:☆☆☆
设计意图 通过详细的讲解和故事分享,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平凡人物的伟大之处和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和感受,培养他们对平凡人物的尊重和感恩之情,为创作提供情感基础。
艺术创作引导 活动一:启发创意 展示作品启发
(1) 展示一系列与平凡人物相关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手工等,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和表现形式。
(2) 详细介绍每幅作品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如有的作品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平凡人物的外貌和工作场景,有的作品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平凡人物的精神品质。
(3) 提问:“同学们,看了这些作品,你们觉得哪一幅最吸引你?为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
(4)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对于有独特见解的学生给予表扬和肯定,如“你的想法很独特,很有艺术眼光!”
(5)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创作灵感和初步设想,互相启发。如“大家可以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想画一个什么样的平凡人物。”
(6) 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给予指导和建议,如提醒学生可以从平凡人物的表情、动作、工作工具等方面入手,表现他们的特点。
(7) 邀请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结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8) 总结学生的创意和想法,鼓励他们在创作中大胆发挥。 1. 欣赏艺术作品,感受不同表现形式。
2.思考作品吸引自己的地方,发表看法。
3.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创作灵感。
4.代表小组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评价任务 欣赏感受力:☆☆☆
创意活跃度:☆☆☆
交流参与度:☆☆☆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优秀作品和组织讨论,启发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创作手法和思路,拓宽创作视野,为实际创作做好准备。
艺术创作引导 活动二:技法指导 讲解创作技巧
(1) 针对绘画创作,讲解如何用线条表现平凡人物的轮廓和动态,如用流畅的线条描绘人物的身体曲线,用粗细不同的线条表现人物的衣服质感。
(2) 示范色彩搭配方法,如用温暖的色彩表现平凡人物的善良和热情,用冷静的色彩表现平凡人物的沉稳和专业。
(3) 对于手工创作,如用黏土制作平凡人物的模型,展示制作步骤和技巧,如如何塑造人物的五官和表情。
(4) 强调在创作中要注意细节,如平凡人物的工作工具、服装特点等,让作品更加生动逼真。
(5) 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清楚每一步操作要点,鼓励学生提出疑问。
(6) 提供一些创作小窍门,如用小道具点缀作品,增加作品的趣味性。
(7) 提问:“同学们,对于刚刚讲解的技巧,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及时解答学生疑惑。
(8) 总结创作技巧,鼓励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 1. 认真观看教师示范,学习创作技巧。
2.思考色彩搭配和细节表现方法。
3.提出疑问,寻求解答。
4.记住创作技巧,准备实践。
评价任务 技巧掌握度:☆☆☆
疑问提出率:☆☆☆
思考活跃度:☆☆☆
设计意图 通过详细的技法指导和示范,让学生掌握表现平凡人物的美术技巧。为学生的创作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创作质量和效果。
艺术创作 活动三:自主创作 组织学生创作
(1)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创作材料,如彩纸、颜料、黏土、画笔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2) 提出创作要求:作品要体现平凡人物的特点和精神品质,有明确的主题和情节,并且要有一定的创意。
(3) 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不要害怕失败,提醒他们可以参考之前欣赏的作品和学到的技巧。
(4)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巡回指导,观察学生的创作进展,及时给予鼓励和建议。如看到学生的构图有创意,说“你这个构图很特别,继续画下去,一定会很棒!”
(5) 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耐心帮助解决,如指导学生如何表现平凡人物的表情。
(6)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创作经验,互相学习。
(7) 提醒学生注意创作时间,合理安排进度。
(8) 对学生的努力和创意给予肯定,增强学生的创作信心。 1. 选择创作材料,确定创作主题。
2.按照创作要求进行创作。
3.遇到困难主动向老师和同学求助。
4.与同学交流创作经验,互相学习。
评价任务 创作专注度:☆☆☆
创意体现度:☆☆☆
交流合作度:☆☆☆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自主创作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表现平凡人物的特点和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艺术表现水平。
作品展示与评价 展示评价作品
(1) 组织学生分组展示作品,每组学生依次上台,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和作品中体现的平凡人物特点。
(2) 对于学生的展示,给予认真倾听和尊重,用鼓励的语言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如“你的想法很有意义,介绍得也很清楚!”
(3) 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从主题表现、创意、技巧等方面发表看法,如“他的作品主题很明确,色彩搭配也很漂亮!”
(4) 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每个作品的优点和特色,同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帮助学生提高。
(5) 设立多个奖项,如最佳创意奖、最佳主题表现奖、最佳色彩奖等,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6) 提问:“通过这次创作,大家对平凡人物又有了哪些新认识?”引导学生反思和总结。
(7)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关注平凡人物,发现更多的美好。
(8) 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平凡人物的伟大和艺术创作的意义。 1. 分组展示作品,介绍创作思路。
2.认真倾听他人评价,学习他人优点。
3.参与评价活动,发表自己看法。
4.思考并回答问题,总结学习收获。
评价任务 展示表现力:☆☆☆
评价客观性:☆☆☆
反思总结度:☆☆☆
设计意图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提高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培养欣赏和评价能力,加深对平凡人物的理解和尊重。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平凡人物的伟大和意义。
2. 收集一些平凡人物的图片,制作一个小画册。
3. 用绘画或手工形式,再创作一幅与平凡人物有关的作品。
拓展作业
1. 了解一种平凡人物的职业,如保安,并用简单文字记录。
2. 尝试设计一份致敬平凡人物的宣传海报,画出设计草图。
3. 与家长一起采访一位平凡人物,记录他的故事和感受。
板书设计
致敬平凡
平凡人物:清洁工、医生、老师等
伟大之处:默默奉献、带来便利
创作:主题、创意、技巧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教学环节设计合理,从导入到知识讲解,再到创作和评价,层次分明,学生参与度高。导入环节的视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注重知识与创作的结合,通过详细的知识讲解和技法指导,学生能够较好地将平凡人物的特点融入作品中,创作的作品有一定的质量。
3. 评价方式多样,设立多个奖项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评价中学会了欣赏和反思。
不足之处
1. 部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时间把控不好,导致作品未完成或不够完善。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时间管理的指导。
2. 对个别学生的创意挖掘不够,作品的个性化不够明显。在后续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3. 教学资源可以更加丰富,如增加一些平凡人物的实物展示或实地参观活动,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