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林黛玉进贾府【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能根据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理清故事情节。
2、分析并准确把握林黛玉的形象特点。
3、掌握描写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如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
一、知识积累
准确读出下列红色部分的字。
内帷 懵懂
盥沐 纳罕
绾着 韶光
穿红着绿 忖度
一、知识积累
准确读出下列红色部分的字。
内帷(wéi) 懵(méng)懂
盥(guàn)沐 纳罕(hǎn)
绾(wǎn)着 韶(sháo)光
穿红着(zhuó)绿 忖度(duó)
二、合作探究:
分析林黛玉的形象特点
要求:①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讨论,整合出相对完整的答案,做到有理有据。
②若讨论完成,小组代表到黑板前板书能概括林黛玉形象特点的词语,其他小组代表可补充,注意尽量避免重复。
③时间控制在8分钟内。
宝玉眼中的林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宝玉眼中的林黛玉
黛玉的气韵神情与众各别:“罥烟眉”,清、淡、秀;“含情目”,性灵之光;“愁、娇、泪”,使人顿生爱怜,并暗示其悲剧命运。——王蒙评点 宝玉眼中的林黛玉
又从宝玉目中细写一黛玉,直画一美人图。……此十句定评,直抵一赋。不写衣裙妆饰,正是宝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见。黛玉之举止容貌,亦是宝玉眼中看、心中评。若不是宝玉,断不能知黛玉是何等品貌。
——脂砚斋评语
王熙凤眼中的林黛玉:
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风姿可知,宜作史笔看。
——脂砚斋评语
小结林黛玉的形象:内在性格+外在形象+身份地位三、妙笔生花
请以“黛玉,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文字,运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150字左右。
《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能根据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理清故事情节。
2、分析并准确把握林黛玉的形象特点。
3、掌握描写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如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
【学习过程】
活动一:书声琅琅
要求:1、熟读全文,读准字音,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2、标画出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和有疑问的地方。
活动二:知识积累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阜盛( ) 小幺( ) 敕造( ) 呜咽( ) 宮绦( ) 嫡亲( )
內帏( ) 懵懂( ) 瞋视( ) 杜撰( ) 忖度( ) 盥沐( )
纳罕( ) 两靥( ) 绾( )着 璎( )珞( ) 厢庑( )
韶( )光 穿红着绿( ) 敛声屏气( ) 孽根祸胎( )
活动三: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
这篇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按情节发展,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请概括每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故事的开端(第 段):
第二部分,故事的发展(第 —— 段):
第三部分,故事的结尾(第 —— 段):
活动四:个性发现——分析林黛玉的形象特点
结合你已阅读的《红楼梦》相关章节,根据课文内容,以第一人称来介绍林黛玉。(包括身世、来贾府的原因、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内容)
我,林黛玉,
(1)找出文中有关林黛玉的语句,并用横线划下来,做好标注。
(2)结合这些文本,分析小说塑造了怎样的林黛玉形象?
活动五:拓展延伸
结合以下材料,看看分别表现了林黛玉什么样的形象特点,进一步了解林黛玉。
(1)周瑞家的进来笑道:“林姑娘,姨太太着我送花儿与姑娘带来了。”宝玉听说,便先问:“什么花儿?拿来给我。”一面早伸手接过来了。开匣看时,原来是宫制堆纱新巧的假花儿。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2)芒种节宝钗扑蝶戏耍,无意间听到了小红的秘密,情急之下,嫁祸黛玉。小红道:“若是宝姑娘听见还倒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怎么样呢?”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3)香菱搬到园中与宝钗同住,欲学诗,先求于宝钗,宝钗劝她先到园中各处走动走动。后到潇湘馆来找黛玉。黛玉听明来意,便笑道:“既要学做诗,你就拜我为师。”讲解一番之后,就先拿《王摩诘全集》让香菱回去读。香菱苦读后几次拿习作来请教黛玉,黛玉先后指出香菱诗作中措辞不雅和过于穿凿的毛病。众人取笑香菱时,黛玉道:“圣人说诲人不倦,他又来问我,我岂有不说的理!”后香菱梦中得佳句,博得众人好评。(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活动六:妙笔生花
请以“黛玉,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文字,运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手法,150字左右。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导入
一曲《枉凝眉》凄凄惨惨,哀哀怨怨,诉说着木石前盟,演绎着金玉良缘。红楼一梦,醉倒多少痴男怨女;宝黛姻缘,唱响世间千古绝唱。林黛玉,这位远道而来投身贾府的女子,究竟有何魅力让古今多少人为之哭,为之笑,为之兴叹感慨?今天,我们就通过《林黛玉进贾府》一文,走进林黛玉,去认识一下这为传奇女子。
二、下面,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家一起来将读一读这三个目标。
1、阅读课文,能根据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理清故事情节。
2、分析并准确把握林黛玉的形象特点。
3、掌握描写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如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
三、明确目标后,大家请看大屏幕,共同解决一下本节课的重点字词。
将这些字词齐读两遍,加以巩固。
四、扫清文字障碍后,我们要解决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根据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复述故事情节。
提问一生( ) 追问:第二部分见到了哪些人?
接下来重点来处理本节课的最主要问题:分析林黛玉的形象特点。
下面大家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环节,结合文中有关林黛玉的语言、动作、肖像描写的相关语句,分析林黛玉的形象特点。活动要求请看大屏幕:
要求:①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讨论,整合出相对完整的答案,做到有理有据。
②若讨论完成,小组代表到黑板前板书能概括林黛玉形象特点的词语,其他小组代表可补充,注意尽量避免重复。
③时间控制在8分钟内。
学生分析后明确:林黛玉形象特点应注意全面
内在性格+外在形象+身份地位
总结:对林黛玉语言、动作的描写处处表现她“寄人篱下”的心境,“上无父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只好依傍外祖母”,有很强的自尊心和很强的自卑感,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而细心、多虑、自尊也成了她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所以送宫花时我们看到了她的敏感多疑;听到了别人口中的她刻薄、小性子。但是当我们能真正了解她寄人篱下的处境时,是不是对她的这些性格多一份宽容呢?
再者,林黛玉尽管做不到像薛宝钗那样圆滑世故,八面玲珑,但她对人也极为坦率、纯真。比如香菱学诗,宝钗笑她是“得陇望蜀”,黛玉却热情相待,诲人不倦;她待紫鹃亲如姐妹,对晴雯也极好;她与宝钗本心存芥蒂,但宝钗对她略表关怀,予以训导之后,黛玉便开诚布公,掏心掏肺,待她亲如姐妹……
所以对于林黛玉,我们既要认清她的主要性格特点,也要结合其生活环境了解其性格形成的原因,同时也应全方面去认识这一人物,而不是以偏概全,对其进行完全否定。
好了,通过刚才内容的分析,我们对林黛玉有个更深刻的认识,那么此时此刻,你想对林黛玉说点什么呢?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写作片段?
结束语:这节课我们着重分析了林黛玉的形象特点,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手段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刻画了林黛玉的艺术形象。一百多年来,林黛玉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学画廊里一个鲜活的形象,关键在于她的个性是独一无二的。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在描写人物时,绝不能千人一面,而要抓住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去写,那样写出的人物才会有血有肉、富于久远的生命力。
《林黛玉进贾府》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是鲁人版教材必修四第三单元的第一篇必学课文。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通过林黛玉进贾府来描写贾府的典型环境,同时让贾府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先后登场亮相,也展示了古代大家族的生活状况。本学期学生阅读训练的重点为小说阅读,在学习该篇课文时,可让学生结合平时所学小说知识,学会理清故事情节,找出典型环境,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特点,从而提高阅读鉴赏小说的能力。
《林黛玉进贾府》课后反思1、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本学期现代文教学的重点是小说阅读,并且在平时我们也跟学生一起总结过不少小说中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林黛玉进贾府》既是名篇佳作,同时也完全可以当做一篇普通的小说阅读来赏析。于是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分析并准确把握林黛玉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结合平时所讲鉴赏人物形象的方式方法,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入手,准确把握人物形象特点,并让学生再次总结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答题规范,即外在形象+内在性格+身份地位。这样,将平时所学与课上所讲结合起来,真正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也让学生能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启发学生认识人物要全面。对于林黛玉的形象,课文中的相关内容理解起来并不太难,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探究基本能把握准确,即细心敏感、知书达礼、聪慧貌美。但是,刚一开始,绝大多数学生对林黛玉这个形象是不太喜欢的,甚至讨厌的,这在学生第一次写最后的小练笔时表现的很清楚。于是,授课过程中一方面,我引导学生去揣测林黛玉细心敏感特点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通过补充一部分故事情节,既有对课文形象特点的印证,同时也有对林黛玉形象特点的补充。这样,很多学生表示对人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评判这个人物时也多了一些客观与理性。
3、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在赏析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时,我采用小组内的合作、小组间的竞赛等形式。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展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的能力。如最后妙笔生花环节“黛玉,我想对你说”,经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就能够从多方面展开,许多学生都表现出了出乎老师意料的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在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上难以出现的喜人现象。
《林黛玉进贾府》课标分析
课标分析:
基于以上认识,本课时我将从主要人物林黛玉入手,设置以下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能根据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理清故事情节。
2、分析并准确把握林黛玉的形象特点。
3、掌握描写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如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并准确把握林黛玉的形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