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岳麓版教学设计
一、策略设计
通过情绪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课堂能够体验学习乐趣,通过探索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探究性和合作式学习发展自身能力,同时通过导学自学模式,让学生能够自觉掌握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通过认知结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
二、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从“左”倾错误道路到正确道路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连接点,更是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起始点。本课学习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理解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探索过程,是中国逐渐找到自信,昂首阔步走向世界的过程,也是世界认同中国,向中国开放的过程,它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大多出生于20世纪末,他们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对改革开放前的生活状况只是有所耳闻。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成熟性,对事物想自己做出判断,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特别是对于鲜活生动的感性事物有兴趣、他们能积极主动地接受学习,生活中和社会上的种种变化常常会引起他们的快速反应。所以他们对对外开放有所了解且有切身体会,但是对于中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以及对于全面对外开放后中国会面临哪些问题,对外开放对中国日后发展的影响,特别是他们自身还能从对外开放中获得哪些预期性的收益,他们是非常关心的。这种探究的需求和独立的意识就能够为感知历史、追求真理的实践创造条件。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熟练说出经济特区的名称,体会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归纳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总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播放,概括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通过教师提供的材料(文字材料、图片资料等),理解对外开放的背景,感受对外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总结对外开放对中国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树立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意识,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信念和责任感。
4、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
难点: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5、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设疑引思,并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逐步展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3)合作探究法:结合所学知识,学生合作完成民族区域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比较;以辩论会的形式让学生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6、教学资源:
(1)高中历史教材、教师教学用书、多媒体课件
(2)相关视频、图片资料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认真备课,整合资源,教师把教学流程整合为三部分:对外开放之回望篇,对外开放之进行篇,对外开放之印象篇,使学生能够形成宏观的历史视野。
1、结合学案预习新课
2、上海浦东新区发展的图文资料
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利大还是弊大的资料
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古代丝绸之路的视频,教师讲解:这是一条充满希望的丝绸之路,它承载了无数驼铃人的梦想;这又是一条对外开放的丝绸之路,它沟通了中国与西域的联系,促进了沿线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汉朝和唐宋帝国的繁盛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说,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现代中国继续对外开放,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开放格局。从而导入对本课的学习。
以大漠、落日、驼铃为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直观感受古代的丝绸之路,初步了解古代中国的对外开放,进而联想现代中国的对外开放。
新授:对外开放之回望篇
展示三则材料:
材料一: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片板不许下海。
——明太祖
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及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乾隆
材料二
材料三:“我们建国以后,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对外开放,只不过是对苏联东欧开放。以后关起门来,没有什么发展。”
让学生思考三则材料反映的当时的中外关系如何?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从明朝到新中国,50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封闭只能导致落后,因此中国必须从封闭的常态中跳出,中国必须开放。
学生回答:拒绝开放、被迫开放、谨慎开放,深刻体会对外开放的来之不易。
从历史的角度构建起学生宏观的知识框架,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今天的中国必须要开放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对外开放不是简简单单由某个人提出来的,是中国人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得出的血与火教训。血与火的答案只有被一代代中国青年铭记在心并变成自身的使命,中国才有未来可言,既升华了主题,又能起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的作用。
新授:对外开放之进行篇——开始开放
展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图片,教师:有人说,在30多年的对外开放中,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我们就来看一下中国是如何踩着历史的节奏,奏响对外开放三部曲的。
教师:20世纪7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潮流面前,中国开始了对外开放。播放关于对外开放的视频,让学生结合课前的预习,回答对外开放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开放格局?学生回答后,教师动态演示对外开放的过程,边展示边讲解。根据教师的讲解,学生总结对外开放的特点。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所以在学生对开放的格局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深层的知识信息,设置一个思考题:结合地图指出我国先后创建的经济特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展示“经济特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特区到底“特”在什么地方?使学生对这一问题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置一个合作探究题: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试比较三者的异同之处。(可以给出学生比较项目)
学生看完视频并结合课前的预习,回答对外开放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形成了一个怎样的开放格局?
自主探究我国先后创建的经济特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通过经济特区的概念解读,知道特区“特”在什么地方?
根据教师给出的提示,合作完成对民族区域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异同点的比较。
这部分属于重点问题,采用视频更形象直观。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开放过程,让学生在动态中对整个开放过程有个直观的体会,形成完整的历史时空感。通过解读经济特区的概念,使学生理解“特”在什么地方?从而引出三种制度的比较。
通过三者之间的比较,使学生对三种制度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新授:对外开放之进行篇——扩大开放
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开发浦东。
展示开发前的浦东照片和当地流行的“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谚语,让学生看出开发前浦东的落后;接着用图片和文字显示开放后的浦东发生的巨大变化,让学生理解开放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设置一个自主探究题:在《南京条约》中,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如今国家加大开发浦东的力度。试比较两次开放的不同之处。
学生回答出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的标志是开发浦东,通过图片展示感受开发前后浦东的变化,理解开放的必要性。
自主完成近代上海的开放和如今浦东开发的比较。
通过图片展示感受开发前后浦东的变化,理解开放的必要性。
对于这样的探究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是可以回答出二者的不同点的,教师在于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对外开放绝对不是历史悲剧的再现,任何疑虑都不能阻挡住对外开放的历史脚步,坚定对外开放的信心。
新授:对外开放之进行篇——深化开放
时间的车轮来到了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扩张,中国不仅“引进来”,而且“走出去”,典型的事例就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展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字仪式的图片,并展示入世后中国的机遇和挑战的材料,以辩论的形式设置一个合作探究题:你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利是弊?
学生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顺应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合作完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利是弊的讨论学习。
以辩论会的形式,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新授:对外开放之印象篇
通过对对外开放过程的学习,教师总结,对外开放30多年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变化呢?下面我们就以“中国印象”为主题来感受一下中国各个方面的巨变。随着音乐展示一幅幅中国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教师提出问题:通过一系列的中国印象,请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对对外开放的看法。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升华总结,对外开放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作,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如今习近平总书记适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播放“一带一路”视频,让学生认识到“一带一路”是我国现阶段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标志,它必将使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未来的中国,将会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脚踏实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的强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看完图片,学生思考并用一句话表达对对外开放的看法。
从事实出发,用鲜活的事例证明对外开放的正确性,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中国开放30多年的成果,以坚定对外开放的决心,让学生体会对外开放的作用。
课堂总结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升华总结,对外开放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作,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如今习近平总书记适时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播放“一带一路”视频。教师总结升华:它必将使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未来的中国,将会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脚踏实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的强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学生观看“一带一路”的视频
让学生认识到“一带一路”是我国现阶段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标志。从古代的对外开放开始学习,用当今的对外开放结束学习,首尾呼应,线索明朗,升华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对祖国的认同感。
四、当堂检测命题思路
1 、掌握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掌握中国的 5 个经济特区,特区、特别行政区、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区别。了解中国对外开放的阶段性特征。掌握中国的对外开放一方面在格局上不断进展,此外对外开放的内容也日益深化的表现。
2 、能够结合相关史料分析入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到中国入世是一把双刃剑,但是从长远来说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从价值观上认识到,中国近代被迫对外开放 —— 受制于人,中国现代主动对外开放 —— 赢得成功。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中,有很多学生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信息技术不仅仅局限于PPT的展示,更侧重于一种互动和交流,营造一种探究的氛围,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和生成。将信息技术与学生活动,将媒体运用与资源开发密切结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能够使资料变成资源,学生活动与教学内容的相得益彰,则使资源转化为能源。
课堂教学中注重情境的创设,积极建构起符合学生认识水平的知识结构。用各种史料、图文资料加强对比,线索清晰,通过体验、感悟,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学生互动精彩,生成与分享相结合。
本课学生活动较多,要注意及时的调控,以评价激励,以互动生成。
课件24张PPT。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程标准:
概述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对外开放之回望篇
对外开放之进行篇
对外开放之印象篇拒绝开放 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 ……片板不许下海。 ——明太祖
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及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乾隆对外开放之回望篇被迫开放鸦片战争英舰“复仇
女神”号击毁清军军舰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现场对外开放之回望篇谨慎开放 “我们建国以后,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对外开放,只不过是对苏联东欧开放。以后关起门来,没有什么发展。”对外开放之回望篇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
——邓小平对外开放之回望篇 在30多年的对外开放中,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对外开放之进行篇对外开放之进行篇——开始开放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点)(线)(面)经济
特区沿海开
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阅读教材思考:
我国先后创建的经济特
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
特点?为什么?1.交通便利,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
2.是著名侨乡,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3.离香港、澳门、台湾较近,靠近国际市场。要点深化——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经济特区: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在引进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以此引进外资、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概念解读经济特区 “特”在哪里?要点深化——经济特区合作探究 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试比较三者的异同之处。解决民族问题解决经济发展问题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一定自治权经济政策优惠高度自治权都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都受中央政府统一管辖落后对外开放之进行篇——扩大开放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中华第一楼”
金茂大厦“中国第一塔”
东方明珠电视塔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
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
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
……对外开放之进行篇——扩大开放自主探究 在《南京条约》中,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如今国家加大开发浦东的力度。试比较两次开放的不同之处 近代上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侵略下的被迫开放,便利了列强对华商品输出
如今浦东: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平等互利下的主动开放,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友情提示:可从开放的背景、性质、影响等几方面思考对外开放之进行篇——深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可以在开放的世界中发展自己,可以享受多边贸易的各种好处……我国入世后做出了四个方面的承诺,其中在降低关税方面,我国承诺:到2005年,把15%的平均关税水平降到10%。在农业方面,放开美国6000多家肉类加工厂对我国的出口等。这将会给国内部分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小辩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利是弊?合作探究机遇与挑战并存对外开放之印象篇中国太阳谷通过一系列的中国印象,请用一句话来表达你对对外开放的看法对外开放之印象篇一带一路——今天深化开放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脚踏实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