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 1.1感觉世界(学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 1.1感觉世界(学案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16 10:25:42

文档简介

2025新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讲义)
第1节:感觉世界
知识要点一、人的感觉
1、感觉器官:是指感受器及附属结构。比系统低的结构层次,属 层次。如人的主要感觉器官有 、 、 、 、 等。
2、感受器:是感觉器官的一部分,是游离的神经末梢,能产生兴奋的部分,属 层次。如味蕾;鼻粘膜内有嗅神经末梢;皮肤中反应痛感的神经末梢。
3、感觉的产生:
人类具有不同的感觉器官和不同的感受器,所以可以感受外界环境的不同刺激,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 ,并产生不同的感觉。感觉的产生过程如下图所示:
影响感觉的因素:人的感觉受 、 等因素的影响。酒精会延长人们的 ,有些药物会影响人们的 ,尤其是大脑。
知识要点二、皮肤和皮肤的感觉
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分布着许多感受器,具体有 、 和 等感觉功能。
(1)人体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①触觉最敏感的部位—— (因为指尖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
②冷热觉最敏感部位—— (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用手背)。
拓展:如果某人丧失了对冷热的感觉能力,这将对他(她) 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不会对冷热的刺激作出反应,还不知道自我保护。
③人如果没有痛觉,对我们的身体有害还是有益?
(2)皮肤的其他功能:皮肤除了作为感觉器官 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如 、 、 等。
知识要点三、鼻和嗅觉
1、嗅觉:嗅觉是指由气体物质刺激嗅觉感受器所引起的感觉。
2、嗅觉形成的过程
嗅觉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
。形成嗅觉的器官是 !
3、嗅觉的特点:
① :时间长了闻不出味了——由于 ,说明嗅觉具有适应性;
② :不同动物嗅觉的敏感程度 (如羊和狗)。
动物对不同的气味敏感程度 ,如猫对老鼠和鱼的气味比较敏感。
③ :嗅觉随年龄的增长而 ,孩子的嗅觉往往比父母灵敏。
4、嗅觉的作用
嗅觉不仅能帮我们 ,还能帮助我们 。如煤气泄漏出来闻到气味可以发现煤气泄漏了,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例1:为什么人在伤风感冒鼻腔堵塞时,对气味很不敏感?
因为鼻腔内的 被覆盖,使气味很接触难刺激 ,从而影响了嗅觉细胞对气味的感觉.
知识要点四、舌和味觉
1、舌表面密布许多小凸点,小凸点里有许多 ,里有许多 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 的刺激特别敏感。,
2、味觉的形成过程:
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 ,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味觉信息通过味神经传到 而产生味觉。形成为味觉的器官是 !形成过程如下图:
味觉的类型:味觉细胞能辨别五种基本的味道: 、 、 、 、 ,而 、 、 等味觉是人对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部位 酸味 甜味 苦味 咸味
舌尖 √
舌侧(前) √
舌侧(后) √
舌根 √
4、随着 ,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逐渐减少,味觉敏感性也 (老人口味浓)
5、味觉与嗅觉相互影响
例:人在感冒时,吃食物为何感觉没味道?
,我们吃东西时尝到的味道是味觉和嗅觉综合的感觉,而食物的美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嗅觉。也说明了人的嗅觉和味觉是互相影响的。
例:某同学在吃橙子的同时吃苹果,这时会产生什么味道?( )
演练1:(2024七下·浙江嘉兴期末) 为弘扬传统文化,端午节时小明在家学包粽子。将包好的绿色粽子放进蒸笼里加热,一段时间后闻到阵阵香气;剥开粽子,一口下去满嘴咸香。上述描述中不涉及的感觉是(  )
A.嗅觉 B.听觉 C.视觉 D.味觉
演练2:(2024七下·浙江杭州期末)运动员剧烈运动时,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  )
A.保护和排泄的功能 B.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C.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 D.保护和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
演练3:(2024七下·浙江宁波期中)清明时节,我们有食用艾青团的习俗。艾青团呈现绿色并带有植物清香,产生这种清香的感觉的部位是(  )
A.大脑 B.鼻 C.舌 D.口腔
演练4:(2024七下·嘉兴阶段练习)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  )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C.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D.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演练5:(2024七下·浙江杭州期中) 人体拥有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列关于人体感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同学在嗅橙子的同时吃苹果,会产生苹果和橙子混合的味道
B.麻、辣、酸、甜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C.触摸一般用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
D.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可以用手背粗测额头温度
演练6:(2024七下·浙江宁波期中)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嗅觉的形成部位在___________,这句话形容的是嗅觉的_______现象。
演练7:(2024七上·浙江杭州期中) 根据皮肤的结构,回答以下问题.
(1)皮肤由      、       、     和 四大组织构成。
(2)皮肤由外向内分为三层: 、 、 。
(3)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的结构是冷敏小体、热敏小体、触觉小体等,它位于    内。
(4)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      部位,而其中又含有 ,因此我们感觉到痛。
演练8:(2023七上·浙江阶段练习)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区域:舌尖对 最敏感,舌侧前对 最敏感,舌根对 最敏感。在该实验中,测试完一种味道后,要 ,这是为了 。没有清水,会对这个实验结果造成什么影响? 。
1、(2024七下·浙江余杭期末)阳春三月,百花盛开,同学们在百花园中不仅看到了各种美丽的鲜花,同时还闻到了各种花的独特清香,也品尝了甜甜的百花园牌花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科感到花香逐渐淡去,是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B.来到百花园中,同学们对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
C.百花园牌花蜜是甜的,这种感觉是在味蕾中形成的
D.闻花香同时尝花蜜,会形成花香和花蜜的混合味道
2、(2024七下·浙江瑞安期中)“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 是说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其中的 “闻韶音” 和 “知肉味” 分别属于人的( )。
A、嗅觉和听觉 B、听觉和视觉 C、听觉和味觉 D、听觉和味觉
3、(2024七下·浙江杭州期中)盲人能“阅读”盲文,起作用的是他的( )
A.嗅觉 B.触觉 C.视觉 D.听觉
4、(2023七下·浙江温州期中)小田在四川吃了心心念念的辣火锅,觉得味道很好,可接下来几天吃其他饭菜却都没什么味道,这是因为(  )
A.其他饭菜没有火锅辣 B.吃了火锅的余味还未褪去
C.吃火锅时烫伤了味蕾 D.对火锅产生了适应性
5、(2024七下·浙江绍兴期末)为测试不同部位皮肤对触觉的敏感程度,小明用一支绘图笔在小敏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小敏蒙上眼睛后,小明用针轻轻接触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敏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并记录下小敏能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在不同部位的皮肤上重复此实验,其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皮肤部位 手臂 手掌 指尖 前臂
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 50 85 100 75
A.针触指尖的力度可以不同 B.身体不同部位对触觉的敏感性相同
C.指尖对触觉敏感性比手臂强 D.越敏感的部位为大脑提供信息的机会越少
6、(2024七下·金华阶段练习)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我们的皮肤(  )
A.皮肤内触觉感受器与痛觉感受器是一样的 B.如果表皮受到损伤,会导致出血
C.在真皮内分布着感觉神经末梢 D.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相同的
7、(2024七下·浙江临海期中)吃过大蒜,旁人会闻到一股〝臭〞味,但是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滋味,是由于( )
A.嗅觉细胞暂时失掉觉得功用 B.大脑的嗅觉中枢疲劳的缘故
C.不同人的嗅觉敏感水平不同 D.嗅觉细胞接纳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8、(2024七下·杭州阶段练习)老中医给病人看病时,都会“望、闻、问、切”,你知道“切”要用到人的什么感觉( )
A.痛觉 B.热觉 C.触觉 D.冷觉
9、(2024七下·义乌阶段练习)小明的妈妈在生二胎时,采取的是局部麻醉的剖腹产,妈妈说手术过程中感受不到疼痛,但能感到手术刀与人体的接触,这说明(  )
A.病人的痛觉消失 B.病人的痛觉和触觉均消失
C.痛觉和触觉相互独立又能相互影响 D.脑皮层被麻醉,所以感受不到疼痛
10、(2024七下·杭州阶段练习)黄酒和某种凉茶的颜色非常相近,请说出两种用身体的感觉器官来区别的方法。
(1)用 感觉,产生的感觉是 。
(2)用 感觉,产生的感觉是 。
11、(2025七上·浙江温州期中)我校运动会刚刚落下帷幕,运动会里涉及了很多科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小元同学在参加百米赛跑时不甚摔倒,擦破了皮肤,流了些血,并感到有点疼痛,当皮肤流血时,说明已经伤到___________ 部位(选填“真皮”或“表皮”),“皮肤”应属于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____,你的理由___________。
12、(2024七下·浙江长兴期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摄取外界的五个感觉中(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视觉获取的信息约占83%。

(1)四幅图中,与盲人在行走时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相同的是 ______。
(2)吃西瓜时觉得甜,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尤其对 ______物质特别敏感。
(3)闻花香时间长了,就没有原来那么香了,其原因是人的嗅觉中枢 ______。
(4)声音经过外耳道进入中耳,形成听觉的部位在人的 ______。
13、(2024七下·浙江阶段练习)小娟因淋雨感觉不适去医院检查,一位老医生用手背触摸了一会儿她的额头后便告诉她患了感冒,开出处方。挂盐水时一阵疼痛令小娟差点哭了出来。晚饭时,面对母亲辛辛苦苦准备的一桌好菜,小娟没有闻到阵阵香味,也没有胃口。请问:
(1)老医生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 比较敏感。
(2)小娟想:“如果没有痛觉,那该多好啊!”你认为好不好?说明理由。 。
(3)小娟面对好菜却没有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这说明了 。
14、(2024七下·浙江阶段练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调香师辨味时,总要做短促而频繁的吸气,目的是在鼻腔顶端形成一种气旋,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有气味物质接触 。
(2)人在感冒的时候,嗅觉的灵敏度会下降,此时味觉测试显示 (填“正常”或“不正常”)
(3)一块糖放在口中,一开始觉得不怎么甜,后来慢慢地越来越甜,这说明: 。
(4)在测试舌头敏感区域的实验中,测试完一种味道后,要用清水漱口,其目的是 。2025新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讲义)
第1节:感觉世界
知识要点一、人的感觉
1、感觉器官:是指感受器及附属结构。比系统低的结构层次,属器官层次。如人的主要感觉器官有耳、鼻、眼、舌、皮肤等。
2、感受器:是感觉器官的一部分,是游离的神经末梢,能产生兴奋的部分,属细胞层次。如味蕾;鼻粘膜内有嗅神经末梢;皮肤中反应痛感的神经末梢。
3、感觉的产生:
人类具有不同的感觉器官和不同的感受器,所以可以感受外界环境的不同刺激,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并产生不同的感觉。感觉的产生过程如下图所示:
影响感觉的因素:人的感觉受酒精、药物等因素的影响。酒精会延长人们的反应时间,有些药物会影响人们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
知识要点二、皮肤和皮肤的感觉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分布着许多感受器,具体有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感觉功能。
(1)人体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①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指尖(因为指尖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
②冷热觉最敏感部位——手背(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用手背)。
拓展:如果某人丧失了对冷热的感觉能力,这将对他(她) 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不会对冷热的刺激作出反应,还不知道自我保护。
③人如果没有痛觉,对我们的身体有害还是有益?如果没有痛觉,人体就不能感知对身体的损伤性刺激,也就无法对损伤部位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人就不能健康地生活下去。
(2)皮肤的其他功能:皮肤除了作为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刺激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如防止身体水分散失、排汗散热、保护身体免受细菌入侵等。
知识要点三、鼻和嗅觉
1、嗅觉:嗅觉是指由气体物质刺激嗅觉感受器所引起的感觉。
2、嗅觉形成的过程
嗅觉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化学物质扩散到空气中→化学物质进入鼻腔→溶于鼻腔内的黏液中-→刺激嗅觉感受器产生信息→信息传入大脑,产生嗅觉。形成嗅觉的器官是大脑!
3、嗅觉的特点:
①适应性:时间长了闻不出味了——由于大脑嗅觉中枢适应性的缘故,说明嗅觉具有适应性;
②差异性:不同动物嗅觉的敏感程度不同(如羊和狗)。
动物对不同的气味敏感程度不同,如猫对老鼠和鱼的气味比较敏感。
③退化性:嗅觉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孩子的嗅觉往往比父母灵敏。
4、嗅觉的作用
嗅觉不仅能帮我们闻到气味,还能帮助我们避开危险。如煤气泄漏出来闻到气味可以发现煤气泄漏了,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例1:为什么人在伤风感冒鼻腔堵塞时,对气味很不敏感?
因为鼻腔内的嗅觉细胞被覆盖,使气味很接触难刺激嗅觉细胞,从而影响了嗅觉细胞对气味的感觉.
知识要点四、舌和味觉
1、舌表面密布许多小凸点,小凸点里有许多味蕾,里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2、味觉的形成过程:
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刺激味觉细胞,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味觉信息通过味神经传到大脑而产生味觉。形成为味觉的器官是大脑!形成过程如下图:
味觉的类型:味觉细胞能辨别五种基本的味道:酸、甜、苦、咸、鲜,而麻、辣、涩等味觉是人对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部位 酸味 甜味 苦味 咸味
舌尖 √
舌侧(前) √
舌侧(后) √
舌根 √
4、随着年龄增长,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逐渐减少,味觉敏感性也下降(老人口味浓)
5、味觉与嗅觉相互影响
例:人在感冒时,吃食物为何感觉没味道?
人在感冒时,味觉虽不受影响,但嗅觉的灵敏度却下降了,我们吃东西时尝到的味道是味觉和嗅觉综合的感觉,而食物的美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嗅觉。也说明了人的嗅觉和味觉是互相影响的。
例:某同学在吃橙子的同时吃苹果,这时会产生什么味道?(苹果和橙子的混合味道)
演练1:(2024七下·浙江嘉兴期末) 为弘扬传统文化,端午节时小明在家学包粽子。将包好的绿色粽子放进蒸笼里加热,一段时间后闻到阵阵香气;剥开粽子,一口下去满嘴咸香。上述描述中不涉及的感觉是(  )
A.嗅觉 B.听觉 C.视觉 D.味觉
【答案】B
【详解】端午节时小明在家学包粽子需要视觉的参与,闻到阵阵香气是嗅觉的作用,剥开粽子,一口下去满嘴咸香是味觉在起作用,所以,整个过程中没有参与的感觉是听觉。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演练2:(2024七下·浙江杭州期末)运动员剧烈运动时,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体现了皮肤的(  )
A.保护和排泄的功能 B.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C.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 D.保护和感受外界刺激的功能
【答案】B
【详解】
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当外界气温较高时,皮肤内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散热量增多,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增多,通过汗液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多;外界气温较低时,皮肤内的大多数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通过皮肤散发的热量减少,与此同时,汗腺分泌汗液减少,通过汗液的蒸发散失的热量也减少;因此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汗腺分泌的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等,因此皮肤还具有排泄作用.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体内产热量增多,需要通过扩张血管和增加汗液分泌来调节体温,同时随汗液排出体内产生的一部分废物.因此这体现了皮肤的排泄和调节体温的功能.
故选:B
演练3:(2024七下·浙江宁波期中)清明时节,我们有食用艾青团的习俗。艾青团呈现绿色并带有植物清香,产生这种清香的感觉的部位是(  )
A.大脑 B.鼻 C.舌 D.口腔
【答案】A
【详解】由分析可知:鼻只是感受器,而嗅觉的产生是在大脑皮层。因此产生这种清香感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A符合题意。
故选A。
演练4:(2024七下·嘉兴阶段练习)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  )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C.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D.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答案】D
【详解】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顶壁叫做嗅粘膜,测定人的嗅觉能力,可以用能够引起嗅觉的气味物质的最低浓度来表示。人的嗅觉也很容易产生适应,如果感受器持续受到某种刺激,其产生冲动的能力会随刺激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这叫做感受器的适应。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故选D。
演练5:(2024七下·浙江杭州期中) 人体拥有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列关于人体感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同学在嗅橙子的同时吃苹果,会产生苹果和橙子混合的味道
B.麻、辣、酸、甜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C.触摸一般用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
D.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可以用手背粗测额头温度
【答案】B
【详解】A、嗅橙子时形成的是嗅觉,吃苹果时形成的是味觉,因此,同学在嗅橙子的同时吃苹果,会产生苹果和橙子混合的味道 ,A正确;
B、麻是多种刺激后产生的综合感觉,辣不是味觉,酸、甜等味觉是单刺激后形成的,B错误;
C、指尖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感觉灵敏,因此触摸一般用指尖,C正确;
D、手背对热敏感的神经末梢比较丰富,因此可以用手背粗测额头温度,D正确。
故选B.
演练6:(2024七下·浙江宁波期中)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嗅觉的形成部位在___________,这句话形容的是嗅觉的_______现象。
【答案】大脑皮层;适应。
【详解】嗅觉是由化学气体刺激嗅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内,感受细胞为嗅细胞.气味物质作用于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嗅神经传导,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嗅中枢,形成嗅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意思是进入了摆满香草的房间,久而久之就闻不到香草的香味了。进入了卖臭咸鱼的店铺,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这句话说明嗅觉具有适应性。
演练7:(2024七上·浙江杭州期中) 根据皮肤的结构,回答以下问题.
(1)皮肤由      、       、     和 四大组织构成。
(2)皮肤由外向内分为三层: 、 、 。
(3)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的结构是冷敏小体、热敏小体、触觉小体等,它位于    内。
(4)当皮肤流血的时候,说明已经伤到      部位,而其中又含有 ,因此我们感觉到痛。
【答案】(1)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2)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3)真皮 (4)真皮; 感觉神经末梢
【详解】
(1)表皮由上皮组织组成,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真皮内由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所以皮肤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组织组成,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2)皮肤由外向内分为三层: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3)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
(4)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皮肤出了血,则说明已经伤及了皮肤的真皮,并且感觉疼痛。
演练7:(2023七上·浙江阶段练习)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区域:舌尖对 最敏感,舌侧前对 最敏感,舌根对 最敏感。在该实验中,测试完一种味道后,要 ,这是为了 。没有清水,会对这个实验结果造成什么影响? 。
【答案】甜;咸;苦;用清水漱口;防止味道残留、混和而串味;影响实验影响实验结果。
【详解】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区域:舌尖部对甜味最敏感,舌两则前部对咸味最敏感,舌两侧中部对酸味最敏感,舌根部对苦味最敏感。
在“探究舌对甜、酸、苦、咸的敏感区域”的实验中,用清水漱口可以减轻味觉的对照,防止味道残留、混和而串味,建立对照实验,确保单一变量,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没有清水,会影响实验影响实验结果。
1、(2024七下·浙江余杭期末)阳春三月,百花盛开,同学们在百花园中不仅看到了各种美丽的鲜花,同时还闻到了各种花的独特清香,也品尝了甜甜的百花园牌花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科感到花香逐渐淡去,是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B.来到百花园中,同学们对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
C.百花园牌花蜜是甜的,这种感觉是在味蕾中形成的
D.闻花香同时尝花蜜,会形成花香和花蜜的混合味道
【答案】C
【详解】A、感觉没有刚来时香了,是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来到百花园中,不同的人对花香的敏感程度不同,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感到花蜜是甜的,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故C错误符合题意;
D、闻花香同时尝花蜜,会形成花香和花蜜的混合味道,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4七下·浙江瑞安期中)“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 是说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其中的 “闻韶音” 和 “知肉味” 分别属于人的( )。
A、嗅觉和听觉 B、听觉和视觉 C、听觉和味觉 D、听觉和味觉
【答案】C
【详解】“闻韶音” 是听到音乐,属于听觉,“知肉味” 是品尝到肉的味道,属于味觉。故选C。
3、(2024七下·浙江杭州期中)盲人能“阅读”盲文,起作用的是他的( )
A.嗅觉 B.触觉 C.视觉 D.听觉
【答案】B
【详解】
盲文或称点字、凸字,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故盲文是通过触摸识别的,因此盲人在“阅读”盲文时主要依赖的是触觉。
故选B。
4、(2023七下·浙江温州期中)小田在四川吃了心心念念的辣火锅,觉得味道很好,可接下来几天吃其他饭菜却都没什么味道,这是因为(  )
A.其他饭菜没有火锅辣 B.吃了火锅的余味还未褪去
C.吃火锅时烫伤了味蕾 D.对火锅产生了适应性
【答案】C
【详解】
味觉的形成: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便溶于唾液中,刺激味蕾上的味觉细胞,使其产生信息,通过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分析后就知道食物的味道了。小田在四川吃了心心念念的辣火锅,觉得味道很好,可接下来的几天,吃其他饭菜都觉得没有味道,原因是吃了火锅后烫伤了味蕾。
故选C。
5、(2024七下·浙江绍兴期末)为测试不同部位皮肤对触觉的敏感程度,小明用一支绘图笔在小敏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小敏蒙上眼睛后,小明用针轻轻接触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敏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并记录下小敏能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在不同部位的皮肤上重复此实验,其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皮肤部位 手臂 手掌 指尖 前臂
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 50 85 100 75
A.针触指尖的力度可以不同 B.身体不同部位对触觉的敏感性相同
C.指尖对触觉敏感性比手臂强 D.越敏感的部位为大脑提供信息的机会越少
【答案】C
【详解】
A.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实验中针触指尖的力度要相同,故A错误;
B.根据实验中的不同部位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不同,说明身体不同部位对触觉的敏感性不相同,故B错误;
C.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与手臂相比,指尖感到针触的百分率较高,说明指尖对触觉敏感性比手臂强,故C正确;
D.人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不同部位触觉敏感程度的不同,反映了相应部位功能适应性方面的差别,本实验说明敏感部位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远远多于非敏感部位,故D错误。
故选C。
6、(2024七下·金华阶段练习)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我们的皮肤(  )
A.皮肤内触觉感受器与痛觉感受器是一样的 B.如果表皮受到损伤,会导致出血
C.在真皮内分布着感觉神经末梢 D.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相同的
【答案】C
【详解】
A.皮肤内触觉感受器与痛觉感受器分别与不同的感觉有关,A错误。
BC.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对皮肤有营养作用,真皮内还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外界的刺激。 因此,如果真皮受到损伤,会导致出血,而表皮损伤一般不会流血,B错误,C正确。
D.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痛觉、冷觉和温度觉,我们身体各个部位对冷热刺激的敏感程度不同,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也是不同的,D错误。
故选C。
7、(2024七下·浙江临海期中)吃过大蒜,旁人会闻到一股〝臭〞味,但是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滋味,是由于( )
A.嗅觉细胞暂时失掉觉得功用 B.大脑的嗅觉中枢疲劳的缘故
C.不同人的嗅觉敏感水平不同 D.嗅觉细胞接纳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答案】B
【详解】
常吃大蒜对安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息;这是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顺应的缘故。 应选B。
8、(2024七下·杭州阶段练习)老中医给病人看病时,都会“望、闻、问、切”,你知道“切”要用到人的什么感觉( )
A.痛觉 B.热觉 C.触觉 D.冷觉
【答案】C
【详解】
老中医中的“望、闻、问、切”四步诊法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音;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其中的“望”主要利用的感觉是视觉,需要用到的感觉器官是眼;“切”主要利用的感觉是触觉,需要用到的感觉器官是皮肤。
故选C。
9、(2024七下·义乌阶段练习)小明的妈妈在生二胎时,采取的是局部麻醉的剖腹产,妈妈说手术过程中感受不到疼痛,但能感到手术刀与人体的接触,这说明(  )
A.病人的痛觉消失 B.病人的痛觉和触觉均消失
C.痛觉和触觉相互独立又能相互影响 D.脑皮层被麻醉,所以感受不到疼痛
【答案】A
【详解】
剖腹产中采取局部麻醉,使手术过程中感受不到疼痛,说明麻醉后病人的痛觉消失了,但能感到手术刀与人体的接触,说明人的触觉还在,说明两者互不影响是独立工作的。A选项正确,B、C错误,大脑皮层集中了人体神经中枢,大脑皮层被麻醉就不是局部麻醉了,D错误。
故选:A。
10、(2024七下·杭州阶段练习)黄酒和某种凉茶的颜色非常相近,请说出两种用身体的感觉器官来区别的方法。
(1)用 感觉,产生的感觉是 。
(2)用 感觉,产生的感觉是 。
【答案】(1)鼻子,黄酒能闻到酒味; (2)舌头,凉茶微甜
【详解】
(1)嗅觉(鼻子):黄酒含有酒精成分,具有独特的酒味,而凉茶通常不含酒精且气味较淡或带有草药香。因此通过嗅觉(闻)可以辨别出黄酒特有的酒味。
(2)味觉(舌头):黄酒味道微苦或辛辣(因酒精),而凉茶通常含糖或草药成分,味道偏甜或甘。通过味觉(尝)可感知凉茶的微甜特征,从而与黄酒区分。
11、(2025七上·浙江温州期中)我校运动会刚刚落下帷幕,运动会里涉及了很多科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小元同学在参加百米赛跑时不甚摔倒,擦破了皮肤,流了些血,并感到有点疼痛,当皮肤流血时,说明已经伤到___________ 部位(选填“真皮”或“表皮”),“皮肤”应属于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____,你的理由___________。
【答案】 真皮 ;器官 ;皮肤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多种组织构成。
【详解】
皮肤由表皮、真皮组成.真皮中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当不甚摔倒,擦破了皮肤,流了些血,并感到有点疼痛,说明此时最少伤及到了真皮。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皮肤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组成,因此属于器官。
12、(2024七下·浙江长兴期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摄取外界的五个感觉中(触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视觉获取的信息约占83%。

(1)四幅图中,与盲人在行走时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相同的是 ______。
(2)吃西瓜时觉得甜,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尤其对 ______物质特别敏感。
(3)闻花香时间长了,就没有原来那么香了,其原因是人的嗅觉中枢 ______。
(4)声音经过外耳道进入中耳,形成听觉的部位在人的 ______。
【答案】(1)摸东西
(2)液态
(3)易适应(具有适应性)
(4)大脑皮层(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详解】(1)皮肤是触觉器官,如摸东西,与盲人在行走时总是需要借助手中的盲杖,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方式相同。
(2)吃西瓜是通过味觉器官,感受甜等味道。人体的舌上有许多乳头状小凸点的味蕾,味蕾是味觉感受器,它里面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3)嗅觉数秒到数分钟即可适应,因此闻花香时间长了,就没有原来那么香了,其原因是人的嗅觉中枢具有适应性。
(4)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人就产生了听觉。
13、(2024七下·浙江阶段练习)小娟因淋雨感觉不适去医院检查,一位老医生用手背触摸了一会儿她的额头后便告诉她患了感冒,开出处方。挂盐水时一阵疼痛令小娟差点哭了出来。晚饭时,面对母亲辛辛苦苦准备的一桌好菜,小娟没有闻到阵阵香味,也没有胃口。请问:
(1)老医生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 比较敏感。
(2)小娟想:“如果没有痛觉,那该多好啊!”你认为好不好?说明理由。 。
(3)小娟面对好菜却没有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这说明了 。
【答案】(1)热
(2)不好,因为如果没有痛觉,当人体某些部位受到伤害时,人体就不能及时察觉到,这样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对人体健康是非常有害的
(3)感冒了,鼻腔堵住了或鼻黏膜受损;嗅觉可以影响味觉
【详解】(1)皮肤的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相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触、压等刺激.其中手指尖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手背上热觉神经末梢比较丰富。因此,老医生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
(2)不好,如果没有痛觉,当人体某部位受到伤害时就不能及时察觉到,这样就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对人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3)当人体患感冒时,会充血肿胀堵塞了鼻腔,鼻塞使嗅觉不敏感,发热、头晕等都影响到各种感受器的感觉,所以患了重感冒的人闻不到香味,,并且吃起食物来总是觉得没有味道。因此,小娟面对好菜却没有闻到香味的原因是感冒了,鼻腔堵住了或鼻黏膜受损,这说明了嗅觉可以影响味觉。
14、(2024七下·浙江阶段练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调香师辨味时,总要做短促而频繁的吸气,目的是在鼻腔顶端形成一种气旋,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有气味物质接触 。
(2)人在感冒的时候,嗅觉的灵敏度会下降,此时味觉测试显示 (填“正常”或“不正常”)
(3)一块糖放在口中,一开始觉得不怎么甜,后来慢慢地越来越甜,这说明: 。
(4)在测试舌头敏感区域的实验中,测试完一种味道后,要用清水漱口,其目的是 。
【答案】(1)嗅觉细胞(2)不正常(3)舌对液态物质比较敏感
(4)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导致“串味”,影响实验结果
【详解】(1)调香师这种行为是为了让更多的气体物质接触嗅觉细胞,嗅觉细胞是对气味的感受器,可以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在大脑中形成感觉;
(2)多种感受会相互影响,感冒是嗅觉感受器变弱了,会带动味觉感觉器也变弱了,所以此时味觉测试显示不正常;
(3)刚开始糖是固态的,慢慢的糖开始融化了,变成了液态,说明舌头上的味蕾细胞对液态的的物质比较敏感;
(4)漱口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导致“串味”,影响实验结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