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教案+课件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氮的循环(第2课时)教案+课件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7-10 13:50:21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氮的循环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复习】高能固氮和工业固氮发生的主要反应有哪些?
【引入】氨是氮循环中的主要物质,它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氨和铵态氮肥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板书】 2、氨和铵态氮肥
【演示实验1】 氨的溶解性实验。
【演示实验2】 氨和氯化氢的反应。
【交流讨论】用多媒体投影所要讨论的问题: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下列表格
实 验
实验现象
结 论
实 验1
实 验2
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你获得了氨的哪些物理性质?是通过什么现象获得的?
3、氨的喷泉实验原理是什么?氨溶解于水仅是简单的溶解过程吗?由什么现象可以说明?
4、由[演示实验2]的现象,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5、氨除了能与盐酸反应外,还能与硫酸、硝酸反应吗?若能,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演示实验2中若将浓盐酸用浓硝酸、浓硫酸代替,会观察到同样的现象吗?
6、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请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氨还可能具有什么性质?它可能与哪些物质反应?
7、氨水为何不大量用作化肥?
【归纳板书】 学生归纳,老师点评并板书。
一、氨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易溶于水(1:700)。
二、氨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NH3+H2O NH3·H2O (可逆反应)
NH3·H2O NH4++OH- (可逆过程)
2、与酸反应:NH3+HCl=NH4Cl
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3、与氧气反应:4 NH3+5O2 4NO+6H2O
【讲解】 由于氨水易挥发,不易运输,因此氨水不大量用作化肥,而是常将氨制成各种固态的铵盐加以使用,如何科学的使用铵态氮肥呢?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了解铵态氮肥的主要成分——铵盐的主要性质。
【演示实验3】取少量氯化铵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
【演示实验4】取少量碳酸氢铵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新制的石灰水中。
【演示实验5】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再滴加适量的10%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贴在玻璃棒上靠近试管口,观察现象。
【交流讨论】用多媒体投影所要讨论的问题: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下列表格:
实 验
实验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2、铵盐具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
3、铵盐与碱溶液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4、怎样合理地储存和施用铵态氮肥?
【归纳板书】 学生归纳,老师点评并板书
三、铵盐的物理性质:白色,易溶于水的晶体。
四、铵盐的化学性质:
1、受热易分解:NH4Cl NH3 ↑+HCl↑
NH4HCO3NH3 ↑ +CO2 ↑ +H2O
2、与碱溶液反应:NH4++OH- NH3 ↑+H2O
NH4++OH-= NH3·H2O
保存方法:密封、阴凉通风处保存。
施用注意事项: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等混用;埋在土下以保持肥效。
【课堂小结】 学生整合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课堂练习】教材P80-81 1(3)(4)(5)、4(1)
【课外作业】教材P81 2、3
课件16张PPT。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1(必修) 第二节 氮的循环(第2课时)
实验探究氨气和铵盐的性质1.氨气的物理性质
2.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氨气与水、盐酸的反应
(2)氨气与氧气的反应
(3)碳酸氢铵、氯化铵受热分解
(4)氯化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自学目标】实验探究氨气和铵盐的性质 【实验1】用胶头滴管滴几滴浓氨水于圆底烧瓶,用酒精灯稍给圆底烧瓶加热一会,让氨气充满整个圆底烧瓶,倒置于带有玻璃导管的橡皮塞上,插在盛满水的烧杯,如课本插图3-2-6所示放置(水里事先滴入少量酚酞溶液)。
【实验2】用两只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将两只玻璃棒相互靠近不要接触。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探究一 氨气的性质 说明: 1、实验时注意分工合作,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2、1,2,3-7,8,9组做实验1.
4,5,6-10,11,12组做实验2.
实验汇报形成红色喷泉氨气极易溶于水且能快速溶解,生成碱性物质。
产生大量白烟浓氨水和浓盐酸都易挥发,挥发出的NH3和HCl可以反应生成固体小颗粒。【拓展延伸】
(1)实验1喷泉形成的原理是什么?还有其他气体可以形成喷泉吗?(2)氨气易液化,那液氨和氨水是同一种物质吗?分别含有哪些微粒?(3)如何检验氨气的存在?(4)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请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氨还可能具有什么性质?它可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3氨气的还原性之氨气的催化氧化4NH3 + 5O2 4NO + 6H2O高温催化剂+20-2-2还原剂氧化剂实验探究二 铵盐的性质实验一取一支试管,加入1药匙 NH4Cl 固体在试管中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如课本插图3-2-9
实验二取1药匙 NH4HCO3 固体平铺在试管底中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如课本插图3-2-10
实验三在试管中加入1药匙NH4Cl 固体,再加入适量10%的NaOH溶液,加热,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贴在玻璃棒上靠近试管口,观察发生的现象。如课本插图3-2-11 说明:1.实验时注意分工合作,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2.1,4,7,10组做实验1. 2,5,8,11组做实验2,
3,6,9,12组做实验3.
实验汇报NH4Cl固体减少,有刺
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试
管中有白色固体生成。NH4Cl受热分解,产生
NH3和HCl , NH3和HCl
遇冷又结合成NH4ClNH4HCO3固体减少,试
管口产生水珠,有气体
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H4HCO3受热分解,
产生CO2、NH3和H2O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
生,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纸变蓝。NH4Cl和NaOH溶液共
热可以生成NH3
1.根据实验1、实验2,应当怎样合理的储存和使用铵态氮肥?
2.根据实验3,试从离子反应的角度认识铵盐与碱溶液反应的
实质,并尝试总结检验铵根离子的方法。
拓展延伸应该密封包装并放在阴凉通风处;施肥时,应将其埋在土下以
保持肥效,同时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等混合使用。(1)取少许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
(2)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
(3)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试纸变蓝,
(4)证明溶液中有NH4+存在。取试样加试剂述现象下结论(1)热不稳定性,受热易分解NH4Cl NH3↑ + HCl ↑NH4HCO3 NH3↑+CO2 ↑+ H2O 二、铵盐的化学性质:(2)与碱的反应思考:这三个实验中都产生了氨气,实验室里能
用这三个反应来制取纯净的氨气吗?NH3的实验室制法思考:
1.试管口为什么向下倾斜?
2.试管口为什么用棉花塞住?
3.如何验满?

4.联系氨气的性质,该装置
是否有缺陷?如何改进?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使生成的水顺利流下,防止试管炸裂防止与空气形成对流,收集氨气不纯没有尾气吸收,可以用水或稀硫酸浸湿棉花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如变蓝证明已经集满。氨气和铵盐性质小结-3 NH3·H2OH2O-3NH4ClHClN20NO+2O2Cl2O2NH3·H2O ==== NH4+ + OH- 加热NaOH
加热作业1.预习第三课时 硝酸及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
2.完成课本P83练习与活动 第1题和P84第 2题。
3.在验证铵盐的性质时,实验1和实验3都产生了氨气而且直接排放到了空气中,污染环境,你能改进这两个实验吗?1、能鉴别Na2SO4、NH4NO3、KCl、(NH4)2SO4四种溶液(可以加热)的一种试剂是( )
A.BaCl2 B.Ba(NO3)2
C.Ba(OH)2 D.AgNO3巩固提高C2、如图,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滴管,使Y滴入瓶中,振荡,过一会可见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 )
A.X是NH3,Y是水
B.X是SO2,Y是NaOH浓溶液
C.X是CO2,Y是稀硫酸
D.X是HCl,Y是NaOH稀溶液巩固提高C敬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