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7 19:2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第11课
课程标准:
概述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
你未来最想生活定居的城市是哪里?
1、城市产生于什么时候?
2、什么是城市化?
3、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是如何演进的?
BC3500-BC3100,两河流域
一、城市化的演进
学习任务一:结合纲要和选必教材(可联系地理教材)探究什么是城市化?近代以来城市化如何演进?
人口的城市化
地域的城市化
生产活动的城市化
思想观念的城市化
英国为首
欧美资本主义为主
殖民地、半殖民地缓慢跟进
发达国家进一步提高
广大发展中国家速度加快
一、城市化的演进
什么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
(一)世界的城市化
二、城市化的表现和影响
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
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
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
二战后,集购物、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摩尔购物中心
——居住条件、生活服务的改善
更便捷
更安全
更舒适
(一)世界的城市化
二、城市化的表现和影响
——基础设施的发展
钢铁管道用于水网建设,自来水与排水系统
19世纪末,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
19世纪纽约的高架铁路
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
为居民生活提供了方便
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城市交通呈现多样化、立体化趋势
“泰晤士老爹”将他的三个“子女”献给伦敦美女城。
--发表于1858年英国杂志
白喉
淋巴结核霍乱
二、城市化的表现和影响
(一)世界的城市化
——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拥挤等
16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年已有棉纺厂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理体制。19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
——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
二、城市化的表现和影响
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6分)
时间 教材有关英国的记载
18c60s 珍妮纺纱机发明,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1773 伦敦证券交易所成立
1802 颁布第一部《工厂法》立法推行初等教育
1814 斯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
1816 实行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制
1835 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
1836 伦敦工人协会成立,宪章运动开始
1848 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卫生法》
19c中 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1864 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第一国际”
1884 第三次议会改革
19c末 第一条地铁线在伦敦问世
二战后 英国率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二、城市化的表现和影响
工业(交通)、金融业、商业的发展
推动城市化进程,完善城市治理
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的壮大
时间观念更为增强
1935年出版的英文《上海指南》中说:“上海,世界第六大城市;上海,东方的巴黎;上海,西方的纽约”。
——邵雍《纽约时报》视野下的上海城市化进程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1935年上海的西方记者,你会如何向世界介绍上海?
东方的巴黎:可见上海生活方式受西方影响之深!
西方的纽约:可见上海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之快!
二、城市化的表现和影响
(二)中国的城市化
清末上海街道的煤气路灯
民国时期上海南京路上的行人
(二)中国的城市化
——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思想观念的改变
二、城市化的表现和影响
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
追求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新风尚
时间 教材有关近代上海的记载
1842 上海成为最早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19c60s 洋务派官办军事工业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建立
1864 上海煤气公司成立
1872 洋务派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并发行股票
1882 上海平准股票有限公司
1896 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1897 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中国通商银行
1900 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
1903 邹容写出《革命军》
1915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1919.6 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
1921 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
工业、金融业、商业的发展
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的壮大
追求政治民主化和思想解放
二、城市化的表现和影响
推动城市化进程
(二)中国的城市化
二、城市化的表现和影响
19世纪40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1949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
——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成为近代大都市的因素有哪些?(6分)
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不断突破旧的管理制度等。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近代中国(上海)城市化进程呈现怎样的特点?
起步晚;具有半殖民地特征;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推动力;地区发展不平衡。
上海这个城市,由于西方经商企业的设立而诞生,就经济生活而论,虽然绝大部分按照欧美的方式组成,实际上却安放在农村文明的基础上。在农村经济基础上,上海首先建立了通达世界的对外贸易,接着又建立了一个工业制造集合体,使它成为主要的世界工业都市之一。
——罗兹 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
一、城市化的演进
(2023.01.19)1865年,上海大英自来火房制成煤气灯。19世纪80年代,有人记云:“地火皆由铁管通至马路,于是各戏馆及酒楼、茶肆俱可接点。其灯每盏有玻罩,或倒悬,或直竖,或向壁上横穿,各随其便。人行其间,真如入不夜城也。”这一时期“煤气灯”在上海的使用( )
①与上海是通商口岸密切相关
②反映了上海对外贸易的繁盛
③为居民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
④开启了近代上海城市化进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你觉得高考命题老师想要考查你哪些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基于理解的历史解释
二、城市化的表现和影响
三、城市化与现代化
学习任务三:
结合所学,融通教材,试绘制近代以来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思维导图
现代化
政治
经济
(工业化)
思想
推动
促进
城市化
表现
居住条件的改善
基础设施的发展
演进
世界
中国
影响
生活方式
思想观念
城市管理方式
城市病
工商业集聚城市
人口转移
(农村到城市)
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三、城市化与现代化
上海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就是全国金融、经济和工业的龙头,有人说是上海的基础好,那么好在什么地方呢?曾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当代中国研究和资料中心主任玛丽格白吉尔教授指出:“好就好在上海和她的居民具有现代性”。现代性是现代化在思维和行为上的体现,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在城市的演变过程中,文化的持续性和统一性的是非常重要的。
——摘编自王茜《上海为什么被称为“魔都”》
学习任务四: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围绕现代化和城市化为主题,任选近代中国某一个城市,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无误、条理清晰、表述成文。)
汉口交通近代化简表
三、城市化与现代化
时间 大事记
1858年 《天津条约》规定汉口开埠,此后到1910年进出汉口港的航船达4000艘次。
1886年 人力车现身汉口租界,很快受到人们青睐,迅速普及,充当市内交通运输的主力军。
1903年 英国人带来了汽车,出现了出租汽车商行,后来随着汉口街道建设的展开,汽车出租商行迅速增加。
1905—1907年 京汉铁路全线正式通车,粤汉铁路动工修筑,实现了南北铁路大沟通,孙中山总结:“武汉者……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而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也。”
1929年 开始运营公共汽车,开办了三条路线,设置运营调度时刻表(精确到分秒),把汉口的老城区和新城区连接起来。
上海至汉口段开通航空线路,民用航空运输业逐步发展起来。
——据《近代中国交通变迁与城市兴衰研究》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