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2.3压强(学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2.3压强(学案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16 10:58:43

文档简介

2025新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力和空间探索(讲义)
第3节:压强
知识要点一、压力的作用效果
1、压力
(1)定义:科学中将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 。
(2)压力的方向: 。
注意事项:
①压力不总是等于重力
②压力的方向不总是向下的
③当物体静止在水平台面,它对台面的压力等于它的 (即F=G=mg)。
⑤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在实验中应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方法叫 。
实验现象
①甲和乙对比:当 相同时, 越大,海绵的凹陷程度 。
②乙和丙对比:当 相同时, 越小,海绵的凹陷程度 。
实验结论( 法):当 相同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 相同时,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知识要点二、压强
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叫 。
(2)物理意义:描述 。如: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
(3)压强的计算公式
特别提醒:
①公式中的F是压力不是重力,当物体静止在水平面时,物体对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则应写明F=G=mg=.....,再进行计算。
②S是受力面积,不是表面积。应以 作为受力面积。
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力的单位是 ,受力面积的单位是 ,压强的单位是 )
④计算时:行走,算 面积;站立,算 面积;汽车, ;坦克, 。
⑤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
(4)压强的单位: ,简称:
①1 帕= 。
②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1 张对折的报纸平铺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 帕;
1 粒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20帕。
(4)压力和压强的比较
压力(F) 压强(P)
意义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定量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大小 水平放置时等于重力,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无关 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单位 牛(N) 帕(Pa)
联系 ①压强是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②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知识要点三、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 或
减小压强的方法: 或
知识要点四、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
(1)液体对容器的 (如图甲)和 (如图乙)都会产生压强。
(如图丙)。
液体的 也存在压强(比如游泳时当水面到达胸部时,就会感到胸闷)。
判断液体压强时,也可用 (ρ :液体密度,g:9.8牛/千克,h:液体深度)
2、压强计
(1)功能: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以用 去比较。
(2)结构(如图)
(3)原理: 。
(4)检查气密性的方法:用手指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如果U型管中的水柱有 ,说明液体压强汁不漏气。
3、《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判断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液面已有高度差,正确的操作是: 。
(3)实验前,应用手指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该操作的目的是 。
(4)比较图甲的三幅图可知:液体压强与 有关。
如图乙, ,发现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相同,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如图丙,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阳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时压强计金属盒的放置要求是 。由丙图可得出结论: 。
4、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1)公式适用的条件为:
(2)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
(3)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 和 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4)推导过程: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5、有关容器的压力、压强计算
(1)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 (水平面受的压力 ,后确定 (一般常用公式 )。
(2)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 ;㈡其次确定 。
(3)三种特殊容器:底面积相同三种容器内放等量的同种液体,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6、连通器:⑴定义: 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 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 。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下水道弯管、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演练1:(2024八上·浙江宁波期中) 如图中表示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正确的是(  )
A.B.C.D.
演练2:(2025八上·浙江宁波期中)如图所示的各种措施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切果器的刀片很薄 B.滑雪板的面积宽大
C.骆驼的脚掌宽大 D.大货车有很多车轮
演练3:(2025八上·浙江宁波期中)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 ,其右端与桌边相齐。木板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被缓慢的向右拉出桌边一小段距离。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B.M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C.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滑动摩擦力不变 D.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滑动摩擦力变小
演练4:(2024八上·浙江宁波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其中甲的高度小于乙的高度,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而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正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 B.甲的密度大,甲的质量小
C.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 D.甲的密度小,甲的质量小
演练5:(2025八上·浙江宁波期中)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相同的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液体中,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ΔH0相同,两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B.ρ甲>ρ乙,P甲<ρ乙 C.ρ甲<ρ乙,p甲<p乙 D.ρ甲<ρ乙,P甲>P乙
演练6:(2024八上·浙江宁波期中) 如图所示,一上面开口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一定质量的水,容器底部开一个小孔,水从小孔中流出。下列图象中正确反映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演练7:(2023七下·浙江绍兴期末)三个体重、体型相似的人叠成两层静态造型,这是新昌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叠罗汉,如图所示。假如每个人体重均为G,每只鞋的底面积均为S,则每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
A. B. C. D.
演练8:(2025八上·宁波阶段练习)为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塑料瓶和海绵进行实验:将瓶子装满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绵上(如图) 。
(1)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1,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2,则p1___________p2。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2)要使瓶子正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倒放时相同,需要从 ___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 瓶子中倒出部分水。
(3)倒出半瓶水后,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力为F1,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力为F2。则F1________F2(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
演练9:(2025中考·浙江温州二模)如图所示,接种疫苗的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是为了增大___________,便于注射:小明用吸管模拟注射器吸水过程,如图形状的杯子中装有一些水,小明用吸管吸水时,如果每一口吸入水的质量相同,则每吸一口,水对杯底的压强减小量ΔP水将___________;每吸一口,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减小量ΔP水将___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演练10:(2024七下·杭州阶段练习)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这两个正方体的密度ρ甲 ρ乙,重力G甲 G乙;若在这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甲 p乙.(本题空格均选填“>”、“<”或“=”)
演练11:(2024八上·浙江宁波期中)同学们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如图甲所示是用来研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压强计,发现U形管两端的液面高度不相同,接下来的操作是 .
(2)分析A、B两图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图进行对比.
(4)小明保持B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他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就越大”的结论.同学小婷认为他的结论不可靠,原因是 .
1、(2024七下·杭州阶段练习) 如图是小妸同学练习艺术体操课时做的几个动作,若她的重力全部由地面承受,其中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
B.C.D.
2、(2025八上·浙江宁波期中)如图所示,下列动物身体结构特点中,为了减小压强来适应环境的是(  )
A.啄木鸟的尖嘴 B.骆驼宽大的脚掌
C.鹰锋利的爪子 D.狗尖尖的牙齿
3、(2024七下·浙江嘉兴期末) 为了让厨房、卫生间里的脏水通过下水管道快速流到阴沟,同时又不让臭味沿管道上返,某项目化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4个方案,其中能达成目标的最佳方案是(  )
A. B. C.D.
4、(2025八上·浙江宁波期中)如图,是小敏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象。如果用上述两种物质做成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并排放在水平面上,则根据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为( )
A.p甲:p乙=4:1 B.p甲:p乙=8:1 C. p甲:p乙=2:1 D. p甲:p乙=1:1
5、(2024七下·绍兴阶段练习) 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
②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的明显
③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④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5八上·浙江宁波期末)如图所示,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液面高度恰好也相等,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7、(2025八上·宁波阶段练习 )如图所示,在盛满水的烧杯中放入一个塑料小球,小球最终静止在水面上,那么与放入小球前相比,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8、 (2024七下·浙江杭州期末)将一瓶矿泉水(未装满水)放在海绵上,海绵发生凹陷,如图所示。以下措施能使凹陷程度变小的是( )
A.将瓶子倒放 B.将瓶子横放 C.瓶中增加一些水 D.瓶中换成等液面的食盐水
9、 (2024七下·浙江绍兴期末)中国女子武术运动员童心在杭州亚运会武术女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决赛中夺得金牌。如图所示是童心在比赛过程中的两种姿态,她对地面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和F乙、p甲和p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10、(2024七下·浙江杭州期末)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现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如图所示,则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
A. B. C. D.
11、(2024七下·绍兴阶段练习)如图,两个试管内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下列关于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的关系正确的是(  )
A.pA>pB B.pA<pB C.pA=pB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2、(2024七下·绍兴阶段练习) 如图所示,质量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关子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切去后甲、乙对地面压强P甲、P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P甲>P乙 B.ρ甲<ρ乙,P甲<P乙
C.ρ甲<ρ乙,P甲>P乙 D.ρ甲>ρ乙,P甲<P乙
13、(2024七下·浙江台州期中)如图所示,若在蓄水槽中装入一定量的水,蓄水槽与一粗细不均匀的管道相连,在管道的不同部位分别装有与底部连通的竖直管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粗细不同的管道水流速度相同
B.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B管底部水的压强最大
C.当阀门关闭,水处于静止状态时,A、B、C三根根管中的水柱高度不相同
D.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B管中水柱的高度最低
14、(2024八上·浙江宁波期中)如图所示,一块长方体香皂,重为1N,侧放于水平桌面上时,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5×10-4m2,它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_Pa;若沿ab方向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压强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15、(2024中考·浙江杭州一模)如图,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木块重7N,恰好放在水平桌面边缘,用6N的力匀速向右推动木块,直到其四分之一露出桌面后静止,匀速运动过程中木块受到摩擦力__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静止后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Pa;如图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的阴影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__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16、(2025八上·浙江宁波期中)如图甲所示,密闭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其倒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___________,水对容器底的压力___________,容器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2024八上·浙江宁波期末)如图所示,置于桌面上的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底面积相等,注入等质量的同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 p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 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 F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 p乙。
18、(2024八上·浙江宁波期中)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_____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丽的结论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4)图A和图D中小凳子对桌面和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19、(2024七下·浙江杭州期末) 课本中关于“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有这样一个活动:如图甲所示,在一段粗管的下端蒙上橡皮膜,并将水注入管内约1/3处,观察橡皮膜的形状变化,再将水注入管内约2/3处,再次观察橡皮膜的形状变化,两次变化比较后得出相应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金直观看到,水深度在增加,橡皮膜向下凹陷程度在___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说明液体深度是影响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2)小敏则提出了质疑,在上述操作过程中,水的质量也在增加,那为什么不说是液体质量对液体压强产生影响呢?老师肯定了小敏的想法,并指导小敏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用隔板将容器分成左右西侧,隔板中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
①往装置乙两侧加入___________至橡皮膜上方,可以解答小敏的质疑。
②往装置两侧分别加入密度为ρ1、ρ2的两种液体,液面如图丙所示。小敏根据橡皮膜的凹凸情况得出ρ1一定大于ρ2,请推测他所看到的现象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
20、 (2024七下·浙江杭州期末)如图所示,是一辆城市洒水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5倍,其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自身质量 4 储水继容积V/L
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车轮个数 6
洒水车的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洒水作业过程中,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该洒水车储水罐装满水时的总重力为多少?
(3)该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少?
(4)该洒水车装满水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时的牵引力为多少?
21、(2024七下·浙江台州期中)如图为一款智能双轮电动平衡车,它利用动态平衡原理控制前进及后退,因其体积较小、操控新颖方便等优点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下表是该双轮电动平衡车的部分技术参数。
车身自重 最高速度 轮子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
180N 5m/s 40cm2
若小科质量为40千克,骑着平衡车以最高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0.2倍。
(1)平衡车在地面上以1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求行驶10分钟通过的路程;
(2)小科同学站在平衡车上,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3)当小科骑着平衡车以最高速度进行匀速直线运动行驶时,平衡车受到的牵引力为多大?
(4)当平衡车受到的牵引力为200N时,平衡车所受的阻力是多大?此时平衡车做什么运动?2025新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力和空间探索(讲义)
第3节:压强
知识要点一、压力的作用效果
1、压力
(1)定义:科学中将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力的方向:垂直指向受力面。
注意事项:
①压力不总是等于重力
②压力的方向不总是向下的
③当物体静止在水平台面,它对台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即F=G=mg)。
④重为G的物体在承面上静止不动。指出下列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G G F+G G–F F-G F
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在实验中应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形变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实验现象
①甲和乙对比: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
②乙和丙对比: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
实验结论(控制变量法):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知识要点二、压强
压强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叫压强(P)。
(2)物理意义: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如: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
(3)压强的计算公式
特别提醒:
①公式中的F是压力不是重力,当物体静止在水平面时,物体对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则应写明F=G=mg=.....,再进行计算。
②S是受力面积,不是表面积。应以实际的接触面积作为受力面积。
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力的单位是N,受力面积的单位是m2,压强的单位是Pa)
④计算时:行走,算一只脚面积;站立,算两只脚面积;汽车,四个轮胎面积;坦克,两条履带面积。
⑤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
(4)压强的单位:帕斯卡,简称:帕(Pa)
①1 帕= 1牛/米2。
②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1 张对折的报纸平铺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 帕;
1 粒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20帕。
(4)压力和压强的比较
压力(F) 压强(P)
意义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定量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大小 水平放置时等于重力,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无关 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单位 牛(N) 帕(Pa)
联系 ①压强是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②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知识要点三、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减小受力面积或增大压力
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受力面积或减小压力
知识要点四、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
(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如图甲)和侧壁(如图乙)都会产生压强。液体的深度越大,压强越大(如图丙)。
液体的内部也存在压强(比如游泳时当水面到达胸部时,就会感到胸闷)。
判断液体压强时,也可用P=ρgh(ρ :液体密度,g:9.8牛/千克,h:液体深度)
2、压强计
(1)功能: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以用压强计去比较。
(2)结构(如图)
(3)原理: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型管内液面的高度差越大。
(4)检查气密性的方法:用手指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如果U型管中的水柱有高度差,说明液体压强汁不漏气。
3、《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1)该实验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液面已有高度差,正确的操作是: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实验前,应用手指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该操作的目的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4)比较图甲的三幅图可知: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
(5)如图乙,改变橡皮膜的朝向,发现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相同,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同一深度,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如图丙,为了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小阳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时压强计金属盒的放置要求是金属盒放在盐水中的深度与水中相同。由丙图可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4、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
(1)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2)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3)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4)推导过程:
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
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
5、有关容器的压力、压强计算
(1)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2)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
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㈡其次确定压力(F=pS)。
(3)三种特殊容器:底面积相同三种容器内放等量的同种液体,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G FG
6、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下水道弯管、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演练1:(2024八上·浙江宁波期中) 如图中表示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D
【详解】
A.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支持面,作用点在支持面上,图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的作用点画在了物体的重心上了,故A错误;
B.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支持面,作用点在支持面上,方向与支持面垂直且指向支持面,图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的方向与支持面不垂直,故B错误;
C.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支持面,作用点在支持面上,方向与支持面垂直且指向支持面,图中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的作用点画在了物体重心上了,故C错误;
D.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支持面,作用点在支持面上,方向与支持面垂直且指向支持面,故D正确。
故选D。
演练2:(2025八上·浙江宁波期中)如图所示的各种措施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切果器的刀片很薄 B.滑雪板的面积宽大
C.骆驼的脚掌宽大 D.大货车有很多车轮
【答案】A
【详解】
A.切果器的刀片很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符合题意;
B.滑雪板的面积较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骆驼的脚掌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大货车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演练3:(2025八上·浙江宁波期中)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 ,其右端与桌边相齐。木板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被缓慢的向右拉出桌边一小段距离。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B.M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
C.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滑动摩擦力不变 D.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滑动摩擦力变小
【答案】C
【详解】 ①木板被拉出一小段距离的过程中,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木板重力,大小不变;
但在这一过程中,受力面积逐渐减小,由p=F/S可得,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增大.
②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故摩擦力不变.
分析各个选项,只有C正确.
故选C.
演练4:(2024八上·浙江宁波期末)如图所示,甲、乙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其中甲的高度小于乙的高度,甲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而它们对地面的压强正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 B.甲的密度大,甲的质量小
C.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 D.甲的密度小,甲的质量小
【答案】A
【详解】实心圆柱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ρgh;
∵h甲ρ乙
∵G=F=ps,S甲>S乙 ∴G甲>G乙
∵G=mg, ∴m甲>m乙.
故选A.
演练5:(2025八上·浙江宁波期中)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相同的U形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液体中,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ΔH0相同,两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B.ρ甲>ρ乙,P甲<ρ乙 C.ρ甲<ρ乙,p甲<p乙 D.ρ甲<ρ乙,P甲>P乙
【答案】C
【详解】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ΔH0相同,说明此时液体压强相同,即p甲=p乙;
两容器内液面相平,甲液体中金属盒的深度大,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可知:ρ甲<ρ乙,
由图知甲、乙的液面相平,深度相等,且ρ甲<ρ乙,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故C正确。
故选:C。
演练6:(2024八上·浙江宁波期中) 如图所示,一上面开口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一定质量的水,容器底部开一个小孔,水从小孔中流出。下列图象中正确反映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详解】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越深压强越大,由F=pS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相同时间内从小孔流出的水量越多。随着H降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逐渐减小,相同时间内从小孔流出的水量减少,并且开始时液面高度H减小快,由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减小的快,H越小压强减小的越慢,综上,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演练7:(2023七下·浙江绍兴期末)三个体重、体型相似的人叠成两层静态造型,这是新昌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叠罗汉,如图所示。假如每个人体重均为G,每只鞋的底面积均为S,则每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
A. B. C. D.
【答案】A
【详解】把三个人看做整体,地面上两人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三人重力之和,又知道人站立时两脚平均用力,则每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总重力的1/4,利用P=F/S求出地面上两人中的每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地面上两人对水平地面的总压力:,
又因人站立时两脚平均用力,地面上是四只脚着地,所以,每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地面上两人中的每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故选:A。
演练8:(2025八上·宁波阶段练习)为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小科在家中用塑料瓶和海绵进行实验:将瓶子装满水,依次正放和倒放于海绵上(如图) 。
(1)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强为p1,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2,则p1___________p2。 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2)要使瓶子正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倒放时相同,需要从 ___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 瓶子中倒出部分水。
(3)倒出半瓶水后,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力为F1,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力为F2。则F1________F2(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
【答案】(1)等于 (2)倒放 (3)大于
【详解】(1)瓶中装满水,将瓶子竖直倒置,水的密度ρ、水的深度h不变,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瓶子正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瓶子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强相等,所以
p1=p2
(2)瓶子正放或倒放时对海绵的压力都等于瓶子中的水和瓶子自身重力之和的大小,故对海绵的压力保持不变。要使瓶子正放时对海绵的压强与倒放时相同,根据P=F/S可知需要从倒放瓶子中倒出部分水。
(3)倒出半瓶水后,正放时,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细相同的,瓶子底部受到的压力F1等于瓶中水的重力;倒放时,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细,一部分水压的是瓶子的侧壁,瓶盖受到的压力F2小于瓶中水的重力,即F1>F2。
演练9:(2025中考·浙江温州二模)如图所示,接种疫苗的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是为了增大___________,便于注射:小明用吸管模拟注射器吸水过程,如图形状的杯子中装有一些水,小明用吸管吸水时,如果每一口吸入水的质量相同,则每吸一口,水对杯底的压强减小量ΔP水将___________;每吸一口,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减小量ΔP水将___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压强;变大;不变。
【详解】(1)接种疫苗的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是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便于注射;
(2)如果每一口吸入水的质量相同,根据公式V=m/ρ,可得每次吸入水的体积相同,则杯中水减小的体积相同;由于杯子的形状是上宽下窄,则杯中水每次下降的高度Δh逐渐增大,而水对杯底的压强减小量Δp水=ρgΔh,则Δp水将变大。
(3)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减小量Δp杯=Δm水g/S,因每次吸入水的质量相同,则每次杯中减少水的质量Δm水相同,受力面积不变,所以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减小量Δp杯保持不变。
演练10:(2024七下·杭州阶段练习)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这两个正方体的密度ρ甲 ρ乙,重力G甲 G乙;若在这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甲 p乙.(本题空格均选填“>”、“<”或“=”)
【答案】<;>;>.
【详解】两正方体对地压强相等,则p甲=p乙,即ρ甲gh甲=ρ乙gh乙,
又∵h甲>h乙,∴ρ甲<ρ乙.
由F=pS,F甲=p甲S甲,F乙=p乙S乙,
又∵p甲=p乙,S甲>S乙,∴F甲>F乙,即G甲>G乙.
若极限法将乙截完,则p甲>p乙.
演练11:(2024八上·浙江宁波期中)同学们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如图甲所示是用来研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压强计,发现U形管两端的液面高度不相同,接下来的操作是 .
(2)分析A、B两图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图进行对比.
(4)小明保持B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他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就越大”的结论.同学小婷认为他的结论不可靠,原因是 .
【答案】(1)拔下软管重新安装
(2)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3)B,C
(4)改变水密度的同时,也改变了水的深度,没有控制变量
【详解】(1)如图甲所示是用来研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压强计,发现U形管两端的液面高度不相同,接下来的操作是拔下软管重新安装.
(2)分析A、B两图的实验现象可知,金属盒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U形管两端的液面高度差越大,故得出的结论是:在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要让金属盒浸入相同深度的不同液体中,故应选用图乙中的B、C两图进行对比.
(4)小明保持B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他发现U形管两侧的液面的高度差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就越大”的结论,同学小婷认为他的结论不可靠,原因是改变水密度的同时,也改变了水的深度,没有控制变量.
1、(2024七下·杭州阶段练习) 如图是小妸同学练习艺术体操课时做的几个动作,若她的重力全部由地面承受,其中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
B.C.D.
【答案】C
【详解】人站到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人自身的重力,即这几个动作中压力的大小相同,由P=F/S可知,受力面积越小,则压强越大,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5八上·浙江宁波期中)如图所示,下列动物身体结构特点中,为了减小压强来适应环境的是(  )
A.啄木鸟的尖嘴 B.骆驼宽大的脚掌
C.鹰锋利的爪子 D.狗尖尖的牙齿
【答案】B
【详解】A. 啄木鸟的尖嘴:啄木鸟的尖嘴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对树木的压强,便于啄开树皮,不符合题意。
B. 骆驼宽大的脚掌:骆驼脚掌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沙地的压强,这样骆驼在沙漠中行走时就不容易陷进去,符合题意。
C. 鹰锋利的爪子:鹰锋利的爪子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在抓捕猎物时增大压强,能更好地抓住猎物,不符合题意。
D. 小狗尖尖的牙齿:小狗尖尖的牙齿也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在咬东西时增大压强,便于撕开食物,不符合题意。
3、(2024七下·浙江嘉兴期末) 为了让厨房、卫生间里的脏水通过下水管道快速流到阴沟,同时又不让臭味沿管道上返,某项目化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4个方案,其中能达成目标的最佳方案是(  )
A. B. C.D.
【答案】C
【详解】“厨房、卫生间里的脏水,通过下水管流到阴沟,我们却闻不到沟里的臭味”。
A图与B图,臭气都可以从下水道扩散上来,我们就会闻到臭味;C图与D图,水在向下流的过程中都要经过一节弯管,当停止放水时,就会有一小段水存在弯管中,防止臭气上逸。但D图相对于C图来说,向下流水时,左右两管中的液体压强差较小,水流较慢。故选C。
4、(2025八上·浙江宁波期中)如图,是小敏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象。如果用上述两种物质做成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并排放在水平面上,则根据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为( )
A.p甲:p乙=4:1 B.p甲:p乙=8:1 C. p甲:p乙=2:1 D. p甲:p乙=1:1
【答案】A
【详解】由图可知,当甲体积都为1.0cm3时,甲的质量为8.0g,则甲的密度
当乙体积都为2.0cm3时,甲的质量为2.0g,则乙的密度
所以,甲、乙的密度之比
如果用上述两种物质做成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则由v=m/ρ 可知,甲、乙的体积之比为
甲、乙的边长之比为
由于甲、乙是实心正方体,则甲物体对水平面的压
同理,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甲、乙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为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2024七下·绍兴阶段练习) 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
②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的明显
③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④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详解】①实验中,物体对受压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故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①正确;
②根据转换法,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的明显,②正确;
③甲、乙两次实验,受力面积不同而压力相同,故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③错误;
④为了完成整个实验,还要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故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乙图中的对比,④错误。
故选A。
6、(2025八上·浙江宁波期末)如图所示,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液面高度恰好也相等,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答案】C
【详解】由题知,液体深度h、容器底面积S均相同,容器形状不同,则由容器的形状可知,液体的体积V丙<V甲<V乙
因为三种液体质量相等,所以由ρ=m/v可知液体的密度ρ丙>ρ甲>ρ乙
所以由p=ρ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丙>p甲>p乙
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丙。
故选C。
7、(2025八上·宁波阶段练习 )如图所示,在盛满水的烧杯中放入一个塑料小球,小球最终静止在水面上,那么与放入小球前相比,烧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C
【详解】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液体压强与深度和密度有关,分析小球放入前后水面高度的变化对压强的影响即可。 [解答]原来烧杯盛满水,放入小球后,水会溢出,但水面的高度不变;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故选C。
8、(2024七下·浙江杭州期末)将一瓶矿泉水(未装满水)放在海绵上,海绵发生凹陷,如图所示。以下措施能使凹陷程度变小的是( )
A.将瓶子倒放 B.将瓶子横放 C.瓶中增加一些水 D.瓶中换成等液面的食盐水
【答案】B
【详解】
能使凹陷程度变小的,其实就是减小瓶子对支撑面的压强。
A.将瓶子倒放,瓶盖与海绵的受力面积更小,压强增大,凹陷程度变大,故A不符合题意;
B.将瓶子横放,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减小,凹陷程度变小,故B符合题意;
C.瓶中增加一些水,受力面积一定,压力增大,压强增大,凹陷程度变大,故C不符合题意;
D.瓶中换成等液面的食盐水,瓶内盐水的重力变大,压力变大,压强变大,凹陷程度变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2024七下·浙江绍兴期末)中国女子武术运动员童心在杭州亚运会武术女子太极拳太极剑全能决赛中夺得金牌。如图所示是童心在比赛过程中的两种姿态,她对地面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甲和F乙、p甲和p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答案】A
【详解】因为物体在平面上时,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其自身重力大小,由于两种姿态中,运动员的重力不变,所以甲图压力和乙图压力都等于运动员的重力,即F甲=F乙
由图可知,甲图中表演者双脚着地,受力面积较大,乙图中单脚着地,受力面积较小,根据p=F/S可知,甲图中对地面的压强较小,乙图中对地面的压强较大,即p甲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0、(2024七下·浙江杭州期末)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现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如图所示,则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
A. B. C. D.
【答案】C
【详解】
设两正方体的密度为ρ,边长分别为LA和LB,则 A对桌面的压强
同理,B对桌面的压强
所以,实心正方体A、B边长分别为
把B放在A的上面,如图所示,则A对桌面的压强为
P===.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2024七下·绍兴阶段练习)如图,两个试管内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下列关于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的关系正确的是(  )
A.pA>pB B.pA<pB C.pA=pB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A
【详解】由图可知,h<L,h=L′,所以L>L′;
∵两试管相同,
∴AB两试管所装液体的体积:VA<VB;
又∵所装液体的质量相等,
∴AB两试管所装液体的密度:ρA>ρB;
∵p=ρgh,深度h相同,
∴AB两试管底液体的压强:pA>pB;
故选A.
12、(2024七下·绍兴阶段练习) 如图所示,质量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关子甲、乙的密度ρ甲、ρ乙和切去后甲、乙对地面压强P甲、P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P甲>P乙 B.ρ甲<ρ乙,P甲<P乙
C.ρ甲<ρ乙,P甲>P乙 D.ρ甲>ρ乙,P甲<P乙
【答案】A
【详解】根据P=F/S可知,对于平放在水平面上的质量均匀的实心正方体来说,有
P=F/S=G/S=mg/S=ρVg/S=ρShg/S=ρgh
根据题意可知,质量均匀的实心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
由图可知,原来的甲、乙两物体的高度是h甲=h乙
根据P=ρgh可知ρ甲>ρ乙
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即h剩甲=h剩乙
因为ρ甲>ρ乙
根据P=ρgh可知ρ剩甲>ρ剩乙
即P甲>P乙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2024七下·浙江台州期中)如图所示,若在蓄水槽中装入一定量的水,蓄水槽与一粗细不均匀的管道相连,在管道的不同部位分别装有与底部连通的竖直管A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粗细不同的管道水流速度相同
B.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B管底部水的压强最大
C.当阀门关闭,水处于静止状态时,A、B、C三根根管中的水柱高度不相同
D.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B管中水柱的高度最低
【答案】D
【详解】A.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粗细不同的管道水流速度不同,细的管道水流速度较快,故A错误;
BD.当阀门打开水流动时,底部面积越大,水流速越慢,产生的压强越大,水的高度越大,所以B的压强最小,水的高度最低,A处的压强最大,A处水的高度最大,故D正确,B错误;
C.当阀门关闭,水处于静止状态时,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可知A、B、C三根管中的水柱高度相同,故C错误。
故选D。
14、(2024八上·浙江宁波期中)如图所示,一块长方体香皂,重为1N,侧放于水平桌面上时,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5×10-4m2,它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_Pa;若沿ab方向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压强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500;变小;不变.
【详解】(1)长方体的橡皮对桌面的压强:p=F/S=1N/0.0005m2=500pa
(2)若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块时,受力面积和重力(即对桌面的压力)减小的倍数相等,所以,根据p=F/S可知,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15、(2024中考·浙江杭州一模)如图,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木块重7N,恰好放在水平桌面边缘,用6N的力匀速向右推动木块,直到其四分之一露出桌面后静止,匀速运动过程中木块受到摩擦力__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静止后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Pa;如图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的阴影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__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答案】不变;700 ;变小。
【详解】木块匀速运动过程中,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所以受到摩擦力大小不变。
静止后木块对桌面的压强为P=F/S=G/S=7N/0.01m2=700pa
竖直切除右边的阴影部分,剩余部分的重力减少,对桌面的压力会变小,设长方体原来的底面积为S1,图中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S,没切除时,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P=F/S=G/S
由SG/S1①
当竖直切除该物体右边的阴影部分,设剩余部分的重力为kG,则剩余部分的受力面积为kS1,此时物体对桌面的压力F′=kG,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KG/KS1=G/S1②
由①②可知p>p′
可知,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会变小。
16、(2025八上·浙江宁波期中)如图甲所示,密闭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其倒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___________,水对容器底的压力___________,容器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变大;变小;不变。
【详解】把该容器正放在该桌面上,水的深度增大,根据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
倒置前容器中的水柱是上细下粗的,所以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大于容器中水的重力;
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容器中的水柱是上粗下细的,一部分水压的是容器侧壁,所以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于容器中水的重力,所以倒放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小;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大小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17、(2024八上·浙江宁波期末)如图所示,置于桌面上的甲、乙两容器质量相等、底面积相等,注入等质量的同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 p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 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 F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 p乙。
【答案】小于;小于;等于;等于。
【详解】由图知:h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ρgh甲,p乙=ρgh乙;所以:p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p甲S,F乙=p乙S;所以:F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总,因为容器和液体总重力相等,所以压力相等;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由p=FS知:F相等,S相等,所以压强相等。
在两容器中注入等质量同种液体后,甲中液体深度小,乙中液体深度大,即:h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用p=ρgh分析,压力用F=pS分析;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用F=G分析,压强用p=FS分析,据此解答。
18、(2024八上·浙江宁波期中)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图示。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_;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_______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小丽的结论_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4)图A和图D中小凳子对桌面和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
(1) 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2) D、E (3)不正确 (4)相同
【详解】
(1)[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系,所以实验要用到控制变量法,使变量唯一,还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还利用了转换法。
(2)[2]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要控制受力面积大小相同,故对比D和E两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3]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要通过大量的实验观察,得出普遍规律,而小丽的实验次数太少,具有偶然性,所以小丽的结论不正确。
(4)根据p=F/S,因压力和受力面积相同,故压力作用效果相同。
19、(2024七下·浙江杭州期末) 课本中关于“液体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有这样一个活动:如图甲所示,在一段粗管的下端蒙上橡皮膜,并将水注入管内约1/3处,观察橡皮膜的形状变化,再将水注入管内约2/3处,再次观察橡皮膜的形状变化,两次变化比较后得出相应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金直观看到,水深度在增加,橡皮膜向下凹陷程度在___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说明液体深度是影响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2)小敏则提出了质疑,在上述操作过程中,水的质量也在增加,那为什么不说是液体质量对液体压强产生影响呢?老师肯定了小敏的想法,并指导小敏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用隔板将容器分成左右西侧,隔板中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
①往装置乙两侧加入___________至橡皮膜上方,可以解答小敏的质疑。
②往装置两侧分别加入密度为ρ1、ρ2的两种液体,液面如图丙所示。小敏根据橡皮膜的凹凸情况得出ρ1一定大于ρ2,请推测他所看到的现象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
【答案】(1)增加(2)①相同深度的水②橡皮膜没有形变,说明左右压强相等,而橡皮膜左侧液体的深度较小,根据p=ρgh知,左侧液体密度较大。
【详解】(1)在一段粗管的下端蒙上橡皮膜,并将水注入管内约1/3处,观察橡皮膜的形状变化,再将水注入管内约2/3处,直观看到,水深度在增加,橡皮膜向下凹陷程度在增加,说明液体的密度相同,液体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2)①研究液体压强与质量的关系,必须控制深度和液体密度相同,故往装置乙两侧加入相同深度的水至橡皮膜上方,在橡皮膜底端处算起,右侧水的质量大于左侧水的质量,可以看到橡皮膜相平,从而解答小敏的质疑。
②往装置两侧分别加入密度为ρ1、ρ2的两种液体,此时橡皮膜没有形变,说明左右压强相等,即ρ1=ρ2,而橡皮膜在左侧液体的深度较小,根据p=ρgh知,左侧液体密度较大,即ρ1>ρ2。
20、 (2024七下·浙江杭州期末)如图所示,是一辆城市洒水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5倍,其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自身质量 4 储水继容积V/L
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车轮个数 6
洒水车的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洒水作业过程中,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该洒水车储水罐装满水时的总重力为多少?
(3)该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少?
(4)该洒水车装满水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时的牵引力为多少?
【答案】(1)增大摩擦;变小;(2)1.2×105N;(3)2×105Pa;(4)6×103N。
【详解】(1)洒水车的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洒水车匀速直线洒水作业过程中,水罐中水的质量变小,车的总质量变小;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车的总重力,根据F=G=mg可知,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变小,受力面积不变,根据p=F/S可知,洒水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小;
(2)储水罐容积V=8×103L=8m3;
由ρ=m/v得,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0×103kg/m3×8m3=8×103kg;
水的重力:G水=m水g=8×103kg×10N/kg=8×104N;
车的质量:m车=4t=4×103kg;
车的重力:G车=m车g=4×103kg×10N/kg=4×104N;
车和水的总重:G总=G车+G水=4×104N+8×104N=1.2×105N;
(3)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力:F=G总=1.2×105N;
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6×1×103cm2=0.6m2;
对地面的压强:p=F/S=12000N/0.6m2=2×105Pa;
(4)洒水车受到的阻力:f阻=0.05G总=0.05×1.2×105N=6×103N;
洒水车匀速行驶,水平方向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牵引力:F牵引=f阻=6×103N;
故答案为:(1)增大摩擦;变小;
(2)该洒水车储水罐装满水时的总重力为1.2×105N;
(3)该洒水车装满水静止在水平地面时对路面的压强为2×105Pa;
(4)该洒水车装满水在水平路面匀速直线行驶时的牵引力为6×103N。
21、(2024七下·浙江台州期中)如图为一款智能双轮电动平衡车,它利用动态平衡原理控制前进及后退,因其体积较小、操控新颖方便等优点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下表是该双轮电动平衡车的部分技术参数。
车身自重 最高速度 轮子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
180N 5m/s 40cm2
若小科质量为40千克,骑着平衡车以最高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0.2倍。
(1)平衡车在地面上以1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求行驶10分钟通过的路程;
(2)小科同学站在平衡车上,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3)当小科骑着平衡车以最高速度进行匀速直线运动行驶时,平衡车受到的牵引力为多大?
(4)当平衡车受到的牵引力为200N时,平衡车所受的阻力是多大?此时平衡车做什么运动?
【答案】(1)600m;(2)145000Pa;(3)116N;(4)116N,平衡车做加速运动
【详解】(1)行驶10分钟通过的路程为s=vt=1m/s×10×60s=600m
(2)人受到的重力为G人=m人g=400kg×10N/kg=400N
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总=G人+G车=400N+180N=580N
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P=F/S=580N/0.004m2=145000pa
(3)平衡车受到的阻力为f=0.2G=0.2×580N=116N
因为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二力平衡,牵引力为F=f=116N
(4)平衡车在运动过程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未变,因此阻力不变为f=116N,此时F>f,因此平衡车做加速运动。
答:(1)行驶10分钟通过的路程为600m;
(2)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145000Pa;
(3)平衡车受到的牵引力为116N;
(4)平衡车所受的阻力是116N,平衡车做加速运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