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火星上是否存在着或存在过生命,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科学家研究认为,火星上存在水冰和有机物质。2018年11月17日美国国家航空与航天局(NASA)“洞察号”探测器登陆火里,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的关注。
作为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火星上真的存在生命吗?火星具备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吗?
?
火星次表层水冰分布
课标解读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标呈现】
1.阅读天体系统示意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理解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明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学会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学习目标】
【重难点】
1.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一、宇宙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淮南子 · 原道训》
概念: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和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特征:物质性、时空性)
(一)天体 宇宙中有多种多样的物质,如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
星云
恒星
行星
卫星
彗星
流星体
由炽热气体组成、质量庞大,自身能够发光发热的球状天体。
恒 星
Fixed star
1
自身不发光发热,在固定轨道上环绕恒星运行的,类似球状的天体。
行 星
planet
2
3
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
月亮是地球的天然卫星。
卫 星
satellite
4
气体与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物质是氢。
星 云
Nebula
5
在扁长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一种质量很小的天体,由冰物质组成。
慧 星
comet
6
运行在星际空间的宇宙尘粒和固体块等,受到地球引力而进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
流 星
meteor
视频:彗星的那些事儿
流星体——流星现象——陨星(陨石、陨铁)
A B C
常见的天体及其特征
天体类型 形状 组成(或成员) 能否自己发光 观察到的现象
星云 云雾状 气体和尘埃,主要成分是氢 否 云雾状
恒星 球状或类球状 炽热气体 能 明亮闪烁
行星 近似球状 如八大行星 否 明亮不闪烁,有明显的位置移动
卫星 如月球 否 圆缺变化
彗星 云雾状、有彗尾 冰和尘埃 否 拖着扫帚状长尾
流星体 球状、块状 尘粒、固体块 否(与地球大气摩擦形成光迹)
(二)天体系统 宇宙中的天体都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变化之中,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从而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我国对宇宙空间的探索过程
东方红一号
第一颗人造卫星
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
嫦娥三号着陆月球
贵州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1970年
2003年
2013年
2016年
我国对宇宙空间的探索过程
神舟十一号
与天宫二号对接
嫦娥四号
世界首次登陆月球背面
2016年
2019年
2020年
天问一号
我国首次探索火星
2024年
嫦娥六号
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
二、太阳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其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在太阳引力作用下,八大行星及其卫星,以及许多小行星、彗星等天体绕太阳运动。 太阳向地球提供能量,维持地球上生物的生存与发展,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也与太阳密切相关。
太阳系示意(非真实比例)
万物生长靠太阳
(一)太阳辐射 能量来源:其核心物质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经核聚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并以电磁波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
4H
He+E(能量)
核聚变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1.5亿千米(天文学上称为1天文单位),太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大约为8分钟。
日地距离
高温高压
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
生物
台风
瀑布
对地球的影响:
(2)提供能源资源。
煤
石油
太阳能光伏电站
思考:
1.试说明该地太阳辐射强度在一天中的变化特征。
2.比较前后两天太阳辐射强度的差异,分析可能的原因。
思考:
1.试说明该地太阳辐射强度在一天中的变化特征。
2.比较前后两天太阳辐射强度的差异,分析可能的原因。
1.变化幅度大;在12点前后达到最大值,日出日落时达到最小值
2.前一天太阳辐射强,后一天太阳辐射弱,可能是天气状况的影响,后一天可能以阴天为主,云量多,导致太阳辐射比较弱。
(二)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结构
太阳大气最底层
可见光最强
肉眼可观测
可延伸到几个太阳半径
亮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
日全食或日冕仪可观测
光球层之外
可见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
日全食或特殊望远镜可见
太阳外部结构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2.太阳活动类型 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
太阳表面的黑子
太阳黑子:光球层上常出现的暗黑斑点。
变化周期平均约为11年。
耀斑
耀斑: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
2.太阳活动类型 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
日珥:色球层中,有时会向外猛烈地喷射出高达几万千米至几十万千米的红色火。日珥形态多姿多彩,肉眼只有在日全食才能观测到。
太阳风:日冕层向外发出的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
日珥
太阳风
2.太阳活动的影响
(1)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出的强烈射电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
电离层
2.太阳活动的影响
(2)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使地球磁场突然出现“磁暴”现象,导致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2.太阳活动的影响
(3)太阳风的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在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灿烂美丽的光辉——极光
格陵兰地区极光
俄罗斯摩尔曼斯克极光
2.太阳活动的影响
(4)太阳活动对天气、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思考:
读图,黑子相对数与三个地区降水量关系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归纳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思考:
读图,黑子相对数与三个地区降水量关系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归纳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①图示的三个地点太阳黑子数量都呈现出大致11年的周期性变化特征;
②在70°N-80°N,157°W-81°E区域内,降水量随着黑子数量的增多而增加,呈现出正相关的特点;
③而在60°N-70°N,166° W-41°E区域内则为负相关;
④到了50°N-60°N,177°W-150° E区域内,1915年前为负相关,之后为正相关。
这些地区的降水量与太阳活动存在联系,体现了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三、地球
(一)地球的普通性 太阳系行星的运动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
太阳系示意图
(二)地球的特殊性 地球与其他行星不同,它是目前人类发现的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
茫茫宇宙,浩浩时空为什么只有地球孕育出了生命?这是必然还是巧合?
生态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1.外部条件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2.内部条件
充足水分
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液态水的存在
适宜温度
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公转自转周期适中
大气条件
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地球自身的体积、质量适中
思考:
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则与地球相近,但公转周期是地球的两倍。火星距离地球最近在5400万千米,最远达4亿千米。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既稀薄又寒冷,遍布撞击坑、峡谷、沙丘和砾石,没有稳定的液态水,南半球是古老、充满撞击坑的高地,北半球则是较年轻的低地平原。有人认为火星存在生命,其理由是什么?
思考:
有人认为火星存在生命,其理由是什么?
①与地球距太阳的距离相近;
②与地球的体积相近;
③拥有与地球类似的大气层,虽然含氧量稀少,但可以通过改造而达到同样的含量;
④火星两极上存在固态水,甚至存在液态水。
地球的宇宙环境
宇宙
天体
天体系统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太阳
太阳辐射
太阳活动
地球
地球的普通性
地球的特殊性
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