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山东省乳山市第九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462.0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鲁科版 | ||
科目 | 化学 | ||
更新时间 | 2016-07-10 14:13:49 |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C.物质B的转化率减小了
D.物质C的质量分数增加了
【答案】C
【解析】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若平衡不发生移动,则A的浓度应为0.25
mol·L-1,现在为0.3
mol·L-1,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错;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相当于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逆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加的反应,所以m+n>p,A错;因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的转化率减小,C的质量分数减少,C对;D错
16.化学将对人类解决资源问题作出重大贡献。
乙基香草醛()是食品添加剂的增香原料,其香味比香草醛更加浓郁。
(1)写出乙基香草醛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醛基、
;
(2)乙基香草醛不能发生下列反应中的
(填序号);
①氧化②还原③加成④取代⑤消去⑥显色⑦加聚
(3)乙基香草醛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乙基香草醛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属于酯类
②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加热后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③苯环上有两个处于对位的取代基,其中一个是羟基
(4)尼泊金乙酯是乙基香草醛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可通过以下过程进行合成:
(a)写出A和B的结构简式:A
,B
;
(b)写出第⑥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羟基、醚键(2)⑤⑦(3)、
(4)(a)
(b)
+CH3CH2OH
+H2O
【解析】
试题分析:(1)乙基香草醛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的有—CHO、—OH、—O—:醛基、羟基、醚键;(2)乙基香草醛含有—CHO,可发生氧化、还原、加成反应;是酚类,可以发生取代、显色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加聚反应。(3)乙基香草醛有多种同分异构体,①属于酯类:含有—COO—②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加热后反应生成红色沉淀,含有—CHO,在侧链尾端,③苯环上有两个处于对位的取代基,其中一个是羟基,除掉一个羟基其它的都在苯环的对位,即:、
。
(4)
水解得到A是
,因为碳酸的酸性比酚的强,故B是
,CH3CH2OH与
反应属于酯化反应,及:+CH3CH2OH
+H2O。
考点:有机物的性质,反应类型、结构简式即反应方程式。
17.已知A、B、C、D、E五种物质,且A、B、C、D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E为气体单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写出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aHCO3
Na2CO3
Na2O2
NaOH
O2(2)2NaHCO3Na2CO3+CO2↑+H2O
【解析】本题首先确定E为O2,由于A、B、C、D的焰色反应呈黄色,故A、B、C、D为钠或钠的化合物。进一步确定C为Na2O2,X为CO2,Y为H2O,D为NaOH,A为NaHCO3,B为Na2CO3。
18.1,2-二溴乙烷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密度是2.18g/cm,沸点是131.4℃,熔点是9.79℃,不溶于水,易溶于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在实验室中可以用下图所示装置来制备1,2-二溴乙烷。其中试管c中装有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
(1)写出制备1,2-二溴乙烷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安全瓶a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c中导管是否发生堵塞。如果发生堵塞,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
(3)容器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容器d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4)试管c浸入冷水中,以及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
(5)某同学在做实验时,使用一定量的液溴,当溴全部褪色时,通入的乙烯混合气体的量比正常情况下超出许多。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答案】(8分)(1)CH2=CH2+Br2CH2BrCH2Br
(2)a中玻璃管内的水柱会上升,甚至水会溢出
(3除去乙烯中的CO2和SO2;吸收溴蒸气
(4)减少溴的挥发
(5)通入乙烯的速率过快
【解析】
试题分析:(1)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1,2-二溴乙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
(2)通过观察实验装置,可知a是安全瓶防止液体倒吸。锥形瓶的水中插有一直玻璃管,主要作用是检查试管c是否堵塞。因为当c堵塞时,气体不畅通,则b中气体产生的压强将水压入直玻璃管中,甚至溢出玻璃管,所以如果发生堵塞,a中的现象是a中玻璃管内水柱上升,甚至水会溢出。
(3)由于乙烯中含有SO2和CO2,会干扰后续的实验,所以b中盛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乙烯中的CO2和SO2。由于溴易挥发,而溴是有毒的,所以d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蒸气,防止污染空气。
(4)溴与挥发,低温能减少溴的挥发,所以试管c浸入冷水中,以及液溴表面覆盖少量水的原因是减少溴的挥发。
(5)如果装置的气密性没有问题,而乙烯的用量偏多,这说明在反应过程中通入乙烯的速率过快,导致部分乙烯来不及反应即挥发了。
考点:考查1,2-二溴乙烷制备实验的有关探究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侧重对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考查。该题以1,2-二溴乙烷制备为载体,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涉及气体的净化、实验条件的控制、尾气处理以及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等,有利于培养学生规范、严谨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该题的难点是安全瓶作用的分析。明确实验原理是答题的关键。
19.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流程来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可能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杂质。
(1)步骤1所需玻璃仪器是______;步骤3的操作名称是______。
(2)对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含有氯化钠;
假设2:只含有___________;
假设3:氯化钠和氢氧化钠都含有。
(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限选以下试剂:氯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酚酞试液、稀硝酸、稀盐酸、稀硫酸、硝酸银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入过量试剂A的名称是______。
②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4:
步骤5:
【答案】(1)烧杯、玻璃棒 过滤
(2)氢氧化钠 (3)①硝酸钡溶液
②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4:取少量滤液于试管,往其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
①如果酚酞变红,假设2或假设3成立。②如果酚酞不变红,假设1成立。
步骤5:用试管取少量滤液,
往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①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假设2成立。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假设1或假设3成立;结合步骤4①如果酚酞变红,假设3成立。
【解析】(1)根据流程图可知,步骤1为溶解过程,所需玻璃仪器是烧杯和玻璃棒;步骤3为过滤操作。
(2)由题意可知,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含有的杂质有三种可能:
可能1:只含有氯化钠;可能2:只含有氢氧化钠;可能3:氯化钠和氢氧化钠都含有。
(3)由于三种物质的区别在于阴离子,所以检验碳酸钠粉末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时,应该先除去CO32-,然后再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OH-、Cl-,除去时不能引入OH-和Cl-。
①加入过量试剂A的目的是除去CO32-,应该选用硝酸钡溶液,不能选用氯化钡溶液。
②检验OH-时可以选用酚酞试液,检验Cl-时可以选用硝酸银溶液,但应该先检验OH-,因为用硝酸银溶液检验Cl-时OH-会造成干扰。可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4:取少量滤液于试管,往其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
①如果酚酞变红,假设2或假设3成立。②如果酚酞不变红,假设1成立。
步骤5:用试管取少量滤液,
往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再滴加硝酸银溶液
①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假设2成立。②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假设1或假设3成立;结合步骤4①如果酚酞变红,假设3成立。
20.碳酸镍可用于电镀、陶瓷器着色等。镍矿渣中镍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Ni(OH)2和NiS(含有Fe、Cu、Ca、Mg、Zn等元素杂质),从镍矿渣出发制备碳酸镍的流程如下:
已知:常温下,溶度积常数
难溶物
NiS
ZnS
CuS
CaF2
MgF2
溶度积常数
1.07
×
10-21
2.93
×
10-25
1.27
×
10-36
1.46
×
10-10
7.42
×
10-11
(1)浸取出Ni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①________________,②NiS
+
ClO3-
+
H+
—
Ni2+
+
S
+
Cl-
+
H2O(未配平),此反应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_____。
(2)经实验检验,含Ni2+浸出液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只有Fe3+,证明该溶液中无Fe2+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3)加入Na2CO3溶液沉铁时生成难溶于水的黄钠铁矾[NaFe3(SO4)2(OH)6]和一种无色气体。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入NiS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Cu2+,原理是NiS(s)
+
Cu2+(aq)CuS(s)
+
Ni2+(aq),过滤后,溶液中c(Ni2+)
=
0.107
mol·L-1对,溶液中残留c(Cu2+)为__________
mol·L-1。
(5)加入Na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加入Na2CO3溶液沉镍,检验Ni2+是否沉淀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i(OH)2
+
2H+=Ni2+
+
2H2O1:3
(2)少量KMnO4溶液或K3[Fe(CN)6]溶液;KMnO4溶液紫色未褪或未产生蓝色沉淀
(3)Na++3Fe3++2SO42–+3H2O+3CO32–=NaFe3(SO4)2(OH)6↓+3CO2↑
(4)1.27×10–16(5)除去溶液中的Ca2+、Mg2+
(6)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若未出现浑浊,则沉淀完全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矿渣的主要成分矿渣浸取出Ni2+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氢氧化镍溶于稀硫酸的反应,即Ni(OH)2+2H+=Ni2++2H2O,另外还有NiS与次氯酸根离子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0价,失去2个电子,氯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1价得到6个电子,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反应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2:6=1:3。
(2)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能与铁氰化钾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所以证明该溶液中无Fe2+可选用的试剂是少量KMnO4溶液或K3[Fe(CN)6]溶液,实验现象为KMnO4溶液紫色未褪或未产生蓝色沉淀。
(3)加入Na2CO3溶液沉铁时生成难溶于水的黄钠铁矾[NaFe3(SO4)2(OH)6]和一种无色气体,根据原子守恒可判断该气体应该是CO2,所以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3Fe3++2SO42–+3H2O+3CO32–=NaFe3(SO4)2(OH)6↓+3CO2↑。
(4)根据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因此如果溶液中c(Ni2+)=0.107
mol·L-1,则溶液中残留c(Cu2+)为=1.27×10–16mol·L-1。
(5)由于溶液中还含有钙离子和镁离子,所以加入NaF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Ca2+、Mg2+。
(6)由于是加入Na2CO3溶液沉镍,所以检验Ni2+是否沉淀完全的方法是检验碳酸根是否过量,则检验方法是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Na2CO3溶液,若未出现浑浊,则沉淀完全。
考点:考查物质制备工艺流程图的分析与判断
21.现用Zn与实验室中的盐酸反应制取4.48L
H2(标准状况)。
(1)求消耗得锌的质量为多少克
(2)如果选用所贴标签为2.0mol·L-1的盐酸,至少需该盐酸多少毫升?
(3)如果选用所贴标签为7%(密度为1.043g·mL-1)的盐酸,至少需该盐酸多少毫升?(Zn+2HCl
=
ZnCl2+H2)
【答案】(1)13g
(2)200mL
(3)200mL
【解析】
试题分析:(1)(2)
Zn
+
2HCl
=
ZnCl2
+
H2↑
1
mol
2
mol
22.4L
n(Zn)
n(HCl)
4.48L
n(HCl)=
4.48L÷22.4L×2
mol
=0.4
mol
V(HCl)=
n(HCl)÷c(HCl)=
0.4
mol÷2.0mol·L-1
=
0.2L
=
200mL
m(Zn)=0.2mol×65g/mol=13g
(3)
Zn
+
2HCl
=
ZnCl2
+
H2↑
73g
22.4L
m(HCl)
4.48L
m(HCl)=
4.48L÷22.4L×73
g
=14.6
g
V(HCl)=
m(HCl)÷W(HCl)÷ρ(HCl)=
14.6
g÷7%
÷1.043g·mL-1
=
200mL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2.有机化合物A~H的转换关系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链烃A有支链且只有一个官能团,其相对分子质量在65~75之间,1molA完全燃烧消耗7mol氧气,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特定催化剂作用下,A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反应生成E。由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与金属钠反应能放出气体,由F转化为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5)链烃B是E的同分异构体,存在着顺反异构,其催化氢化产物为直链烷烃,写出B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6)C是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则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H3)2CHC≡CH;
3—甲基—1—丁炔
(2)
(3)(CH3)2CH—CHBr—CH2Br+2NaOH(CH3)2CHCH(OH)—CH2(OH)+2NaBr
(4)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取代反应
(5)CH3CH=CHCH2CH3(或写它的顺、反异构体)
(6)
【解析】
试题分析:链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在65-75之间,设A的分子式为CxHy,故65<12x+y<75,根据烃的结构特点,则x=5,根据1molA燃烧消耗7mol氧气,氢原子数为8,A含有支链且只有一个官能团,不饱和度为2,含有C≡C,所以A是3-甲基-1-丁炔;A与等物质的量的H2反应生成E,则E是3-甲基-1-丁烯;E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F,由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是,所以F的结构简式为:,F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G的结构简式为,G和1,4-丁二酸反应生成H,H的结构简式为:;由F转化为G的化学方程式是:(CH3)2CH—CHBr—CH2Br+2NaOH(CH3)2CHCH(OH)—CH2(OH)+2NaBr;反应①属于加成反应,反应③属于水解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水解反应;链烃B是E的同分异构体,存在着顺反异构,其催化氢化产物为直链烷烃,
B的结构简式CH3CH=CHCH2CH3;C是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不考虑立体异构,则C的结构简式为
考点:常见有机物相互转化
23.有机物H具有很好的弹性、耐磨性和电绝缘性,常原来制作纤维或无纺布等,由甲苯制取有机物H或有机物E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1)
(2)
(3)化合物A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4)两分子G
能形成六元环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C中含有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写名称)。
(2)③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④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3)写出B与新制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4)化合物E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_________个峰,一个E
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__个碳原子位于同一平面。
(5)化合物G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化合物G同时满足以下三种条件的同分异构体(除G外)还有_________种,请任意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
②具有和G相同的官能团;
③能够发生消去反应
(6)参照题干的合成路线,请设计由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丁酸的合成终线(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
【答案】(1)(1分)羧基、碳碳双键(2分)
(2)NaOH水溶液、加热(2分)缩聚反应(1分)
(3)(2分)
(4)4(1分)10(1分)
(5)9(1分)以下9种中任意一种(1分)
(6)(每步1分,共3分。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已知信息(1)
(3),结合A的结构简式可推断A的结构简式,再根据信息(2)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则C为,C中含有的官能团有有羧基和碳碳双键;(2)
③C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产生再发生水解反应产生醇的反应,反应条件是NaOH的水溶液、加热;由于两个分子的G可以生成六元环酯,所以G结构简式是:;反应④是
Br,该反应除产生高分子化合物外,还有小分子产生,因此属于缩聚反应;(3)B是,含有醛基,与新制Cu(OH)2在加热煮沸时发生氧化反应,醛基被氧化变为羧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C是,与Br2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产生D:;D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产生E:;E名称为对甲基丙炔酸,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个峰,又因为苯环结构中所有原子都共平面,乙炔分子是直线结构,所有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所以E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即10个碳原子都在同一个平面上。化合物G符合三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9种,结构简式是。
由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丁酸需要延长碳链,故必须借鉴已知信息(2)的反应,但因碳碳双键也有还原性,故要注意氧化醛基不能用氧气等强氧化剂。合成路线为:。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转化、化学方程式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的知识。
高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