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株洲市田心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 语文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株洲市田心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 语文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6 12:5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田心中学 2024 - 2025 学年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本试卷共3道大题,17小题。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行辈(háng) 欺侮(wǔ) 亢奋(kàng) 戛然而止(gá)
B. 眼眶(kuàng) 潺潺(chán) 追溯(sù) 风雪载途(zài)
C. 农谚(yàn) 连翘(qià) 褶皱(zhě) 海枯石烂(kū)
D. 缄默(jiān) 狩猎(shǒu) 龟裂(jūn) 楔形文字(xiē)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偏僻 宽慰 怠慢 人情事故
B. 家眷 皎洁 静穆 偷偷摸摸
C. 震撼 磅礴 辐射 大彻大物
D. 思慕 锵然 褪尽 兴高彩烈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B. 为了迎接首届文化艺术节,小龙和小钱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一出话剧。
C. 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D. 中国南极科考队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在南极成功架设了天文望远镜。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记” 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
C. 古代对人的称谓常用到敬辞和谦辞,“令尊”“赐教”“高寿” 是敬辞,“家父”“愚见”“寒舍” 是谦辞。
D.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喝雄黄酒等习俗,它与纪念屈原有关,时间是农历八月十五。
5.默写填空。(8 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诗经 关雎》)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 蒹葭》)
(3)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老人和小孩生活状态的句子是: , 。
(6)《小石潭记》中描写潭周围树木的句子是: , ,参差披拂。
6.综合性学习。(4 分)
某班开展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故事大盘点】孔子、孟子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 “孟母三迁” 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孔子或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2 分)
(2)【成语大搜集】《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请你找出来。(只填序号)(2 分)
①温故知新 ②舍生取义 ③愚公移山 ④择善而从 ⑤任重道远 ⑥诲人不倦 ⑦一鼓作气 ⑧见贤思齐
二、阅读理解(40 分)
(一)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 7 - 10 题。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 —— 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 “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 “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记》)
【乙】
黄子履庄①,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
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 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②则立吠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 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 黄履庄传》)
【注】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②机:机关。
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其两膝相比者( )
(2)诎右臂支船( )
(3)凿木人长寸许( )
(4)予不能悉记( )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
9. 【甲】文和【乙】文都写了 “奇巧” 之人,但表现 “奇巧” 的角度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 分)
10. 【甲】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 分)
(二)现代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1 - 14 题。
壶口瀑布
梁衡
①凡世间能容、能藏、能变之物惟有水。其亦硬亦软,或傲或嗔,载舟覆舟,润物毁物,全在一瞬之间。时桃花流水而阴柔,又裂岸拍天而狂放。凡河川能伸能屈,能收能藏,惟我黄河,其高峡为镜,平原飘带,奔川浸谷,挟雷裹电,即因时势而变。时滔天接地而狂呼,又拥地抱天而低言。
②我曾徘徊于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库,惊异于她如泊如镜的沉静;曾生活于河套平原,陶醉于她如虹如带的飘逸;也曾上溯龙门,感奋于她如狮如虎的豪壮。但当我沿河上下求索而见壶口时,便如痴如狂。
③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④黄河首先进入我视野的,是下游的一片深沟。我以为这便是 “壶口” 了,原来到了近处才知道,这壶口还要再往下走,走一段更险峻的怪路。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
⑤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⑥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11.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壶口瀑布?请简要概括。(4 分)
12. 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 分)
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13. 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写黄河的其他河段?(4 分)
14. 文章结尾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 分)
(三)诗歌阅读(10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5 - 16 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5.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 分)
16.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中 “直” 和 “圆” 的妙处。(6 分)
三、写作(60 分)
17.请以 “这里,也是我的舞台”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 600 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及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答案:B
解析:A 项 “戛然而止” 的 “戛” 应读 “jiá”;C 项 “连翘” 的 “翘” 应读 “qiá”;D 项 “狩猎” 的 “狩” 应读 “shòu”。
2.答案:B
解析:A 项 “人情事故” 应为 “人情世故”;C 项 “大彻大物” 应为 “大彻大悟”;D 项 “兴高彩烈” 应为 “兴高采烈”。
3.答案:B
解析:“逢场作戏” 原指旧时走江湖的艺人遇到适合的场合就表演,后指遇到机会,偶尔凑凑热闹,含贬义。用在此处形容小龙和小钱精心编排话剧,不恰当。
4.答案:D
解析:端午节时间是农历五月初五,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5.(1)答案:窈窕淑女
(2)答案:在水一方
(3)答案:无为在歧路
(4)答案:欲济无舟楫
(5)答案: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6)答案: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6.
(1)答案示例:孔子:韦编三绝、有教无类;孟子:孟母断机、五十步笑百步。
(2)答案:③⑦
解析:“愚公移山” 出自《列子 汤问》,“一鼓作气” 出自《左传 庄公十年》中的《曹刿论战》。
二、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
7.(1)答案:靠近
(2)答案:同 “屈”,弯曲
(3)答案:表示约数
(4)答案:全,都
8.
(1)答案:无不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答案:即使是狡猾(聪明)的人也不能够分辨它是真是假。
9. 答案:【甲】文主要通过描写王叔远雕刻的核舟的精致、逼真,从正面直接表现 “奇巧”;【乙】文通过描写黄履庄制作的木人、木狗、木鸟等的神奇,以及观者的反应,从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角度表现 “奇巧” 。
10. 答案: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作用是总结全文,突出了核舟雕刻技艺的精湛,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高超技艺的赞叹之情 。
(二)现代文阅读
11.答案:从水和石两个方面描写壶口瀑布。写水,描绘了壶口瀑布水的多样形态,如汹涌澎湃、分流各异等;写石,刻画了被水侵蚀的石头的奇特形状,体现水的力量 。
12.答案: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钻石觅缝”“哀哀打旋” 等赋予水人的动作和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流在龙槽两边滩壁上的不同形态,表现出壶口瀑布水流的丰富多变,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感染力 。
13.答案:写黄河其他河段的特点,如刘家峡水库的沉静、河套平原的飘逸、龙门的豪壮,与壶口瀑布的雄伟壮观形成对比,突出壶口瀑布独特的气势和魅力,也为后文作者感悟黄河伟大性格做铺垫 。
14.答案:结构上,与前文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内容上,再次强调黄河的伟大性格,深化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
(三)诗歌阅读
15.答案:诗人以 “征蓬”“归雁” 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 “汉塞”,像振翅北飞的 “归雁” 一样进入 “胡天”,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孤独、飘零之感 。
16.答案:“直” 字写出了孤烟直冲云天的劲拔坚毅,在荒凉的大漠中显得格外醒目;“圆” 字写出了落日在黄河尽头的又大又圆,给人温暖而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准确而形象地描绘出塞外沙漠中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表现了诗人对塞外风光的赞美,也透露出诗人豁达的情怀 。
三、写作(略)
17.评分标准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从内容、结构、语言、书写等方面综合评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