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共2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共20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6 11:3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古人总结了“人生三大喜事”是: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
他乡遇故知。由此可见人们对友情的珍视。
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导入新课
客 至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为“大李杜”,与之相应,李商隐与杜牧被称作 “小李杜” ,杜甫常被称为"老杜"。
作者介绍
PPT模板 http:///moban/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一生经历坎坷,尤其是在安史之乱开始后,便流亡颠沛,之后定居成都。晚年漂泊鄂、湘一带,最后因贫病而死。
作者介绍
PPT模板 http:///moban/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作者介绍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天,杜甫在友人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的浣花溪畔建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因为有友人的接济,杜甫一家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充满了生活乐趣。我们所熟识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上元二年春意盎然的一天,友人 崔县令 登门拜访,诗人喜出望外,于是写下这首欢快明丽的《客至》。
写作背景
作者在题后自注说:“喜崔明府相过”,可见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
“明府”:汉魏以来对地方官员的敬称,唐以后 多用以 专指县令。
“相”,偏指一方,“我”。
“过”,即探望、拜访。
“喜”表明喜悦之情。
题目解说
客至
杜 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sūn)
(pēi)
(shè)
课文朗读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
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舍:房舍。
但:只是。
“皆”字、“但”字有何表达作用?
“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秀丽可爱。
“日日”来的是群鸥,点明环境清幽僻静。
“但见”含弦外之音,说明作者生活的单调,无其他访者。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这两句使用了什么手法? 为什么选择“群鸥”作为意象?
鸥鸟性好猜疑,如人有心机,便不肯亲近,在古人笔下常常是 与世无争、没有心机的隐者 的伴侣。因此,首联 不仅点出环境的清幽僻静,也写出诗人远离世间的真率忘俗;加上“但见“同时也说明:亲友云散,交游冷落,只见群鸥,不见其他来访者,闲逸的生活不免有一丝单调、寂寞。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庭院中的花间小路不曾因为来客而打扫过,简陋的大门今天才为您打开。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颔联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互文
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缘君扫;
蓬门不曾为客开,今始为君开。
这一联,上下两句互文,表现了诗人的期待。
花径:长满花草的小路。
缘:因为。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
“缘客扫”,为了客人而打扫。古人常以扫径表示欢迎客人。有“待宾至,扫径以俟。”亦以荒径表示远离喧闹、少有人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颔联于字里行间中 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前后映衬,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之意,“蓬门今始为君开”,更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为后面的酣畅欢快做了铺垫。
“不曾”“ 今始”,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中贫困只有陈酒招待。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①主人盛情招待,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菜简
②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 ——情真
盘飧:盘中菜肴。飧:指晚饭,也泛指熟食。
无兼味:菜肴很简单。
樽:酒器。 旧醅:旧酿之酒(隔年的陈酒)。
“醅”:未经过滤的酒。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是如何抒发的?
诗人运用细节描写,详细介绍了待客酒菜何其简陋,由此表达出作者此时内心的歉疚,同时也反衬出作者与好友情感至深,旧酒小菜也可畅谈无碍。
“ 肯”:乐意。
“余杯”:残酒,未饮完的酒。
译文:你如果肯与邻家的老翁 一同对饮,(咱们)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一起喝尽未饮完的酒!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尾联使用了什么手法 有何效果? 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 邀邻喝酒”“隔篱呼取”——细节描写。是想用这种民间常见的方式表示自己难得的兴奋:我家来尊贵客人了,你也过来喝几杯,好好地帮我陪陪客人,喝个痛快,玩个尽兴!
“尽余杯”一语可以看出,这时酒宴已到高潮,诗人欲呼邻翁与客人对饮,可见二位酒兴之浓,气氛的欢快。这一细节别开生面,别有情趣,表现了诗人淳朴率真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首联 盼客
颔联 客至
颈联 待客
尾联 邀邻
闲适 孤寂
喜出望外
歉疚 真挚
兴奋 真率

内容
感情
情景交融
细节描写
互文
感情基调
1、《客至》一诗写诗人“草堂”清幽的居住环境的诗句是“ , ”。
2、《客至》中表现寂寞之中嘉客临门而喜出望外的句子是 “ , ”。
3、《客至》中写招待寒酸简单但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 , ”。
4、《客至》中表现田园生活中淳朴的邻里关系的句子是。“ , ”。
5、《客至》中与陶渊明“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意趣相似的诗句是“ , ”。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情景默写
对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题称“客”而不称“宾”,是有用意的:称“宾”有“敬之之义”,而称“客”有“亲之之义”。
B.“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也是过于单调么?
C.“无兼味”“只旧醅”含有寒酸之意,作者感到羞愧不已,只好向客人道歉。
D.“呼取”有“叫过来”之意。诗人与客人喝到酣畅时,忍不住隔篱呼叫邻翁作陪。
C