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感觉世界(同步课件 50张PPT)--2025-2026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 感觉世界(同步课件 50张PPT)--2025-2026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7-17 10:1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第1节 感觉世界
科学八年级上册(浙教版2024)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01 人的感觉
02 皮肤的感觉
03 鼻和嗅觉
04 舌和味觉
目 录
科学观念:知道人体主要的感官和感受器的功能;了解各种感觉,包括各种感觉形成的部位,强调嗅觉、味觉的形成过程,以及嗅觉的特点和味觉的类型。
科学思维:初步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结论去解释某些感官方面的具体问题,树立保护感觉器官的意识,并学会关心与体谅他人,提升科学思维认知。
学习目标
探究实践:初步学会用实验和归纳等实践方法探究嗅觉和味觉的特点。
态度责任: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理念,让学生对各种感觉事实产生深厚的兴趣,保持积极探究的热情和态度,投入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去。
学习目标
1.感觉产生的生理机制
关键链条:刺激→感受器(转换信号)→传入神经→大脑皮层解读→形成感觉。
2.主要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对应关系
3.五大器官功能定位
教学重难点
秋风拂过,未睹桂花形貌,一缕甜香已悄然潜入教室;
课堂导入
妈妈说话时,隔着一堵墙也能判断出是妈妈的声音……
无论在何处,人们都会对周围世界产生各种感觉。那么,这些感觉是怎么形成的呢
PART 01
人的感觉
新知讲解
人的感觉有很多种。在下列生活情境中,人会用身体的哪个或哪些部位来辨别 利用了什么感觉 相应的感觉器官又是什么
一、人的感觉
哪杯是牛奶 哪杯是豆浆 用 感觉,产生的感觉是 。
眼睛
视觉
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更柔美 用____感觉,产生的感觉是_____。

听觉
哪瓶是米醋 哪瓶是酱油 用______感觉,产生的感觉是_______。

嗅觉
哪杯是热的 哪杯是冷的 用 感觉,产生的感觉是 。
皮肤
冷热觉
苹果甜还是橘子甜 用 感觉,产生的感觉是 。

味觉
人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它们是人认识和了解世界的“窗口”。人有感受光刺激的眼、感受声音刺激的耳、感受气味刺激的鼻、感受食物刺激的舌、感受冷热刺激的皮肤……这些感觉器官内都有能接受某种刺激并产生信息的感受器,产生的信息会沿着相应的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对接收的信息做出分析,就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等相应的感觉。
一、人的感觉
环境刺激
感觉器官
神经
大脑
形成感觉
生产
信息
传导
信息
分析
信息
图1.1-2感觉的形成过程
人的感觉会受到酒精、药物等的影响。酒精会影响人的感觉和反应快慢,有些药物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
一、人的感觉
科学·技术·工程
严禁酒后驾车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酒精对人体感觉的影响会因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人们很难准确预计饮用多少酒精才会影响感觉和判断能力,故最安全的做法是驾车前不喝酒。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为“饮酒后驾车”;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L的为“醉酒后驾车”。上述两种情况,公安部门都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驾驶人员做出相应处罚。
交警正利用酒精测试仪测量司机呼出气体的酒精含量
例题:人体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感知外界环境的刺激,如光、声音、气味等,这些感觉是在什么部位产生的 ( )
A.眼睛 B.耳 C.鼻 D.大脑
课堂例题
解析:人体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然后
产生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产生各种感觉。
答案:D
PART 02
皮肤的感觉
新知讲解
皮肤内分布着多种感受器,不同的感受器能接受环境中的不同刺激。
二、皮肤的感觉
1.和同伴一起完成活动。先请同伴闭上双眼,你在一只不透明的布袋里放入一些小物品。
2.请同伴把手伸进布袋里,仔细触摸每一件物品,感觉物品的形状、大小、轻重、软硬、冷热等特征,然后让同伴写出物品名称。
3.和同伴交换角色,重复上述步骤。看一看,谁写出的物品名称更准确。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内的多种感受器,分别能感受触觉、冷热觉和痛觉等。
二、皮肤的感觉
不同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触摸一般用指尖,因为指尖皮肤上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感受额头温度一般用手背,因为手背皮肤上的神经末梢对冷热比较敏感。
二、皮肤的感觉
除了作为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刺激外,皮肤还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如防止身体水分散失、排汗散热、保护身体免受细菌入侵等。
二、皮肤的感觉
例题:盲人在“读”盲文时,依靠皮肤的( )
A.冷觉感受器
B.热觉感受器
C.触觉感受器
D.痛觉感受器
课堂例题
解析:人体皮肤内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接受冷、热、痛、触等刺激。盲文是专为盲人设计、靠触觉感知的文字,所以盲人用手“阅读”盲文时依靠的是皮肤中的触觉感受器。
答案:C
PART 03
鼻和嗅觉
新知讲解
人们常用鼻来感觉各种物体的气味。那么,人们是如何闻到气味的呢
三、鼻和嗅觉
1.准备苹果、橘子和香蕉等水果。
2.先请同伴闭上眼睛,任取一种水果放到同伴的鼻下方,在同伴闻几秒钟后,让他(她)写出所闻的水果名称。
3.和同伴交换角色,重复上述步骤,看一看,谁写出的水果名称准确。
我们能闻到苹果的香味,是因为苹果中挥发出的化学物质被吸入鼻腔后溶解在鼻腔内的黏液中,然后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产生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嗅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分析后就产生了苹果香味的感觉,这就是嗅觉的形成过程。
三、鼻和嗅觉
嗅觉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物体中的化学物质扩散到空气中→化学物质进入鼻腔→溶于鼻腔内的黏液中→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产生信息→信息传入大脑,形成嗅觉。
(2)嗅觉的特点
①嗅觉具有适应性,嗅觉适应快,数秒至数分钟即可产生。例如,在鱼类市场内,时间长了腥臭味就闻不出来了,“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市不闻其臭”这是大脑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三、鼻和嗅觉
(2)嗅觉的特点
②人的嗅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孩子的嗅觉往往要比他们的父母灵敏得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嗅觉也会逐渐减弱。
三、鼻和嗅觉
(2)嗅觉的特点
③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人和猿猴属于嗅觉不发达的钝嗅觉类,有些哺乳动物属于嗅觉高度发达的敏嗅觉类,狗的嗅觉能力是人的1200 多倍。
三、鼻和嗅觉
④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嗅觉不仅能帮助人们闻到食物的香味,还能帮助人们避开危险。例如,当人们嗅到泄漏的天然气气味(供气时加入的臭味)、有毒的刺激性气味时,就知道要采取措施或及时远离;当人们闻到食物腐败的气味时,就不再食用,从而避免食物中毒。
三、鼻和嗅觉
(3)嗅觉的重要作用
例题: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边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  )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C.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D.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课堂例题
解析: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故选:B。
PART 04
鼻和嗅觉
新知讲解
人们常用舌来感受食物的味道。那么,人们的味觉是如何形成的呢 对着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舌头表面的形态特征。
四、鼻和嗅觉
舌的表面有许多肉眼可见的小凸点,这些小凸点的周围分布着很多味蕾。舌的表面有上万个味蕾,味蕾里有许多味觉细胞,这些细胞能感受化学物质的刺激,对液态物质的刺激尤其敏感。
四、鼻和嗅觉
(1)味觉的形成过程:当人吃食物时,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刺激舌表面味蕾内的味觉细胞,就会产生味觉信息,味觉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就产生了味觉。可简记为:
四、鼻和嗅觉
刺激
产生味觉信息
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
味觉细胞
味觉神经
大脑皮层的味觉中枢,产生味觉。
(2)舌感知的味觉:舌表面不同部位的小凸点里的味蕾可分别感受酸味、甜味、咸味、苦味、鲜味等。而且舌的不同部位对味觉的敏感性有区别,舌尖两侧对咸敏感,舌体两侧对酸敏感,舌根对苦敏感,舌尖对甜敏感。
(3)麻、辣、涩等味觉是人对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四、鼻和嗅觉
(4)味觉的敏感性随人的年龄增长而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数目逐渐减少,味觉的敏感性也随之下降。年龄大的人喜欢吃味道较浓的食物就是由于舌上味蕾减少,味觉的敏感性减弱。
四、鼻和嗅觉
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数目逐渐减少,味觉敏感性也随之下降。请解释:为什么年龄大的人一般更喜欢吃味道较浓的食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数目逐渐减少,味觉的敏感性也随之下降。
例题:吃棒冰时,人感觉冰凉,且舌头有点麻。这是由(  )
A.舌的温度感觉引起的
B.舌的味觉引起的
C.舌的痛觉引起的
D.多种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
课堂例题
解析:冰棍使舌头温度下降,舌头血管收缩,舌头神经短暂缺血出现麻木。吃棒冰时,人感觉冰凉,且舌头有点麻,这是由于刺激综合作用后产生的感觉引起的。
故选:D。
PART 05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PART 06
练习与应用
如图,指压板是常见的游戏道具。当脚踩在指压板上时,游戏者会疼痛难忍,游戏者感受板的软硬程度和形成痛觉的部位分别是(  )

A.皮肤 神经 B.神经 皮肤 C.皮肤 大脑 D.大脑 皮肤
练习与应用
解析:脚底是用皮肤来感知板的软硬程度,皮肤真皮层的神经末梢,将刺激转化为电信号,传给大脑,大脑皮层经过分析,做出相应的反应,形成痛觉。所以游戏者感受板的软硬程度和形成痛觉的部位分别是皮肤、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
故选:C。
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室,久而不闻其臭。”据所学科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说明(  )
A.人的嗅觉中枢具有适应性
B.人的嗅觉中枢不发达
C.人的嗅觉中枢功能丧失
D.人的嗅觉中枢易破坏
练习与应用
练习与应用
解析: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内,感受细胞为嗅细胞。气味物质作用于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嗅神经传导,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嗅中枢,形成嗅觉。人的嗅觉很容易适应,即医学上所说的--嗅觉适应现象。也就是说人在较长时间闻了某种气味后,会失去对这种气味的嗅感,这是大脑皮层嗅觉中枢的一种疲劳现象,因此“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句话是说嗅觉具有适应性。
故选:A。
小张某一天陪北方客人到火锅城大吃了一顿,觉得味道很好,可接下来的几天,吃其他饭菜都觉得没有味道,这其中的原因是(  )
A.其他饭菜没有火锅的辣
B.吃了火锅后的余味还没有散去
C.吃了火锅后烫伤了味蕾
D.其他饭菜的味道没有火锅的浓
练习与应用
解析:味觉的形成: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便溶于唾液中,刺激味觉细 胞,使其产生信息,通过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分析后就知道食物的味道了。小张某一天陪北方客人到火锅城大吃了一顿,觉得味道很好,可接下来的几天,吃其他饭菜都觉得没有味道,原因是吃了火锅后烫伤了味蕾。故选:C。
PART 07
提升训练
人体有哪些基本味觉?舌为什么能辨别出不同的味道?
提升训练
【解答】解:味觉感受器叫做味蕾,主要分布于舌的背面,特别是舌尖和侧缘。味蕾分辩的味觉基本上有四种:酸、甜、苦、咸,舌尖对甜、咸敏感,对苦、酸也敏感,舌的外侧对酸最敏感,舌根对苦最敏感。
故答案为:酸、甜、苦、咸;舌上有不同的味蕾,舌尖对甜、咸敏感,对苦、酸也敏感,舌的外侧对酸最敏感,舌根对苦最敏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