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基础卷》——第四单元比(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一、单选题
1.某校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 男生人数与全校人数的比是( )。
A. B.9:4 C. D.
2.为倡导全民运动,政府购买了160套运动器材,按比分配给三个村居,三个村居分配的比可能是( )。
A.1:1:1 B.1:2:3 C.2:1:5 D.2:2:3
3.在5:8中,如果比的后项增加16,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 )。
A.增加16 B.乘3 C.乘2
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5,这个三角形是( )
A.钝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5.用4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5∶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
A.100平方厘米 B.315平方厘米 C.153平方厘米 D.135平方厘米
6.有甲、乙两袋大米,从甲袋取出 放入乙袋,两袋大米的质量同样多。原来甲、乙两袋大米的比是( )。
A.4:3 B.5:4 C.2:1 D.无法确定
7.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调制了一杯蜂蜜水。甲调制时用了30毫升蜂蜜,150毫升水;乙调制时用了4小杯蜂蜜,16小杯水;丙调制时用的水是蜂蜜的6倍。( )调制的蜂蜜水最甜。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8.有A、B两箱苹果,从B箱中取出给 A箱后,两箱苹果的重量相等,原来A、B两箱苹果的重量比是( )
A.9:7 B.9:8 C.7:9
二、判断题
9.甲数比乙数多 ,乙数就比甲数少 。( )
10.走同一段路,甲用8分钟,乙用10分钟,甲与乙的速度比是5:4。( )
11.一个奇数与一个偶数所组成的比一定是最简整数比。 ( )
1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6,这是个钝角三角形。( )
13.比的前项乘3,比的后项除以3,比值不变.( )
14.若大圆和小圆半径比是5∶1,则它们面积的比和周长的比都是25∶1。( )
15.如果甲数比甲、乙两数的差少,那么,乙数和甲数的比是10∶3。( )
16.甲数比乙数少 ,乙数与丙数的比是 ,甲数与丙数的比是 。( )
三、填空题
17. 6与0.75的最简整数比是 ∶ ,比值是 .
18.某车间职工人数在 40~50之间,其中男职工人数和女职工人数的比是5:6,这个车间有男职工 人, 女职工 人。
19.某校五年级4个班举行捐款活动。已知一班捐的钱是总数的,二班捐的钱比其余三转换单位下个班总和少,三班捐的钱是其余三个班总和的,四班捐了441元。五年级4个班一共捐款 元。
20.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和底角比为2:1,这个三角形最大的角为 度。
21.如下图,等腰三角形顶角与一个底角的度数的比是5∶2.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 度?一个底角是 度?
22.职业种粮农民评定机制建议对通过培训者颁发初、中、高等相关级别证书。某村计划将耕地按3:4:5分配给初、中、高三个等级的农民,实际调整为按5:6:7的比例分配,调整后 等级分到耕地的面积没有变化。
23.如下图,在三角形ABC中,AD:DC=2:3,AE=EB。甲、乙两个图形的面积比是 。
四、计算
24.直接写出得数。
25.列竖式计算。
(1)4.6×2.8=
(2)3.9:0.76≈(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6.解方程。
(1)
(2)
五、操作题
27.下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1cm。画一个长方形,面积是24 cm,长与宽的比是3:2。
六、解决问题
28.图书馆有科技书、文艺书、故事书共12000本,科技书占了三分之一,科技书和故事书的比是2:3,请问故事书有多少本
29.小明和小红去商店买球,小红买了5个乒乓球,花了25元,小明买了7个羽毛球,花了14元,根据以上信息,写一些比,并求出比值。
30.刘丽要调制2200克巧克力奶,巧克力和奶的质量比是2∶9,需要巧克力和奶各多少克?
31.果园里苹果树和梨树的棵树之比为 , 苹果树比梨树多 48 棵, 请问苹果树和梨树分别有多少棵
32.李慧家8月份共缴纳水费,电费、煤气费280元,其中电费占整个费用的,水费与煤气费的比是1:3,李慧家水费、电费、煤气费各付多少钱?
33.已知甲、乙、丙三个数,甲的一半等于乙的 倍也等于丙的 ,那么甲的 、乙的 倍、丙的一半这三个数的比为多少?
34. (分数的应用)三个班学生共157人,且三个班男生人数相等,第一个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第二个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那么第三个班的女生人数是多少人?
35.两辆汽车分别从相距216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1.2时后相遇.已知两辆车的速度比是4:5,较快的一辆车平均每时行多少千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5:(5+4)=5:9。
故答案为:D。
【分析】男生人数与全校人数的比=男生占的份数:(男生占的份数+女生占的份数) 。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选项A,160÷(1+1+1)=53……1,不能分成整数份;
选项B,160÷(1+2+3)=26……4,不能分成整数份;
选项C,160÷(2+1+5)=20,能分成整数份;
选项D,160÷(2+2+3)=22……6,不能分成整数份。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160应该能被按比分成的总份数整除,据此选择即可。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8+16)÷8
=24÷8
=3,前项应乘3。
故答案为:B。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180÷(2+3+5)×5
=180÷(5+5)×5
=180÷10×5
=18×5
=90(度),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C。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180度÷总份数=平均每份的度数,最大角的度数=平均每份的度数×最大的份数=90度,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5.【答案】D
【解析】【解答】48÷2=24(厘米)
24÷(5+3)
=24÷8
=3(厘米)
长:5×3=15(厘米)
宽:3×3=9(厘米)
面积:15×9=135(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D
【分析】用铁丝的长度除以2求出长与宽的和,然后把长与宽的和按5:3的比分配即可分别求出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用长乘宽即可求出面积.
6.【答案】C
【解析】【解答】 有甲、乙两袋大米,从甲袋取出放入乙袋,两袋大米的质量同样多。原来甲、乙两袋大米的比是 2:1 。
故答案为:C。
【分析】设甲袋原有大米为4份,可得乙袋原有大米为2份,据此解答即可。
7.【答案】B
【解析】【解答】解:问调制的蜂蜜水最甜,就是问蜂蜜水的浓度,蜂蜜水的浓度=蜂蜜÷(蜂蜜+水),甲调制的蜂蜜水的浓度=30÷(30+150)=,乙调制的蜂蜜水的浓度=4÷(4+16)=,丙调制的蜂蜜水的浓度=1÷(1+6)=,>>。
故答案为:B。
【分析】问调制的蜂蜜水最甜,就是问蜂蜜水的浓度,蜂蜜水的浓度=蜂蜜÷(蜂蜜+水),浓度越大蜂蜜水就越甜。
8.【答案】C
【解析】【解答】解:假设原来B箱苹果是“1”,则原来A、B两箱苹果的重量比是:(1--):1=:1=7:9。
故答案为:C。
【分析】假设原来B箱苹果是“1”,则原来A箱苹果的重量是(1--),由此写出两箱苹果的重量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
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甲数比乙数多 ,乙数就不可能比甲数少 。原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比后面的标准单位不一样,结果不可能一样,据此解答。
10.【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甲与乙的时间比是8:10=4:5;
甲与乙的速度比是5:4。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路程相等,速度比和时间比刚好相反。
1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一个奇数与一个偶数所组成的不比一定是最简整数比。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例如:9是奇数,18是偶数,但是9:18不是最简整数比。
12.【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180°×=120°,这是一个钝角三角形,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已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可以求出最大的内角度数,然后判断是什么三角形,有一个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据此判断.
13.【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比的前项乘3,比的后项除以3,比值会乘9。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比的前项乘3,比值也乘3;比的后项除以3,比值也会乘3;所以经过两次变化后比值会乘9。
14.【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52:12=25:1,它们的面积比是25:1,周长比是5:1。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两个圆的周长比等于它们半径的比;面积比等于它们半径平方的比。
15.【答案】正确
1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甲数比乙数少,那么甲数:乙数=(1-):1=:1=4:7,那么甲数:乙数:丙数=20:35:42,所以甲数:丙数=20:42=10:21。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甲数比乙数少,把乙数看成单位“1”,甲数=乙数×(1-)=×乙数,先把甲数和乙数作比,然后结合乙数和丙数的比求出甲数和丙数的比。
17.【答案】8;1;8
18.【答案】20;24
【解析】【解答】解:5+6=11
40到50之间11的倍数只有44,所以某车间职工共有44人.
44-11=4(人)
4×5=20(人)
4×6=24(人)
故答案为:20,24。
【分析】分析题干,已知男职工人数和女职工人数的比是5:6,把男职工人数看作5份,女职工人数看作6份,则总人数是5+6=11份,即总人数应是11的倍数,40到50之间11的倍数只有44,所以某车间职工有44人,用44除以11求得1份是多少人,再分别乘5、乘6就是男职工人数、女职工人数。
19.【答案】1890
【解析】【解答】解:1-=
441÷()
=441÷
=1890(元)
故答案为:1890。
【分析】把4个班捐款总数看作单位“1”,二班捐的钱比其余三个班总和少之,说明二班捐的钱是其余三个班总和的1-=,即二班捐的钱与其余三个班总和的比是1:4,也就是二班捐的钱是4个班总数的;三班捐的钱是其余三个班总和的,即三班捐的钱与其余三个班总和的比是1:5,也就是三班捐的钱是4个班总数的;四班捐款441元所对应的分率是(),二者相除即可求出六年级4个班一共的捐款数。
20.【答案】90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90
【分析】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度数相等,由于顶角与底角度数比为2:1,则三个角度数比为2:1:1,然后按比例分配即可求出最大角的度数。
21.【答案】100;40
【解析】【解答】顶角:180×=100(度);一个底角:180×=40(度).
故答案为:100;40
【分析】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所以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是5:2:2;用三角形内角和乘顶角占总度数的分率即可求出顶角的度数,用同样的方法求出一个底角的度数即可.
22.【答案】中
【解析】【解答】解:3:4:5可转化为初:,
中:,高:,
同理5:6:7转化为:初:,中:,高:,即中前后没变。
故答案为:中。
【分析】本题可以将初,中,高三级总和视为”1“这个整体,然后利用比例计算他们前后所占的比例再进行比较即可。
23.【答案】1:3
【解析】【解答】解:因为AD:DC=2:3 ,
所以S△ADB:S△CDB=2:3,
即S△ADB=S△CDB;
又因为AE=EB,所以,S△ADE=S△BDE,
即S△ADE=S△ADB
所以,S△ADE=×S△CDB=S△CDB,
即S△ADE:S△CDB=1:3。
故答案为:1:3。
【分析】两个三角形的高相同,底边的比是三角形面积的比,所以AD:DC=2:3 ,所以S△ADB:S△CDB=2:3,AE=EB,所以S△ADE=S△BDE,所以S△ADE:S△BDE=1:1,所以S△ADE:S△CDB=1:3。
24.【答案】
12
6
【解析】【分析】根据分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计算;求比值时可以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来计算。
25.【答案】(1)解:4.6×2.8= 12.88
(2)解:3.9:0.76≈5.13
【解析】【分析】(1)小数乘法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一个数除以小数,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最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26.【答案】(1)解:
(2)解:
【解析】【分析】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相等;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相等。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通分
第一题:先把小数转化为分数,百分数化简,再用等式性质2,两边同时乘即可
第二题: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积等于外项积,把比例式转化成等式,再两边同时乘即可
27.【答案】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设长方形的长为3x 厘米,宽为2x 厘米。由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得:3x×2x=24,即6x2=24,所以x2=4,x=2.所以长为 厘米,宽为 厘米,即可画出长方形。
28.【答案】科技书占了12000的三分之一,科技书为12000×=4000(本),故事书为4000÷=6000(本)
答:故事书有6000本。
【解析】【解答】科技书占了12000的三分之一,是4000本,所以4000:故事书=2:3,所以故事书有6000本
【分析】考查了学生认识和辨别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能力
29.【答案】解:小红买的兵乓球的总价和个数之间的比是25:5,比值是25:5=25÷5=5;小明买的羽毛球的总价与个数之间的比是14:7,比值是14:7=14÷7=2;小红花的钱数和小明花的钱数的比是25:14,比值是25:14=25÷14=.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可以写出总价与个数的比,也可以写出两人的总价比,求比值的方法是:前项÷后项=比值,据此解答.
30.【答案】巧克力:2200× =400(克) 奶: 2200× =1800(克) 答:需要巧克力400克,奶1800克。
【解析】【分析】由题可知,将巧克力奶当做单位1,平均分成11份,巧克力奶的总质量×(巧克力的质量占总质量的份数)=巧克力的质量;巧克力奶的总质量×(奶的质量占总质量的份数)=奶的质量;代入对应的数字即可得出答案。
31.【答案】解:每份多少棵:
=
=12(棵)
苹果树的棵树:
127=84(棵)
苹果树的棵树:
123=36(棵)
答: 苹果树有84棵,梨树有36棵。
【解析】【分析】因为果园里苹果树和梨树的棵树之比为 ,可把苹果树的棵树看成7份,梨树的棵树看成3份,苹果树的棵树比梨树的棵树多7-3=4份,又因为苹果树比梨树多 48 棵 ,可以求出每份是几棵树,最后再运用份数分别求出苹果树和梨树的棵树即可。
32.【答案】解:280×=120(元)
(280﹣120)÷(1+3)
=160÷4
=40(元)
40×3=120(元)
答:李慧家水费付40元,电费付120元,煤气费120元。
【解析】【分析】用总费用乘求出电费的钱数。用总费用减去电费的钱数求出水费与煤气费的钱数和,然后用二者的和除以(1+3)求出每份的钱数,每份的钱数也就是水费的钱数,用每份的钱数乘3即可求出煤气费的钱数。
33.【答案】解:甲的一半、乙的 倍、丙的 这三个数的比为 ,所以甲、乙、丙这三个数的比为 即 ,化简为 ,那么甲的 、乙的 倍、丙的一半这三个数的比为 即 ,化简为 .
【解析】【解答】解:(1÷):(1÷2):(1÷)=4:1:3
(4×):(1×2):(3×)=16:12:19
答:比是16:12:19。
【分析】甲的一半等于乙的2倍也等于丙的,将这个数看成1,那么可以得出甲、乙、丙这三个数的比,最后分别乘、2、,作比即可。
34.【答案】解:设一、二班的总人数分别为a、b人。
则:
52 和 49 是一对互质数, 所以一、二班的人数分别是 52 人, 49 人。
(157-52-49)-52×
=56-28
=28(人)
答:第三个班的女生人数是 28 人。
【解析】【分析】设一、二班的总人数分别为a、b人。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得到,这样就能求出a与b的比,根据两个数的比结合人数的特殊性判断前两个班的人数。用总人数减去前两个班的人数求出第三个班的人数,用第三个班的人数减去每个班的男生人数即可求出三班的女生人数。
35.【答案】解:(216÷1.2)×
=180×
=100(千米)
答:较快的一辆车平均每时行100千米。
【解析】【分析】较快的一辆车的速度=两地的路程÷相遇时间×较快的一辆车速度占的分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